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值是否能用来衡量一个球员,聊聊高阶
正常统计的场均正负值局限较大,意旨球员在场时球队净胜或负的总分,受队友、对手、阵容搭配影响大,无法单独体现个人作用。
而BPM则是基于基础数据(得分、篮板、助攻等)通过回归模型计算,反映球员每百回合相比联盟平均水平的净胜分贡献。
例如:BPM +7.0 ≈ 该球员每百回合帮助球队多赢7分。
计算方法:
1,基础数据加权:不同数据对胜负的影响不同,比如:
得分:直接贡献,权重较高。
助攻:反映组织能力,也有较高价值。
篮板:前场板比后场板价值更高(因为前场板=多一次进攻机会)。
抢断/盖帽:体现防守,减少对手得分机会。
失误:扣分项,因为丢失球权对球队不利。
2,调整比赛节奏和球队环境
快节奏球队(如勇士)数据更多,慢节奏球队(如爵士)数据更少,BPM 会统一按“每百回合”标准化。
球队整体实力也会影响,比如在强队里,个人数据可能会被适当“打折”(因为队友强,你的贡献可能被高估)。
3,回归模型计算
NBA 历史数据统计出“哪些数据最影响赢球”,比如(仅参考)
1个助攻 ≈ +0.5 净胜分
1个前场篮板 ≈ +0.4 净胜分
1次失误 ≈ -0.7 净胜分
把这些数据加权计算,再和联盟平均水平对比,得出 BPM。
4,最终结果
BPM = 0.0 → 联盟平均水平的球员
BPM = +5.0 → 全明星级别
BPM=+10.0→历史级巨星
BPM = -2.0 → 替补或弱队首发
以下附图:
图一:具体BPM计算权重
图二:历史BPM分布图
图三:历史球员生涯BPM排名
图四:历史球员生涯单赛季BPM排名
图五:历史球员生涯季后赛BPM排名
图六:历史球员生涯单轮季后赛BPM排名
你可真有意思啊
· 山东勒布朗詹姆斯啊
ioga
· 山东rapm如果看胜负值,那会比较偏向抱团的。所以,如果在那哥们的假设里面,加上一个抱团条件,就更精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