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23镜头逐帧拆解:杨瀚森夏联第2战,精彩的发挥&问题的显现

avatar
关注

​结束了在开拓者夏联首秀之后,瀚森便迅速迎来了背靠背第2场的征战。

​杰伦·威尔斯领衔灰熊是比昨天勇士更强劲的对手,而本场比赛的焦灼程度也远远强于上一场。

不过,​在本场比赛中小杨仍然拿到了10分5篮板3助攻1盖帽的数据,且是全队为数不多正负值为正的球员。

​虽然近2场比赛的失误数都不能算低,但好在本场小杨在犯规控制上展现出了一定的进步。

整场比赛看来,在面对更强劲的对手,小杨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小杨再这场比赛中仍然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彩回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我们还是先跟着镜头回顾一下小杨本场做的好的地方、精彩发挥,以及球队围绕他设计的战术。

​在扮演策应高塔时,仅有球场视野、决策能力和传球手法是不够的。

还要有足够的进攻威胁进一步牵制对方中锋。以及一定的自身“硬解能力”,来消化队友没有跑出机会的回合。

​尤其是随着杨瀚森比赛样本的累积,对手对他的打法、技术特点研究的更加透彻,球队的无球传切更不容易跑出机会时该如何解决。

这也是瀚森在接下来的比赛所要面临的课题,甚至在本场比赛中就有所显现的问题。

​瀚森要拿出“第一波进攻”没跑出机会时,迅速做出决断,随后通过自身或是与队友配合发起“第二波进攻”的能力。

​这个回合就是这样。

布克奈特发起的第一波无球跑动,反跑空切没能摆脱防守人。

​此时小杨有两个选择:一是等待45°的吕佩尔上前与自己发起手递手进攻;二便是通过自主进攻“硬解”。

​这个回合小杨显然选择了后者。先是转身下球突破打防守人措手不及——抢出第一拍身位优势。

​在运球突破过程中遭遇协防人刷卡的瞬间,给对位人对抗(继续增加身位优势)的同时收球(更好的保护球)、转身(躲避协防人的同时进一步摆脱自己对位人)。

​随后使用一记“回头望月”左手挑篮潇洒打板终结。

上一场比赛开拓者也发动过的战术,54号卡尔顿先是为西索科做无球掩护,随后切入篮下,但威尔斯的无球纠缠显然不会让卡尔顿轻松的跑出空切机会。

​这时,就又回到了那个问题,当对手拿出更高的无球专注度,更加提防队友的无球传切,使得队友的无球没那么容易跑出机会时,就会很考验小杨的瞬时决策能力——思考如何进行“第二波进攻”发起。

​上一个回合小杨选择的是自主进攻“硬解”,而这个回合则是选择与队友发动手递手,进行下一波进攻。

​小杨先是在手递手的行进间使用掩护帮助西索科抢出身位优势,随后再进行二次掩护帮助西索科完全摆脱对位人,由于灰熊3号伯顿的身位已经完全处于劣势,这也为西索科制造了短暂的挡拆行进间二打一的机会。

前缀的挡拆顺下帮助自己更好的去到了禁区深处,背身要到了位置,所以在外线接到外线队友传球时,能够在接到球的一瞬间完成对抗,抗开防守人的同时转身完成扣篮终结。

抓下篮板后大胆的“四分卫长传”尝试,但可惜错失了一次上演”5佳球“的机会。

队友没有进行大面积无球跑动,无球没创造出太好的终结机会时,小杨再次发动面框近框。

​下球突破的同时伴随着转身摆脱防守人,对抗和转身直接晃飞了防守人的重心,造成犯规。

​本场比赛“最遗憾的回合“之一。

​瀚森抓住了灰熊球员回防不及时的问题,看着左侧45°的队友误导对手,实则是要为底角的54号卡顿送上一记“不看人传球”、球领人。

​但卡顿也被瀚森的眼神误导所误导。自身无球空切慢了半拍,导致小杨错失了一次“集锦式助攻”机会。

如果让我选出本场比赛杨瀚森的最佳镜头,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一回合:

挡拆帮助持球手42号布克奈特延阻追防人后,迅速转身顺下。

​这个回合34号洛夫林选择高位沉退防守挡拆,试图同时兼顾布克奈特的持球突破和瀚森的顺下,但架不住杨瀚森的“霸王硬上弓”。

​在布克奈特把球回给顺下的瀚森,洛夫林刚转过跨想要防守瀚森时,杨瀚森接到球后罚球线下一步直接举火烧天暴力砸扣,34号洛夫林直接也只能无奈“目送”。

虽然没有计入到小杨自身的面板数据,但这是我认为全场比赛最精彩的一次助攻配合:

小杨继续轻车熟路的站在弧顶“指挥交通”,随后与42号布克奈特发起手递手。

​没有在发起手递手的同时将球交给后卫,而是在布克奈特通过手递手的掩护摆脱防守人,再通过后续向篮下空切进一步巩固身位优势时,送上一记潇洒的球领人击地传球。

灰熊的3号伯顿选择回收垫防。

​开拓者68号恩卡姆瓦的底线切入,增加了灰熊威尔斯兼顾弱侧一防二的难度。威尔斯选择跟防空切的恩卡姆瓦,而一开始吃掩护的灰熊55埃斯特拉达,也赶紧前去轮转西索科。

​虽然这个回合灰熊的回收垫防、后续轮转极具纪律性,但最终还是开拓者的传导球、后续终结更胜一筹。

​非常扎实的掩护,帮助队友直接制造了一次空位投篮机会。

​开拓者围绕杨瀚森设置的“Elbow”(肘区)手递手战术组:

​52号泰森先是借助2号乐福的“Flare掩护”兜至边线,先衔接和左侧肘区杨瀚森的手递手。

​连续的两道掩护也帮助泰森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追防的斯潘塞,获得了一次三分出手机会。

这个战术24-25赛季的快船队也有过发动案例,如下图:

通过我的战术库抓取统计。此类外线球员先借助一次横向的掩护,再衔接与中锋的手递手的战术配合,在当今联盟也是相当常见。

比如下图,这是湖人队24-25最常发起的战术之一。除此之外,包括但不限于活塞、尼克斯也有过发动此战术的案例。

以瀚森为高位轴心发动的“Chicago Action”

上一场比赛中开局便上演过的精彩传切配合:这个回合中53号佩杜拉既可以上前与瀚森发动手递手配合,也可以直接反跑空切篮下。防守人要同时注意两方面威胁。

​而当这个回合佩杜拉先是佯装要上前衔接手递手,实则反跑篮下空切时,防守者也被假动作误导,从而一定程度上失去防守佩杜拉空切的身位。

乐福出手三分线外1步远的三分,两侧底角的球员也没有卡住小杨的意识,小杨在其出手之后直冲篮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高高跃起补扣命中。


在个人终结方面,小杨仍有优化余地的技术细节: 

​​队友拒绝掩护后没能创造出投篮空间,停球回给杨瀚森,杨瀚森接应突破,再次选择转身启动创造第一拍身位优势。

从结果看这球是后续终结力道过大,打板出手角度过高,才导致终结不进,但实际上这个回合更大的问题在于杨瀚森过早的合球时机。

在刚突破到罚球线位置时,杨瀚森就选择了合球起步上篮,而当要出手终结时,杨瀚森还处在近框区域,且并没能很好的摆脱出对手。

过早的合球时机,导致杨瀚森在距离篮筐更远的位置出手,所以杨瀚森加大了打板力度,结果才显得“用力过猛”导致出手过高。

最近两场比赛瀚森都出现过终结被切球的情况。

​而这个回合低位进攻选择向中路的前转身后终结,虽然收球躲过了斯潘塞的刷卡协防,但后续要出手终结的瞬间被对位人00号巴考将球切掉。

低位向底线背转身,但防守人很好的封堵住了小杨向底线转身的空间。

​当小杨再次遭遇背转身被封堵空间,或是底线来人协防时,下面这个回合中祖巴茨的处理或许是不错的学习对象。

先是向底线背转身,看到底线上前协防的追梦后,再迅速向另一侧转身随后完成勾手终结。


公允的说,小杨本场比赛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不过,我一直是那个观点:

​新秀球员不能“怕犯错”,暴露出问题并不可怕。

​反而越早发现问题越好,这样才能在后续的比赛中进行针对性提升、优化。

​报着“知错、改错”态度很重要,这也是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

​比如上一场的犯规控制问题,本场比赛的小杨相较上场就有明显的改善。

​但体能问题(当然这里有背靠背因素)、失误控制(虽然传球失误不多)这些问题,在本场比赛中仍然一定程度存在。

​进一步加强对抗,是需要重视的课题。作为大量在弧顶做轴心的中锋,投射的发挥也是要进步的目标。

​以及,当对手拿出更具针对性的防守时,开拓者的无球传切获得的机会也要少于上一场。当时,在这一项上本场的小杨已经在一些回合中,展现出了不错的后续处理方案。这点在开头就有所提及。

​不过,我认为这场瀚森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防守端对于篮板的保护。

​当然,这两场比赛的护框表现相当不错,小杨在一些回合中的卡位很积极。

​但是,一名出色的内线、下线防守核心,不仅仅要兼顾对于篮筐的保护,对于对手攻框的威慑、篮板的回收保护也同样重要。

希望小杨能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打出更加出色的发挥,取得更多的进步。

开拓者专区杨瀚森谈第一次打背靠背体力问题比卢普斯疯狂夸杨瀚森
发布于山东阅读 23363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查克查克楼主

· 山东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价值,还请点点推荐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亮了(1115)
查看回复(1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潜伏在水里的雷米

· 山东

今天有些失误明显感觉力不从心,体能还得加强啊,打的还是可以的

亮了(575)
查看回复(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