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点评一下IG第三赛段的五人组:丹妮最渴望复刻的巅峰DWG,在IG初具形态
从丹妮的思路开始说吧,哪怕是最顶级的冠军教练,骨子里也是有着某种对白月光打法的路径依赖的。
毫无疑问,巅峰的canyon和DWG,就是丹妮的白月光。
事实上,除了微妙的情感因素,对于丹妮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刻舟求剑,而是2020年那支称雄于世的DWG,以及它的野核打法,本就是最契合版本演变规律,且可以灵活调整的打法。
不过这里说的是IG,对于那支大乌龟就说简单一点好了,而且要侧重于和如今的IG重叠的部分。
简单来说,大乌龟当年的打法,是辅助深度参与的上中野打法,设计师非要在那年探索打野位经济的极限,导致canyon的位置过于突出,但大体上还是在上中野打法的框架内:
上路的nuguri以他没有短板的英雄池提供单带(剑姬),坦度(奥恩),团战aoe(凯南),甚至还可以为野核男枪玩露露。
当然了,最逆天的,还是要数牛古力的后期输出和收割型战士:刀妹。
这一点主要是用来弥补鬼皇后期凯瑞能力不足,只不过那年的大乌龟太强了,sn并没有逼出他们这一手终极后期保障。但21年牛古力离开后,面对后期拥有scout和viper的edg,牛古力的缺失就比较刺眼了……那年圣枪和khan都驾驭不了刀妹,但显然对DK影响更大。
然后是中路巅峰许哥,发条,辛德拉,卡牌,提供六级后强大的控场,以及野区团战的控制和输出。
这个上中野组合因为英雄池过于全面,有着太多种战术组合方式,以至于之后的丹妮无论怎么苦苦追寻,调教打野,都再也找不到理想形态了。
包括如今在IG,也只能说是初具形态,还需要进一步调教,验证。
虽说jiejie已经不再上场,但为了思路完整,我们还是要从jiejie说起,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丹妮是从什么时候对jiejie绝望的?
或者说意识到jiejie永远无法变成他想要的打野形态呢?
我的回答嘛,当然是在ig横扫we的时候。
在经历整个第二赛段之后,丹妮很容易确定jiejie的打法:前期保守无节奏(别说什么控龙率高的话术,前期节奏是要和线上联动的,和控龙率没关系),个人发育优先。
但问题在于,jiejie虽然个人发育优先,但却从来和野核打法不沾边。
真正的野核,哪怕是2020年的canyon,也是有着野区进攻之外,变奏抓线上的b计划,甚至转线下路推塔的c计划的。
因为原神哥的游走习惯,以及潘森辅助的存在,大乌龟几乎总能在先锋团投入四个人的战力,以至于那年的对手,几乎没有敢和他们接这种团的……接了也打不赢。
更何况大乌龟还有一手经典的招式:
原神哥团前发骚吸引火力,然后丝血逃跑,其他三人趁机暗度陈仓,把野区资源刷掉走人。
但如果因为技能cd之类的缘故,导致先锋团大乌龟少人,canyon可以在先锋团前突然抓上(对手上路肯定要支援先锋团),或者在小龙团战消耗对手后,利用鬼皇的炸弹人英雄机制转推下路。
任何打法都需要b计划,没有哪个冠军是一招鲜拿到的。
就好比哪怕是2018年前中期无敌的ig,也要在kt的考验下,在决胜局掏出后期双射手才能完成蜕变一样,大乌龟同理,最懂野区规划的打野canyon,事实上从来也不缺少和线上的联动,中野亲和率更是相当之高,第二年更是有种互为镜像的既视感。
说回jiejie,丹妮对他的妥协不可谓不大:
丹妮围绕jiejie进行bp,设计战术,规划整体打法,让jiejie在对阵we时打出了超强表现(节奏起飞的全能波比,无限超神的巨魔之王),但这是建立在他吃掉了大量的团队资源的局面下:
第一把的波比,全队坚持不懈地围绕他进行野区进攻,一次失败,第二次再来,不但辅助全程配合,连上单兰博也tp包夹,终于在前期失败之后,通过牛头的闪现开团,兰博的神级大招一波打回。
但事实上呢,这样的投入回报率非常低:
直到四十分钟ig还是只有两条小龙,打野和线上的亲和更是一如既往的差。
更重要的是,上单兰博和中单狐狸这种的阵容,后期面对对面的奥恩,蝎子,布隆这种巨肉,如果没有rookie神一样的狐狸魅惑开团,绝地操作,jiejie的波比这时候能干什么呢?
哪个顶级打野能在全队围绕的局面下还让对面听牌小龙,让自己全队陷入被动?
虽然结果是赢了,但对手是底牌已经暴露的we,面对blg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jiejie除了第一把掏出劫,延续了野区进攻的成功之外,之后就再也难以为继了。
当年金晶洙教练评价ning:当我发现我无法控制ning时,我感到恐惧,但没有别的选择,我必须设计战术,确保ning发挥出色。
如今jiejie和丹妮也这样……但ning回报给ig十八连胜,回报给ig春夏常规赛无敌,以及总冠军……jiejie呢?用四十分钟拿两条龙丢三条回报吗?
这不仅仅是龙的数量问题,而是这意味着,ig到了四十分钟依然无法拿到远古龙终结比赛。
对面三个大肉的阵容,真指望gala的打四枪就需要换子弹的烬一枪一个吗?
那把实际上都知道,最后赢在肉鸡超越常规的狐狸上,硬生生用一次次魅惑把we的铁桶阵拆了。
换言之,当丹妮真的把球给jiejie,让他成为箭头之后,他反而因为在打野优势转化(野核必修课,野区反哺线上,甚至策划整个进攻节奏)方面一如既往地灵性不足,导致无法转化优势终结比赛。
之于对blg时,他连个人优势都没有了,那就更不用说。
如此,愿赌服输。
……
之后wei成为首发,丹妮开始围绕rookie重构他对白月光战队的想象。
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这一决定将会成为肉鸡职业生涯的一个巨大转折点。
说到这里,我先跑个题,说一说我对肉鸡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比赛,2018年对kt第五场的妖姬:
面对kt那个乌鸦,螃蟹,岩雀,小炮,布隆的阵容,教练建议肉鸡拿加里奥,但肉鸡拿了妖姬。
我对这场比赛印象深刻,并不是说这把妖姬多猛,而是这样生死时刻的选择,特别体现肉鸡这个选手的比赛特质,甚至可以说是那支ig的比赛特质:
在一个明显的后期阵容里,肉鸡用一个中期最强的英雄,来确保后期打法可以顺利进行,这把的妖姬并不是刺客,而是用链子给控制的法师(主要是线上配合千珏抓人,以及前期小龙团),以及用灵活性进行消耗的法师。
在阿水闪现向前四杀之前,肉鸡刚刚冲进去打出了小炮的双招和大招,最大限度地阿水的收割铺平了道路。
在这种输一场就回家的时刻,肉鸡这种选择至少可以看出这个选手的三个特点:
喜欢用操作解决一切问题。
喜欢主动性强的英雄,哪怕为此牺牲容错率。
对自己的中期能力最为自信,哪怕生死时刻,也不考虑由自己来亲手操刀后期大核。
这种特质是贯穿肉鸡整个职业生涯的,直到他遇到丹妮。
而在英雄联盟中,在决胜局,拿大核拖后期恰恰是最稳妥,最有决定性的一种办法……这就是肉鸡职业生涯的注脚:如果theshy没有在2019年开发出后期大核如吸血鬼,天使这样的选项,如果阿水依然像2018春夏那样大量失误,甚至在对kt的第五局也没顶住,肉鸡所在队伍会是什么结果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肉鸡所在的队,一旦adc不靠谱,肉鸡就会越走越极端:不断给adc让兵线,不断用越来越激进的方式找机会……唯独不考虑自己拿一个后期吸血大核。
年轻时操作好,且遇到了可能是lpl史上最具天赋的一支冠军队,肉鸡这种打法就算是毁誉参半,倒也不至于被过分指责。
但在如今的IG2.0版本里,一切都变了,仁川中上前中期没那么无敌了,下路对线缺乏进攻性,辅助英雄池在理论上没有短板但缺乏一些野性创造,新打野长于节奏短于自己凯瑞。
这一切都意味着,rookie和theshy两个人,到了必须要赢的时候,至少要有一个人拿到后期凯瑞位,配合gala,才算是真正完备的bp逻辑,尤其是在这个越来越强调团战的版本。
幸运的是,肉鸡的游戏底子足够好,甚至可以说是最顶级的那种好。
后期大核什么的,主要是难在思路,操作难度其实是低于中期刺客的……所以我们终于看到肉鸡开始拿发条赢比赛了(对京东发条表演局),拿维克托赢比赛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居然还拿永恩极限凯瑞了一把。
肉鸡,ad战士英雄,后期,独c?
这三个词汇以前从来不会同时出现在肉鸡身上,所以肉鸡赢了之后笑的也是近乎笑容失控的开心……成功突破舒适区不说,还成为了最耀眼的那个人。
在这支ig里,在打野是wei的情况下,仁川中上是互为影武者的关系。
每场比赛,wei会根据阵容和战术,选其中一个进行重点养爹,寻找进攻机会。
比如之前对al,wei两分钟里帮兰博连续越塔,今天对京东则帮的是肉鸡的发条。
说到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我们要说一说版本的变迁。
总的来说,每年只要进入后半年,lol这款游戏里,上中野打法的权重总是在不断提升的。
随之而来,则是野辅不再具备统治性权重,围绕野区资源的打架次数减少,以及单线能力,团战阵容的重要性开始提升。
无论版本怎么变,设计师最终都是要让五个位置围绕中路形成一个大概平衡和战术整体,而不是像上半年那样,让战士打野和硬辅的存在感那么强,让上路在游戏前期没有存在感不说,甚至还要被换线折磨。
最终,设计师考验的是各个战队的综合能力:野区资源争夺能力,线上能力,前期小规模团战能力,后期五对五团战能力,优势转化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决出的胜者足够有说服力,也让比赛更加多元化。
否则就会出现上半年那种谁掌握了速龙战术,谁就所向无敌的场面。
换言之,越往后半年去,上中野越有宰制力,越往后去,中路的天花板越高,中单位的表现越重要。
说回上中野打法:这其实是一个排列组合,取决于三者以谁为核心。
当然了,进入夏季之后,除非是野核版本,或者别无选择,否则打野肯定是不能当核心的:你看滔博有看片哥这种极其喜欢吃经济的打野,也已经开始把球传给下路的哥哥了。
除非是al这种暂时真的找不到线上传球对象的……
所以事实上,ig上中野打法可以分为两种:保上路主要是追求边路突破和上半区优势,下半区的资源能争就争,不能争,就凭借对上半区的控制力置换防御塔,给c位寻找发育空间。
然后,和对手争夺龙魂和远古龙决胜,把球交给adc。
对al第二把的兰博就是这样,养兰博让ig有了中期支点,al拿着三核阵容,在发育起来之前,也不敢在团战中招惹兰博,ig控到前两条小龙后,就安心玩资源置换,给塞纳拖发育,快三十分钟才小龙听牌。
打野保中路,那就是要前中期起节奏了,比如今天的发条:早早拿先锋攻略中路一塔,视野压制后不断策动攻势,一路滚起雪球,送了gala三天里第二个五杀。
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当肉鸡用永恩拯救世界时,ts的兔子数据是1-7,当对al第二场wei两次上路越塔时,肉鸡的安妮正在中路草丛花式被抓,全场花式阵亡。
这并不是简单的失误,而是仁川中上的思维惯性:他们都当惯了战术轴心,一旦成为策应角色(就比如wei越上时,肉鸡的安妮实际上是在保护中路草丛视野,避免上野被抄了后路,并不是无缘无故死了),他们往往会不太适应,导致大脑宕机:
当年大乌龟围绕canyon做事时,中路秀妹被抓的次数也不少……只是没有肉鸡这几天这么喜感罢了。
这个问题肯定不小,尤其是强强对决时,无谓的阵亡非常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但既然是思路问题而不是操作,对于肉鸡和ts来说,终究是可以调整的,只是时间问题。
比较反常识的是,ts其实是五个人里最不需要调整打法的人,他和丹妮合作更早,打法早已完成了适应,所以这篇就不多谈ts了,回头给他单独出一篇。
总的来说,上中野这个战术框架成立之后,meiko实际上是最大的受益者……嗯,终于可以详细聊聊meiko这个大满贯辅助了。
meiko的英雄池软硬辅兼备,基本功非常扎实。
但是,不存在真正全能的选手,任何选手都有他的游戏风格偏好,或者说核心特质。
无论时间,版本,队伍环境,个人状态如何改变,这个核心特质是不变的。
首先说大局观,meiko的大局观好,这是事实,但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好。meiko大部分职业生涯在edg这种纪律严明,底蕴深厚的豪门战队,所以基本功扎实,英雄池全面这是事实。
但edg这个队伍,它的真正的决策权并不在选手手中,它学习的是韩国的玩法,通过对游戏机制的深层次研究,将一切游戏思维都数字化,就像nba的魔球打法一样。
选手只是算法的奴隶。
所以,meiko的大局观,决策,创造力事实上都是被非议的,或者说,大多数时候是被非议的,因为edg的公式化打法,又没有强大的双c能力支撑,在世界赛屡屡碰壁。他们追求的万全之策,让他们显得保守懦弱,死气沉沉。
只有2021年例外,版本契合,外加scout和viper这对史诗级前中期不缺进攻性,后期更是天下无敌的双c,这才真正激活了edg的灵魂:原本就扎实的基本功,严明的纪律性,再加上核心选手的天才,jiejie的勇气,这才将他们推向了王座。
meiko这位edg选手,从来不是进攻的策划者,他只是一个服务于核心选手的信息处理器:edg的打法是固定的,就是下路打线优控小龙,稳住前中期节奏,等中路发育后期决战。
meiko所有的决策和信息处理,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一旦这个核心思路出了问题,meiko自身是不负责创造机会,且很容易思路混乱的,甚至不如某些愣头青莽夫。
当需要在混沌中舍命一搏时,meiko往往习惯于亢龙有悔的中庸哲学,三分力气攻击敌人,七分力气预防意外,除非实力碾压对手,否则这么打遇到实力相当但却更激进,敢梭哈的对手,往往就是节节败退。
除非他玩的是牛头,牛头大招提供的超强容错率,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他的犹豫,以及对失败的担忧。
这就是古往今来所有的智将的局限,比如五代时期号称一步百计的刘鄩,遇到李存勖这种刚猛打法,效果就远不如王彦章这种同款猛人。
说meiko开团果断,技能精准,整体判断优秀,这都没问题,但全都建立在战队教练或者核心选手已经给了他明确的大方向,并且可以确保这个大方向不出问题的前提下。
meiko英雄池确实没有短板,甚至能在2021年世界赛掏出时光老头。但要注意,时光老头是t1战队半决赛面对强大无敌的dk率先拿出来的,并不是edg首创,edg是在抄作业。
更重要的是,t1战队,用时光展现出来的游戏内容,除了用复活机制解决showmaker妖姬的刺杀,还可以用e技能的加速让烬不断上前用第四枪消耗对手,不但抵消了妖姬和维克托的消耗,甚至消耗能力更强。
但edg是没有消耗这个选项的……viper是后期保障,不可以承担风险,更重要的是,dk已经有了一定准备。
真正解决掉妖姬的,反而是打野jiejie的皇子,人群中eq精准击飞,烬w技能定住,秒杀。
最后帮edg解决问题的,反而是最不像edg风格的jiejie。
换言之,meiko的确表现出对不同战术体系的适应能力,但适应程度距离世界水平仍然有一段距离,他最核心的风格仍然是lpl唯一真正擅长的打架风格(edg夺冠那年是学会打架了的,正式融入了lpl大家庭),他的一切优点缺点,都要在这个核心风格之内辩证看待。
正因为如此,当ig在第一第二赛段场上思路混乱时,meiko就是被影响最大的那个。
当第二赛段季后赛丹妮围绕jiejie设计野区进攻,有了明确思路时,meiko也跟着活跃起来了。
当面对blg,jiejie的野区进攻受阻时,meiko……
就是这样了,当ig的思路围绕上中野固定下来,并且meiko领悟了教练的意思之后,他不但恢复了正常,甚至还能动辄惊艳一下,游戏热情也随之高涨,俨然是lpl版本的原神哥了……
这就是meiko,他扎实的基本功,让他可以在lpl适应各种风格,但前提是有风格。
看了第三赛段meiko的野辅联动,中辅联动,谁敢相信他其实是一个长时间对打线抱有执念的辅助呢?
说到打线,自然就说到gala了。
gala这几场存在感大大提升,无论正面反面,这算是ig思路明确的另一个体现,adc是团队思路的终端。
甚至随着ig思路的确立,gala也敢偶尔展现出线上的进攻性了。
原因很简单,心里有底了,知道整体的比赛脉络了。
任何执行力,都要先消除心中的疑惑。
对于gala来说,他真正的挑战在于,他要参与进丹妮的整体思路里,并且深度领会。如果丹妮以复刻巅峰DWG为目标,每个选手都会在某个时刻,需要独立做出判断并行动,这不是战队有人指挥就能解决的。
在一大堆传奇队友身边做独立判断,这对于之前的gala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甚至比线上进攻还陌生。
这才是gala的飞机,塞纳,卡莎三次送大节奏的根本原因。
不过没关系,时间还早,当年的阿水也是这样一路送过来的。
最后总结一下,ig初步确立了一个最适合版本演变规律的思路,打法的丰富性,层次感和深度大大提升,已经明显具备了强队的影子。在这种基础上,哪怕丹妮搞科研,ig的打法也依然有模有样,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变成喜剧。
是的,ig这段时间最难得的,不是赢的局都是二比零,而是在每一次的第二局丹妮或多或少,暗戳戳搞科研的前提下(所以第二把经常打到四十分钟),依然把这些科研局都赢下来了,只有对fpx时翻车。
对于观众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之后只要不是丹妮脑洞太逆天,ig的比赛应该都不会太难看了。
秦赋
写的很好楼主,在这个串子漫天飞的论坛有这种分析很不错了
kkikkk
· 四川很明显看的出来丹妮有意识在重新塑造队伍风格……特别是rookie 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