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了解一下,你就很难不质疑牛顿。

avatar
关注

西方伪史,这个话题太大了。多了说不好,但是抓住一些细节,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总是没错的。

比如说,牛顿。这个西方科学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他和他的牛顿第二定律就诡异的难以置信。

F=ma

在今天,几乎已经是普世准则了。

但他的诡异之处,在于,千克的定义是在牛顿死后以后一百多年才产生的。

那么牛顿是怎样用一百多年以后的标准单位来写自己的公式的?

换个说法,嘉靖年生产的乾隆通宝能是真的吗?

很多人的逻辑不健全,在这里补充一下。

眼镜蛇在眼镜发明之前叫什么?

我国给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过山峰。我相信,其他国家也有其他国家的叫法,但眼镜出现以后,因为形象生动它被统一叫眼镜蛇了。

牛顿第二定律也是这个道理,我不是否认它的存在,只是在千克发明以前它应该有它其它的名字。

牛顿第二定律,不是千克被定义以后突然普世的。

如果它是正常发展的话,牛顿研究出它以后。应该有一个母语版本,后来这个定律被法国人学去了,法国人在他们自己国家普及的时候肯定还会有一个法国版本。

因为他们的语言,单位都是不一样的。同理,德版,意版等等其他版本也应该存在。

然后,因为千克的存在,回归了一个统一版本,才是现在的牛顿第二定律。

这个人一定不是牛顿,但跟牛顿一样伟大。就比如,阿拉伯数字,它肯定不是阿拉伯发明的,但因为阿拉伯而流传世界。

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因为年代较近可以追溯到牛顿本人。但是他的传播一定是有迹可循的,而且一定会产生阿拉伯数字这样一个中间概念。

但事实上呢?有吗?

再补充一点,1牛顿(1N)是能使1千克质量的物体产生1米/秒²加速度的力,约等于托起100克物体所需的力。

在千克没被定义的时候,牛顿是怎么定义的?

再再补充一下:

牛顿第二定律说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它受到的外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那么现在我们做几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相同的力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相同的质量

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现在好了,我做这几个实验,我力的单位是什么?质量的单位是什么?相同的力,我用什么来记录?是一牛顿,还是我自制的弹簧形变到一定程度?

西史粉开始吹了,牛顿不需要考虑力的大小,质量的单位,公式恒成立。

那恒成立的验证方式是什么?是牛顿脑子一热,然后全世界无脑信了?

发布于河北阅读 19779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956954348

· 山东

一千克正好是一公斤,一千米正好是一公里,水正好在零度的时候结冰,你说诡异不诡异?

亮了(1795)
查看回复(2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东圣御千

· 山东

你充分反应了虎扑的评论学历

亮了(1554)
查看回复(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