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两方对立的情况,作为一个不是球迷的江苏人的疑问,谁能解答一下?

关注

说下本人的足球背景,不是球迷,浅显了解足球相关知识,路人,知道相关的足球新闻基本靠热点推送,说句不好听的相信像我这部分人,能代表绝大部分人的足球背景了。

几个问题,范志毅说过“国足脸都不要了”和当时的弹幕“换南通队上”,是不是都在说国足踢的不要脸了?

如果说退钱哥发出了真球迷的呐喊,南通哥代表了假球迷的心声,这两个不也一样么?

那个啥网红董路搞的啥训练班和苏超搞的业余联赛不还是一样么,都是对现有足球体制的不认同,而尝试的新的探索?

既然大方向都一致的,那么争论的焦点是为了所谓中国足球的发展,还是个人利益?

球迷对立的双方有没有考虑过像我一样不是球迷的更加主流群体的感受呢?

至少作为江苏的非球迷现在的感受是,足球在国内烂透了,流量不大,糟心事还多;球迷不多,还能对立起来;搞个棒球,飞盘啥的不也行么,热度低点也行,业余的没有就上小朋友,水平低点就找可爱一点的帅的,男的不行就找女的;全都失败了,江苏就别搞了,能拉动多少GDP呢?

发布于江苏阅读 784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坡上村的白胖子

· 北京
你还不站起来就是酸的,挑毛病呢。就比如你家小孩考好了,老师家长都在夸,小心眼的邻居,突然听到路人说这孩子清华北大的苗子啊,邻居气的直接掏出键盘就发帖了,什么拔苗助长啊,什么碰瓷啊,什么重点高中学生虐一下 就好了啊。 苏超 观众有乐趣;球员有关注度;政府还能拉动消费。三赢的局面。 收起

谁给谁下的战书心里没数吗?

亮了(8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雷神奥利

· 科隆

你没必要为这东西上头,说各个球队不是职业球员,其实在稍微接触点足球的人眼里。苏超那就是一个攒起来的小职业联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苏超火真的是人为造热点。关于足球发展这件事,咱们现在只是部分地区发达,我们不足以全国在一个条件下全面开展足球这样的娱乐活动。这个其实你得体验一下足球发达国家是什么样的生活你就知道了。最典型的就是闲,这就是为啥有些穷国家也能出球星,你别说穷不穷。你就说闲不闲吧?所以更多人只是部分发达地区的人想在网络上要个面子,你要问他们具体怎么做,比如运营什么模式,用什么样的人,股权怎么分,帐怎么走,人从哪儿找,工资怎么给,场地是租是买,场地工作人员是兼职还是全职。这些问题全都没有,就一股脑“啊我觉得我们应该这样做!”这是我个人的感受,但我其实觉得苏超可以好好弄,咱们一个省顶欧洲一个国,发达的我觉得是可以搞省内联赛。现在有的市的球队都是从全国各地借来的球员,要不真的没球员,那不如就把U21联赛放苏超办下去。是吧,李代桃僵啊。体育运动,是一种娱乐方式,棒球足球飞盘橄榄球都是人们闲的没事在公园里消遣的方式。而这些国家被这种模式固定住之后,是一定无法航母下饺子的。大层面来讲,90-00这一代中国运动员的确是一个阵痛期。任何方面都是,但是10或者15后的果子马上就要结了。牛的还就是你们江苏的。

亮了(30)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