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演义杂剧,聊一下诸葛亮和关羽被人古代被人推崇的原因

关注

现在很多声音是诸葛亮一辈子没打来一寸土地,关羽生涯1胜。

但是,古人不能全是笨蛋,从纯历史和政治的角度聊一下两个人。

诸葛亮

北伐到底有没有可能性。

一矿打十矿的前提下,是有可能的。这个可能,诸葛亮早早就预见了。

那就是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

所谓的天下有变,实际上是曹魏的储君之争。曹操依靠颍川集团上位,一生都在用自家兄弟两曹两夏侯对抗颍川士族,天下有变可能出现在两个情况下。

第一次机会:曹植VS曹丕,河南士族支持曹丕,河北士族就要支持曹植(刘表身边,袁绍身边,甚至刘备身边都出现了这个情况,唯一安全度过的就是刘备,因为找理由把刘封杀了。)

隆中对在207年,曹丕登基在220年。隆中对的安排,应该是曹操死机会。

但第一次机会曹魏安全度过了,所以曹丕在位期间,蜀汉是没有对魏的军事行动的。

那么就等第二次机会:宗室式微,因为士族是源源不断的,荀家没落了,陈群司马懿就上台了,这个不固定是司马懿,司马懿早点挂了,钟会也会上台,士族会不断的通过推荐输送人才。曹丕曹植任何一方上台,都要让利给士族,比如”九品中正制“的通过。这就是必然会出现的”天下有变“。最后结算在高平陵,高平陵前后时期,实际上是北伐的唯一机会。虽然诸葛亮并没有活到这个时候。

那么诸葛亮在曹魏内乱之前的北伐目的是什么呢?

真实的目的是”团结“,现在很多蛋糕论的博主认为北伐是做项目,是吸取能量,做权臣。但实际上,团结大家是一种能力。蜀汉也会遇到派系斗争的问题,一直做项目,你可以说汲取能力,聚集政治资源,但客观来说,李严下台后到诸葛亮死前,蜀汉相对于曹魏和东吴,就是高度团结的。

所以北伐,不是纯理想主义,诸葛亮的战略是超时代的,北伐存在逻辑上的可行性。当然,荆州是一个保险,如果到那天东吴配合出兵合肥是再加一道保险。但是大国往往不是被外部攻破的。

中苏危机到苏联解体也只相隔20年,苏联解体的前一天,即便美国也没法从军事上战胜苏联。

这部分是诸葛亮战略上的领先。

然后从忠臣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和曹操是三国唯二霸府的。出将入相,同时掌管内政和军权。但诸葛亮依然是臣,曹操已经是王了。在汉末这个忠诚度相对较低的时代里,诸葛亮就显得高风亮节了。

这是之后千年统治阶级需要推崇的。

而后来的杂剧,实际上是可以看成统治阶级的宣传工作。讲的太政治,民间理解不过来。

关羽

有关关羽吹的点无非,威震华夏,和忠义。

受杂剧演义的影响,一般后世基本上把刘关张用情同手足来形容。

而实际上,袁绍袁术是真的兄弟,诸葛亮诸葛瑾也是真的兄弟,刘关张的情谊为什么会超过他们呢?

关羽就对自己最完美的做法是什么呢?说服士仁,杀了糜芳,赶走刘封,拐跑孟达,举荆州投曹魏,进则被封大魏楚王,退则去许昌邺城享荣华富贵。

投东吴也是选择。

说下四个人:士仁:如果刘关张是老大老二老三,士仁怎么也算老四老五吧,005号员工。

糜芳:因为糜竺在蜀汉,糜芳只能杀

刘封:荆州嫡系,杀了荆州控制不住,放。

孟达:法正死了孟达必走,这里就不展开了。

但守荆州问题就多了,

首先关羽是军区司令+省委书记,潘濬本地人,是省长。

关羽就没法和本地人保持好的关系,本地都被深耕了,你就是士燮,刘备就指挥不动了。

其次,关羽在荆州这几年今天打曹魏,明天骂东吴,都保持着很差的关系。

”刚而自矜“,是一种姿态,一个封疆大吏必须的姿态。

你和曹魏和东吴都保持双边友好关系,刘备眼里你想干嘛?想自立还是想投降。

我们不能把游戏里的忠臣99当作历史看待。

即便关羽绝对忠诚,刘备也很难绝对信任。尤其在汉末三国这个时代里,政治舞台上弥漫着给谁打工都是打工的风气。

所以关羽面对的是一个死局:

1荆州的归属权本来就有争议,不论后世如何辩论,不论湘水化界是否公平,东吴就是虎视眈眈的。

2必须长期保持蜀国的鹰派姿态。

3要面对手下一帮不可能为他all in的同僚:

关羽是封疆大吏,005号员工士仁就是发配边疆,对比后来加入的荆州东州一系吃香喝辣。

糜芳类似士仁,边缘化的天使轮股东代表。

潘濬是被边缘化的荆州本地士族,同样是荆州代表,马良马谡什么待遇,荆州女婿诸葛亮什么待遇,向朗什么待遇,黄忠什么待遇。一个集团势力的最底层是及容易叛变的,比如法正背叛刘璋。

关羽也是需要不断的做项目来巩固管理威望的,你来做一把手,你躺那,班子就散了。

关羽的忠义,最深的解读就是:他明白里面的道理,但义无反顾的走向自己的结局。

为什么说关羽明白里面的道理,因为刘备都能娶孙尚香,关羽和孙权联姻吃亏了吗?

只是一联姻,关羽就占了刘备的便宜了,变成和刘备平起平坐了,所以骂孙权是迫不得已的政治表态。

所以关羽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完成威震华夏的,另外说一句关羽应该是三国时期陆战转水战能力最强的统帅。下一个有这种能力的可能已经是灭吴的王濬了,但王濬面临的难度要小很多。

帝王将相的统治,一直是”蛋糕论“和”德“相互平衡的,往往追求利益就会缺德,会有损名声。

而关羽的一系列操作的大方向,是维护德行,而立于危墙之下。

还是那句话,统治阶级的推崇,最终会变成街头巷尾的故事传颂。

历史区三国演义名场面三国《三国演义》中你喜欢哪位人物
发布于浙江阅读 546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许辰琛

· 上海

诸葛亮主要是抬高对手来抬高自己,但不管是汉水还是司马家都太臭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