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电影里的反派就比照《南京照相馆》来!
文/斯嘉丽
《南京照相馆》最大的优点,是塑造了一个角色弧很完整的反派。
一个日本兵摄影师,他的爸爸是甲午战争的老兵,他为自己的爸爸感到骄傲,也认为日本的梦想就是要吞灭中国,夺走中国所有的文化。
甲午战争没有灭掉北平,是日本一代人的遗憾。
家里传承着侵略的血液。
这是角色本身具有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为他从日本兵变成畜牲提供了背景铺垫,
同样的,也从个人的角度切入,剖析了日本人对我国长期侵略的布局和野心。
以小见大,电影中多次出现这种手法。
这个摄影兵来到中国,最初,只是想要用照相机完成自己的使命。
开始,上级让他杀邮差,他是不愿意的,他不想用枪杀平民。
他找到了给这个人一条生路的机会:帮他洗相片。
那么。是不是说,他是善良的呢?
不是。
只是说明,他当时认为,术业有专攻,不同的工种干不同的工作。他的职责,不是杀平民。
彼时,他还有一点分工意识。
随着他在南京的日本军营里待的时间越长,他受到的影响越大。
看多了草菅人命,就会觉得中国人的命不是命了。
他开始觉得杀中国人的人,是英雄,不管杀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还是已经投降的士兵。
最终他还是沦为了畜牲。
把枪口对准了南京的平民。
电影用这个角色的转变告诉我们:
想要一个人变成畜牲,就让他成为侵华日军的一员。
面对日本是个侵略者的现实,为什么在精日分子那里那么难?
如今,终于有导演是从日本人是如何成魔这个角度拍出了现实,而不是从我们要反省,日本人好厉害,或者日本人好无辜的理中客角度来拍抗日电影。
终于有个正常导演了!
现象圣婴冰箱大罗
· 四川全片的核心主旨就是最后一句,我们不是朋友!掷地有声
湿了的账号
· 浙江lz说的好我最烦的就是某些电影中还要加一个良心发现的日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