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进入nba后,杨瀚森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首轮第16顺位被开拓者选中!
这既是杨瀚森带给无数中国篮球迷的意外之喜,也是他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成果。
天时,杨瀚森身处一个中锋凋敝却又隐隐崛起的时代,且他的打球风格像极了nba联盟现役第一人——约基奇。
地利,背靠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杨瀚森身上还有着庞大的经济价值亟待挖掘。
人和,既优秀又努力。从最初参加选秀前的可能会落选、到大概率次轮末、再到也就次轮中段、最好不过次轮初首轮末,一直到最终的首轮中段第16顺位被开拓者选中。不过短短三十几天的试训,杨瀚森就实现了人生逆袭,完成了选秀质一般的飞跃。期间他展现出的能力、付出的努力显而易见。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富保罗团队的运筹帷幄以及青岛男篮的一路扶持。
对于杨瀚森的到来,开拓者表现出了极度热烈的欢迎。不仅私人专机接他签约,在飞机上为他庆生,更让杨瀚森独占夏季联赛海报封面。简直排面拉满!
开拓者总经理乔·克罗宁也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我们的目标就是杨瀚森,他是我们非常看重的球员。16顺位选中他时真担心被截胡!他很特别、很有天赋,他的身体条件十分出众且有着非常高超的技巧。还有他的传球能力、篮球智商、内外线的全面性。在防守端他也是一位聪明的球员。我们会把重心放在杨瀚森身上,让他能够达到巅峰。”
由此可见和我们一样,开拓者对杨瀚森何其期许之神。
不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越大,压力越大。强如姚明,还是状元秀,当年的nba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杨瀚森接下来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只希望他能化压力为动力,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渐在nba站稳脚跟,然后大放异彩。
一、融入球队,与教练和队友打成一片。对此,杨瀚森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学会英语,学会沟通。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他不能总是靠翻译去领悟教练和队友的意图,那在球场上会出现沟通不及时、不顺畅,甚至完全错误的情况。然后是熟悉当地文化,了解教练和队友的生活习性,才不至于重蹈姚明当年“那个”的尴尬与覆辙。最后要秉持着积极、热情、开放、包容、谦虚、谨慎的心态与教练和队友打成一片,和他们成为朋友,成为兄弟。
而从杨瀚森发布会的表现来看,这些对于他显然不成任何问题。当球队主教练比卢普斯说丝毫不担心他的英语时,杨瀚森极具美式幽默地回应:“我争取下一次再开发布会的时候,把我边上的翻译踢掉。”,可见一斑。
二、与队友进行良性竞争,赢得主教练信任。在得到杨瀚森之前,开拓者阵中就已有艾顿(已买断)、克林根、罗威和里斯4名中锋。虽然球队管理层表示后续会进行清理,但新赛季的杨瀚森仍免不了要与至少一名同位置的队友竞争上场时间。竞争是良性的,也是残酷的。希望杨瀚森能从中脱颖而出,赢得主教练信任。而我给出的建议则是,如果进攻打不开局面,那么立足防守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三、科学训练,避免伤病。小球时代攻防节奏加快,球员跑动距离加长,让nba几乎变成了一个伤病联盟。仅24-25这一个赛季,就有哈利伯顿、塔图姆、利拉德等8名球员遭遇跟腱撕裂,欧文等6名球员遭遇前交叉十字韧带撕裂。其他大大小小的伤病更不可计数,从揭幕战到总决赛抢七,陆陆续续没停过。
虽然打心底不希望杨瀚森遭遇到哪怕一丁点伤病困扰,但有些事情注定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他这样的大个子球员来说。希望杨瀚森能够科学训练、健康饮食,尽可能地避免伤病。此外,建议杨瀚森增肌而不增重。要知道球员对抗并不全靠身体吨位,增强核心力量才是正宗。万不可本末倒置,让体重成为负担。
四、放平心态,珍惜机会,为上场打球时刻做好准备。虽然是高顺位秀,开拓者总经理乔·克罗宁也公开表态会着重培养,但就像国内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说的那样,“新赛季的杨瀚森可能会有1/3的时间在发展联盟度过。”,如果说频繁往返球队和发展联盟的舟车劳顿尚能克服,那么从“大明星”到“小角色”的心理落差一定无比脆弱。而这对杨瀚森将是极大的心理考验。前进一步,一切豁然开朗,后退一步,跌入深渊万劫不复。
惟愿杨瀚森不要像当年周琦那样自暴自弃,机会来临时竟“我还没准备好!”。而是要放平心态,不抛弃、不放弃,抓住并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上场打球时刻做好准备。
五、正视舆论,无论好的、坏的,都是前进的动力。高顺位选秀进入nba,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篮球新星,杨瀚森声名鹊起享受万众瞩目的同时自然免不了来自舆论的冲击。现在或许还看不出什么,等到夏季联赛开始就知道了,届时无论好的、坏的,都将一起喷涌而出……更可怕的是舆论永远不会停止,它精心编织了一张大网笼罩在杨瀚森头上,且越编越大,越编越大……
对此,杨瀚森或许很难做到坦然接受,但只需正视就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nba。无论好的、坏的,说到底都是前进的动力。
与此同时,这也给我们国内外篮球迷提了一个醒儿。不要爱之深,责之切,对杨瀚森太过苛责。他还很年轻,他还在成长。就像开拓者总经理乔·克罗宁说的那样,“希望外界能给杨瀚森一些时间,静静地看着他成长。”
此外,还有一项不可言说的压力背在杨瀚森身上,那就是除nba外,其他大大小小的国际赛事,像奥运会、世界杯等,也需要杨瀚森参加。长此以往,杨瀚森的身体必然吃不消,更阻碍他在nba的长远发展。
对此,希望男篮能够吸取当年姚明身上的经验和教训,有所取舍。大的、重要的国际赛事让杨瀚森回来争胜,小的、不重要的让其他球员多见见世面、漏漏脸也是极好的。
至关重要的是,杨瀚森以首轮第16号秀的身份进入nba不仅是他个人意义上的成功,更为中国篮球和中国球员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起到了示范作用。
中国篮球要将目标定位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中国篮球的发展一向按部就班,对球员的培养像极了学校对学生,考上大学就算成功,至于能不能上研究生就不管了,全靠学生个人本事。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球员在cba叱咤风云,一到国际赛场就歇菜了。同等条件下,大学生怎么比得过研究生呢?
青岛男篮对杨瀚森的培养则完全不同,他们早在2020年就已经给杨瀚森的职业生涯中重点规划了nba发展前景,并严格遵循“阶梯式培养”原则。如今看来,这种培养模式获得了成功。既有珠玉在前,其他球队就理应仿效。成功了,球员进入nba大放异彩。失败了,球员仍能留在cba发光发热,同时到了国际赛场也能有一战之力,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球员要勇于突破“舒适圈”。姚明、易建联之后,中国球员在nba基本处于空窗状态。期间也有球员被选中,像次轮第43顺位的周琦,次轮第57顺位的王哲林,但一个短短两年共计出场127分钟铩羽而归,一个更是连去都没去。还不如崔永熙这个落选秀,蛰伏发展联盟等待时机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这其中固然有个人能力不足的原因,但更多还是我们的球员大多不愿离开“舒适圈”,在国内得吃得喝,享受明星光环,到哪都是前呼后拥,自然不愿去异国他乡孤苦伶仃,受尽冷眼与嘲笑。
每一个都有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选择,我们本无权干涉和指摘。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还是希望我们的球员能勇于突破“舒适圈”,迈步走向更高、更大的舞台。
最后,祝愿杨瀚森在nba发展得越来越好!也祝愿中国篮球发展得越来越好!
布鲁克林禁飞区
· 重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DWG_ShowMaker
· 河南这熟悉id就这么喜欢带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