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板]南方周末:2018年河南建业送60万现金,获特殊照顾顺利保级
虎扑07月14日讯 《南方周末》撰文“官员赌徒联手操盘:足球队升降级的隐秘产业链”,其中包括2018年,原河南建业俱乐部在给陈永亮送了60万元现金后,安排靠得住的裁判吹罚比赛,球队在裁判的特殊照顾下,连赢4场,顺利保级。
有经验的裁判在接受帮助某队获胜的任务时,会在关键判罚上偏向该队,但在不重要的判罚上偏向对方,“这样看起来整场比赛很公正,增加了查处难度。”
2025年4月30日,中国国家男足原主教练李铁案落下帷幕,二审维持原判20年。
李铁于2022 年11月官宣被查,被视为本轮足坛公开反腐的序幕,随后陈戌源、于洪臣、杜兆才等13名曾在足协系统任职的中高管理层或教练员相继落马,多位球员也陷入假赌球丑闻。截至目前,不少人已宣判获刑。其中,中国足协原主席陈戌源被判无期。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包括陈戌源在内,多位官员和球员都被指控为联赛晋级谋取不正当利益。据2024年央视反腐专题片披露,李铁在2015年执教河北华夏幸福期间,指使俱乐部曾在单场比赛砸下1400万元让对手放水。凭借这种舞弊手段,他先后带领两支球队冲超成功。
在目前中国职业联赛中的升降级制度中,第一级别的中超联赛采取“升2降2”规则。每赛季结束时,排名最末两位的球队降入中甲,而中甲联赛中成绩最好的两支球队则升上中超。
升降级直接关系俱乐部核心利益:中超球队能获得更高的商业赞助、转播分成和更广阔的球迷市场,反之降级将面临赞助缩水、球员流失等风险。
在冲超保级的压力下,一条隐秘的产业链应运而生。这条产业链如何运转,又有哪些人员参与其中?
买通官员,联系裁判运作比赛
晋级与保级,隐秘交易背后,足协官员扮演着关键角色。俱乐部为获取“关照”,向这些官员行贿。官员影响比赛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裁判。
据央视新闻报道,2016年中超赛季中,某足球俱乐部面临降级风险,请托于洪臣帮忙。中国足协原副主席于洪臣,安排下属向5名中超联赛主裁判打招呼,帮助该俱乐部成功保级。
类似的“操控”在中国足协原常务副秘书长陈永亮的受贿案中也有体现。值得注意的是,陈永亮的升迁与于洪臣直接相关。
陈永亮的判决书显示,2015年-2017年,为谋求中超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的位置,陈永亮先后向于洪臣行贿60万元,请求关心和提拔。于洪臣收钱后,分别向时任中超董事长马成全、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和中国足协换届筹备组组长陈戌源打招呼,使陈永亮从普通干部一路“绿灯”升至领导职位。
把自己钱用来行贿,而为陈永亮埋单的对象中,就包括俱乐部。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共有9家俱乐部以保级为目的行贿,单次或多次行贿金额在20万元至490万元不等。
当俱乐部联赛成绩不佳、保级形势危急时,俱乐部总经理会直接联系陈永亮。陈永亮为操控比赛结果,继而联系当值裁判,要求其在比赛中“适当放松”判罚尺度,这一点也自然得到了裁判证实。
为维持自己和裁判的良好关系,陈永亮等人甚至调整了裁判评优、评先的权力结构。根据前中超公司赛事运行部总监孙日的说法,2015年前,裁判评优、评先由中国足协技术部负责。陈永亮任中超公司副总经理后,将这一职权转至中超公司;2018年又移交至中超联赛部。具体评优、评先流程是先由中超公司业务部门签字,再报公司负责人批准,最后报中国足协签字批准。
有了操作空间,陈永亮有时会向中国足协技术部裁判办提出选派要求,在关键比赛中安排与自己私交好的裁判操控比赛。赛后,他也会根据情况给裁判送钱。
经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查明,2018年,原河南建业俱乐部在给陈永亮送了60万元现金后,安排靠得住的裁判吹罚比赛,球队在裁判的特殊照顾下,连赢4场,顺利保级。
调整密集赛程帮助球队保级,也是足协官员可以插手的领域。根据材料显示,其操作途径为,某俱乐部向中超联赛部申请调整比赛时间,经陈永亮审核,后经足球协会领导同意后即可执行。
事实上,在保级晋级事宜中,除了俱乐部,品牌商业公司有时也会介入其中。陈永亮的判决书中,法院查明,2017年6月,耐克公司足球项目总监曹洋、猎勤体育负责人叶飞因担心俱乐部降级后,导致球员身价贬值,托人向陈永亮转交100万元,后被他换为金条,为河南建业保级提供帮助。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各俱乐部行贿资金来源多样:既可通过虚构业务合同套取资金,也有以奖金名义列支的做法。有的俱乐部甚至利用外援外教不熟悉俱乐部免税政策,扣留他们个人所得税用来买“假球”。
来源:南方周末澤北_荣志
· 云南我就是,再给铁子几年,不说世界杯,亚洲杯怎么得也能给你买一个回来
洛杉矶百分组合三连冠
· 天津每年投入几个亿,花60万还挺有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