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Alliance翻译】雷霆G7赢球的一大四小阵容,或许阵眼应是卡鲁索

关注

让我们聚焦到俄克拉荷马城,雷霆的后卫亚历克斯-卡鲁索在周日晚上高举生涯第二座奥布莱恩杯的几个小时前,他站在Paycom中心球馆的右侧底角,双脚稳稳地踩在地板上。

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次赛前热身投篮。但对这位31岁的老将来说,他关注的并不是投篮的手型或出手节奏,而是脚下脚步移动的每一个细节。

整个动作始终如一:左脚先后撤一步,右脚再退后两步,接球,完成投篮。卡鲁索的每一次移动都非常有条理,就像艺术家在精雕细琢一段舞步一般。更重要的是,他的注意力全然专注于眼前,不受赛场内逐渐升温的气氛干扰,也完全不被这场关乎雷霆生死的抢七大战所带来的压力所左右。

卡鲁索只是全神贯注地站在他该站的位置。

这是俄克拉荷马雷霆队一直以来秉持的信条:专注于每一个当下,胜过一切。而对卡鲁索来说,这种信条显得更加意义非凡——他是雷霆阵中最可靠的攻守大闸型球员,是“小球”与“身高”的平衡点,也是主帅马克-戴格诺特战术体系中的关键X 因素。

SGA就像那股每晚推动球队前行的水流,而卡鲁索,则是搅动整杯水的吸管。没有他,一切运转都难以为继。最聪明的球员往往能很早就认清自己在球场上的定位,并把这个角色发挥到极致。而如今已经拿下第二座总冠军奖杯的卡鲁索,正是这样的人。

“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慢慢意识到,我所擅长的那些东西,可能不是特别‘性感’、也不是主流进攻或防守体系中最受关注的部分,”卡鲁索说道,“但我选择深耕并提升这些技能。我专注于那些没人愿意去做、但又极其重要的事情,把它练到极致,在联盟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几年来,我已经把这些事做到了极致。”

这位老将将无私的比赛态度和难得的比赛技能相结合,加上队内一众身高在6尺6寸(约1米98)以下的球员,让戴格诺特得以实施他“疯狂球场发明家”般的战术计划。在冲击首冠的过程中,雷霆一次又一次地祭出“一大四小”的阵容组合——这与外界更看好的“切特哈腾双塔组合”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大多数球队来说,这样的战术安排可能有些冒险。但对雷霆而言,哈滕与切特的双塔组合之所以能被拆开使用,正是因为他们即便各自单独出场,依然具备统治力。

根据数据网站 Cleaning the Glass,常规赛期间,哈滕单塔在场时,雷霆一共打了2644个回合,净效率为 +11.7。相反,切特单塔在场时的1182个回合中,球队的净效率甚至高达 +16.1,超过联盟中 98% 的其他阵容。

正是这种“安全感”,让雷霆主帅戴格诺特在阵容搭配上拥有极大的灵活性——比如下面这个回合就是例证。抢七大战中,步行者曾多次尝试使用联防阵型来打乱雷霆的进攻节奏,而这场比赛本就因哈利伯顿的右腿伤提前离场,从而令战局更显混乱。

步行者主教练卡莱尔的战术布置是极具针对性的——总决赛期间,雷霆的进攻效率确实相比常规赛有明显下滑。但对于已经连续打过三轮系列赛的俄克拉荷马雷霆来说,他们早已习惯了在季后赛中面对各种变幻莫测的联防防守。

而卡鲁索的存在,恰恰在这个阶段变得格外重要——他让戴格诺特最钟爱的“后卫之间的互相掩护战术”成为可能。就同尺寸吨位球员来说,卡鲁索是联盟中最优秀的掩护者之一:他身体强壮,能结实地挡住防守者,又灵活敏捷,能迅速拆开掩护并顺下,成为对付强硬防守的最佳武器。卡鲁索早已完成掩护并开始内切时,防守他的步行者球员还没完全反应过来。更妙的是,哈滕具备出色的策应能力,总能第一时间把球传到空切球员手上,创造出进攻机会。

卡鲁索能带来明显的提速,有速度就有更多战术选择。注意雷霆后卫们设立的掩护墙——他们正巧妙地执行西班牙挡拆战术。SGA上前为杰伦掩护,而卡鲁索随即又为杰伦设立背掩护。防守方过度关注 SGA接哈滕手递手传球的可能性,同时还需分散注意盯防其顺下,反而漏掉了侧翼三分命中率42.1%的卡鲁索。

在防守端,雷霆的小个阵容让他们既能将防守区域覆盖整个半场,又能保持防守阵型完整性。卡鲁索、SGA、杰伦和多特组成的防线让雷霆可以快速绕过掩护封堵突破路线。看看这些防守者(包括哈滕)在几秒内覆盖的防守面积。即便出现赌博式抢断,流畅的轮转补位也能及时弥补。即使是进攻强队在这种窒息防守下也毫无喘息空间,最终压哨出手以三不沾收场。

雷霆对这套防守体系的认知纯粹且清晰——只要场上有卡鲁索和一名大个子,即便派上肯威这样的边缘侧翼,依然能打出正面效果。当双塔同时在场时,步行者试图用拉出大个子的策略将雷霆防守阵型破坏出既定范围。而雷霆改打小阵容时(如下),他们的防守阵型立刻变得紧凑——多名防守者都能保持至少一只脚踩在禁区线上。

步行者在对阵雷霆的比赛中全场失误高达23次,让对手借此狂砍32分。当雷霆球员像下面这个回合般打出闪电反击——卡鲁索的凶悍抢断与哈滕的长臂封盖形成完美配合时,对手往往束手无策。像托尼-布拉德利这样试图设立高位挡拆,简直就是自投罗网。

"这本质上是一种战术取舍,"刚刚创下抢七大战历史单场5次封盖纪录的霍姆格伦赛后表示,"虽然我和哈滕在护框方面表现不错,但我们的横移速度终究比不上后卫。我们的外线防守者太特别了——他们能紧贴持球人,封锁传球路线,还能以惊人的速度覆盖球场每个角落。多一个这样的防守者上场,我们就能把防守强度拉满。"

雷霆队攻防两端独树一帜的战术风格及其成功,很可能引发NBA各队的效仿风潮。篮球战术始终在进化,对于"小球阵容"的定义也因球队而异。虽然目前多数球队尚未完全接受四后卫+单塔的极端配置(主流仍是三后卫),但这个趋势会持续不变吗?

步行者最常用的阵容——哈利伯顿(1米96)、内史密斯(1米98)和内姆哈德(1米93)搭档特纳——本质上就是三后卫体系。凯尔特人由霍勒迪、怀特和布朗(三人均不超过1米98)组成的阵容如出一辙。掘金第二常用的阵容更是派出威斯布鲁克、穆雷和布劳恩(三人均未超过1米98)的组合。(插播:霍勒迪已经被交易了)

NBA向来是模仿者的联盟,而总冠军就是最好的战术模板。这场"迷你小球革命",或许将成为联盟的新常态。

发布于浙江阅读 1439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威少带我来巡山

· 上海

SGA就像那股每晚推动球队前行的水流,而卡鲁索,则是搅动整杯水的吸管好形象

亮了(8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Okc总有一天是冠军

· 上海

还记得当时续约雷区吐槽卡秃的三分辣眼血亏,结果不仅是季后赛的防守基石,更是整个球队的情绪稳定器,而且三分也是最有把握的机会点

亮了(61)
查看回复(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