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翻译】NIL政策与转学窗口如何改变大学篮球教练的执教方式
在杨百翰大学大三赛季中期,身高6尺5寸的小前锋里奇·桑德斯(Richie Saunders)收到了主教练出人意料的建议。当时桑德斯正迎来爆发赛季,商业代言机会开始涌现,但他担心影响专注度,打算等到休赛期再处理。
这一计划被杨百翰大学新任主帅凯文·杨(Kevin Young)改变。这位大学一年级教练告诉他,经济收益值得现在就优先考虑。
“他让我明白,就像职业球员一样,赛季中进行这类商业洽谈是必要的,”桑德斯在三月份球队闯入NCAA甜蜜十六强期间表示,“虽然需要保持专注,但这些事务不容忽视。”
就在不久前,大学篮球教练鼓励球员在赛季期间接代言还是不可想象的事。但这一切在“NIL(姓名、形象和肖像权)”政策和转学窗口时代到来后彻底改变。
有偿球员制度和事实上的自由球员市场,几乎重塑了大学体育的每个层面。这也对传统大学篮球教练的领导模式提出了全新挑战。
曾几何时,大学教练的领导风格简单直接:高强度、严要求、铁纪律、注重细节,且更倾向于“大棒”而非“胡萝卜”的激励方式。但随着大学篮球日益职业化,新一代教练正呈现出更年轻化、更灵活、更接近NBA同行的执教模式。
这种演变让教练们面临一个核心命题:当大学篮球运动员获得更多经济收入、自主权和话语权时,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才最有效?
21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一个领导力理论框架,归纳出商业领域中常见的六种领导风格,依次为:
强制型——要求立即服从
权威型——引领团队实现愿景
亲和型——建立情感纽带与和谐关系
民主型——通过参与达成共识
标杆型——追求卓越与自我驱动
教练型——为未来培养人才
通过研究与实证,戈尔曼指出:最卓越的领导者往往能灵活切换不同风格——就像高尔夫球手根据击球需求选择球杆一样,在适当时机运用相应领导方式。
传统大学篮球教练的典型形象,通常融合了戈尔曼理论中的两种风格——教练型和强制型。这种复合模式在鲍比·奈特(Bobby Knight)、汤姆·伊佐(Tom Izzo)和"老K"教练迈克·沙舍夫斯基等名帅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通过铁血纪律、严苛要求和极高标准,为球员晋升职业赛场做好准备。
不过,正如前NCAA大学及NBA教练隆·克鲁格(Lon Kruger)指出的,这种执教风格在职业联盟中更难推行——毕竟NBA球员都是高薪成熟的职业球员,明星球员的话语权往往超过教练。因此,NBA教练通常更侧重其他领导风格,主要采用戈尔曼理论中的权威型、亲和型与民主型领导方式。
“在NBA执教,”克鲁格解释道,“关键在于沟通的艺术,而非挑战施压。”
当布拉德·史蒂文斯2013年从巴特勒大学主帅转任波士顿凯尔特人主教练时,他发现NBA最困难的挑战在于:如何在阵容变动预期中建立团队使命感。若球员不确定下赛季是否留队,就很难全心投入。
大学篮球本就具有周期性的阵容更替特点。但如今随着无限自由转会制度的推行,其人员流动率和不确定性甚至超越了绝大多数职业篮球联赛。
“有人说‘你们现在实行职业联盟规则了’,我觉得很可笑,”伊佐在今年三月表示,“我总反问‘具体指哪条?我们没有自由球员制度,没有工资帽——我们的规则比职业联盟更激进’。”
多年来,伊佐也逐步调整了自己最严苛的训练方式。初掌密歇根州立大学帅印时,他曾向尼克·萨班(Nick Saban)借来橄榄球护具,让球员进行著名的“战争训练”——一种全接触对抗的篮板特训。虽然后来放弃了护具,但并非出于对球员的顾虑。
“律师们会起诉我,”伊佐坦言,“所以我不再这么干了。”
不过这位铁帅仍认为此类训练不可或缺。在研究其他成功教练时,他发现核心价值始终相通:球员需要纪律性、韧性、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NIL时代的不同,或许只在于教练传达标准与价值观的方式。
“我们在调整时总是容易矫枉过正,”伊佐表示,“这就是为什么我发誓要坚持自己的执教理念。”
上赛季挺进精英八强,并最终负于奥本大学的密歇根州立大学,依然保持着伊佐奠定的核心球队文化。但教练们普遍认为,转学窗口制度迫使各队必须在每赛季开始前就建立更紧密的团队纽带。
“你会产生可以跳过某些步骤的错觉,但实际上行不通,”杜克大学主帅乔恩·沙耶尔(Jon Scheyer)指出,“每年夏天都必须从零开始。”
沙耶尔表示,杜克男篮多年来秉持“球员自主领导”理念,通过代际传承维系球队文化——即所谓“球员教导球员”模式。
但随着“one-and-done”现象的出现,这种传承机制已部分失效。而当转会门户制度彻底打乱阵容延续性后,变革更势在必行。为此,杜克教练组去年休赛期开设了非正式特训课程:Duke Basketball 101。
沙耶尔解释道:“去年夏天我们回归本源,从零开始重建球队——培养团队默契、传授竞技标准、并要求球员对这些标准负责。这将成为我们未来每年都必须坚持的常规工作。”
三月初,当亚历克斯·詹森(Alex Jensen)接任犹他大学主教练时,他审视了当前大学篮球的现状:球员流动频繁、金钱交易盛行、以及实质上为期一年的短期合约谈判。
这位曾任达拉斯独行侠队助理教练的新帅认为,这套体系让他想起自己曾经的执教经历——NBA发展联盟的主帅生涯。
“我认为大学篮球正变得越来越职业化,”詹森在就职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但他同时强调,绝大多数球员的本质并未改变。
詹森指出:“球员最在乎两点:第一,你是否真心关心他们;第二,你是否具备真才实学。”
这位犹他大学校友,成为最新一位从NBA助教转任“Power 4”大学主帅的案例,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同样聘请了前国王助教卢克·洛克斯( Luke Loucks)。这些教练早已适应职业篮球的契约化本质。
“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简单——虽然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詹森解释道。
“这种混乱本就是我的日常,”洛克斯三月坦言,“无论是执教欧洲职业球队还是担任NBA教练,阵容更迭与个性管理始终如影随形。队中既有3亿顶薪球星,也有底薪球员——虽然NBA底薪也有120万美元,但...人性使然,自尊心问题永远存在。”
多年NBA助教经历让洛克斯领悟到:教练既不该降低标准,也不必对球员卑躬屈膝,关键在于建立以信任与尊重为核心的关系。职业层面的领导艺术,在于洞悉球员本质与驱动力。
“你永远不该和球员称兄道弟,”洛克斯强调,“但必须赢得他们的信任。否则你的所有指导、训诫都会左耳进右耳出。而且这种信任必须真实——若无法建立真诚的关系,一切执教都是徒劳。”
这一趋势已不仅限于主教练岗位。
五月,堪萨斯大学聘请前NBA主帅雅克·沃恩(Jacque Vaughn)——这位校队传奇人物——出任助理教练,而杜克大学则从犹他爵士挖来31岁的助教埃文·布拉兹(Evan Bradds)。杜克在官宣中特别强调布拉兹“在球员培养和NBA执教方面的丰富经验”。
与此同时,堪萨斯主帅比尔·塞尔夫(Bill Self)指出,沃恩的加盟“立即为那些渴望进入职业联盟的球员带来了可信度”。
当克鲁格执教NBA时,他常听到“球员型教练”这个称谓。其定义众说纷纭,但他最终得出结论:所谓球员型教练,必须善于沟通、诚实可靠、富有同理心,并能始终为球员指明发展方向。
“我的执教风格从不靠吼叫,”克鲁格坦言,“这在NBA显然行不通。你必须以更平等的姿态沟通,而非强调‘我是教练你是球员’的等级关系。”
克鲁格认为,大学教练或许很快会向NBA同行靠拢,但领导篮球运动员的核心法则亘古不变:
必须具备应变能力
必须融合多种风格
必须建立深层关系
换言之,你必须成为一位高效且始终如一的领导者。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