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千层浪 | 开箱

avatar
关注

匹克近年来通过科技驱动,逐步走出行业调整期的阴霾。聚焦二三线城市的高性价比策略,兼顾品牌调性与市场需求的策略,为匹克注入新活力,匹克25年上半年对旗下跑鞋矩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更新,千层浪作为定位竞训无板材轻量跑鞋的推出,成为匹克品牌市场洞察的体现。

千层浪外观采用三色波浪纹理设计语言,鞋面采用高强度轻质网孔精编绫罗材质,通过精密编织工艺实现轻量、透气和耐用抗撕裂的三重平衡。

麦穗鞋带通过立体纹理增加摩擦力,配合中段锁定孔设计,确保鞋带在高速奔跑中稳固不滑动,单层桃皮绒鞋舌厚度仅1.2mm,通过立体冲裁工艺贴合足背弧度,避免传统网布鞋舌的压脚背问题。后跟无港宝设计,舍弃硬质支撑结构,以弹性海绵填充替代,既降低重量,又赋予踝关节自然活动空间,减少步态干涉。

作为千层浪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底系统创新性地采用TEC-ROLL双态引擎架构,通过双层物理发泡态极材料与结构力学的协同,实现无机械板材的滚动推进效能。

上下双密度中底,上层软态缓震层密度较低,硬度42左右,负责吸收冲击力。其微孔发泡结构在触地瞬间通过形变分散压力,减少关节负荷。下层硬态推进层密度较高,硬度50左右,通过梯形台阶结构将垂直冲击转化为水平推力。高密度材料与30°前掌上翘设计形成类摇杆效应,缩短触地时间,显著提升步频效率。

中底采用宽基底设计,前掌加宽5mm,落地支撑面积增加,配合下层硬度梯度分布,虽然中底较厚,但通过结构与材料创新带来了不错的稳定性,CPU全掌外底,硬度与密度均有一定提升,马拉松级沟槽纹路兼顾抓地与弯折灵活性。通过镂空中底布加稳定型镂空鞋垫的减重组合,43码单只重量控制在237g左右,重量控制不错,相比同类无板厚底鞋轻量化优势明显,彻底打破厚底必笨重的固有认知。前掌30mm,后掌36mm,前后坡差6mm。

穿上的瞬间就有踩高跷的感觉,鞋面材料极致透气,后足材料切割有点像美津奴的rebellion pro一代,静态脚感韧弹,这块态极超临界中底回弹上限不低。鞋面表现出优异的动态适应性,起步时网孔迅速扩张提升透气效率,过弯时经编结构的横向抗张力有效抑制足部偏移,得益于不错的重量控制以及鞋面中底配重比,几乎没有坠脚感。

小编进行了短距离慢跑,LSD,节奏跑等场景的测试,在630左右配速的5km慢跑情景下,软态上层中底提供柔软缓震,硬态下层中底提供了不错的落地稳定性,6分左右配速下足底冲击感近乎被完全过滤,提供舒适的缓震与一定的回弹性能。当进入530配速左右LSD训练场景,上层材料溃缩回弹反应灵敏,下层推进力开始主导,前掌蹬伸时能清晰感知硬态材料的能量反馈,过渡流畅性接近碳板跑鞋,但没有碳板跑鞋的强推进力与足弓拉扯感。

430左右配速的节奏跑情景中,30°上翘弧度与外侧拱桥结构的协同效应凸显,触地离地周期缩短,材料能够提供不错的回弹速率,步频有一定的自然提升,加宽基底设计在过弯与湿滑路面表现出色,无港宝后跟与弹性鞋舌的组合,赋予跟腱充分活动自由,长距离后程无磨踝现象,但建议初跑者搭配中高筒袜以适应后跟松量。这块态极超临界中底提供了在无板竞训鞋品类中数一数二的回弹性能。

匹克千层浪以双态引擎中底架构为核心,重新定义了无板厚底跑鞋的技术上限,完美适配从有氧慢跑到速度强化的全阶段训练需求。对于大众跑者而言,轻量化设计大幅降低长距离负担,进阶跑者则能通过其高效的推进效能提升训练质量,且无板材设计不会对足弓造成压力。匹克的复苏故事,正在通过这样一款兼具技术深度与市场洞察的产品,向行业证明,匹克扎根于对运动科学的持续探索与用户需求,并以此作为精准回应。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发布于四川阅读 1303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