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最终痛失苟忐的主要原因

关注

一、费德勒成为苟忐时

2009年温布尔顿夺冠后,费德勒拿下15个大满贯,超越桑普拉斯成为苟忐

这个时候纳达尔共6个大满贯,其中4次法网、1次温网、1次澳网

但要知道,费德勒在这个时候已经拿下了2009年法网冠军,也就说费德勒除了成为苟忐之外,已经成为公开赛时代,阿加西之后唯一一个全满贯,要知道那个时候虽然纳达尔已经实现法网四连冠,但跟后来的十四冠震撼力还是差的很远,几乎所有费德勒球迷都还是认为费德勒未来还能再拿到法网,其他大满贯冠军更是不在话下。

这个时候德约仅1次澳网冠军,虽然在那个时候还是费德勒、纳达尔之外唯一的大满贯冠军,但相信除了德约老爸之外,没有任何人认为德约最终能比肩甚至威胁到费德勒,所以这个时候费德勒自然不会把德约看在眼里,但是当时在费德勒及其球迷眼里,纳达尔充其量最多也就是个阿加西,当时大家普遍认为纳达尔最多25、6岁就会因伤一蹶不振最终退役。

二、2012年温网,费德勒拿下17个大满贯时

在费德勒成为苟忐后的整整三年期间,其实费德勒只拿到两次大满贯,分别是10年澳网、12年温网。

在费德勒拿下17个大满贯时,纳达尔拥有11个大满贯,分别是1个澳网、7个法网、2个温网、1个美网,其中10年拿下三次大满贯。这个时候纳达尔距离费德勒仅剩6个大满贯的差距,但是当时主流观点仍然是纳达尔很快就会因为伤病退役,且最多拿几次法网,费德勒未来夺冠点远远多于纳达尔,根本不担心费德勒会丧失苟忐的地位。

这个时候德约拿下3次澳网、1次温网、1次美网,其中11年一年内拿下三次大满贯,共计五次大满贯,其实10、11年纳达尔、德约均是一年拿下三次大满贯,本因引起费德勒的警惕,但是他仍然沉浸在苟忐的荣誉里无法自拔,认为纳达尔很快就会因伤退役,德约跟他风格类似,他完全可以压制的住。

三、费德勒五年后再次拿下澳网时

2017年,费德勒在澳网决赛场面不占优的情况3:2拿下纳达尔,拿下第18次大满贯时,这个时候纳达尔拥有14个大满贯,已经追平桑普拉斯,其中包括1次澳网、9次法网、2次温网、2次美网,这个时候费德勒球迷还坚持认为纳达尔随时会退役,毕竟本应该26退役的纳达尔,这个时候已经31岁了,且除了法网外再无争冠点,与其相差4次大满贯,已经成为纳达尔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个时候德约已经拥有12次大满贯,其中更是11、15年两次一年三满贯,且年龄更轻,打法和身体都能预计续航很久,但是费德勒考虑到德约冥想及麸制过敏等问题,认为领先八次大满贯足以压住德约,且纳达尔和德约相互制衡消耗,会最终让费德勒保住苟忐之位,但这个时候警惕的奶粉已经意识到,可能纳达尔不足为惧,但德约最终有可能逼近甚至追平费德勒,但超越费德勒还无人认可。

四、费德勒最后一次拿下大满贯

费德勒18年澳网夺冠后,最终证明这是他最后一个大满贯,当时拿下20次大满贯,这个时候纳达尔拥有16次大满贯冠军,德约还是12次大满贯冠军,也就是纳达尔跟费德勒的差距没有拉大,还是四个大满贯,但是德约跟费德勒的差距从6个大满贯扩大到8个,且这段时间德约毫无建树,至此,费德勒及其拥趸得出结论,纳达尔虽然还没退役,但在退役前没有可能超越费德勒,且费德勒只要不退役,还可以跟德约兑子,保证其大满贯增速较慢,因为差距高达八个,且这个时候德约也已经31岁,最终拿下8次以上大满贯,超越费德勒几乎已经不可能,所以费德勒及其拥趸安然接受,其最终成为苟忐的结论,并接受全球球迷膜拜。

五、纳达尔追平费德勒

纳达尔在18年澳网之后,拿下18年法网、19年法网、19年美网、20年法网四次冠军,大满贯冠军追平费德勒,这个时候费德勒一无所获,德约则拿下18年温网、美网,19年澳网、温网,20年澳网共五次冠军,来到17次,这个时候费德勒开始慌了,因为纳达尔只要再拿下一次法网就将超越他,且德约的势头也有很大概率追平乃至超越,在20年法网之后,费德勒开始频频参赛,三鹿开始频频造势,鼓吹偏科论、年终总决赛论、法网咖位太低论,奥运冠军无用论,来维持费德勒苟忐之地位。

六、纳达尔最终超越费德勒2次大满贯

纳达尔在22年连续拿下澳网、法网、尤其拿下澳网成为双圈大满贯并在几个月后拿下法网后,因为超出费德勒两次大满贯,至此,费德勒基本退出苟忐之位,此时德约21年一年三冠,冠军数也追平了费德勒,也就是在21年美网之后,22年澳网之前的几个月,当时已经是费德勒、纳达尔、德约三人同时20个大满贯,这个时候费德勒及其拥趸仍然以其他指标占优为由,由费德勒独霸苟忐之位,但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纳达尔和德约超过费德勒已经指日可待。

七、德约最终成为历史第一

在纳达尔法网夺冠之后,德约再次拿下1澳、1法、1温、1美,最终超越费德勒及纳达尔,追平考特,力压小威,成为公开赛时代唯一24个大满贯冠军得主,且在这个阶段排名第一时间创下新高、年终第一达到8次,年终总决赛冠军、大师赛冠军均创下新高,最终费德勒失去苟忐才最终盖棺定论。

纵观费德勒失去苟忐位置的主要原因,是他在还能争冠的09-12,12-17年之间,浪费了太多机会,因为早早登基,认为其他人无力威胁他的历史地位,没有硬抗德约、纳达尔,早早开始享受,等发现可能出现问题时,也努力了,在36岁以后还能再拿3次大满贯已经说明问题,但是年龄太大导致无力回天,德约最后成为历史第一,也应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早期费德勒应该投入更多精力打压德约,但是因为他没把德约放在眼里,导致最终德约起来以后,他已经无力回天。而对于纳达尔,更多是年轻时本来正面就打不过,但是以偏科论、红土无用论,25岁退役论,26岁担架论等蒙蔽了双眼,忽视了纳达尔的意志力和现代医学条件。

当然也有几次胜负手,比如温网15:40,也许把握住了,还有点微弱可能改变最终小格局,但是大格局已经无力改变,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既占了年轻时没有对手的便宜,也吃了他以为以后还是没有对手也无人可能超越他,所以可以放心睡大觉得亏,最终在还没退役前黯然失去苟忐的地位,在直接交手记录均不如两位主要对手的情况下,冠军数最终也被两位主要对手超越。

发布于北京阅读 8051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定期低潮

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持续进步,很早就面对自己的最大苦主纳达尔却拿不出任何办法解决纳达尔压他反手的问题。任何一个人要想成为goat,不应该在当打之年就出现一个克星

亮了(551)
查看回复(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猪猪路舞九天

定期低潮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持续进步,很早就面对自己的最大苦主纳达尔却拿不出任何办法解决纳达尔压他反手的问题。任何一个人要想成为goat,不应该在当打之年就出现一个克星收起

雀实 早就应该换拍了 骨子里的骄傲和自我为主错过了几年 后期再改也来不及了

亮了(235)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