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观察)管中窥豹——我是苏契奇,不是下一个某某某

关注

在昨天世俱杯小组赛国际米兰与河床的交锋中,第61分钟替补登场的苏契奇,宛如一剂强心针,瞬间为蓝黑军团注入活力,扭转场上局势。在近半小时的登场时间里,他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1次助攻、2次关键传球、创造2次绝佳进球机会、完成2次成功盘带,地面争抢5次成功4次,长传2次皆精准到位。数据之外,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他在前场的果敢——敢于持球施展技术动作,扣球盘带实用高效,向前输送球的处理尽显想象力。

比赛过后,他也因出色表现获评较高评分。内拉群里纷纷关于他展开讨论:他究竟是怎样的球员?最适合哪个位置?模板又该是谁?有人说他是“下一个布罗佐维奇”,有人认为他是布罗佐维奇与科瓦契奇的结合体,甚至有人将他比作莫德里奇。犹记他刚官宣加盟时,我曾基于表象数据撰写过关于他的分析文章,当时判断他风格更近似姆希塔良(防守能力强化版,兼具传球视野与逼抢执行力,不过进攻贡献稍逊)如今回顾,这一评价还是充斥了太多的主观意识,存在偏颇之处。

今天,我找到了苏契奇效力萨格勒布迪纳摩期间的2425赛季欧冠数据(因克甲联赛具体数据难以找到,故只找了欧冠的),虽然他仅出战3场,样本量较小,但我也希望能从小样本中窥见其球员特质。同时,我也将国际米兰现役三大主力中场的欧冠数据纳入对比,试图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东西。

☆总体数据对比:进攻亮眼,短板待补

仅从这三场欧冠比赛数据来看,苏契奇最突出的竟是进攻能力。每90分钟非点球进球0.68个、非点球预期进球0.44个,两项数据均跻身中场球员顶级行列;每90分钟创造射门机会4.45次,位列同位置球员前8%;场均2.05次射门,也彰显出他极高的进攻参与度。此外,他的突破能力同样可圈可点,每90分钟推进带球3.08次,成功过人1.37次。然而,短板也不容忽视:传球成功率欠佳,暴露出组织能力的不足;空中对抗能力薄弱,解围、拦截、抢断等防守数据偏低,说明其防守对抗能力亟待提升。相比之下,巴雷拉的数据则较为均衡,在推进传球与成功过人方面稍占优势;姆希塔良在推进传球和带球上表现出色,抢断和解围数据亮眼,防守稳定性不容小觑;恰尔汗奥卢作为后腰,拖后拦截能力独树一帜,场均射门与助攻数据同样不俗。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具体类别数据情况。

①射门数据:小样本下的高光

在射门数据方面,苏契奇优势显著,多项数据达到顶级中场的攻击效率。不过,这与样本量过小不无关系——3场欧冠斩获2球,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他的进攻表现。若将范围扩展至克罗地亚联赛,他每368分钟进一球的效率,大幅领先巴雷拉、姆希塔良,甚至略微超越承担点球任务的恰尔汗奥卢。

②传球数据:传中亮眼,组织能力待加强

传球数据显示,苏契奇向禁区传球和传中次数较多(在世俱杯比赛中,他多次在右侧向禁区输送传中),但推进传球能力与传球稳定性欠佳向进攻三区的传球偏少,暴露出其组织能力方面的短板。而数据显示,巴雷拉则堪称全能推进器,大范围调度与推进能力出众,也有不错的直塞能力;姆希塔良长短传精度尚可,但关键传球和预期助攻数据平平,创造力略显不足。恰尔汗奥卢则是有很强的定位球传球功力。

③创造机会数据:展现了进攻发动机特质

对比四人创造射门、进球机会的数据,苏契奇堪称进攻发动机,创造力非常不错(当然必定也与样本量有关系)。无论是盘带突破制造射门机会,还是利用射门创造二次进攻机会,亦或是在活球状态下传出威胁球,他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这使其具备成为爆破型中场的潜力,世俱杯上助攻皮奥以及直塞姆希塔良的精彩表现便是明证。而巴雷拉更像是组织型僚机,活球传导出色,但整体表现不够拔尖;姆希塔良擅长造犯规,在由攻转守阶段颇具优势;恰尔汗奥卢尽管定位球能力出众,但在突破创造机会方面稍显逊色。 

④防守数据:抢断尚可,整体需提升

防守端,苏契奇抢断、一对一防守等数据处于中上游水准,但解围、拦截、阻截等数据偏低巴雷拉的防守数据则不甚理想,或许与欧冠后期状态低迷有关;而姆希塔良的防守能力被严重低估,无论是抢断还是解围,都维持在很高水平,防守覆盖范围广,仅封堵射门和传球数据稍低;恰尔汗奥卢除解围数据突出外,其他防守数据表现平平。

⑤控球数据:控球实用高效,失误需控制

苏契奇带球突入禁区和推进式控球数据顶尖,接推进传球表现优异,但盘带被断率较高巴雷拉大范围接应稳健,但进攻侵略性不足;姆希塔良控球优势明显,擅长衔接过渡,防守端触球较多,回撤深度较大,推进式盘带也很有作用;恰尔汗奥卢则更擅长后场的控场。

⑥杂项数据:球权争夺强者,空中对抗短板

杂项数据显示,苏契奇每90分钟犯规次数较多,但很少染黄(不考虑欧国联那张红牌),且每90分钟完成球权夺回6.84次,位居中场较高水平,不过空中对抗劣势明显。

综合来看,尽管数据样本有限,但即使是管中窥豹(长相还真有点像豹子),也能够发现苏契奇一定的特质。这三场欧冠比赛,苏契奇场均首发86分钟,对手分别是摩纳哥、萨尔茨堡红牛和布拉迪斯拉发,应该比克罗地亚本国联赛的数据参考价值更高。由此可见,苏契奇具有较强的进攻能力,射门与得分效率可观,控球和机会制造能力能为国际米兰带来全新战术变化——过人动作简洁实用,能够凭借突破创造射门或进球机会,也能用直塞撕开对手防线。这些都是现有中场所不具备的特质,能够为国米的中场带来更多元素。此外,他具备不错的抢断能力和攻防转换意识,契合齐沃对前场高压逼抢的战术要求,同时其充沛的体能与积极的跑动,能够极大地覆盖球场空间。当然,从数据看,他的防守能力和组织串联能力还有所不足,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担任后场组织核心。就目前情况而言,我认为,他最适合担任8号位,以巴雷拉的替补作为过渡,逐步接替姆希塔良的角色。

通过此番数据对比,国际米兰三大主力中场的欧冠表现也清晰呈现。这次没有选取联赛数据,仅选用了欧冠数据,考虑到欧冠对手实力更强,数据或许更能展示三大中场在强强对话中的表现:巴雷拉受赛季末状态影响,各项数据中规中矩,高阶数据稀缺,僚机属性明显;恰尔汗奥卢除点球、定位球、远射外,在欧战表现并不理想,数据看起来似乎未能充分展现出后场组织核心的作用,反而像一名纯防守型中场,两人的表现似乎都难以令人信服。反倒是姆希塔良堪称攻防两端最被低估的球员,尽管本赛季状态下滑,但36岁高龄仍交出亮眼数据,寻找其接班人已成为俱乐部的当务之急,或许这也是球队引进苏契奇的重要考量。

加盟国米前,苏契奇常被球迷拿来与一众克罗地亚前辈对比,但我认为,他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也不必成为“下一个某某某”。正如萨格勒布前任经理所言:“我们让他走自己的路。”而这条路,正属于独一无二的苏契奇。

以上观点均是个人观点,只是希望通过小样本来发现球员的特质,但受个人专业水平限制,难免会有偏颇之处,求轻喷。

发布于山东阅读 4168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真田宗信

· 广东

姆希塔良本来就是中场真正的进攻核心,另外两个,岁数比miki小多了怎么状态下滑得这么快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0716955889

· 北京

制服组应该看到很清楚,原来就定位苏七为队副的轮换,风格也有相似之处,她娘接班人制服组设定的是帕兹,这也符合球迷的直观印象。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