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深度:2024-25赛季,马库斯-斯玛特球员报告(进攻篇)

关注

文接上回。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斯玛特的进攻以及他在进攻端与湖人的适配性。


综述

首先,纵观整个职业生涯,斯玛特一直是一名守强攻弱的球员。生涯早期,由于惨不忍睹的全区域命中率,他被球迷们称作“司马钢”——头铁,投篮更铁,铁多了就炼成钢了......

但是,凯尔特人给予了斯玛特充分的耐心和信任——年复一年,斯玛特不断地成长,也逐渐找到了在体系中的定位——最终,他从一个进攻端的“毒瘤”、“黑洞”,成长为了一个在进攻端也有作用、不会拖球队进攻后腿的球员。

从下面这张图中,我们能很直观的看到这一点:

斯玛特职业生涯的On/Off球队进攻百回合差值。

可以看到,20-24这四年,斯玛特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正向的进攻球员,在场/不在场球队进攻百回合差值能够超过70%-80%的同位置球员——这就是斯玛特的特别之处:

虽然总体仍然是一个进攻较弱、兼容性较差的球员。但与一些完全依靠防守立足、上场就稳定伤害进攻的“双刃剑”型球员不同,斯玛特曾多年、持续型地打出正向进攻贡献履历——这说明他具有成为“攻防兼备”球员的可能性——只是需要一套“使用说明书”。

不过丑话说在前——这套说明书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球员报告。


接球三分/牵制力(拉开空间能力)

从生涯的角度来讲——斯玛特是一名较为“3D”化的后卫,而湖人现在存在持球资源饱和的情况,所以大家最为关心的应该是斯玛特在接球三分(Catch&Shoot Three)一项上的表现。

来看数据:

以上为斯玛特近五个赛季的接球三分表现(场均数据)——从中,我想大家能更具体的感受到前一篇球员概述中我的描述:

“不够准,但非常敢投”。

在命中率只有34%-35%左右的情况下,斯玛特在30分钟左右的上场时间里,平均每场比赛出手4-5记接球三分,占自己全部出手的40%以上——里夫斯、上赛季创下接球三分生涯新高的八村、甚至掘金时期的波普、19-20两连冠的丹尼格林——都没有他“敢投”。

2017年,SBNATION网站的Mike Prada曾撰写过一篇关于斯玛特的文章:《斯马特是一名糟糕的射手,但对凯尔特人的进攻至关重要》

他写道:

“马库斯·斯马特是一个命中率低于35%的射手,但看他打球你永远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当他有空位时——甚至很多时候即便没有空位——他也会果断出手。

马库斯·斯马特看起来和表现得都像一名神射手。由于他不停地出手远投,而且出手方式和伟大的定点投手们一模一样,这为对手营造了一个简单的应对模式——他太擅长伪装成一个合格的进攻球员了,以至于让防守球员误以为他真的就是;他如此彻底地蔑视自己不会投篮的现实,以至于对手不得不对他的过度自信做出即时反应。”

那个赛季,斯玛特的三分命中率是28%。

一个糟糕射手的疯狂出手却没有伤害球队的进攻

这一事实在当时促使Mike Prada撰写了这篇文章——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ON/OFF数据不能完全代表球员的个人进攻影响力,但是接下来斯玛特连续多年更加疯狂的出手三分并且持续多年成为了正向的进攻贡献者,表明Mike Prada也许用了错误的论据,但是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这是一个被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的“投射秘密”——对于射手而言,“产量”的重要性其实是不亚于“命中率”的。

一个非大空位不出手的41%命中率射手,真的比一个能顶投的36%-37%命中率射手更好吗?现在越来越多人会给出否定的答案。

当然,斯玛特大样本下更不准一些——他只有34%左右的命中率。不过,他确实不怎么依赖空位:

可以看到,最近五年里,斯玛特竟然有四年大空位出手和半空位出手的次数差不多——而2025和2023两个赛季,他半空位的命中率甚至接近/超过了大空位。

(另外,他每场还会出手0.5次左右的非空位三分,命中率五年平均25%)

真是个怪异的球员。

从好的方面说,他疯狂的出手欲望以及“三个会进一个”的命中率,让他得到了对手更多的尊重——他不是那种“你知道他今晚最多出手3个三分”的球员,对手不希望他找到手感。(比如上赛季对阵活塞的比赛,他找到手感后进了7个三分)

来看数据:

(纵轴“综合三分天赋”,可视为“三分能力”评级;横轴“空位率评级”,也就是被贴防频率)

我们可以看到:

首先,斯玛特的“三分能力”评级并没有他命中率显示的那么低。

因为“三分能力”指标由三分球命中率、三分球投篮质量和三分球创造能力三部分组成。它还考虑了三分产量,以便对产量较小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该指标旨在反映球员在中立环境下的三分球命中率——斯玛特产量较高、能够命中一些半空位、被贴防比例高,这些都是加分项。

其次,即便我们考虑了“斯玛特三分能力不差”这个前提,但斯玛特的空位率——也就是被贴防频率,还是明显要高于他的“三分能力”——他在被贴防频率上接近联盟中位数;但“三分能力”距离中位数显然还有一段距离。

这就是Mike Prada在2017年就曾指出过的“斯玛特是一个牵制力超出投篮能力的射手”。

这是个好消息。但别高兴的太早。

接下来我们要说说坏的方面。


坏消息

通常,在能力不变的基础上,让一名三分射手实现增产/增效的常用方法是“优化出手选择”——即减少那些有难度的出手,增加空位三分出手的次数/占比。

这是因为一般球员通常大空位都比半空位、非空位准得多。

比如八村垒。

上赛季八村投出了三分生涯新高,本质原因就是空位三分增加了:2024赛季,他场均只有1.7次大空位三分出手;而2025赛季,他常规赛场均大空位三分出手增加到了2.5次,季后赛增加到了4.0次——他能以超过45%的命中率把握这些大空位,这促进了他的“增产增效”——但实际上,当他投半空位时,他的命中率只有30%。

任何射手,当他们和卢卡、勒布朗、里夫斯一起打球,我们都可以预期他们将得到更多空位——所以“优化出手选择以提高效率”——这一招不管实际上行不行,都是一种理论上的“盼头”。

但斯玛特甚至连这种盼头都没有——因为他就不是一名好的空位射手。

当一名球员在大空位下命中率并没有比半空位时好多少,意味着“优化出手选择增效”路径是行不通的。

更何况,斯玛特愿意“优化出手选择”吗?我有些怀疑。因为他在凯尔特人的时候就不愿意——2021年,他甚至有过一些颇为“惊悚”的发言:

“当球不在我手上,我站在底角时,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我是一个很不错的传球手,我知道自己能为队友创造更好的投篮机会。我真的很喜欢打篮球,但现在每个对手都清楚,我们在围绕杰森(塔特姆)和杰伦(布朗)打进攻,每个对手都在努力防守杰森和杰伦。我想每个评论员和报道都在写让他们去传球——但他们不想传球,当然这也是他们要学习的地方。”斯玛特说。

上面我们说过,斯玛特的“投篮能力”和“拉开空间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和他的出手欲望以及”命中半空位“能力相关的——那么当斯玛特不再敢于果断出手,他还能像过去那样拉开空间吗?

这点同样很值得怀疑。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底角三分命中率:

一片飘蓝。

所以“优化出手区域”也是行不通的。

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吗?如果湖人想进一步压低斯玛特的出手/处理球/持球欲望,只让他当一名非空位不出手的定点底角射手——这有很大概率是死路一条——因为这不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这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斯玛特大概率会变得更差,而不是更好。

而最糟糕的情况是他会变成一个真正的“进攻端垃圾”——就像被迫去做挡拆下顺终结的范德比尔特;失去了持球权的文森特一样。

在“是否要优化出手”这个问题上,湖人在所有的环节都存在疑问:

1、斯玛特应不应该优化出手?

2、斯玛特愿不愿意优化出手?

3、斯玛特优化出手后会变得更好吗?

这三个问题,我都给不出肯定的答案——或许,湖人就不该去做这件事?“改变不一定意味着变好”,这件事码农兄弟们一定深有体会。就像我此前说过的一样,斯玛特如今的进攻逻辑是存在“微妙的平衡”的,而贸然打破这种平衡的风险很可能大于收益——与其这样,还不如就让他“做自己”:

他证明过他“做自己”是可以成为正向进攻球员的。那些“疯狂的出手”当然是双刃剑,但起码也有机会伤到对面——考虑到他防守端能够带来的东西,湖人应该尝试将他留在场上——如果他“做自己”时更好,那就让他“做自己”。

这点上,我和雷迪克观点一致。

“我和雷迪克沟通过了。雷迪克只希望我做我自己——在波士顿的那个我,和他对抗的那个我,那个在球场上满场飞奔追防他的我。”斯玛特说。

最后附上BBI的斯玛特外线投篮各项评级:

注释:

Overall Gravity:整体牵制力评估;

Off-Ball Gravity:无球牵制力评估;

3PT Shoting Talent:三分投篮能力(类似总评);

3PT Shot Creation:自主创造三分球能力;

3PT Shot Making Efficiency:相对于预期的三分球水平。(球员表现相对于预期的超过或不足程度。它通过分析投篮难度,计算出预期有效投篮命中率 (eFG%),然后将其与球员该次投篮的实际有效投篮命中率进行比较)

3PT Shot Quality:三分球投篮质量(综合考虑关于空位度的所有数据,包括投篮是否由球员自主创造、出手时在场上的位置、球员作为无球跑动射手的内在评估);

3PT Pull Up Talent:持球三分能力;

3PT%:三分命中率;

C&S 3PT Shooting Talent:接球三分能力(类似总评);

C&S 3PT Shoot Making Efficiency:相对于预期的接球三分水平。


持球/处理球

投射是个不确定性很大的问题对吧。那么关于斯玛特的进攻有什么可以确定的好消息吗?

其实上面的文章里我已经借斯玛特本人的嘴说过了:

“他是个很好的传球手,能够为队友创造进攻机会。”

直接来看评分吧:

wow!!你会惊讶的发现——斯玛特的传球几乎快和他的防守一样好了。(此处使用了夸张的手法)

BBI在组织进攻这一栏给了斯玛特四个A,其中包括:

Playmaking Talent:“组织进攻能力”。(类似总评);

Passing Creation Volume:“传球创造质量”。(根据通过传球为队友创造得分机会的质量来分析球员的组织进攻能力。也包含了那些投丢了的潜在助攻。用于计算传球创造质量的数据包括助攻发生的位置、球员潜在助攻的转化率相对于其他队友传球给同一球员的转化率、以及联盟该种得分类型的平均水平);

Passing Versatility:“传球多样性”。(通过分析球员的传球技巧,量化球员的传球范围,并结合Synergy的得分类型传球数据以及SportRadar的助攻位置数据,来分析球员的组织进攻能力。这使我们能够判断哪些球员的传球范围最广、传球类型最多样化);

Assist Points Per 75 Possessions:“每75回合通过该球员助攻产生的得分。

我早和你说过了——斯玛特的传球被低估了。他确实很会传球,是那种真的可以依靠传球为队友创造出额外机会的球员。

我们来细分一下他可以完成哪些传球(以湖人的“需求度”决定顺序):

1、二次处理球。

外线传导球过程中的不看人沾手即传,帮助队友打成Give&Go。(传导球过程中提升了传导球的质量)

定点切入接球后,依靠阅读防守能力,假传底角骗过防守,实则甩弱侧45度——靠传球破坏了对手的正常轮转,最终创造了大空位三分。

底线接球攻击Close out突破吸引防守,人缝间击地传给3J,创造一次空位抛投。

从侧翼切入接球,吸引防守后假传下顺的霍姆斯,实则隐蔽的分给扣篮位的基斯珀特完成简单终结。

定点接球二次处理,攻击对手防守弱环突破后吸引防守,人缝中妙传中锋完成终结。

点评:“二次处理球质量”的重要性近年来已经被非常多次的强调过了,如今这是所有球队都在追求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篮球发展目前的一个明确的趋势——斯玛特能够将一些“无效传导”变成有效传导、能够增加核心出球后打成回合的概率,让一些时候球不用回到核心手中重新发起——即便对湖人来说,这也是有价值的。


2、持球推进找到切入队友

加速突破吸引施罗德注意,然后在队友切入的瞬间人到球到。

斯玛特在侧翼持球,拉拉维亚意识到对手转头走神,选择面框切入,斯玛特以刁钻的角度将球给到拉拉维亚完成扣篮。

面框单打吸引反挡收,在路线上有一堆人的情况下,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时机传Back Door空切的队友。

点评:斯玛特的这种传球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核心的无球切入能力。但在一支拥有卢卡的球队,斯玛特这一技能的价值肯定被削弱了——但他还是可以在衔接段尝试控球过半场,以解放勒布朗和里夫斯的切入天赋,如果没有成功,就再让詹/里兜出来接球开启进攻就好。

当然,如果他对位的球员很弱的话,他也可以像下面这样做。


3、突破分球

斯玛特的视野是能够在挡拆进攻中很好的阅读对手底角防守人的收缩垫防(Tag)将球传给空位的射手的——最近五年,斯玛特的On/Off底角三分影响力都很正面,这显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很好的底角射手——你懂我的意思吧。

不光是挡拆,他还能这样从外线面框生突进来——然后在转身的过程中,找到身后的三分射手——这是实打实的“高端操作”了。

甚至,斯玛特还能完成这样有些卢卡味道的“突破压进10英尺内之后。转身或者背传找正后方”的操作。

点评:在突破分球这个环节,斯玛特的视野以及创造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这解释了为什么波士顿凯尔特人会在非常长一段时间里让他担任球队的主要组织者——但他的这一技能对湖人恐怕价值有限——因为湖人起码有两名远胜于他的突破分球球员。

湖人不需要斯玛特做他最擅长的事(进攻端),这可能会损害斯玛特的价值——当然斯玛特可以在定点接球突破时一定程度上发挥这部分天赋,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斯玛特的几乎每一次突破分球,都需要很长的加速距离(远离三分线)。这是因为他是一名缺乏第一步爆发力的球员。所以,当定点接球、加速距离更短时,斯玛特突进内线的能力也会变差。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还是让湖人的教练组头疼去吧。


4、挡拆持球

挡拆持球送空中接力。

挡拆持球口袋传球。

挡拆传球吸引防守人缝传球。

点评:斯玛特是可以在挡拆进攻时送出漂亮传球的。但是由于个人进攻威胁太弱、手法也不够精确,他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挡拆策动人——近两个赛季,斯玛特的挡拆持球失误率都在20%以上,这个数字还是太恐怖了(作为参考,湖人两年的威少挡拆失误率18%左右),所以灰熊在开发出小皮蓬之后光速放弃了斯玛特挡拆持球这个选项。(从24赛季每场打4.5次,到25赛季每场0.9次)。

对于湖人来说,让斯玛特在阵地战打挡拆绝对不是好的选项(一些掩护位置较高的早期进攻挡拆作为战术前置倒是可以)。


剩下一些传球类别——比如弧顶/低位发牌;拿篮板后长传快攻斯玛特在我看的比赛样本里也有展现,但样本较小,所以节约篇幅就不一一呈现了。

总之,斯玛特在“传球创造进攻机会”上绝对是有才华的,他是一名具有创造力的传球手。但是,斯玛特在组织进攻方面也有其“双刃剑”的一面。比如BBI两项给出低分的:

1、Passing Efficiency:传球效率。(更高级的“传球时失误控制”数据。分析了球员作为传球手对球的保护情况。通过比较传球失误率与预期传球失误率来实现。考虑了球员的控球能力、他们为队友创造投篮机会的频率、传球创造质量以及传球类型的多样性等等因素)

2、On-Ball Gravity:有球牵制力。(进攻球员在持球时从防守球员那里获得的注意力评级,个人理解相当于“自主进攻威胁”)

这两项上斯玛特的评级低也完全符合观感——他是失误率过高、过于冒险的传球手;同时自主进攻能力明显差于联盟中其他组织核心。

这在CTG的进攻要素数据表上也很直观:

关于“斯玛特的失误是什么样子”我觉得我根本不需要上图来让大家感受了——以上那些“精彩回合”,角度偏个10-20度,就是斯玛特失误时的样子了。(我想大部分湖人球迷应该都看过威少打球对吧......过度的想象力和冒险精神,以及无法与之完全匹配的传球手法.....嗯。)

不过,我倾向于湖人球迷不必为此太过担心。理由如下:

🔺斯玛特生涯阵地战On/Off数据。

斯玛特一直是一名传很多次球(通过再上面一张图的助攻率和助攻使用比我们能看到这一点)、传球失误率相当高的球员——但是,他除去新秀三年,整个职业生涯的阵地战进攻影响力一直相当正面。

这是一组我认为相当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不仅在巅峰期、不仅在凯尔特人,即便到灰熊、奇才,换了环境,尤其是近两年一直跟着替补打比赛——但斯玛特依然没有成为一个阵地战中伤害球队进攻的球员。(而相比之下,威少在来湖人之前,已经连续两年阵地战影响力相当负面)

我不太好一口咬定这其中投射和传控的贡献占多少比例——但就像我一直在说的:

很显然,斯玛特的投射和传控(可能也包括防守)达成了某种微妙的平衡,让他成为了一个进攻端不算特别差的球员。

(此外运球和终结就不展开来说了,斯玛特终结相当一般,主要问题是缺乏爆发力,导致很多时候会被卡在4英尺之外,只能更多选择抛投或者中距离,命中率其实不算特别难看,但这种近乎“越权”的进攻一旦投丢观感比较差;而没有爆发力和终结支撑的运球能力则是没什么意义的东西,斯玛特能运,但护球不怎么好——这两项都不是他在湖人队的主要内容,也不值得抱太多期待)


总结

我不是一个程序员。但是我这里还是要用那个程序员中很流行的概念来描述进攻端的斯玛特:

“一坨屎山一样的代码,单拎出每个环节来看,每个环节都有问题,但组合在一起却神奇的可以运行”。

这个时候,如果你问你的程序员朋友该怎么办,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会告诉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去动它。”

总体来说,斯玛特个人的单项技能完成度不具备“优化”的条件,湖人也显而易见不是最适合斯玛特发挥他进攻端优点的球队——这意味着湖人和斯玛特的磨合不会一帆风顺,大家最好也别抱太大希望斯玛特会在进攻端有什么升华的表现——但是,只要你不去“乱动”他,这个球员是可用的。

我现在不太确定他是更适合首发还是更适合替补——这是两套逻辑:

在首发。

优点是东契奇在防守端当然会很需要他,而湖人首发阵容除他之外的进攻天赋也很高——也就是说——“你可以不传给他”。这有点像快船使用邓恩的方式,只要其他人够强、斯玛特防守够好,这种组合是有可能容忍斯玛特的进攻端“毒性”的;

(但是一个坏消息是:艾顿在顺下时不如祖巴茨那么有侵略性。祖巴茨经常能强行吃掉底角过来协防的体型小一些的球员,但艾顿可能会被迫选择更远的出手造成效率下降)

而更多出现在首发的缺点则是斯玛特的“3D化”程度也会变高,可以预见会更多地被放空、你还是有时不得不传给他,然后他会果断出手——他在进攻端可能变成一个真正“有毒”的球员。除非他能制造点什么惊喜。

那么在替补呢?

在替补的优点是斯玛特可以更多“做自己”——他的战术地位会提高,里夫斯和詹姆斯也更有可能且更适合扮演一些接球进攻的角色,他们也可以随时转换角色,比如在一些“Pistol”系列之类的进攻中,斯玛特做第一层的佯攻,威胁一下对手的进攻弱环,然后由詹/里担当真正的进攻点......(另外,斯玛特敦实的体型加上总是被对方最弱的球员防守,疑似适合做反向掩护对象)

因为能“做自己”,斯玛特在进攻端的“毒性”会下降,但他需要面对另一个问题是湖人衔接段的进攻天赋也会下降——拉拉维亚从灰熊就和斯玛特有很好的化学反应,但如果雷迪克让他搭档范德比尔特、文森特之类的......就比较麻烦了。

(海斯我现在比较拿不准,仅论常规赛,海斯防守端和斯玛特相性不错,但进攻端则不太好说——如果斯玛特能够像过去那样持续的发挥牵制力,他就能为海斯拉开空间;如果他不能,海斯上赛季倒是也展现了一些不错顺下处理球——可这最终就又变成了考验斯玛特的定点三分/二次处理......)

总而言之,综合攻防,我对于斯玛特对于湖人的价值判断大概是:

有可能成为唯一阵容中的“第五人”,但如果目标是争冠,他担任第五人可能会导致阵容不够强/不够稳定;

作为球队的6-7人,他有更大的概率提高自己的评价——在不受伤的情况下,他应该能够成为很合格的6-7人。

斯玛特的签约不应该意味着湖人阵容运作的结束——他们可以以目前的阵容先进入新赛季打打看,但是【能将阵容中的几份到期合同和边缘轮换整合成即战力的交易】应该是本赛季湖人持续关注的事情。


感谢你耐心读完文章,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陈深的十日谈

发布于广东阅读 3201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今儿不看正负值

好文帮顶

亮了(2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居延海北三百里有花门山堡

所以说还是得打替补,湖人还是得引进领防型的3D小前锋

亮了(18)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