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最大的价值就是它不如中超
提供一个角度,不一定对,欢迎讨论。
所有足球强国都需要有足够多的职业球员,职业球员多了就不可能全部挤在国内顶级联赛。一个成熟的联赛体系不仅需要有多层级联赛容纳职业球员,也需要各级联赛的薪资都保持一定吸引力。
以中国为例,虽然中超薪资很有竞争力,但中甲中乙年薪只有大约10-30万,是日本J2(乙级联赛)的一半。其中能拿到顶薪的又是极少数,更不用说很多俱乐部还存在欠薪。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不能踢到中超,那么以中甲中乙的薪资水平,可能还不如放弃足球,好好读书,找个正经工作。
如果一个国家的足球商业化水平不能保证大多数职业球员的收入在国民平均收入水平之上,那这个国家就很难成为足球强国。
说的再直白点,正是因为国内低级别联赛的疲弱,导致职业足球成为一个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匹配的行业,阻碍了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苏超的火爆证明了低级别联赛的商业价值,让大量非顶尖球员有球踢,有钱赚,有饭吃,为300多名球员、几十名教练提供稳定收入。如果其他省市也能效仿开展,乐观估计,全国这类赛事能容纳1500-2000的职业球员,以及数以百计的教练及相关职业岗位。
同时这些低级别联赛的火热会进一步溢出到村超、社区足球,为各级赛事带来更多球迷。球迷增多会给赛事带来更高的商业回报,从而给球员带来更高的收入。更高的商业回报也有助于低级别赛事和青训引入更多海外教练,带来更现代更成熟的技战术理念和训练方法。这才是良性循环。
可能在很多“真球迷”眼里,苏超的技术水平远不如中超,那些动辄4、5万的上座率似乎也不乏凑热闹的“假球迷”。但是不管球迷是真是假还是临时客串,只要能持续贡献上座率和收视率,就是对足球事业最大的支持。
拆月台的桔子树
· 江苏为什么一定要拿苏超和其他联赛做比较,作为一个江苏人,且不是球迷,我认为苏超带给我们最大的效益是城市足球的参与感和当地文化旅游业的收入,我相信这也是主办方的初衷。我没认为苏超就是为了和国内哪怕国外的哪个联赛做比较,只不过现在有流量了,有热度了就开始硬蹭苏超。本身十几二十块的票价就是图一个参与感,感受一下现场的氛围,为自己的主队加油,享受集体荣誉感,这就是我们看苏超的价值。想看职业联赛的隔壁买票看中超啊哪怕中乙也行。。。真不懂硬要拿来比来比去有什么意思?如果你为了流量 当我没说
火与烟
· 江苏苏超的火和竞技水平没半毛钱关系,你分析都不在点子上。苏超是一把手工程,是文旅项目。背后有文旅、商务等多部门的推动,体育局在里面只负责场上赛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