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行!你上!》:电影应该是雅俗共赏,而不是故弄玄虚
不论是从演员层面还是导演层面,我都是姜文的影迷,他演的《有话好好说》《红高粱》,我喜欢;他导的《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很喜欢;《让子弹飞》,我超爱。但是对于《你行你上》,我只能说:难看,很难看。《邪不压正》后,姜文7年时间没有执导过电影,不知道是不是这7年时间憋的太久了,有太多的话想说,才让《你行你上》从第一分钟到结尾,都充斥着密集且聒噪的对话。而且伴随着密集对话出现的,是同样密集的正反打,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在晃荡,在轰炸。
其实对话密集本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问题是电影里密集的对话中并没有什么有营养的信息,更多的是一句话同一个意思翻来覆去的说,就比如一个吃软饭吃yuan饭,能颠过来倒过去说四五遍,这样的对话又有多大意义呢?再来说电影的故事和节奏。电影的情节不客气的说就是在记流水账,我在很早很早以前就看过郎朗的自传,书里的内容和电影中的基本一致。郎朗一路走来也确实比较顺利,因为他的天赋和努力程度都是最顶级的,但这是在拍电影啊,如果没有起承转合,没有从某一个角度深挖人物弧光,只是从头到尾复述一遍主人公的经历,那我还不如去看纪录片,起码那个更真实。
电影的节奏也是完全崩掉,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急躁与亢奋,不停地推进推进,毫无节制地加速推进。在这样的节奏下,演员们也都或多或少像打了鸡血一样,特别是两位主要人物郎国任和郎朗,我感觉整部电影里这两个人都没有好好说过话,只要开口就是在喊,演员演的累不累我不知道,我是看的挺累的。在这样的节奏和氛围里,想要塑造一个比较丰富的人物形象显然不太容易,配角如走马灯一样的切换,每个角色都很模糊,一带而过。另外,不管电影是不是一部“真正”的郎朗传记电影,但起码是借着人家作为由头来拍的吧,那给郎朗塑造一个正面一点的形象也不为过吧,但是电影里的郎朗,毫无魅力可言。
最后来说说所谓的“隐喻”问题。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一个俗人,我没有从《你行你上》里看出什么特别的隐喻,如果有“电影盯帧”工作者从某个一闪而过的镜头或者极其隐蔽的角落里又发现了什么天大的秘密,我也乐于倾听并承认我没看懂姜文。但我始终认为,电影应该是雅俗共赏的,而不是故弄玄虚。一个好的表达者,一个意见领袖所说的话,应该是让普罗大众都能听明白的大白话,而不是打哑迷。一部电影有隐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要建立在这部电影做到被大多数观众所理解和认可的基础上,建立在它符合公众认知的“好看”上。而不是整部电影充斥着隐喻,但却连主体思想都没表达出来。这就好比一个考生数学考了十几分,却逢人遍跟人炫耀说,你看我这几个“解”字写的多漂亮。我很爱姜文,我很不喜欢《你行你上》。
虎扑JR0711212622
· 河北那么,为什么没人看呢
凯里K布莱恩特B欧文
· 广东简单点:好故事+隐喻是值得反复品味的神作烂故事+隐喻就是垃圾中的战斗机一样很喜欢姜文作品,但应该不会去看[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