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会计以后能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啊
18岁,你在志愿表上勾选了“会计学”。所有人说这行越老越吃香,做决定时你在电话另一头听着长辈喋喋不休的建议,只是木讷的轻嗯一声,回想起逢年过节亲戚家姐姐朝九晚五双休的体面工作和高额的工资条总会成为饭后必不可少的焦点,心里更是坚定了这一次选择。
20岁,你考下初级会计职称。实训课上,隔壁桌男生把增值税发票贴得歪歪扭扭,你把自己的凭证册推过去,胶水在阳光下凝成透明的痂。老师夸你分录干净,却没人看见你草稿纸上反复涂改的“借贷必相等”像在解一道永远平衡的诅咒。
25岁,你在审计所熬夜做底稿。Excel表格里爬满荧光色标记,客户甩来的发票缺了抵扣联,经理的骂声混着咖啡机嗡鸣。凌晨三点,你发现去年的坏账计提错了一位小数点一原来人类在数字面前,终究会变成另一种机器。
30 岁你结婚了。司仪打趣:“新娘是管钱的,以后咱礼金可得入账啊!”宾客哄笑。没人知道你最怕听见微信提示音,那可能意味着季度报表又被打回,而婚戒硌着计算器按键的凹痕,像枚生锈的钢印。35岁,孩子举着数学卷子找你:“妈妈,老师说你是数字高手。”你盯着他错位的竖式计算,突然想起在校时教授说的“会计是商业的语言”。可当你试图解释利润表时,孩子指着动画片里的金币堆:“钱不是都在手机里闪一下就没了吗?”
40岁,财务机器人上线发布会。年轻总监演示着自动生成的现金流量表:“以后凭证录入、税费计提都能交给AI。”你摸了摸抽屉里磨破边的《CPA高频考点》,那本熬秃了你鬓角的书,如今安静得像张作废的支票。
45岁同学聚会,创业的发小抱怨税太高,你却下意识心算他的毛利率。留学归来的闺蜜说:“你脾气真好,要我天天对数字早疯了。”你笑着吞下半杯红酒,舌尖泛起凭证纸的酸涩。
50岁,集团启用智能核算系统。新来的实习生指着你手工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姐,这模块不是能自动识别税会差异吗?”你看着用了二十年的金蝶密钥,它挂在U盘上,像把生锈的保险柜钥匙。
55岁,退休前最后一天。你擦干净财务室的键盘,Z键和o键的字母早已磨平。带走用了十年的桌垫,玻璃板下还压着2015年营改增的税率表,而电子归档系统里,你的工号正在被永久注销。60岁,孙女举着智能手表跑来:“奶奶!这个记账游戏老是金币不够!”你老花镜滑到鼻尖,教她在虚拟商铺里区分固定资产和期间费用。她突然抬头:“为什么你的手机没有这个游戏?”你怔住,窗外春雨打在防盗网上,像无数张空白的记账凭证在翻页。
社保局寄来养老金明细的那天,你发现他们漏算了三个月的视同缴费年限。电话那头的AI客服温柔重复:“请按1键上传证明材料。”你摩挲着1998年的手工工资条,纸上的蓝墨水洇开成一团模糊的零。
这一生你平过无数账目,却始终没能填平理想与现实间的递延差额;
轧转过千万金额,却转不回那个穿着崭新西服裙、以数字世界非黑即白的自己。当所有借贷最终归于人生报表的“未分配利润”项,你突然明白原来所谓“稳健性原则”
就是提前为整个青春计提了减值淮备。
dongantina
· 上海边工作边带娃边备考,会计零基础的我用六年考出了cpa
dongantina
· 上海对赌的事不谈了?是闲怎么了?摸鱼也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