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女篮的半决赛,说说自己的感想吧
从阵容上我认为双方各有特点,我们整体的身高和对抗能力是占优的,对方的优势在速度转换三分的结合。从两队之前的比赛内容上看,特点很鲜明。我个人看来,在这次比赛女篮有两组核心打法,一是以张子宇为进攻中心的底线掩护接球的篮下进攻,二是以杨舒予为进攻中心的在线多次掩护后的持球决策进攻。其他的进攻球权更多是杨力维和王思雨高位持球主导的动态进攻和转换机会。在这里我认为存在埋一个隐患,也就是张子宇主导进攻的时候,其他球员就会聚焦把球给到内线,从而丧失进攻的变化性,当然张子宇的得分效率足够支撑这个打法,但是这个隐患确实存在,篮球不光是能力的比拼,也有教练战术的博弈,这样的打法基本属于明牌。当我们使用张子宇作为进攻核心的时候,对方必然会积极的推动转换和球的运转,最大化张子宇防不出去的缺点。这是双方比赛计划的核心博弈内容。
对方的核心后卫上半场将个人进攻发挥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消化了一些进攻压力,取得了领先但我们在第二节末有效的执行了张子宇的进攻布置,取得了领先。
看到这里,其实我心里感觉是好的,因为打过比赛的人都知道,当双方实力差距不是特别大的时候,对面打的很好,主队还能从落后到领先,心态上会有一些优势,下半场从对方的手感上,防守布置上都会有所改变,很难维持极高的进攻效率。
下半场的比赛进程也让我感觉是总体在我们掌控中的,虽然我在感叹日本的三分球投的真准,但是看下来分差也没有大范围拉开,张子宇和韩旭的底线掩护战术很有意思,将高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几次追到3分,我都觉得应该快翻过来了,但是又总会被一个三分拉开。这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张子宇在场的时候,我们在防守侧翼的投篮时,总是少防多,这是日本的战术布置,充分利用张子宇的缺点,我们的球员也很努力,防的很努力,但是这始终是一种博弈,总体感觉非常不舒服,张子宇在防守时基本上是毫无用处。
我在想,如果是自己在比赛,有张子宇在内线的回合,而对手三分很准的情况下,我应该会选择让张子宇在内线站住,其他在线球员一对一盯人,贴住对方的主投篮手,逼迫有三分威胁的球员直接去突破,放空对方的中锋,尽管她可能会给射手做掩护,那我也会选择跟住,逼持球人进内线,她的选择要么是中距离,要么是篮下。张子宇的移动能力被证明无法有效的补防,但是最重要的是,这样的防守选择每回合最多也只能得2分,这样的防守方式会有效压缩对手的进攻空间,小空间里,高度和身体的优势会放大,而张子宇的高度必然能对篮下进攻完成一定的干扰,这样双方的比赛就能回到拼2分的效率上,这一点我认为我们是有优势的,张子宇打开了之后我们也可以打一些打进打出的三分,其他人做好转换防守,留一个前锋拼一下前场老板就可以了,这样不让对面进入舒适区,在我们擅长的维度对拼,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呢。
都说世界篮球的趋势是越来越快,始终在变化,运转球,杨瀚森也说了,nba的节奏非常快,cba更多的是在磨阵地,需要适应。咱们不是不会快,但是在第四节分差拉开之后,咱们快不起来,也存在我们的打法两极化导致球员要在场上反复的调整,这确实非常困难。球员们可能陷入两难,到底该做什么。日本其实有很多错位后的单打,这和河村的方式很像,篮球本质上是能力和智力的双重博弈,竞技体育是唯结果论的,一场定胜负的比赛,家门口的比赛,这样的对阵,运动员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乱七八糟写了这么多,感觉也没有完全说明白,但是好的是,我们的队伍还年轻,我们还有时间去提升,中国女篮加油,中国篮球加油!
malei2002
楼主写的不错。当年姚明世界大赛场场打四十分钟,因为国家队为他特制了一套战术。否则来回切换球队会混乱
虎纹
· 山东问题是张子宇不在人家投得更准了,这个联防防守就不该安排,现代篮球哪还有赌三分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