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队分析]14号签:该选潜力新人还是用作交易筹码?!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第14号签:是该选个潜力股,还是打包交易呢?稍后我会分享我的浅见。
首先,我们继续来看 Pounding the Rock 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之前我们讨论了用榜眼签可能选中的球员,现在我们聚焦14号签。
卡特·布莱恩特
首当其冲的是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卡特·布莱恩特,一位身高6尺7寸的侧翼球员——需要说明的是,体测数据显示他实际身高略低于6尺7寸。布莱恩特臂展出色,身体强壮,运动能力不俗,并且在大一赛季展现了良好的投射能力。他的臂展接近七尺,仅差约四分之一英寸,这样的长度让他在防守端成为一名真正的搅局者。
他可能是本届选秀中最好的3D侧翼之一,三分命中率高达37%。凭借其身材、运动能力、防守和定点投射的结合,布莱恩特很可能在选秀中迅速蹿升。他非常适合我们马刺队,能为文班亚马身边增添更多全能的防守者和射手。对于既能防守又能投篮的球员,我实在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托马斯·索伯
接下来是来自乔治城大学的托马斯·索伯,一位官方身高6尺10寸的中锋。实际上,他的体测身高也略有缩水,刚过6尺9寸,准确地说是6尺9寸又四分之一。我稍后会解释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些体测数据。
但毋庸置疑的是,马刺队确实需要一名中锋。尽管身高略逊于官方数据,索伯依然是一名强壮、运动能力出色且臂展惊人的中锋。他的臂展达到了7尺6寸——我相信这个数据是准确的——站立摸高则有9尺1寸。
看得出来,这家伙的臂展确实了得。索伯目前尚未展现出拉开空间的能力,但他的投篮姿势很流畅。他最大的优势在于身体对抗和防守端的护筐威慑力;进攻端,他则可以作为挡拆战术中顺下攻筐和短挡拆策应的可靠武器。
利亚姆·麦克尼利
最后一位是来自康涅狄格大学的利亚姆·麦克尼利,同样是一位身高接近6尺7寸的侧翼球员。在14顺位上,麦克尼利或许是可选球员中最好的射手。尽管他去年三分命中率不算亮眼(大约32%),但他一直以三分神射手著称,在康大期间曾有过手感火热的阶段。他拥有侧翼球员应有的身材和力量,打球充满激情,并且来自顶尖的大学篮球名校——可以说是全美最好的大学篮球项目。不过,他的防守还有待打磨。
我想要说的差不多就这些了。没错,就这些。所以这是一篇简短的球员前瞻。
视频的缩略图上有五位球员。我就想问问大家,他们体测的时候是不是都穿着鞋?因为每次联合试训,球员们的身高数据似乎都会“缩水”。
我最近也在关注拉希尔·弗莱明,他原本登记身高6尺9寸,结果测出来是6尺8寸又四分之一。还有在我个人榜单上排名靠前的丹尼·沃尔夫,之前说的是7尺,实际是6尺10寸半。呃,好吧。
哦对了,差点忘了提,如果你看过托马斯·索伯的比赛集锦,就会发现那简直就是“尖叫大队”了!因为我看到他好几次扣篮后都会大声嘶吼,跟凯尔登·约翰逊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能想象他俩同时在场上,互相吼叫,或者对着对手吼叫吗?我们恐怕到时候不仅要统计得分、篮板、助攻这些数据,还得专门统计“尖叫次数”了。
但无论如何,视频开头我问了,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我的选择是:用14号签选人。去年我们交易了8号签,但我很看好今年14顺位上的一些潜力股。我认为我们阵容中会有不少球员离开,比如比永博、巴锡。我们需要一个大个子。
所以,我会在14号签选择球员,但不会是后卫。不是随便选谁都行,我会考虑刚才提到的这几位球员中的一个,当然我个人更倾向于身高6尺8寸或更高的球员。拉希尔·弗莱明绝对是我持续关注的对象之一。马刺队接下来的运作会非常有趣。
说真的,从球队阵容的未来规划来看,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大个子。我们手握这两张“乐透彩票”,姑且可以这么称呼它们吧。而且,看起来马刺几乎肯定会用榜眼签选择迪伦·哈珀。但当你队里已经有了福克斯、卡斯尔、瓦塞尔,再加上哈珀,这确实会带来很多关于阵容适配性的疑问。
不过,我百分之百同意你们有些人的看法:你绝不想成为那支因为所谓“适配性”而错过选秀中最佳球员的球队。你们有些人提到了一个很经典的旧例——我确实记得这件事,虽然我没亲眼看过那届选秀,但我完全明白你们指的是什么。
> 在1984年的选秀中,波特兰开拓者队因为已经拥有了得分后卫克莱德·德雷克斯勒,所以他们需要一名大个子,于是选了萨姆·鲍伊——他基本上是个水货——结果错过了迈克尔·乔丹,后者在第三顺位被选中,并最终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
所以,我不是说哈珀会成为下一个乔丹那样的人物,但我的理解是,如果他确实是那种天赋异禀的球员——而且据我所知,在这届选秀中,弗拉格和哈珀是独一档的,然后才是其他人。
如果新秀之间的天赋差距真的有这么大,那我完全支持选择哈珀。只是……我还是不太明白阵容适配的问题。但我确信无疑的是,我们需要在场上增加高度。我们不能让文班成为场上唯一的大个子,那根本行不通。
上赛季我们都看到了,当他下场休息时,球队就被打爆了;当他因伤缺阵时,我们的篮板被对手完爆,对手在我们头上予取予求地扣篮。我们必须引进一个大个子。
而且我挺喜欢名单上这几个大个子的。但问题是,选哪个呢?
老实说,我真不知道。我看过一些关于拉希尔·弗莱明的正面评价,也了解一些不该选他的理由;丹尼·沃尔夫也是如此,有他的闪光点,也有不选他的原因。当然,这些优缺点适用于任何待选新秀,但对于那些在选秀中顺位靠后的球员来说,他们比赛中的这些弱点会更加明显,而且数量也可能更多。
而且别忘了,我们还有次轮签。马克西姆·雷诺是我们这个频道经常讨论的球员。我们在次轮拥有第38号签。我看到一些模拟选秀预测他的顺位会更高,也有些选秀榜单把他排得更低。他有可能在38顺位时还在候选名单上,也可能不在。
但如果他是马刺真心想要的球员——我个人当然举双手赞成,他也是法国球员,而且我相信他和文班也一起打过球,对吧?
那我们或许可以用手上那一大堆次轮签做点文章。我想我们明年还有五个次轮签,四五个吧,反正我们永远也用不完。拿出我们自己的一个次轮签,再添上一个,在次轮向上交易换个好位置,有何不可呢?
我们老是讨论在首轮向上交易,搞这搞那,但别忘了次轮也有遗珠。想想马努·吉诺比利,尼古拉·约基奇,我的意思是,我不是说我们一定能在次轮找到那种级别的球员,但有时候你确实能淘到非常出色的球员。我们需要一个大个子,而雷诺无疑符合我们的需求。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休赛期会发生什么?我们会进行交易吗?谁会留队?我好像之前视频里提过,我觉得阵容里会有不少人要走。贝西、比永博,马穆的情况则是个大大的未知数——这可都是我们队里体型较大的球员。
我预见不到布兰纳姆或者韦斯利会回归。我记得马刺好像执行了他们下一年的合同选项,但他们仍可能被摆上货架。老实说,这点我不太确定,因为现在这部分内容我有点即兴发挥,没提前准备。如果我们选了哈珀,那我们就不再需要布兰纳姆和韦斯利了。
而且你们很多人也说,我们甚至不需要瓦塞尔。我喜欢瓦塞尔,但我只是觉得我们队的侧翼球员实在太多了。哈珀的到来只会让侧翼更加拥挤,所以我们必须开始做减法。
克里斯·保罗可能不会回归,他的离开能为我们腾出1000万的薪金空间。这也是我们需要记住的一点。我每期视频都会强调,因为我希望大家能记住:薪金帽是我们球队运作必须密切关注的一环。
我们不能像我听有些人说的那样,“让我们引进字母哥和KD!”
我就想说,马刺不是那种会轻易就大幅突破薪金帽,接着又突破奢侈税线,甚至触发第一档、第二档奢侈税的球队。我们不会,管理层也不会,为了打破薪金帽而向联盟缴纳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奢侈税。我们不是那种风格的球队。
以我多年作为马刺球迷的经验来看,球队总是努力将薪资控制在薪金帽上下浮动。我们以前也曾略微超出过。如果我记错了,请纠正我,我不认为我们在拥有冠军级别阵容并夺冠的那些年里,曾极度奢侈地运作过。
但我们绝不是那种会超出薪金帽一亿美元的球队。那根本不是马刺的作风。试想一下,如果你拥有年薪五六千万的字母哥,福克斯拿着他的五千万,文班未来续约后可能拿到的四千万年薪。
是的,你会有三个超级棒的球员,但他们身边将没有任何帮手,一个都没有!然后,当那个花大价钱引进的巨星老去、退役、被交易或者发生其他变故时,你的球队就完了。
我喜欢我们现在的建队方式,不希望操之过急。我不想让他们重蹈很多NBA球队的覆辙:牺牲大量未来资产,引进另一名球星,只为“赢在当下”。是的,他们或许能赢一次总冠军,然后呢?球队就可能迅速瓦解。
湖人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经常提到他们。当年他们拥有超级巨星勒布朗·詹姆斯和安东尼·戴维斯,还有一群年轻球员,他们赢得了“泡泡赛季”的总冠军。你可以随便给那个冠军打上星号,质疑它的含金量,但它终究是一个NBA总冠军。如果那年是马刺夺冠,你们会打星号吗?不,你们不会。
然后呢?他们交易掉了所有或者说大部分年轻球员,引进了拉塞尔·威斯布鲁克——一个典型的“赢在当下”的操作,结果却彻底失败。
是的,当时的字母哥肯定比那时的威斯布鲁克更强,但那同样是追求“赢在当下”的豪赌,而且绝对是事与愿违的。
我不想看到我们的球队走那条路:试图通过豪赌来“赢在当下”,也许能赢一次,也许一次也赢不了,然后在三、四年,甚至五年后回过头来看,只能懊悔地问自己:“呃,我们当初到底干了些什么蠢事?”
湖人就是前车之鉴,自从那个冠军之后,他们再也没能重返总决赛。他们不停地尝试引进明星球员,试图做那些“赢在当下”的操作。而字母哥、KD,这些都感觉像是“赢在当下”的操作。
我不想“赢在当下”,我想要一个王朝!我期盼着马刺未来能有至少15年的辉煌,甚至更久,这取决于文班职业生涯的长度和高度。所以,这就是我的立场。
阿鹿鹿Aru楼主
· 中国台湾因为区里有人问我能不能转载这篇,所以我就转过来给大家看看。内容有些长,所以我稍微整理了一下。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来!
圣城名宿兰福德
· 江苏很好的文章很重要一点:马刺不是那种梭哈赢下当下的球队在我看来 球队的运作方式没有发生跟进一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