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Alliance翻译】二奢线对雷霆的双面影响:限制与助力
劳资协定或许会减缓雷霆的崛起速度,但绝非大家预想的那样糟糕
7月上旬,雷霆与杰伦威廉姆斯达成了五年最高2.87亿的续约合同。此前,球队已经用五年最高2.5亿的合同续约了切特,新科MVP亚历山大更是以四年2.85亿的顶薪完成续约。雷霆为三位核心球员累计开出了8.22亿美元的新合同,此举将核心阵容至少锁定至2030-31赛季。
对其他球队而言,雷管的操作令人闻风丧胆。这支68胜的卫冕冠军不仅创造了联盟历史单赛季最高净胜分纪录,同时新三少的年龄都在23至26岁之间,未来数年也都将留守俄城。纵观历史,鲜有球队能构筑如此持久的争冠格局——即便NBA正处在一个极力遏制王朝诞生的时代。
我猜你的下一句话是:球队薪资爆炸啦。第二奢侈税线——这个为阻止雷霆这样企图建立王朝的球队而生的"拆队恶魔"——在过去几个赛季兴风作浪。俄城刚为三少豪掷近10亿美元,而第二奢侈税线曾摧毁过薪资远低于此的球队——这似乎该让雷霆的竞争对手看到希望:若其他球队无力击败雷霆,第二奢侈税线总该行吧?
我看未必。尽管雷管的一掷千金可能在遥远未来埋下财务隐患,但第二奢侈税线非但不会拆散雷霆,反而对雷霆的帮助还可能大于对雷霆的伤害。你可能会十分惊讶,但且听我娓娓道来。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剖析球队薪资结构状况与劳资协定对球队阵容构建的实际影响。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理清相关的概念。要深入研究球队长期的财务状况,首先要理解以下两条规则:
重复奢侈税:当一只球队在过去四个赛季中至少三次缴纳奢侈税时将会触发的附加惩罚。自本赛季起,奢侈税计算的方法存在调整,因此该惩罚较以往变得更为严苛;同时,球队薪资超出奢侈税线的部分越多,奢侈税的税率增幅越大。因此,若球队持续超过奢侈税吸纳且幅度巨大,最终可能需额外支付上亿美元的奢侈税。这正是凯尔特人正遭遇的困境:凯尔特人在休赛季通过交易节省了约2000万美元实际薪资,却节省了近2亿美元的奢侈税。
两条奢侈税线:比奢侈税线高约5%和10%的薪资阈值,超过这个两个阈值的球队在构建阵容时会受到层层加码的限制。突破较低的第一奢侈税线后,球队无法使用全额中产签约球员、在交易中无法接收比送出球员总薪资更多薪资的球员,在赛季中无法签下原薪资高于中产特例的买断球员。如果突破了第二奢侈税线,球队将不能打包球员交易、使用现金平衡薪资或使用迷你中产特例。更要命的是,若球队赛季结束时薪资超过第二奢侈税线,其七年后的首轮签将被冻结且无法交易;若未来四年中还有两个赛季超过该第二奢侈税线,该首轮签将自动降为第首轮30顺位。
以上是有关的规则。不过,好在雷霆既未缴纳过奢侈税也未曾突破第二奢侈税线,因此距离触发重复税惩罚至少还有四个纳税赛季,距离首轮签降为第30顺位至少还需三年连续突破第二奢侈税线。那么问题来了:纳税倒计时何时开始启动?
至少在25-26赛季还不会触发。当前15人大额名单总薪资低于下赛季奢侈税线150万美元——这正是选秀培养潜力新秀的红利。尽管切特和杰伦已提前签下长期续约合同,但新约要到2026-27赛季才生效。目前二人仍处新秀红利期,这份童工合同恰恰为球队提供了财务保障。
在下下个赛季,也就是26-27赛季,雷霆才开始将面临纳税压力,但具体多大还要等到下个赛季结束才能明朗。切特与杰伦的都使用了罗斯条款,即签约的最大合同超出了占工资帽25%,也就是五年2.39亿美元的顶薪。若达成指定成就(入选最佳阵容/当选DPOY/获得MVP),这两位符合资历的球员薪资可跃升至不超过工资帽30%。因此,二人薪资是否能超出普通顶薪将取决于下赛季表现。(译者注:杰伦的罗斯条款中超出部分的多少是阶梯式的)
虽然交税无法避免,但雷霆能够通过球队选项这一避税王牌规避第二奢侈税线:哈尔滕施泰因(2850万)、多尔特(1820万)和肯里奇(720万)在2026-27赛季的合同均为球队选项,这意味着雷霆可无痛减少约5400万美元薪资。当然这并不代表三人全都会离队,雷管可以自由操作:放弃球队选项任其离队、重签人情合同,也可以启动交易。但关键在于球队始终掌握着薪资调控的主动权。
最艰难的是27-28赛季。这个赛季我们很可能触发第二奢侈税线——届时亚历山大的超级顶薪合同将生效,同时我们还将面临续约华莱士的难题。届时,雷霆的角色球员可能已经大换血:在角色球员身价上涨逢高出手,用换来的海量选秀资产补充新鲜血液。因此,未来球队还会继续囤积选秀资产。毕竟当哈尔滕施泰因和多尔特这类优质夺冠拼图要价过高时,也不抽卖不出去,而雷霆也会在人财两空前将其转化为选秀权。由此,这套选秀-培养-获益-交易换签-重启循环的自循环体系形成闭环。不过,雷霆在27-28或28-29两个赛季突破第二奢侈税线的可能性确实存在。
假设该预测成立,这意味着雷霆将在28-29赛季结束前触发所有惩罚型奢侈税的触发条件:连续三个赛季触发奢侈税以及两个赛季高于第二奢侈税线。而28-29赛季节点的精妙之处在于——现行劳资协定最早可于28-29赛季后终止(球员与球队双方均有权选择退出)。因此,这些惩罚型奢侈税甚至可能尚未真正降临就迎来重置。
不过我们无法控制未来。现行薪资体系仍有较大概率维持不变,而这正是本文探讨的核心。根据之前的推演,劳资协定本该在30年重创雷霆,但玄机在于——它对联盟其他球队的冲击反而会大得多。
第二奢侈税线通过限制中产特例签约、交易薪资匹配、买断球员签约等方式,大幅削弱球队外部引援能力。然而雷霆根本不需要通过外部补强:他们已拥有统治级阵容,且核心结构出奇年轻——除肯里奇与卡鲁索两个老头外其余球员都不超过26岁。当球队需要更新阵容时,只需动用囤积的海量首轮签选秀即可。第二奢侈税线带来的这些限制对雷霆影响微乎甚微甚微——雷霆的建队逻辑并非通过外部引援,而是坚持选秀与培养。
除此之外,第二奢侈税线还有一项限制球队续约球员的惩罚措施:未来首轮签可能降为第30顺位。对普通球队而言,这无异于送出一个无保护首轮签——球队理论上虽仍保有首轮签,但将其冻结并固定在第30顺位的机制将杜绝球队摆烂重建或交易该签位补强的可能性。并且,这个冻结的首轮签是七年之后的首轮签,绝大多数球队都不愿为短期争冠窗口而牺牲七年以后的重建能力,更没法预判未来的球队状况。没有球队愿陷入争冠窗口在签位解冻前就已关闭,球队开始摆烂却因签位锁定在30顺位而选不到高位新秀的窘境。
然而雷霆绝非普通球队,雷霆根本无需担忧未来在203X年的首轮签降为第30顺位。这对一般的争冠球队或许是重大损失,但对潜在王朝而言不过是王朝维持的合理代价。只要核心阵容保持健康,雷霆就有很高的概率夺冠,所以最优决策反而是搁置未来规划、持续投资当下。更何况雷霆手握大量来自其他球队的首轮签,完全承受得起自己的签位贬值。因此,在现行劳资协定框架下,雷霆对第二奢侈税线的惩罚具备天然抵御力。
而雷霆潜在的争冠对手反而无法抵抗奢侈税线带来的惩罚。要追赶俄城现有的天赋水准,多数球队必须从外部引进战力。当这些球员身价飙升时,这些队伍缺乏源源不断的新秀红利进行球队阵容换血——这正是第二奢侈税线所针对的常规建队模式。此类球队在奢侈税线前束手束脚:他们需要交易引援与自由市场签约的操作空间,也需要警惕雷霆无需顾虑的奢侈税惩罚。
以雷霆在西决击败的对手森林狼为例:森林狼今夏面临兰德尔、纳兹里德和亚历山大沃克三位优质球员的续约压力。虽然最后成功留住兰德尔与里德,但薪资总额已达到第二奢侈税线。球队最终被迫放走亚历山大沃克,只有寄希望于新秀迪林厄姆和香农填补亚历山大沃克离队后的空缺。如果这两位新人难堪大用,已耗尽未来所有可交易首轮签的森林狼就别无他法;
即便这两位新人能填补这样的空缺,除非继续引入重磅战力,他们与雷霆的差距也依然显著,这也是他们追求杜兰特的原因。而这一交易最终流产的部分原因在于太阳和森林狼都是超过第二奢侈税线的球队,交易通道近乎封死。
这也是联盟其他争冠球队的普遍困境:
骑士:即使放走超六候选泰杰罗姆后,球队仍超过第二奢侈税线约2000万美元,若想交易获得詹姆斯需要拆散球队,导致降低阵容深度。
魔术:用四个首轮签从灰熊换来贝恩后,除非进一步送走其他球员,否则26-27赛季球队将会超第二奢侈税线
掘金:因为第二奢侈税线放走了考德威尔波普,导致今年次轮对阵雷霆时轮换球员不足,可能间接决定了今年总冠军的归属。
所以,第二奢侈税线虽并未直接助力雷霆,但对雷霆造成的伤害远小于其争冠对手,即这一规则的存在对雷霆来说是净收益。联盟通过这些措施极力遏制王朝的诞生,结果却导致其他球队组建能够挑战雷霆阵容的难度远超往昔。部分球队正效仿雷霆的建队模式,例如马刺与火箭凭借高顺位选秀的培养并继续囤积未来的选秀权,受奢侈税线影响相对较小。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其他球队能像雷霆一样,最有效地规避这一影响。
其余29队的球迷此刻都在关心:这套千夫所指的劳资协定究竟能否阻挡雷霆?答案是:或许可以。
之前我们主要聚焦于第二奢侈税线对球队阵容构建限制。这些限制对雷霆的影响十分有限,但重复奢侈税却可能要了老板的命——本内特老板究竟愿为潜在的王朝花几个亿?
你可能会认为几个亿有些夸夸其词,但这确实是实打实的几亿美元。奢侈税采用累进税率方法计算:一开始的税率较低,但随着球队总薪资超过奢侈税的额度增加,税率将阶梯式攀升。税率金额每年随工资帽浮动,以本赛季为例:第一个阶段从奢侈税线起至超线568.5万美元,此后每超出568.5万美元即进入下一个阶段。下表展示了标准税率与重复税率的对比差异:
后续每超过568.5万美元进入新阶段的税率依次递增0.5美元。以本赛季工资最高的骑士队为例:根据Yossi Gozlan制作的薪资表,球队的薪资总额达到了2亿2628万7886美元,并还缴纳1.49亿美元的奢侈税。骑士尚未触发重复奢侈税,但如果骑士本赛季触发了重复奢侈税,奢侈税将飙升至2.26亿美元,近乎等同于球队的薪资总额,总支出突破4.5亿美元大关。此时,球队甚至还没有满编15个人。如此量级的支出可能支撑一个赛季,例如凯尔特人休赛期前就保持这一状态(如果塔图姆保持健康的话),但若连续多年保持如此多的支出,球队动不动就会扔掉几个亿。
雷霆目前尚未面临重复奢侈税的困境,但未来终将面对。讽刺的是,NBA调整奢侈税率的初衷本为是遏制勇士的拉各布、篮网的蔡崇信、快船的鲍尔默为代表的大球市的富豪老板,这些人在旧版劳资协定下花钱如洒水,促使联盟在新协议中大幅提高惩罚力度。然最终承受这些代价的却是雷霆这个小球市球队。
更讽刺的是,这甚至不是历史首次。2011版劳资协定本为遏制詹姆斯抱团这类超级球队的构建和延续而生,此前奢侈税仅按每超过奢侈税1美元额外征收1美元计算。但2011年联盟启用的累进税率规则沿用至今,首个因此受创的反倒是雷霆——2012年总决赛后,因顾虑未来奢侈税影响,雷管未向哈登提供顶薪合同,最终将其交易至火箭。
很多球迷因此认定雷霆老板不愿意为球队花钱,这样的说法有失公允。哈登事件远非奢侈税单一因素所致。在草哭全联盟时期,球队为维持威少和乔治为核心的阵容进行争冠支付了巨额奢侈税。雷管一开始不会回避缴税,但这支青年军的争冠窗口将会非常长,最终可能导致资方面临抉择的临界点:当球队计划长期支付超高薪资维持球队阵容时,鲜有老板愿意无限期承担重复奢侈税。
综上所述,劳资协定在28-29赛季前恐怕难以阻挡雷霆。这支青年军已积聚足够天赋,并有望将争冠窗口延续至下个十年。真正的悬念在于:本内特老板是否愿意为此一直买单。
Chet777
· 山东好文 终于可以让很多hp球迷知道 28.29之前 雷霆没什么太大压力的
InOKC楼主
· 上海原文标题:NBA's second apron isn't going to break up the Thunder, and here's why it might actually help OKC翻译:InOKC审核: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