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糯米饭摆摊实录:短视频带火的“地域爆品”,真适合全国推广吗?

avatar
关注

近年来,贵阳糯米饭因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迅速走红,成为不少创业者眼中的“爆品”。但作为摆摊从业者,需理性看待这一现象——它本质是强地域属性的美食,市场接受度远低于炒饭、炒粉等通用品类,盲目跟风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一、短视频红利下的“虚假繁荣”

贵阳糯米饭的爆火,核心是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助推。其独特的配菜(如折耳根、酸萝卜、脆哨)和软糯口感,通过视觉冲击引发好奇,但实际消费场景中,非云贵川地区顾客的复购率极低。多数人尝鲜后因口味差异(如折耳根的腥味)不再回购,导致摊位客流波动大,难以形成稳定收入。

二、地域限制:云贵川的“专属美味”

配菜壁垒:折耳根、脆哨等是贵阳糯米饭的灵魂,但这些食材在云贵川以外地区接受度不足10%。例如,北方顾客普遍对折耳根“敬而远之”,甚至部分南方省份(如两广、江浙)也难以适应。

口味偏好:贵阳糯米饭偏重油、重辣、酸香,与全国其他地区清淡或甜口的主流饮食习惯冲突明显,难以通过调整配方大规模适配。

三、市场存活率不足10%,谨慎入局

目前,贵阳糯米饭摊位在全国的存活率已低于十分之一,原因包括:

季节性限制:夏季高温下,糯米饭易变质,保质期短;

竞争同质化:短视频带火后,大量摊主涌入,导致单摊客流分散;

成本压力:特色配菜需从云贵川采购,物流成本高,且损耗率大。

四、给摆摊者的建议

云贵川地区可尝试:本地市场对口味接受度高,可结合当地特色(如增加辣度、调整配菜比例)优化产品;

其他地区慎入:若坚持尝试,建议:

简化配菜:用黄瓜、胡萝卜等通用食材替代折耳根;

定位精准:主打“地域特色小吃”,吸引游客或年轻猎奇群体;

搭配销售:与冰粉、酸梅汤等解腻饮品捆绑,提升客单价。

结语:贵阳糯米饭的爆火,本质是短视频时代下的“地域文化输出”,但作为创业项目,其商业价值高度依赖地域场景。摆摊前务必评估本地市场口味偏好,避免因盲目跟风陷入亏损。

发布于山东阅读 697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