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圣安东尼奥失去冰人的那一年
在更久远的岁月里,圣安东尼奥意味着阿拉莫,意味着阿拉莫之战。
阿拉莫之战发生于1836年德克萨斯独立战争期间,是圣安东尼奥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约200名德克萨斯守军在阿拉莫教堂奋战到底,对抗由墨西哥的数千大军,最终全体阵亡。
尽管战役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牺牲成为了德克萨斯争取独立的精神象征,激励了后续的胜利。
那句响彻历史的口号——“记住阿拉莫!(Remember the Alamo!)”就诞生于此。
对于圣安东尼奥的居民来说,它象征着坚韧、牺牲与自豪感。
所以当时间来到1985年时,一切都将刺激着圣安东尼奥人的底线。
乔治·格文是当时马刺队历史上最重要的球员。从1973-74的ABA赛季到1983-84的NBA赛季,ICE man为马刺场均砍下26.3分,无论在哪个联盟,他每年都入选全明星阵容,并四次荣膺得分王。
且在这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马刺从未缺席过季后赛,还三次打进分区决赛。这个成绩同时期少有人能比拟。
1978年格文先是用生涯首个得分王,兼与大卫·汤普森的得分王之战开启了他作为联盟巨星的序幕,然后再接下来的数年里将马刺变成联盟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1978年:52胜,半决赛失利
1979年:48胜,西部决赛失利
1980年:41胜,首轮失利
1981年:52胜,半决赛失利
1982年:48胜,西部决赛失利
1983年:53胜,西部决赛失利
虽然每一年都铩羽而归,但总归是有希望的。人们也乐于去接受伟大的乔治·格文一年又一年率领马刺攻城拔寨。只不过再美妙的故事都有结束的这一天,1984年马刺只取得了37胜45负的战绩,马刺队史第一次缺席季后赛。
十年来马刺一直把格文当成球队的救命稻草,但84赛季的种种情况表明他们赖以生存的冰人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了。或许球队像1980年或1982年那样需要进行一次大换血?又或许1984赛季的糟糕表现只是球队阵容中伤病造成的意外?
不管怎么样,圣安东尼奥马刺都要继续接下来的1984-85赛季,即使格文已经32岁了。
1984赛季因为原教练斯坦·阿尔贝克没有选择续约,所以马刺一开始找的是莫里斯·麦克霍恩,但麦克霍恩带队只有11胜20负的战绩,前主教练,球队总经理鲍勃·巴斯临危受命,结果也仅仅是26胜25负。于是新赛季,马刺选择了科顿·菲茨西蒙斯作为主帅。
菲茨西蒙斯自1970年以来一直在NBA执教,并带领菲尼克斯太阳、亚特兰大老鹰和堪萨斯城国王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因此,他被当时广泛认为是带领马刺重回正轨的合理人选。
菲茨西蒙斯选择重塑马刺。相比道格·莫和斯坦·阿尔贝克,他首先强调了球队的体能训练和防守。马刺一直进行每天两次的训练,直到菲茨西蒙斯要求35岁的阿蒂斯·吉尔摩尔和32岁的乔治·格文投入更多时间进行防守。
虽然但是,我还是要强调一下格文从来都不是一个专注于防守的人,虽然他有很好的封盖数,但他的防守非常烂。一方面是没有足够好的身体(过于瘦削),其次他可能就不存在成体系的防守概念。不过考虑到当时他这种人特别多(丹特利,范德维奇,特里普卡等等),也就能理解他的存在并非完全是他个人的问题。
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ABA联盟那支草台班子般的弗吉尼亚绅士,随后大部分光阴都在圣安东尼奥度过,主教练是斯坦·阿尔贝克和道格·莫。阿尔贝克以“球员型教练”著称,而道格·莫——他就是道格·莫,他的哲学很简单:最好的防守,就是比对手多得分。
除了战术理念的问题,还有一个即将爆发的矛盾来源:格文的年龄。他那年已经32岁,虽不至于人老珠黄,但他在进攻端的爆发力,已经难以再掩盖他在防守端的漏洞。
赛季揭幕战,他14投21中砍下32分,帮助马刺以113比112险胜湖人。11月10日对阵弱旅克利夫兰骑士时,他又以23投18中砍下42分。好像他仍能轻松得分。但11月14日那场两队加起来231分的比赛,格文全场0运动战进球,仅靠三次罚球得了3分。
征兆,总有第一次。
“我不会为了一场球就耿耿于怀,”格文说,“那样我会疯掉的。”
但菲茨西蒙斯因此限制了格文的出场时间,他解释说:“乔治·格文已经32岁了,而我们周五要去印第安纳打比赛。”
他接下来说得更直白:“没必要在这种‘垃圾时间’回场,只是为了得个两位数得分……我跟乔治谈过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马刺的新秀阿尔文·罗伯特森因为防守能力出众,已经在关键时刻获得了比格文更多的出场时间。而当格文在场时,他的任务也往往是为头号得分手迈克·米切尔掩护跑位。他在被边缘化,乔治·格文不再是马刺最重要的人了。
尽管上场时间减少,但格文在全明星前的数据依然亮眼:场均21.9分,命中率50.4%,罚球命中率84.4%,平均出场30.4分钟。马刺战绩也达到了25胜25负。
热情的球迷们仍然将格文投进了他生涯第12次、也是最后一次全明星赛。他在赛场上滑翔般得分,全场12投10中,拿下23分——算得上是一个优雅的告别表演。
格文接受采访时轻描淡写地回应外界质疑:“媒体一直在说我状态下滑,但我自己从未这么想。我对这个赛季很满意,只是做我该做的事——帮助球队赢球。”
只不过这是最后的和平了。
菲茨西蒙斯将格文按在替补席,理由是手臂有伤。可《底特律自由报》却引用了他更真实的想法:让格文打第六人更好,毕竟他还会得分,但防守确实拖后腿。
菲茨西蒙斯说:“现在起,他将以替补身份出场,直到找回比赛节奏和状态。说实话,我现在还没为他安排好具体角色。”虽然格文名义上只在替补席上待了两场比赛就“重新首发”,但他的出场时间依旧明显下滑。2月24日至3月29日,他场均只打23.2分钟,得分也降至15.9分。而他也因3月29日脚踝扭伤赛季报销。
在科顿出现之前,格文可能从未遇到过一个他真正不喜欢的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教练,”格文回忆道。“科顿只想着他认为对他最好的,他希望我按照他的方式去做。”
格文告诉菲茨西蒙斯,他认为阿尔文和他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组合,格文的得分和阿尔文的防守。格文可以帮助阿尔文进步,阿尔文也可以帮格文继续留队更久一些。但菲茨西蒙斯不拒绝了。
格文这么说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与此同时新秀阿尔文大放异彩。这一现象甚至让马刺高层在格文是否可被替代的问题上,逐渐有了一些明确的方向。
从2月24日到4月7日,阿尔文场均出战27.5分钟,贡献10.7分4.5助攻3.7篮板和2次抢断。虽然不如格文那般飘逸得分,但他在场上几乎无处不在。他会传球,他乐于防守,善于做配角和齿轮,是格文无法企及的全能型尖兵。球队也因为他而更好一些。
马刺以41胜41负的战绩结束了本赛季,晋级季后赛,并与2号种子丹佛掘金交手。有趣的是,马刺两次走向黑暗时代的最后一个对手都是丹佛掘金(1985和2019)。
由于格文已经从脚踝伤势中恢复,而阿尔文因伤无法参加季后赛,菲茨西蒙斯决定让格文自由发挥,看看会发生什么,尤其是在G1被击败之后。
G2,格文42分钟内狂砍41分。马刺在丹佛主场险胜2分。
G3,马刺强势反扑,但最终3分惜败。格文41分钟内砍下30分,领衔全队得分王。
G4,马刺5分获胜,但格文的表现却低迷仅得到12分。
G5,丹佛126-99大胜马刺,格文再次11投4中,仅得12分。这场惨败结束了这轮系列赛,同时,这也是格文作为马刺球员的最后一场比赛。
败给掘金后,格文的“冰人时代”就此走向终结。5月5日,《加尔维斯顿日报》转载美联社报道,详细描写马刺冰人时代走向终结的信号。
菲茨西蒙斯说:“这支球队已经原封不动三年了,不能再拖下去了。我们需要场上更有速度的球员。”——很显然,33岁的格文不在计划之中,反倒是那个年轻的阿尔文更符合未来设想。
球队老板安吉洛·德罗索斯说得委婉,但意味深长:“一切皆有可能。”不过他也承认,“考虑到格文自建队以来就是我们核心成员,我并不愿轻易交易他。”
球队发言人韦恩·维特表示:“这将是一个有趣的夏天。”
所谓“精彩”,很快就变成了“狼狈”。
6月13日,《奥斯汀美国人报》报道,马刺正在酝酿将格文与约翰尼·摩尔一并交易至克利夫兰骑士,换取沃德·B·弗里和罗恩·安德森。从后人眼光来看,这笔交易对双方都不理智。
当时人们分析,骑士主帅乔治·卡尔(曾是格文队友)和助教莫里斯·麦克霍恩(前马刺助教)可能能与格文共事顺利,而弗里则长期与卡尔关系紧张。不过这桩交易因为种种未能达成。不久,又有传闻称,马刺可能用格文换来芝加哥公牛的昆廷·戴利。面对流言,格文坦然道:
“我去克利夫兰也没问题……我觉得那挺好。克利夫兰正在崛起,而圣安东尼奥走下坡路了。”
而《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鲍勃·坂本披露,有匿名人士向他透露马刺甩卖格文的无奈:
“马刺现在非常想摆脱格文,”消息人士说,“他们连一个二轮签都换不到。他年薪75万美元,是联盟最年长的首发后卫,而且与菲茨西蒙斯不和。球队打算彻底重建,迫切需要一个大前锋。他们还希望把格文送到东部,不让他将来回来找麻烦。”
选秀大会后,“冰人”的动向归于沉寂,直到十月——
自1974年加入圣安东尼奥马刺以来,乔治·格文已经更换了87名队友和5名教练,但他还是没能摆脱科顿·菲茨西蒙斯,后者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彻底摆脱格文。这对冤家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菲茨西蒙斯最终成功说服马刺队,格文在防守方面存在问题,无法继续为马刺打球。格文两次缺席训练并被球队罚款,在热身赛中表现平平,场均仅得10.7分。
乔治·格文被交易至芝加哥公牛队,换来前锋大卫·格林伍德。冰人时代结束。
“十三年来他一直是这支球队的中流砥柱。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我们迟早要做出这个决定,”安吉洛·德罗索斯说。“只不过我们决定现在做。”
格文表示他会继续住在圣安东尼奥。“你可以给我找份新工作,但你不能赶走我。”他拒绝批评马刺管理层处理这笔交易的方式。他说德罗索斯要求他退役。“我还没准备好退役。这根本行不通。”
当被问及格文是否因为与菲茨西蒙斯不和,才导致态度消极、状态下滑时,德罗索斯讽刺地反问道:“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总把问题归咎于格文的态度或心理状态?他的问题不只是心态——是他真的已经不行了。”
“拉里·霍姆斯输给迈克尔·斯平克斯(“历史:值得铭记的九月”)时,人们难道认为他是心理出问题了吗?不,是他真的没能力赢了。格文也是如此。”
1985年,圣安东尼奥失去了“冰人”乔治·格文。
圣安东尼奥的球迷们并不愿看到格文被交易,尽管菲茨西蒙斯自上赛季执教以来,一直在有意地为此做舆论铺垫。
当格文被交易到芝加哥公牛的消息传出后,球迷反应异常强烈——出人意料的是,怒火并非集中在菲茨西蒙斯身上,而是指向了球队老板安吉洛·德罗索斯。
有一位愤怒的球迷打电话到马刺办公室,留下一段语音留言,威胁要杀了德罗索斯。几分钟后,他再次来电,留下姓名和住址,表示自己要取消季票。还有一位女士亲自打电话给总经理鲍勃·巴斯,说她将不再使用自己四张场边年票,并表示要在空位上摆上“反马刺”的标语。
马刺的球迷仍在谈论那笔关于乔治·格文的交易,他们使用的大多数词汇都是粗俗的。球队管理层正在考虑让菲茨西蒙斯不在赛前被介绍,以限制球迷对这位让格文离开的“元凶”的咒骂。
尽管职业篮球是这座城市唯一的职业体育项目,不得不说圣安东尼奥马刺一度被球迷们抛弃了,他们曾被认为是NBA最热闹的球队,有些人甚至会说他们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但他们前12个主场比赛的平均上座率只有7600人左右(上赛季平均上座13000人左右)。
这意味着马刺在圣安东尼奥的支持度,大概相当于快船在洛杉矶。
菲茨西蒙斯本可以早早明确表示:格文不适合我的体系,必须离开,而不是在暗地里放话说他“已经废了”,又一边贬低他的价值,一边试图从交易中榨取回报。他渴望一些教练之外的权力,这在日后他在菲尼克斯的履历可以窥见一斑。但他却选择拿城市英雄开刀。或者他习惯于确立以自己的人作为球队核心,那么他坚持阿尔文首发就有迹可循。
(他在太阳先推动拉里·南斯和凯文·约翰逊的交易,后来选择以霍纳塞克为主体换查尔斯·巴克利)
说到底,菲茨西蒙斯还是如愿了——如果不能亲手让格文退役,那就退掉他的球衣。马刺已经决定正式退役格文的球衣。格文也十分大度,他表示理解圣安东尼奥的决定,且选择和菲茨西蒙斯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某种程度上,这笔交易或许是正确的——尤其是格文第一次回圣安东尼奥只得到两分后,他们开始明白虽然很难过,这笔交易或许是必须的。这种论调在马刺被新科领袖阿尔文·罗伯特森接手后于85-86赛季进入季后赛后变得易于接受。
只不过当时的人们或许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面对什么而已。
1997年,安吉洛·德罗索斯因帕金森病去世。享年68岁。
格文说:安吉洛·德罗索斯试图用尽一切方法让我明白他并不想让我离开。但我反而把他逼到不得不交易我的地步。我真的很遗憾他已经不在了,我无法亲口对他说对不起。
德罗索斯那时对格文说:“老兄,你就退役吧,我今年先给你一半工资,明年再给你另一半。”格文那时候年薪是80万美元,所以格文能立刻拿到40万,来年一场球不用打再拿40万。
在媒体和球迷看不到的地方,马刺的老板们一直劝格文留下。“他们真的特别希望我留下”格文说:“德罗索斯一家为我铺了一张玫瑰花床,但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不想听,我只想离开。”
“我会对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爱我,他不想交易我——只是我没有给他选择的余地。”
格文在芝加哥过的并不好,他感觉他被留在了圣安东尼奥,这使他最终还是想起了阿拉莫的气息——它象征着坚韧、牺牲与自豪感。
坚韧,不仅仅是比赛里对竞技的坚持,还要在面对心魔时对自我的韧性;牺牲,不仅仅是战术上的退却,还有心态上的端正;自豪感,不仅仅是身处巅峰的骄傲,还有已在低谷,对往昔心满意足,勇于面对未来的自豪。
当然,坚持自己的骄傲没什么,或许在运动员的视角,这反而是对的。球队功勋为了自己的骄傲,自己打篮球的初心,坚持一些自私的东西,牺牲球队的一些东西,真的没什么,人之常情,成人之美而已。
但你不得不佩服的是,在距离现在40年前的那个时代,真的会有这种无非金钱、名利、声望,单纯是所有参与者:球员、球队、教练站在他们各自竞技角度上做出对自己最正确的决定,最终导致交易的事件——菲茨西蒙斯是,德罗索斯是,格文也是。
无关“对与错”,而是“我与你”。
1974年,乔治·格文躲在阿拉莫附近的一家酒店房间里,德罗索斯下令:无论做什么都不要离开房间。饿了就叫客房服务。
德罗索斯深知格文对圣安东尼奥职业篮球的重要意义。德罗索斯将格文比作棒球传奇贝比·鲁斯:“贝比·鲁斯之于纽约的棒球,就像他就是洋基队的化身;而格文之于圣安东尼奥马刺,他就是这座城市篮球的象征。”
他们或许都会怀念1974年的那个春天——那个安吉洛·德罗索斯拼尽全力,把乔治·格文带到圣安东尼奥的春天。
当时德罗索斯刚44岁。他遇到了他一生中最美丽的44号。
Jump算什么英文名
· 中国香港“格文在芝加哥过的并不好,他感觉他被留在了圣安东尼奥,这使他最终还是想起了阿拉莫的气息——它象征着坚韧、牺牲与自豪感。坚韧,不仅仅是比赛里对竞技的坚持,还要在面对心魔时对自我的韧性;牺牲,不仅仅是战术上的退却,还有心态上的端正;自豪感,不仅仅是身处巅峰的骄傲,还有已在低谷,对往昔心满意足,勇于面对未来的自豪。”冯唐易老,李广难封。respect!
1987年的老周
· 河北好文,楼主辛苦啦,冰人格文是马刺队史的第一代超巨领袖,值得让更多球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