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经典回顾:不可思议的“野球王”-2003年决赛施拉格VS朱世赫
2025多哈世乒赛开赛在即,世乒赛是一项历史最悠久且最高水准的世界大赛,象征着乒乓球运动的最高荣誉,是乒乓球世界的三大赛之一。
这次为大家带来三期男子乒乓球单打的传奇对决以及三期女子乒乓球单打的传奇对决。这一期选择了21世纪唯一一次国乒冠军旁落的赛事,也就是2003年的奥地利选手施拉格夺冠。
大名鼎鼎的施拉格在这场比赛中淘汰了上届世乒赛的冠亚军王励勤和孔令辉。
除掉2003年这一届王励勤在2001年-2009年均以冠军或者进入决赛的成绩制霸了世锦赛的赛场,而能够在世锦赛出奇制胜的战胜王励勤孔令辉绝对不是板板正正的打法能够做到的。
王励勤在2001-2009只有一次缺席世锦赛决赛
施拉格的技术风格会在比赛中经常出现这些非常规内容
施拉格的身体整体比较僵硬,上半身的身体框架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发力动作,所以常常会甩大臂,这和现在的阿鲁纳技术风格有点类似。但是恰恰因为这种僵硬模式,他的正反手爆发能力非常强,动作快,一旦正反手甩起来攻击力十足。
弧圈球造诣相当高,例如在中远台会使用这种侧旋“兜”和削球,总之保证上台率,提升对手的出错率。
诡异的正手“兜”球弧线让此时的王励勤也难以适应。
上图是施拉格本届赛事的晋级之路,施拉格一路战胜王励勤和孔令辉,进入决赛面对的是世界第一削球手朱世赫。
这场比赛对于施拉格和朱世赫都是第一次站上世锦赛决赛的舞台,无论是是谁夺冠都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面是以自由的正反手发力和诡异发球作为看家本领的野球王施拉格,一面是传奇削球手,当然只是进入到世锦赛决赛就已经非同凡响了,在削球手冲击世界大赛的旅途上留下了最远的距离。
整场比赛上演了非常精彩的攻防大战结合,同时施拉格超一流的发球水平也能得分,这对于朱世赫削球选手来说是十分罕见的。而朱世赫常用的削中反攻技术,面对施拉格这种弧圈球大师反而显得捉襟见肘。
下面是赛况分析:
第一局:开局双方试探旋转的过程比较短暂,施拉格开局落后较多,随即朱世赫展开了进攻,可见老朱的状态确实火热,而施拉格面对朱世赫的攻球只能说办法不多,丢分很多,比分来到8-8以后,施拉格打的相对耐心给到朱世赫的反手球多一些,也限制了朱世赫的上手11-9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这一局反而像是二人第一次交手一样,开局互相喂分喂失误,加上这局施拉格主要是以反手作为进攻的前两板,这种试探性的打法也让朱世赫很不适应,加上比赛后半段朱世赫的进攻失误率提升,这一局还是送给了施拉格。
第三局:这一局施拉格增加了反手第一板的质量,而朱世赫打的反而更加耐心了,因为削球手首先要削的住,防得住才能打反击,比赛进行到8-4的时间段,朱世赫连续三板进攻点燃全场观众,最终11-6拿下这一局,朱世赫在局末的几次犀利进攻让人印象深刻。
第四局:施拉格展现了乒乓球艺术家的典范,6-4的阶段主动给朱世赫放起了高球,这种松弛的态度反而让朱世赫有点不适应了。10-9这一球堪称乒乓球攻受转换的极致代表作,朱世赫和施拉格在这个回合转换了攻受角色多达4次,矛与盾的极致表演。
第五局:施拉格开局断电4-8落后,使出倒地爆冲也不能解决问题,此时朱世赫的防守让人畏惧,在追回两分以后,刘南奎叫出暂停,这一局施拉格再没能延续手感,拱手相让。
此时比分3-2
如果朱世赫再扳回一局,很有可能就是削球手登顶世锦赛了。
我们来看决胜局:开局朱世赫领先,而且整局气氛一直很压抑,包括施拉格也严肃起来,减少了反手上手的比例,施拉格在这一局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发球线路优势咬住比分,到了最后9-10之前,朱世赫几乎是要拿下了这局胜利,然而此时此刻施拉格能看出朱世赫想要用进攻解决问题,所以在攻守节奏上做了文章,加上朱世赫自己主动失误两次进攻。
对于朱世赫来说真的很遗憾,已经把攻守造诣拉到极致。
而对于施拉格来说也是一次绝地之战,把一个擅长轻松乒乓球的选手逼到了严肃状态。
甚至多次主动防守改变节奏,二者都把乒乓球的理念在这场比赛中表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比分停留在4-2,这也是施拉格为数不多一直保持领先的系列赛。
施拉格苦战六局拿下了这座世锦赛奖杯。也是近二十年唯一一位外国协会的选手获此殊荣。
AveEve
· 上海施拉格的手腕真是铁打的,孔令辉接一次死转下网,再接一次半米高,离谱
国乒高级理智球迷
今年说不定也会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