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我希望你去看不是因为高分
印象中,有些时日没有比较响亮的抗日影片搬上荧幕了,上一部讲南京为主线的片子好像还是2011年老谋子的《金陵十三钗》,这一部影片也是我心目中老谋子“最后一部”商业大作。这一次申奥带着刘昊然、王传君和大嫂再次把南京代入大家视野,算是给80周年抗战胜利纪念一个非常好的献礼,所以这部作品基调很明显,民族胜利的纪念意义大于艺术意义。
但在看这部片之前,建议大家可以先做做功课,就比如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夕,南京城,这座国民政府的首都,为何会沦陷如此之快?淞沪会战尚且死守3个月,南京保卫战仅仅半个月就把首都丢了,且影片中自己人打自己人的画面可能也会让观众很懵逼。
这就不得不提影片中粗略提到的南京保卫战最高指挥官“唐生智”。可以说这位狗头将军一手把南京军民往火海里跳。不知是为表自己的民族气节还是想在光头委员长上面邀功,在作战会议上力排众议,要死守南京,他也顺利拿下了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
但是他的作战方针和临阵指挥真是依托答辩。在前方将士死守的时候,他没有提前安排民众转移撤退(有没有发现,当时国民政府各种决策均没有丝毫考虑过人民群众的生死存亡问题,不得不唱起,只有~~~才有~~~),他则一面要求将士们破釜沉舟,各大退路设立督军有轻言撤退者杀无赦,另一方面在光头委员长下令可以撤退之后,他模棱两可召开战时会议,告诉各部将领可“择机撤退”。何为择机而退?国民政府说白了依然没有摆脱军阀混战的国情,各路将领更是各怀鬼胎,择机对他们来说就是当机立断,转身就撤,什么首都什么百姓与我何关?而督军部队更是没有任何撤退的消息,也就有了开头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镜头。当然,唐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后对国家也是有杰出贡献,也算是挽回了自己的声誉。
所以,这便是那个年代中国生死存亡时候的缩影,国将不国,上层各怀鬼胎,军阀只看自己利益,更不说皖南事变那些背刺盟友的恶心操作了,这就不难说明,南京的惨状,是国民政府一手造成的。
当然前面也说了,这部影片主要是民族纪念意义,不是自我反思,所以放大民族矛盾才是主基调,这一段在影片中也就轻描淡写过去了,不知情的观众也会有点懵逼这个节骨眼上为什么还自己人打自己人。
影片在民族矛盾的处理上,也非常巧妙地用了“照相馆”这个视觉,这个视角我觉得真的是太妙了。很多以小见大的手法,而通过这个照片视角,也是当时举足轻重的揭露日军罪行的方式,去呈现民族的矛盾,让观众尽可能避免大尺度的不适感去了解最真实的片段,这种非常精妙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其实我一开始很害怕这部影片发展成日军摄影师的良心发现史,如果这样就真的屁股歪了,但很庆幸,他是《日军摄影师的恶魔之花开放之路》。一段“仁义礼智信”的刻画堪称本片最精彩的戏份,也让观众知道,萝卜头的“恶”,是全民法西斯情绪下不断渲染壮大的,而他背负“伊藤家族”的荣光,更是臭名昭著,也是他最后“切腹”的“内驱力”。
而在照相馆主角们的刻画你,我觉得也是及格以上。刘昊然在陈思诚多年调教下演技还是有所长进,在饰演这种稍微有点呆呆的角色已经非常游刃有余了。而大嫂和王骁也是稳定发挥,王传君似乎也在挑剧本的路上一路驰骋。
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本片的高潮太过平和,送照片的坎坷让人一下就能猜出来,小人物的突破现实中可能远远不会这么简单,不过为了照顾观众一直紧绷的泪腺,导演也算是做了一定的取舍吧。
这未必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电影,但也算是在这个80周年的节点上能起到非常不错的教育作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信念,也需要这些影片给我们的历史补补课,让我们自省自强。
扬瀚森基地
我希望你别管我为啥去看,收收味
扬瀚森基地
我的回复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