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戈埃如何战胜心魔,在阿贾克斯走向成熟
译自NRC
当一名年轻的足球运动员沦为众人嘲讽和憎恨的靶心时,他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崩塌?他又该如何重拾失落的自信?这是一个关于一位腼腆的丹麦少年在阿姆斯特丹度过的两年跌宕起伏岁月的故事。
这是一个安东·戈埃已经处理过成百上千次的传球。一记势大力沉的地面球精准地传到他右后卫的位置,紧贴边线。对方球员正高速逼近,试图对他施加压力,但戈埃仍有一两秒的反应时间——在这个级别的比赛中,这已是相当充裕的空当。他的任务清晰明确:接稳球,然后立刻决定出球方向。理想状况是向前推进,以便将球传给中场或前锋队友。如果没有合适的出球点,那就选择回传给门将。对于他这个位置的球员而言,这本应是一套驾轻就熟的常规操作。
然而,在2023年9月24日这个夏日的周日下午,球场上的一切都让他感到陌生而不安。
前一天晚上,戈埃曾打电话回家,向远在丹麦的父母讲述了训练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数千名狂热的球迷涌向训练场边,点燃了照明弹,燃放了烟花,高唱着队歌。那场面太棒了,戈埃在电话那头兴奋地描述着,他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充满了期待。能够在阿贾克斯对阵费耶诺德的这场焦点大战中意外获得首发机会,这无疑是在主场球迷面前证明自己的绝佳良机。
但此刻,他只想从球场上消失。一天前还曾给予他无穷能量的球迷们,现在却让他感到不寒而栗。现场涌入了超过五万名观众,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戈埃一个半月前还在效力的那座小城的总人口。他究竟是何种感受,自己也说不清楚。这种场面,对他而言是全新的体验。极度的紧张和颤抖,或许是最贴切的形容,而在球队第一个失球之后,这种感觉愈发强烈。那是他的失误,他在一次对抗中轻易地被对方球员挤开了位置。
戈埃试图控制住中后卫的传球,但他的双腿却不听使唤,无法选择出球方向。现在该怎么办?他还有极其短暂的时间来做出决断,向前还是向后。对方球员正风驰电掣般向他逼近。戈埃的双脚仿佛被钉在了原地,他慌乱地将球猛地踢向中路,皮球远远偏离了门将的控制范围。费耶诺德的前锋轻松截下皮球,带球晃过几步后冷静推射入网。0-2。看台上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嘘声。没过多久,换人牌便举了起来。3号,下场。比赛仅仅进行了三十多分钟。
对于这次换人,戈埃并不感到愤怒,但也谈不上丝毫的释然。他迈开双腿,径直跑向场下。当他冲入球员通道,奔向那间与球场同样巨大却空无一人的更衣室,寻求片刻孤独时,他的教练甚至没有看他一眼。
大约800公里之外,在日德兰半岛中部宁静的乡村小镇Bruunshab的一栋简朴平房里,皮娅·戈埃(Pia Gaaei)此刻已经躲进了她小儿子的卧室。她不忍再看客厅电视上正在直播的比赛,她的丈夫卡尔斯滕·戈埃(Carsten Gaaei)正守在那里。但从丈夫断断续续的解说声中,她依然能感知到阿姆斯特丹球场内发生的一切。换人,又一个失球,球场内燃起了烟火,然后又是一次,比赛被迫中断。片刻之后,足球流氓开始冲击体育场的主入口。“这到底是怎么了?”他们焦急地给身在球场内的长子西蒙发去信息。同时也在担忧:安东安全吗?
直到大约三个小时之后,他们才终于和兄弟俩通上了电话,那时他们已经回到了位于阿姆斯特丹南区新租住的公寓。电话那头,小儿子泣不成声,他显然已经彻底崩溃了。他深感内疚,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愤怒不已。这太像安东的性格了,他的母亲心想。
1. 迷失在阿姆斯特丹
“我们是阿贾克斯,我们是最强的!”这是阿贾克斯球迷引以为傲的口号。在球队的辉煌岁月里,阿贾克斯的阵容也确实散发着这样的王者之气。那是一支充满自信、踢法灵动,甚至带有一丝傲慢的队伍。
然而,在上个赛季经历了灾难性表现的那支球队身上,这些特质早已荡然无存。球队的状况是如此糟糕,外界的批评是如此尖锐刻薄,以至于球员们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这是教练法里奥利在去年夏天刚刚接手阿贾克斯时便敏锐观察到的现象。球员们普遍缺乏自信,甚至产生了对失败的恐惧。但同时,他也看到了一群渴望复仇、不惜一切代价想要证明自己的球员。他们渴望向外界,也向自己证明,他们依然有能力为阿贾克斯这样的豪门效力。
这位意大利教练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将一群缺乏自信、毫无凝聚力的球员,锻造成了一个目标明确、团结一致的战斗集体。他要求球员们在场上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与此同时,也毫不吝啬地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无论是首发主力还是替补球员,都一视同仁。
这套方法卓有成效,直到赛季行将结束前的几场关键比赛。球队的比赛过程通常并不赏心悦目,有时甚至显得有些丑陋,但阿贾克斯在比赛中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严格的战术纪律以及强烈的求胜欲望,却令人印象深刻。以往常常被外界贴上“被宠坏”标签的球迷们,也重新将这支球队紧紧拥入怀中。在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尽管球队在最后几周因一连串反常的低迷表现而痛失冠军,但球迷们依然报以了雷鸣般的掌声。
没有人比安东·戈埃更能象征这支阿贾克斯——无论是辉煌的过去,还是挣扎的现在。他曾一度显得格格不入,备受评论员的指责,在社交媒体上更是成为球迷发泄不满的对象。然而,在过去的半年里,他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了球队的常规首发球员,并因其出色的职业态度和过硬的身体素质而赢得了教练的赞誉。“他是边路的一台永动机,”已经离任的法里奥利在今年早些时候曾这样评价他。
他曾一度显得格格不入,备受评论员的指责,在社交媒体上更是成为球迷发泄不满的对象。
安东·戈埃的职业生涯为何会一度陷入如此的低谷?那样一段艰难的时期,对于一名年轻球员及其家人朋友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他又是如何凭借自身的努力重新振作起来的?对于球队近期的状态起伏,他本人又作何解释?
NRC的记者专程前往丹麦,与戈埃的至亲家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的心理教练,戈埃每周都会与其进行沟通,也在征得球员本人同意后,分享了他与这位丹麦球员共事的一些经历。戈埃本人则在他位于阿姆斯特丹南区的公寓里,向我们敞开心扉,讲述了他关于压力、悲伤、信任与坚持的故事。
或者说,这个故事也揭示了:在过去的两个赛季里,作为阿贾克斯的右后卫,究竟意味着怎样的挑战与体验。
2. 在餐桌旁寻找一席之地
心理学家Bram Meurs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对戈埃的最初印象。那是2023年8月的最后几周,戈埃刚刚与阿贾克斯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俱乐部官方频道的一段视频记录下了签约的瞬间:当戈埃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后,时任技术总监米斯林塔特以其标志性的过顶握手方式向他表示祝贺。镜头前的米斯林塔特显得轻松而自信。戈埃本人也展现出十足的信心。他将这一天形容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日子之一”,并迫不及待地期待着自己的首个主场比赛,与热情的球迷们见面。
然而,作为Talent Academy Group派遣至阿贾克斯为球员提供心理辅导的专家,Meurs却从戈埃的言行举止中察觉到了一些异样。这位心理学家很快与戈埃建立起了信任关系,戈埃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个性化的关注。但在球队的集体环境中,这位新援却显得沉默寡言,神情紧张,时刻在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自己在球队等级体系中的位置。有时,这种寻找甚至是字面意义上的:当球队结束训练后一同用餐时,戈埃常常会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张餐桌旁。
当球队结束训练后一同用餐时,戈埃常常会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张餐桌旁。
这是正常的行为,Meurs心想。对于那些从外部俱乐部转会而来的球员而言,加入阿贾克斯意味着一下子要面对五六十张全新的面孔——队友、教练、以及各类工作人员。此外,当时的球队阵容中缺乏一个稳固的“核心骨架”,即一群在俱乐部效力多年、经验丰富的资深球员。这些老队员通常熟悉俱乐部的每一个人,了解各项事务的运作方式,他们能够自然地接纳新援,用一些轻松的玩笑来打破僵局,缓解新人的紧张情绪。
像塔迪奇、廷伯和克拉森这样深受球迷喜爱的功勋球员均已离队。那年夏天,米斯林塔特总共为阿姆斯特丹引进了十二名新球员,他们几乎全部来自国外。其中一些人甚至不会说英语。球队的主教练斯泰因同样是新面孔,并且此前从未有过执教如此规模豪门俱乐部的经验。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Meurs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而戈埃无疑是其中最为迷茫的一个,因为他还很年轻,年仅二十岁,并且成长于一个与阿贾克斯内部复杂环境截然不同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天生就不是那种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并感到自在的人。
戈埃对自己这一点非常清楚。十六岁那年,父母送他去读了一年的“efterskole”,这是一种丹麦特有的男女混合寄宿学校,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也为体育和音乐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选择了一所位于Kjellerup附近的学校,那里地处日德兰半岛中部,被连绵起伏的绿色田野所环抱。从他在Bruunshab的家开车到学校只需要十五分钟,周末他也可以回家。尽管如此,在开学最初的那几天里,面对周围那么多陌生的面孔,他还是感到极度紧张。
这也是他的父母认为送他去efterskole是个好主意的原因之一:他们希望这能帮助他变得更开朗外向一些。他们的小儿子性格友善,守纪律,也很有礼貌,能够和任何人融洽相处。但他同时也非常害羞,性格有些内向。他喜欢独自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那房间就在他年长五岁的哥哥西蒙的房间正对面。有一次,当他所在的班级为一场戏剧表演进行排练时,他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家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事实却是,他的“重要角色”是在舞台的幕后,负责控制灯光。
在立志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道路上,选择就读寄宿学校并非一个合乎常规的步骤。这所学校虽然拥有一支实力尚可的足球队,也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体育锻炼机会,但其训练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与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青训体系相比,显然要逊色不少。事实上,在学校附近甚至有一些在足球领域声誉更佳的寄宿学校。但这对于当时的戈埃而言,似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在戈埃与阿贾克斯签订那份重要合同的四年前,即使是在丹麦国内拥有一份普通的职业球员合同,对他来说都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自己的选择。孩提时代,戈埃和他的哥哥常常在自家平房侧面那几平方米铺着瓷砖的小院子里,不知疲倦地踢着足球。稍大一些后,他加入了当地的乡村俱乐部。他速度飞快,射门力量十足,他的足球天赋很快便引起了职业俱乐部Viborg FF球探的注意。从九岁起,他便在这家当地职业俱乐部的青年队中司职右边锋,这家俱乐部常年在丹麦顶级联赛(超级联赛)与次级联赛之间徘徊。
然而,在这里度过了几个赛季之后,他对足球这项运动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乐趣。俱乐部将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少数几个天赋异禀、脱颖而出的年轻球员身上,而其余的球员则更多地扮演着“陪练”或“凑数”的角色。戈埃不幸属于后者。他几乎每场比赛都会被替换下场,而且往往是在中场休息时便早早离场,教练组也几乎从未给予他足够的信任。他渐渐意识到,教练们心中早已有了提拔到一线队的人选名单,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在这里继续浪费时间和精力呢?在深深的失望与幻灭感中,他做出了一个决定——重返自己最初效力的那家乡村俱乐部。
在Kjellerup的寄宿学校,戈埃重新点燃了对足球的热情。
直到两年之后,在Kjellerup的寄宿学校里,戈埃才重新找回了对足球运动的那份纯粹的热爱与喜悦。这首先要归功于他在那里结交的一群好朋友,在最初几周的适应期过后,他渐渐感到轻松自在,并与这些朋友们打成一片。但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他的教练Poul Erik Kristensen。在那些十几岁的少年眼中,Kristensen是一位极具亲和力的人,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Kristensen对他的弟子们要求严格,训练一丝不苟,而在球场之外,他又像一位慈父般与他们促膝长谈。
他也经常与那个略显羞涩的戈埃交流,而戈埃的球技也因此突飞猛进,每周都有新的进步。他在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精准地传球、果断地射门,很快便以绝对的优势成为了球队中当之无愧的最佳球员,并带领球队历史上首次夺得了校际联赛的冠军。到那一年学期结束时,Kristensen已经深信不疑:戈埃拥有成为一名顶级球员的巨大潜力。
如果那个夏天,他的教练没有亲自前往Viborg FF俱乐部,告诉他们正忽略了一位极具天赋的未来之星,那么如今的戈埃,极有可能正坐在丹麦某所大学的课堂里。但Kristensen坚持不懈地叩响了Viborg俱乐部的大门,甚至不惜以将戈埃推荐给竞争对手相威胁,只为给自己的得意门生争取一个宝贵的机会。
就这样,凭借着一位寄宿学校教练的坚定信任与鼎力推荐,十七岁的戈埃重返了那家他几年前曾以为将永远告别的俱乐部。
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要闯入一线队。当戈埃在一次预备队训练中不幸手臂骨折时,他请求父母在厨房里为他安置了一辆健身自行车。在手臂打着石膏的情况下,他在三周之内坚持骑行了整整600公里。
西蒙在一旁钦佩地注视着这一切。他心想,我或许更擅长言辞,在足球天赋方面也不逊于弟弟,但安东身上那股为实现梦想而一往无前的冲劲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却是常人所不及的。
他当时的梦想,仅仅是在Viborg俱乐部获得一份职业合同,一份薪水刚够糊口的合同。在他十八岁那年,这个梦想实现了。从那时起,戈埃的职业生涯便开始迅速起飞,那些年里,他依然司职边锋。几次替补登场,主力右后卫意外受伤,教练开始寻求解决方案。凭借戈埃出众的力量、充沛的活力和精湛的射门技术,他难道不能胜任右后卫的位置吗?
他经历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处子赛季,各项数据都极具说服力。英格兰的布莱顿俱乐部打来电话,询问他对英超联赛的看法。紧接着,米斯林塔特也联系了他。阿贾克斯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那支曾拥有劳德鲁普、多尔贝尔、埃里克森等传奇球星的俱乐部,那支深深烙印着克鲁伊夫、范巴斯滕、博格坎普等足球巨匠辉煌印记的俱乐部。戈埃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在与阿贾克斯技术总监的一次视频通话中,他详细了解了俱乐部对他的未来规划。米斯林塔特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但也坦言,从丹麦联赛的中游水平到荷兰顶级联赛的激烈竞争,其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阿贾克斯会循序渐进地培养他,这位德国人承诺道。
3. 一幅乐高积木世界地图
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的早晨,戈埃走进了位于阿姆斯特丹Zuidas金融区的The Breakfast Club咖啡馆。他将棒球帽的帽檐压得很低,几乎完全遮住了他的双眼。他的脸上也看不出太多的情绪波动,心理教练Bram Meurs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然而,当他们开始交谈后,Meurs立刻感受到了这位丹麦年轻人内心深处所积压的悲伤与失落。
就在一天前,阿贾克斯客场挑战AZ阿尔克马尔的比赛中,戈埃在上半场尚未结束时便被替换下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与半年前对阵费耶诺德的那场比赛如出一辙,一次过于轻易的对抗失利直接导致了球队的第一个失球。片刻之后,一个被对方解围出来的角球恰好落在了他的脚下。当时,戈埃是球队防线的最后一人,他的队友们都聚集在AZ阿尔克马尔的球门附近准备争顶。然而,他却在应该果断传球的情况下选择了尝试过人,结果导致球权丢失。对方迅速发起的反击虽然最终只是擦柱而出,未能形成进球,但主教练范特斯希普——接替被解雇的斯泰因执掌球队帅印——显然已经忍无可忍。他认为自己的右后卫在场上构成了严重的防守隐患,必须立刻将其换下。
他将连帽衫的帽子深深地扣在头上,蜷缩在替补席的角落里,眼睁睁地看着阿贾克斯输掉了这场比赛。赛后,在更衣室里,戈埃打开了他的手机。屏幕上瞬间涌现出无数条通知,都是针对他此前在Instagram上发布的照片的评论。他甚至不用看,就能猜到那些评论的内容。在对阵费耶诺德的比赛中被换下后,他就曾读到过铺天盖地的球迷留言,他们恶毒地希望他再也不要穿上阿贾克斯的球衣。甚至还有少数极端分子发出了死亡威胁。这一次,他选择了不再阅读。他默默地删除了自己所有的照片。
然而,这次打击的沉重程度丝毫未减。戈埃曾一度以为,自己在阿贾克斯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自从那场对阵费耶诺德的惨败之后,俱乐部便彻底陷入了混乱的深渊:米斯林塔特被解雇,球队在联赛积分榜上一路下滑,甚至一度跌至垫底位置,主教练斯泰因也黯然下课。球队内部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倒不是说球员之间发生了争吵,而是整个队伍都弥漫着一种缺乏自信和领导力的消沉情绪。
随着范特斯希普的到来,阿贾克斯的整体运转开始有了一些起色。球员们普遍感觉在他手下踢球更加舒心。戈埃也不例外。在新教练的带领下,他获得了稳定的出场时间,训练也十分刻苦,在场上的表现虽然算不上惊艳,但也并未明显失常。他深知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也必须做得更好,但这并非他一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球队都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戈埃从肯尼斯·泰勒那里得到了许多慰藉与支持。这位年轻的中场球员本赛季同样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但他依然不忘抽出时间来关心和照顾这位来自丹麦的队友。偶尔发一条鼓励的短信,在训练场上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或是在俱乐部里为他指点迷津,提供帮助。
在球场之外,来自丹麦的家人和朋友们则成为了他坚实的后盾。他与哥哥的关系尤为密切,他的哥哥特意休学一年,来到阿姆斯特丹陪伴和支持他。兄弟俩有时会一起乘坐地铁去市中心逛逛,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待在那间比他们在丹麦的家还要宽敞的公寓客厅里,一起看电影,或者玩飞镖、Playstation游戏和Yahtzee骰子游戏。
戈埃兄弟俩的感情本就非常深厚,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兄弟俩的感情本就非常深厚,在这段艰难的时期,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西蒙能感觉到安东非常珍视他的支持与陪伴,尽管他的弟弟不善言辞,很少会主动表达内心的情感。他更习惯于用实际行动来传递心意。有一次,当西蒙动身返回位于奥胡斯的学生公寓小住几天时,安东特意给他寄去了一件阿贾克斯的球衣,并在上面写道:“致世界上最棒的哥哥,爱你的安东”。
朋友们也时常会来看望他。一方面是为了欢聚畅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戈埃希望他们能够亲身感受一下他所处的足球世界——了解阿贾克斯这家俱乐部有多么伟大,以及它对于无数球迷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每当他想暂时将足球的烦恼抛诸脑后时,他便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他的乐高积木世界中。他曾花费数周时间,用近12000块积木精心拼搭出了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他还用乐高积木创作了各种精美的作品,比如栩栩如生的花朵、色彩斑斓的鹦鹉,以及纽约和迪拜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城市天际线。此外,他还经常与他寄宿学校时期的足球教练Poul Erik Kristensen通电话,后者目前正遭受着进行性肌肉萎缩症(ALS)的折磨。
在人生最低谷、最艰难的时刻,戈埃常常会回想起2017年的那个除夕夜。当时他刚满十五岁,亲眼目睹了父亲在维堡参加一场长跑活动时突然倒地不起。心脏病发作。卡尔斯滕·戈埃陷入了深度昏迷,直到两天后才苏醒过来。他最终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在那漫长而煎熬的两天里,安东一直以为父亲即将离他而去。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帮助他在日后能够以一种更为平和与超然的心态来看待足球场上的一切。
然而,在阿尔克马尔那场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当Bram Meurs在The Breakfast Club咖啡馆与戈埃会面时,他并没有试图用轻松的口吻来淡化事件的严重性。就在前一天,包括戈埃的丹麦同胞肯尼斯·佩雷斯在内的多位足球评论员,已经在电视节目和报纸专栏中毫不留情地得出结论:戈埃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在阿贾克斯立足。这已经是戈埃第二次在数百万电视观众的注视下,遭遇如此惨痛的失败。而Meurs,这位曾经效力于FC埃因霍温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完全能够理解戈埃此刻内心的痛苦与绝望。Meurs认为,如果现在对戈埃说些“情况没那么糟”之类的安慰话,只会让他感觉自己没有被认真对待,甚至受到轻视。
他们开始讨论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一些队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向戈埃表达了他们的关心与支持。主教练范特斯希普也向戈埃保证,俱乐部依然对他抱有信心。但是,无论是教练、阿贾克斯的队医,还是他的心理教练,都一致认为,他现在迫切需要得到保护。以及时间——那些在他加盟球队之前俱乐部就曾承诺给予他的时间,用来适应新的队友、适应荷甲联赛的比赛节奏,以及适应远比在丹麦时要求更高的战术位置感。然而,这些宝贵的时间,他却始终未能真正得到。
Meurs和范特斯希普共同提出的建议是,让戈埃先回丹麦的父母家待上几天,以便从精神上得到充分的休整和恢复。用行话来说,就是暂时“脱离当前的环境”。之后他会重返球队,但最初阶段会让他处于一个相对轻松、压力较小的环境中。首先从预备队开始打起,然后逐渐在一线队的比赛中获得一些替补登场的机会。戈埃同意了这个方案。
Meurs引导戈埃思考,作为一名球员,究竟是什么定义了他自己。他的“杀手锏”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他才能踢出一场精彩的比赛?戈埃回答说,他拥有出色的传中技术,身体素质也极为强悍,几乎可以在边路不知疲倦地上下飞奔。如果在此基础上,他还能在对抗中展现出足够的侵略性,那么他就能为阿贾克斯做出重要的贡献。
“那就专注于这些方面,”Meurs说道。“所有那些让你感到困难的事情——比如在攻防转换中如何在中场和后防线之间进行精准的跑位和选位,或者如何在对方的严密盯防下大胆要球——这些都是在阿贾克斯青训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后卫们所擅长的,你可以稍后再去逐步提升。现在,先回到最基础的东西上来。”这样的指导能够带来思路的清晰、局面的掌控以及内心的安定。
几周后的一次替补登场,当戈埃踏入球场时,他意外地听到了球迷们送上的掌声,仿佛观众们已经决定要在这场艰难的战斗中与他并肩作战,给予他支持。紧接着,在主场对阵前进之鹰的比赛中,他获得了首发的机会。比赛进行到第24分钟,这位高速插上的丹麦边后卫接到队友的传中球,以一记石破天惊的凌空抽射,将球狠狠地轰入了球门的右上角:1-0!阿贾克斯的球迷们终于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这位曾在维堡几乎每周都能奉献精彩表现的球员的真正风采。进球后的戈埃兴奋地冲向看台,与欢呼雀跃的球迷们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心想:我依然可以在这里取得成功。
4. “当然,我们来搞定它”
在戈埃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公寓客厅窗台上,摆放着一张装裱精美的大橡树照片,照片旁边附有一段丹麦文字:
一颗小小的橡子,已然蕴藏着长成参天大树的全部潜能。在它之中,更隐藏着孕育出成百上千颗新橡子的可能性,以及由此衍生出成百上千棵橡树的希望。从本质上讲,它已包罗了整个森林的生命力。橡子即是一切,一切皆在橡子之中。正如在你心中一样。
这些意味深长的句子,来自戈埃在2024年12月4日收到的一条短信,发信人是时任主教练法里奥利的助手之一Felipe Mateos。当时,戈埃在球队右后卫位置上的出场顺位排在技术更为细腻、更具典型阿贾克斯风格的后卫伦斯之后,是球队的第二选择。戈埃将Mateos的这番话解读为一种莫大的鼓励,一种对他未来有潜力成长为球队中坚力量的坚定信念。
正是这类看似微不足道的信号,对于戈埃而言却具有非凡的意义。他感到自己被看见、被重视,真正成为了这个团队的一份子,即使他当时并非球队的常规首发球员。而这位丹麦年轻人并非唯一有此感受的人。他敏锐地察觉到,在法里奥利的带领下,整个球员团队在短时间内变得空前团结和紧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法里奥利那备受争议却行之有效的轮换政策——他经常对首发阵容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从而确保每一位球员都能获得出场机会,并为球队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外,球员们在未来训练基地共同度过的那些漫长而高强度的训练时光,以及法里奥利及其助手团队对每一位一线队球员无微不至的关注,也都极大地增强了球队的凝聚力。
早在赛季的最初几个月,戈埃便已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自信心在不断增长,内心也充满了久违的愉悦。他非常喜欢参加法里奥利主持的球队战术会议,这位意大利教练总能别出心裁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切入点和生动的比喻来激发球员们的思考和斗志。他对法里奥利在赛前战术准备方面的细致入微程度感到惊叹不已,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是他此前从未经历过的。而这种充分的准备也带来了内心的安稳与踏实:在法里奥利的指挥下,阿贾克斯很少会在比赛中被对手的战术变化打个措手不及。
对于这个赛季将会与以往有所不同的预感,戈埃在8月15日——恰逢他与俱乐部签约一周年之际——得到了最终的证实。阿贾克斯在坐满球迷的主场迎战希腊劲旅帕纳辛纳科斯,双方将为一张宝贵的欧罗巴联赛小组赛入场券展开殊死搏斗。比赛最终被拖入了残酷的点球大战。替补登场的戈埃在几乎所有队友都已主罚完毕,但胜负仍未分晓的紧张时刻,轮到了自己。如果他罚失这粒点球,阿贾克斯的欧战征程就将戛然而止。他当然感到紧张,但此刻他成功地控制住了自己的身体。他冷静地将球又快又准地射向了球门的右下角。
点球大战的过程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每当阿贾克斯或帕纳辛纳科斯获得可以一锤定音的机会时,负责主罚的球员却总是功亏一篑。在双方总共踢了33轮点球之后,法里奥利的球队再次迎来了“赛点”。按照原定顺序,本应由队长亨德森主罚,但戈埃却主动请缨,询问自己是否可以来主罚这粒关键的点球。这对他而言,是一个真正为球队做出决定性贡献的绝佳机会,一个向所有人证明自己能够从容应对巨大压力的机会,一个为过去一段时间所经历的种种不顺与质疑进行有力回击的机会。他得到了教练的允许。深吸一口气,再深吸一口气,助跑,起脚射向球门左侧,对方门将则扑向了右侧。球进了!
那天晚上,在遥远的Bruunshab,卡尔斯滕·戈埃轻轻叫醒了他的妻子。皮娅·戈埃虽然能够鼓起勇气在现场观看儿子的比赛——她自己也说不清具体原因——但自从那次对阵费耶诺德的比赛中儿子被提前换下,以及随后在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恶意攻击之后,她便再也无法承受在客厅的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直播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九月份那个痛苦下午的记忆,在她心中留下的烙印实在太深了。当她从丈夫口中得知比赛的结果后,立刻从床上起来。夫妇俩一直守在电视机前,反复观看比赛的重播、球员采访以及赛后分析,直到深夜。
从那一刻起,戈埃的表现便如同阿贾克斯这支球队一样,渐入佳境。虽然他的发挥并非总是那么惊世骇俗、引人注目,但与他在俱乐部首个赛季的表现相比,无疑要出色和稳定得多。他不再出现低级失误,控球失误的次数也大幅减少,偶尔还能贡献进球,并且他的传中球也极具威胁。当伦斯在冬季转会窗口离队后,戈埃顺理成章地晋升为球队的常规首发球员。不久之后,他甚至开始负责主罚球队的角球和任意球。心理教练Meurs敏锐地观察到,这位丹麦球员如今在场上是为了展现自我、证明价值而战,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为了避免犯错而小心翼翼。
在社交方面,他也越来越融入球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他敢于主动向队长亨德森请求,希望后者能帮忙从利物浦带回一件他偶像阿诺德的球衣,这件事对他而言,便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时刻。“当然,我们来搞定它。”这位经验丰富的英国国脚爽快地答应了他。
戈埃如今在场上是为了展现自我、证明价值而战,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为了避免犯错而小心翼翼。
偶尔,那些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依然会像幽灵般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就像今年二月初,主场迎战费耶诺德的那场关键比赛之前。但如今,那些负面的想法已不再能轻易地让他感到瘫痪和无助。
当戈埃在伤停补时阶段以一记精准的助攻帮助球队攻入制胜一球,为这场精彩的比赛画上完美句号时,他的父亲和哥哥就坐在看台上,共同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以恰到好处的力量和弧度,将皮球巧妙地送过了费耶诺德的后卫线,精准地落在了前插到位的肯尼斯·泰勒的跑动路线上。而他的母亲呢?她则在千里之外的家中,独自一人守在客厅的电视机前,为儿子的精彩表现而激动欢呼。
5. 来自教练的拥抱
5月22日,星期四,戈埃驱车八百余公里,从阿姆斯特丹回到了位于Bruunshab的父母家中。阿贾克斯的这个赛季落下了帷幕。他有太多的思绪需要整理。
在联赛还剩下最后五轮的情况下,阿贾克斯曾一度领先主要竞争对手PSV埃因霍温九分之多。然而,最终却功亏一篑,与冠军失之交臂。当车载音响里交替播放着荷兰、丹麦和美国嘻哈音乐的旋律时,他的思绪不禁回到了那些遗憾错失的得分良机,以及在对阵格罗宁根足球俱乐部的比赛最后时刻那个致命的失球。这究竟是源于赛季末段的精神疲劳,还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几乎可以肯定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但他自己当时在场上却并未有如此强烈的感受。时至今日,戈埃依然对赛季末的崩盘感到困惑不解。
他沉浸在对上周一的回忆之中——那是联赛最后一轮结束后的第一天,主教练法里奥利在训练基地向全队宣布了他即将离开俱乐部的决定。那一刻,训练场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目瞪口呆。片刻之后,大家一同走到了室外,来到熟悉的训练场上,法里奥利逐一与每一位球员单独交谈,并给予他们深情的拥抱。“我真心希望我们将来还有机会再次共事。”戈埃当时这样对教练说道。
他渐渐意识到,与错失联赛冠军相比,这位教练的离去更让他感到失落和不舍。正如当年在他的寄宿学校时期,是教练Kristensen帮助他重新找回了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热爱与乐趣;如今,在阿贾克斯,则是法里奥利帮助他一步步摆脱困境,重拾了失去已久的自信。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当他回到位于Bruunshab的家中,内心的沮丧与失望逐渐被一种释然和平静所取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个赛季个人良好表现的一份自豪感。周一,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者是丹麦国家队的主教练,他在电话中称赞了戈埃本赛季的出色表现,并正式通知他已被征召进入最新一期的国家队集训名单。是时候将目光再次投向前方了:如果一切顺利,他将有望在6月7日对阵北爱尔兰的比赛中,迎来自己代表丹麦国家队出场的处子秀。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