马龙王楚钦与张继科樊振东之争:国乒的选拔升级方式

关注

一种是小比赛外战成绩好(相比较于同时期其他人),教练组就给资源参加大赛,纵然成绩不好,教练组也不愿放弃,因为毕竟有硬实力,是心理素质不好,教练组就不断给参赛机会去锻炼心理素质,这是大多数人升级的路线,如马龙王楚钦林高远梁靖昆等等。

一种是小比赛外战成绩一般,通过队内直通赛直接获得大赛机会,如果大赛成绩好,而且一直好,就总有大赛机会。这种人心理素质天生强大,越是大赛发挥越好,这是极少数人的升级路线,比如张继科。这也是教练组设计队内直通赛的初衷,就是给这类特殊人才提供绿色通道。

人本来就有这两类,一种偏自负、狂放,平时不踏实,表现一般,但关键时刻总能大显身手。一种偏自卑、内敛,平时踏实勤奋,表现优异。但关键时刻就患得患失,发挥失常。所以要两条腿走路,两种选拔升级方式,才是最佳方案。当然,还有两条路都表现优秀的,平衡中庸者,既自信又踏实,平时以及关键时刻都表现优异,比如樊振东。

另外讲一讲国乒资源分配的问题,能当主教练的绝对都不傻,不可能把资源极度倾斜给一个人。因为这样风险太高,人不是机器,状态成绩必然会起伏。所以需要多人共同保险,东方不亮西方亮,如同对冲基金的原理一样。而且资源高度集中给一个人,也会导致其放纵惰性,坐享其成。平衡资源分配,加强内部公平竞争,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大家的进取心,克服惰性,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当然这种资源是按等级分配的,同一等级的运动员,资源分配总体上都差不多,当然具体到某个点上,会按团队集体利益去调整,个人有时吃亏,有时得宜。比如前期马龙三大赛之外成绩很突出,但世界杯成绩不好,依然参赛机会多(最后他也失去了奥运单打机会,十分合理。),后期马龙长期没有主管教练,也失去大赛机会,因为资源有限,他需要承受这些。很多网友总是恶意揣测他人,脑补想象打压某某。这样只会降低竞争力,成绩受损。国际乒联不断改规则,国乒优势本来就越来越少,外部协会很强,国乒压力很大,教练组不傻,绝对不会自废武功的。主教练最关注的是,冠军是否属于中国,而非哪个中国队员得冠。站在他的立场,他一定希望保险越多越好,若非参赛人数限制,他一定会令国乒倾巢出动。

到这里,网友一定会说樊振东罚款事件。如国际乒联所说,其实这种罚款规则一直都在,但从来就没执行过,就算樊振东不退出排名,也不会真的罚款,就和过去一样(至少不会罚国乒队员,外国不知道)。但是,这种表里不一的方式确实可恶,靠恐吓威胁让大家参赛,就算只是吓唬,不真罚款,也是太卑鄙无耻。这件事上,lgl作为三权合一的主席,确实难辞其咎。如果规则不改变,他应该下课。当然我还是相信,其规则初衷只是推动商业化(但确实太过分了),不是为了打压国乒中的某个人。因为这种规则对国乒所有人都不利,除非双标,国乒队员不参赛都不罚款,国家队给交钱,只罚外国人,也许这是lgl的小算盘,想靠举国体制拖垮外协运动员,不过事实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讲这么多,只为大家不要互相攻击引战,让外国人看笑话,好像中国人就喜欢内斗,踩一捧一,自己人输外战,中国人里好多幸灾乐祸的,太丢人现眼了。

这样的人特别容易被外国特工利用,带节奏搞内讧,乒乓球还是小事,要是放在一些重点工程上,后果就很严重。其实这类事件已经多次发生,很多项目就是因为舆论与市场,无法推进升级,最后只能下马。建议看看军事评论员刘晓非的视频,国内外舆论战一直在激烈交锋,国内特工一直试图煽动大众情绪,操纵舆论,攻击真正为国家办事的人,以及长远利益的项目,一捧一踩一挑拨,真实的反间计一直在不断上演,网友不要被当枪使啊!

乒乓球区世乒赛后王楚钦无法重返世一
发布于天津阅读 2410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fenril

· 浙江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同期的马龙成绩比王楚钦林高远梁靖崑好得不是一星半点啊,是真正的少年天才级别的,青年赛六冠王+全满贯,16岁全运会季军(击败王皓马琳负于王励勤),17岁全锦赛亚军(连串大王马负于王皓),18岁就已经是公开赛之王了,而且数次连串二王一马,19岁亚洲杯冠军,20岁总决赛冠军(又是连串二王一马)+蝉联亚洲杯冠军,21岁冲上世一并蝉联总决赛冠军,同时拿下亚锦赛冠军,22岁直接在一年内同时拿下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同时创造了惊人的56连胜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一直到这个时候,张继科和许昕也不知道在哪里打酱油呢,你说大赛名额不给马龙合适吗

亮了(173)
查看回复(8)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大鱼海棠

· 陕西
fenril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同期的马龙成绩比王楚钦林高远梁靖崑好得不是一星半点啊,是真正的少年天才级别的,青年赛六冠王+全满贯,16岁全运会季军(击败王皓马琳负于王励勤),17岁全锦赛亚军(连串大王马负于王皓),18岁就已经是公开赛之王了,而且数次连串二王一马,19岁亚洲杯冠军,20岁总决赛冠军(又是连串二王一马)+蝉联亚洲杯冠军,21岁冲上世一并蝉联总决赛冠军,同时拿下亚锦赛冠军,22岁直接在一年内同时拿下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同时创造了惊人的56连胜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一直到这个时候,张继科和许昕也不知道在哪里打酱油呢,你说大赛名额不给马龙合适吗
收起

楼主写这么一大篇,目的就在第一段:“小比赛成绩好,给资源参加大赛成绩不好,教练组也不愿放弃,如马龙王楚钦。”主帖内容也是楼主之前有一个回复的内容,我已经给他科普过马龙年轻时的成绩了。可见楼主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懂

亮了(84)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