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观察)硬币的两面:国米后腰困局下,阿斯拉尼该走?该留?
随着恰尔汗奥卢的离队传闻越来越真,后腰位置的接班人选成了国际米兰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敏感时期,23岁的阿尔巴尼亚球员阿斯拉尼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不是解决方案的核心,但却带着巨大的争议。我写这篇文章,既不是要为他辩解,也没打算加入批评者的行列,只想在恰20可能离开、爱德森等替代目标浮现、皇家贝蒂斯等队对他感兴趣的复杂局面下,冷静地梳理阿斯拉尼的价值、技术适配性以及未来可能性。
阿斯拉尼的技术特点其实挺矛盾的。
他的传球能力一直是公认的优势,尤其是长传的视野和左右脚均衡的脚法,而且他体能不错,在场上跑动积极。从表现来看,他在连续首发之后状态有提升,在世俱杯期间踢得也还行,还是需要多踢比赛来喂。
他长传调度能力突出,每90分钟尝试13.19次长传(超过99%中场球员),成功8.82次(同为99%百分位),两项数据均属顶尖水平。66.8%的长传成功率看似普通,但实际产量堪称意甲顶级,在大量尝试下仍保持较高精度,证明其长传转移是可靠武器。结合其每90分钟6.87次传入进攻三区及1.28次“传入禁区”的数据,说明他的长传能有效推动进攻纵深。
他中短传稳定性极高,短传成功率95.9%,中传成功率93.2%,二者均属顶级水准,在大量传球(每90分钟86.10次尝试)的背景下尤为难得。你可能会说,他那都是安全球,经常回传,确实,他每90分钟仅5.05次推进传球、1.21次关键传球、预期助攻0.14,均未达顶尖水平,反映其传球多以安全过渡为主。虽每90分钟有0.54次直塞,但实际助攻仅0.13次,转化效率偏低。
从他的触球数据看,他的高触球依赖安全区域,每90分钟在防守三区触球22.89次,远超同类球员,证明其大量参与后场组织,承担拖后出球任务。在中场三区触球57.08次,也显示其核心职责是衔接中后场过渡。但在进攻端参与不足,进攻三区仅14.14次触球,禁区触球更少,仅0.81次,这与赋予它的后场组织者的定位有关,活动范围高度集中于中后场,前场影响力薄弱。
从他的控球能力看,他突破尝试极低,场均仅0.47次尝试过人,成功率28.6%,过人中被断率57.1%,这也是他的核心短板,缺乏1v1拿球摆脱能力,面对压迫倾向回传。这也从他带球推进数据中能看出端倪。他每90分钟带球总距离280.43米,推进距离112.01米,均是顶级水准,但仅0.54次的推进性带球、突入进攻三区仅1.41次、禁区0.13次,这就说明他带球以横向传导为主,纵向突破意愿弱,是一个典型的规避风险的保守球员。
从他护球数据看,你又发现他还算是一个合格的后场持球者,每90分钟非受迫性失误仅0.61次、每90分钟被抢断仅0.27次,说明其后场持球极少丢失球权。而且其接应能力突出,场均76.34次接球顶级,但推进性传球接应仅1.55次,也体现出其战术角色是一个安全球枢纽站。
从他的这些进攻数据看,他拥有顶级的中后场传球、拖后接应能力,完美适配一个中后场的安全传导、衔接串联的角色,高中后场触球、低失误率,高带球距离、低突破尝试,也符合拖后组织者“不丢球第一”的原则,我宁愿回传、回带来拖慢进攻节奏,也要保证球的安全性。有时比赛后期上场就看到他回传,也或许是与战术布置有关系。但高百分位的长传、边路转移数据,也证明其具备大范围转移球能力,适合在双后腰体系中担任“发牌器”,其对抗下出球能力弱的问题,在双后腰保护下可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
若担任单后腰时,其推进传球效率低、纵向推进意愿弱,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则将暴露,缺乏进攻环节的破局手段。高压逼抢下出球不稳,突破成功率和推进性带球均非常低,摆脱能力不足,易成出球断点。
当然,在单后腰位置又不得不提一下他的稀碎的防守能力:防守时位置感不好,偏被动,喜欢跟防而不是主动上抢;强强对话中防守拦截能力不足,很难顶替恰尔汗离队后的空缺;身体不够强壮,易被对手针对强硬反抢,一旦被抢将直接面临后防门户大开的局面。
这些短板合在一起说明:如果国米坚持用单后腰体系,阿斯拉尼确实扛不起大梁,可能沦为“隐形人”或者“中场被突破口”。而在双后腰体系下,其传球价值可对标皮尔洛的感觉,用他就得配个能冲能抢的中场保镖——否则对手一压,球就卡死在他脚下。
现在的争议也正源于此。因为这些特点,现在球迷分成了两派。“留用派”认为:他年轻又便宜,失误被放大了。被拿来与恰尔汗奥卢比较,角色期待错位导致评价出现偏颇。如果球队变阵双后腰体系,就能发挥他传球的长处,避开中单的弱点,看他在阿尔巴尼亚国家队双后腰时的表现就不错。更重要的是,零碎的上场时间很难让他进步——连续首发积累经验才是出路。而且在恰20离队后,他也可以承担起定位球手的职责。而“卖出派”则认为,他在单后腰位置上失败已成定局,三年没什么进步说明天赋有限,没防守没摆脱,应该趁其他球队有兴趣赶紧卖掉换钱。
当然,阿斯拉尼的未来其实和新教练齐沃的战术思路相关。如果齐沃改用双后腰配置,阿斯拉尼还是有机会的。而且,齐沃强调快速出球,在这个思路下,阿斯拉尼擅长后场长传的特点便就有用武之地。记得世俱杯上阿斯拉尼的多次长传尝试,场边的齐沃都给予鼓掌鼓励,也说明对他的认可。我前两天分析过恰尔汗奥卢的另一个潜在替代者,斯图加特的施蒂勒。(木鱼观察)德国“大鼻哥”施蒂勒能成为国米的新“大B哥”吗?从技术特点上看,施蒂勒就像是加强版的阿斯拉尼,防守、拿球摆脱更好,向前传球的能力也更强。但想买下施蒂勒,得花5000-6000万或者更多,以橡树的情况,花这么多钱买这样一个球员,可能性不大,而且他也需要打双后腰、配备一个帮他忙的“打手”。反而花费个2000万左右去买个年轻的技术型组织后腰倒还有点可能。但这么看的话,与其花2000买一个不知道是谁的“璞玉”,还不如就留用阿斯拉尼,给他配个防守型后腰当“打手”,这样能取长补短。阿斯拉尼虽然上限可能不如施蒂勒,但成本优势明显——留下他省下的转会费足够再补一个弗伦德鲁普(意甲抢断王,身价约2000万)这样的防守搭档。
不过,现在齐沃的战术还不太明确。以前的战术强调中场出球能力,后腰负责中后场组织、掌控球权。但齐沃在帕尔马执教的时候,中场后腰位置一般习惯使用的是防守型的“黑又硬”凯塔,这样就需要翼卫和前锋承担更多球权。就像群里大神评价的,国际米兰引进组织型的前锋博尼,齐沃可能就有这个想法,让其他位置消化球权,降低后腰的组织权重,那后腰位置就更需要全能型球员,能跑能拦截、攻守平衡。这种情况下,像亚特兰大的爱德森这类球员就更合适,阿斯拉尼的技术特点反而显得多余。
转会操作还得算经济账。阿斯拉尼现在身价只有1500万欧元,如果按照这个身价转卖,是极其不划算的。150万税后年薪的替补,甘于作为轮换,还能给齐沃更多试验战术的空间。而且他在国米待了三年,熟悉球队体系,和队友也有默契,况且这个收益你也难买到同级别的替补。极端点说,哪怕他永远兑现不了天赋,最终也一直是个替补,以国米的财力,留一个年薪150万、熟悉体系的替补球员的成本也远低于买一个同水平的新援。当然,如果管理层执意不再留用,考虑用他作为引进其他球员的代金券,或者是直接用他来换现金,也一定要在合同中加入回购条款,以确保他在连续主力状态下的打出来的可能性,以再次避免重蹈皮尔洛似的覆辙。
我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呼吁一下,希望大家别无脑黑球员。阿斯拉尼这些年承受了远超职责定位的批评,有时甚至没上场也会被骂,各种无脑黑层出不穷,这种氛围对年轻球员成长没任何好处。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请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支持。如果留用他,球队也要聚焦其防守能力、控球摆脱能力和向前传球能力加强针对性训练,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毕竟年龄还比较年轻,可塑性强,说不定就真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以上仅是我个人之见,非喜勿喷。各位内拉,你怎么看?欢迎投票或评论区留言。
乐果克百威
· 北京阿斯拉尼如果早一两年去意甲中游球队,踢上主力没有问题,现在的身价也肯定翻倍。阿斯拉尼对国米还是有深厚感情的,只是今年以来,屡屡得到球迷的嘘声,让他心寒。作为一个优缺点都比较明显的球员,主教练的使用方法很关键,扬长避短,最大发挥球员的能力和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你哥基地
· 上海nb大了,为了培养这货已经牺牲多少了?还得把他当核心供着为了卖高价?球队为这货服务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