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对科比排名的长文解释合情合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破防?

关注

前段时间,权威杂志露天看台发布了新一期的历史排名,其中科比跌出前十的新闻一时间引爆了舆论,甚至连NBA球员都下场“参战”。

露天看台也是在事件发酵了几天后,及时对此排名进行了长文解释。此解释中罗列的论点和论据逻辑缜密、思路清晰,揭开事实遮羞布的同时,也不免使得最后一批自欺欺人的曼巴传人进行着殊死一搏般的嘴硬破防,算是应了那句“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这篇帖子应该就在这里结尾的。它完成了它的最高使命:提供一个风向明确的战场,让两拨高流量群体剑拔弩张,同时给出了符合大环境的偏向引导,保证争论的产生又让天平稳稳地落在政治正确的一方。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帖子通篇没有任何价值,就是一堆情绪输出的呕吐物,完全不存在站得住脚的论点,最应该被喷的帖子本身,却因为无从下嘴反倒摘得自己干干净净。

BR的排名,就是这样的一类文章。它的后续解释,更加使其坐实了这一名头。

解释一共五点,有必要谈的我认为只有前三点,第四点有要素略显复杂,第五点更是把“无”和“耻”这二字写在了脸上。以下观点纯属个人看法,无引战之意。

他们的第一个论点是,”毫无疑问,科比一直属于最好的那一批球员,但是联盟最佳球员的金腰带一直没有落在他身上”。 

科比几乎从来不是最好的那个球员。”联盟最佳球员”这个概念,为了防止虎扑翻译出入,我特意去看了Bleacher Report的官网原文,”Kobe never led the league in box plus/minus or player efficiency rating.”以及”He only secured one MVP.”这就是他们给出来的两个标准。 

Box plus/minus和 player efficiency rating ,就是bpm和per。我去算了一下,在per自2004年于《Pro Basketball Forecast》发布后,从2004-2005到2024-2025这21个赛季,这个数据的第一人以第一核心身份获得当赛季冠军的次数为3次,分别是2011-13赛季的詹姆斯和2022-2023赛季的约基奇。而bpm就更加权威了,自2010年代中期(约2015-2016赛季)由 Basketball-Reference开发后,10个赛季里的bpm第一人夺得当赛季冠军的次数为恐怖的1次(同样是2022-2023赛季约基奇)! 

意思是,这两个被BR视作衡量球员是否为联盟第一人的重量级数据模型,其泛化性能,即对未知数据的表现能力居然如此低劣。两个数据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15和0.10,模型决定系数 R²约等于0.1和0(后者是这个bpm,估计明年就能变成负数了)。要知道业内标准需要准确度和 R²分别等于0.65和0.3才能算得上是”弱相关”,这两个数据模型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预测解释力的废案,然后BR告诉你,这就是评判球员能力的绝对指标。 

好笑吗?更好笑的是后面的那个”只拿过一次mvp”的标准。要知道高阶数据已经成为媒体混淆视听操控排名的常用手段,自从高阶数据出来之后的mvp更是几乎成了此类模型的二代产物。per第一拿下mvp的概率是70%,bpm第一拿下mvp的概率是90%,其中还有两次例外的争议颇大。mvp有含金量吗?当然有,这类高阶数据早就刷掉了那些没能力拿出好看数据的球员,其中甚至包含了部分全明星球员,能参与评选的只有最顶尖的联盟前十。但是基于高阶数据的评分机制和模型能力,我不认为mvp能成为重量级的历史地位权衡荣誉。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那为什么这两个数据模型对于公布以前的球星管用呢?这方面的准确性那么高你又不看了?首先,这两个东西对于以前的球星并不完全适用。先是两连双高阶第一的罗宾逊被横扫+被当赛季冠军面对面淘汰,然后是同样双第一的奥尼尔被横扫,这样的误差其实已经大大拉低了决定系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说它们是具有参考性的,因为它们在乔丹和奥尼尔及拉里伯德的统治时期较为准确地反映了他们的强大。但是这其实就是这样数据设下的逻辑陷阱:根据过去的事实来设计出一个能完美贴合过去的模型,然后把庞大的训练数据作为论据证明其有效性。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已有的答案出解题公式,可以契合过去的事实,但对未知数据完全没有预知能力。这样的数据模型,就算再在过往数据的测试中再优秀,也绝对无法被称为有效模型,没有一点参考价值。

 

接下来就是篮球方面的问题了。我相信绝对会有人告诉我,当赛季冠军的第一核心,是当赛季联盟第一人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因为冠军是团队荣誉;又因为团队荣誉不能代表个人能力,所以联盟第一人不一定在冠军团队中,冠军团队的第一核心只在冠军团队中最强,而不在联盟中最强,因此你的计算标准(即冠军核心=联盟第一人)不成立,高阶数据的准确性不能这么算。 

 

那联盟第一人的标准是什么?答:统治高阶数据榜单的人就是联盟第一人啊! 

为什么高阶数据能成为衡量联盟第一人的标准?答:因为这是权威人士的数据模型,人家肯定比你这个虎扑网友要懂吧?我肯定信他不信你啊! 

那这个模型这么权威,肯定每回预测联盟第一人都准确吧?答:那肯定啊!xx年的xx,xx年的xx······ 

那这些人为什么能成为联盟第一人?回答一:因为他们统治了高阶榜单。 

回答二:因为他们拿到了最高个人荣誉mvp。那拿到mvp的标准是什么?答:媒体票选。那媒体解释自己票选mvp的标准是什么?答:选中的人统治了高阶榜单。 

回答三:媒体认为他最强。不好意思,这个奖有人之前得过了,没人买这方面的帐,这个回答不成立。 

这是我个人总结的回答,可能由于孤陋寡闻,也是我个人所见过的影响力较大的所有话术,如果有遗漏,请在评论区指出。但是结尾成立的这两条逻辑链,其实都完全不能自洽,因为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指向同一点:统治高阶榜单的人是联盟最强的唯一原因,是他统治了高阶榜单。 

继续下去就有点不尊重人了。 

 

而我的标准,是当赛季第一人,就是当赛季最强球队的最强之人。这个答案或许会有争议,但是能够做到逻辑自洽,因为这个标准符合竞技体育的底层逻辑——竞技。 

“有组织的体育活动,遵循既定规则,以竞赛形式进行,目标是取得胜利或创造优异成绩。”这是国际奥委会(2021年)对于竞技体育的定义。 

“竞技体育是指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这是中国《体育法》(2023年)对竞技体育的定义。 

基于上述,我认为在竞技体育中成为能被人认可的”第一人”,起码应该达到胜利(或创造优异成绩)这个条件。冠军的价值不在于冠军本身,而在于其带有的胜利的性质和意义,因此很多人会偷换概念,巴克利、艾弗森不伟大吗?他们也没有冠军,但是从来没有人贬低他们,因此(这是主要部分)NBA的冠军文化并不合理,冠军不应该被看的那么重要。实际上,这些人被尊重恰恰反映出冠军文化的合理之处,因为冠军文化不是拿到冠军,而是追逐冠军,他们在追逐冠军的过程中变得伟大,因此不会因为最后的结果使得过程褪色,而且很多人都忽略了他们的伟大同样是建立在以被大家认可的方式取得胜利上的,同时没有人会告诉你01年的艾弗森比01年的奥尼尔伟大,这样的冠军文化贴合竞技体育的定义,被胜利贯穿始终,我认为非常合理。 

那么问题来了,”当赛季联盟第一人”这个名头,到底含金量几何?BR将这个作为评判历史级球员的重量级荣誉(即使他们自己都无法很好地对此进行定义)合理与否?我认为,含金量下限不低,但上限完全不固定,将它凌驾于冠军球员的赛场表现之上极不合理。这就涉及到BR评判标准的第二点了,介绍它篇幅不小,为了保证文章观感,不得不就此打住,在下一文章中详细讨论。 

湿乎乎的话题奥尼尔称在湖人三连冠期间科比只是“乘客”BR长文解释科比未进前十
发布于广东阅读 1547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0724117975

· 吉林

看一个媒体排名,闹麻了,连NBA官方包括75大都没有排名,乔丹也说没有跟前辈较量,不能说自己就比他们强,意思是媒体比官方更懂球?

GIF
亮了(198)
查看回复(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两年半毫无训练痕迹

· 广西

乔丹领先一票詹詹,一票=杜兰特,我比较好奇这个怎么解释得合情合理些

亮了(104)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