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ker 1& Joker 1 GT:成为度子的AJ1,靠谱吗?

avatar
关注

如果说戈登的签约是一次双方的尝试,约基奇的这份代言合同几乎就可以说是属于361°的彩票头奖。

顶级球星,预定往后起码五年全明星位置的现象级球员,MVP+总冠军+FMVP,三双机器还常有集锦,几乎符合“带货王”的所有特征

而在一两个赛季的磨合之后,约基奇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签名鞋——Joker 1。

无论是Joker 1还是Joker 1 GT的测评,想必大家也已经看了很多了,这次我们就简单说一下,可能会更方便大家选择。

鞋楦——

整体鞋楦中等偏宽,两个版本的Joker 1脚型适应性都很广。但是要注意脚踝很粗的朋友在两个版本的鞋口处都会有摩擦感,磨合时间也相对较长,GT版本的包裹体验也取决于脚踝处的包裹收紧,需要注意。

缓震——

因为都是超临界+软包框架,超临界厚度也都不高,所以看的就是“低重心下缓震材料的实力”。Joker 1的全掌CQT表现在我看来不如Big3 6.0 Quick(薄了点儿),但是GT版本CQT EXTREME粗胚发泡真有全掌Zoom内味儿了,磨合一场之后回弹就发挥得很好,缓震表现也很接近全掌Zoom的表现

抓地——RPU不是什么新鲜的大底科技,但是重点在于缓震和抓地够用。另外说一点,这次Joker 1和GT版本的大底趋势较平,跑动和转身动作的感觉(尤其在穿惯带翘度的球鞋后)会比较生硬。

包裹/支撑——高帮真皮鞋面以及足够扎实的内靴设计是JOKER 1成为“稳定性之王”的绝对基础,但是低帮版的内侧拉扯型内靴则更照顾瘦脚低脚背球员。就像在鞋楦部分说的一样,脚踝粗的朋友会明显感觉到鞋口处的绑缚减分,这一点对于内线球员来说是有点可惜的。

稳定,展示科技,加入约基奇的个人元素,这就是Joker 1的答案。

和Air Jordan 1其实极为相似。

当你拥有一个拥有无限未来的球员,你很难拒绝在他的第一双签名鞋上做出一些“可延续性的经典质感”和“足够优秀的产品性能”。

但是,“不会出错”也代表着“缺失个性”。

“设计向马靴靠近”但是“球鞋设计本身没有赛马的元素”,Big3 5.0 PE上约基奇的“戒指存放仓”在市售版没有体现,GT版没有高帮版本的这些“向市场妥协”成为了属于Joker 1的“留白”。

能留给未来诉说的开头,或许只有“竖立在鞋头的约基奇Logo”以及所谓的“皮质质感”,或许还有部分配色带出的球场故事了。

以约基奇为出发点,Joker 1的目标本就该是“成为361°的AJ 1”,这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对于品牌和球员来说都是如此。

这双鞋的故事在未来如何被约基奇和361°继续诉说,接下来的中国行又讲如何为这份目标“添砖加瓦”,这次就要看属于球星和品牌的“功力”了。

来源:Solar·测评

发布于四川阅读 906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