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2万字&130镜头】“全网最深度”比尔球探报告
目录
1/前言
2/出生日期、年龄、国籍、身高、臂展、体重综述
3/出战场次、基础数据、高阶数据综述
4/比尔近2年遭遇伤病综述
5/进攻体系中的定位&进攻端技术特点拆解
一、无球进攻板块
(1)无球开发——无球绕掩护
(2)无球开发——手递手发起、空切
(3)无球接应——弱侧接应、定点进攻
二、持球进攻板块
(1)挡拆进攻履历、技术全方位拆解
(2)单打技术解析
三、比尔传控水平解析
四、比尔进攻端的缺点与不足
6/防守端定位&防守端技术特点解析
一、太阳时期防守端定位综述
二、比尔单防能力“抽丝剥茧”式解析(一对一跟防、干扰投篮、处理掩护能力评估)
三、抄截表现相较以往有所进步
四、比尔防守端的缺点与不足
7/结语
镜头解析数量(GIF+赛场图片):130
全文字数:接近20000字
主要参考样本:24-25赛季、23-24赛季(及季后赛)、20-21赛季(及附加赛、季后赛)、生涯早期部分录像
文章使用赛场案例:24-25赛季&少量20-21、23-24赛季
前言
“比尔在去年夏天选择忠诚、选择对球队保持耐心跟随球队一起重建。他本可以选择加盟一支强队,这样他就能肯定入选全明星,但他不想那么做。他想要对球队保持忠诚。”——20.1.31
“奇才正与比尔的团队进行紧密接触,商讨其未来。”——23.6.15
“比尔已同意与菲尼克斯太阳队买断合同,并计划在完成豁免后加盟洛杉矶快船队。”——25.7.4
短短的三段新闻,囊括了比尔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显然,比尔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后才决定离开奇才的。
他曾和库里一较高下——争夺得分王,进入过最佳阵容,成为过全明星,是风光无限的“比老大”。但,5年1进季后赛的滋味并不好受。
做下决定的那一刻,比尔的目标只有一个——投奔太阳,和杜兰特、布克一同发起对总冠军的冲击。
然而,最后的结局与当初的憧憬大相径庭。比尔在开季便遭遇伤病困扰,仿佛也已经为自己不算成功的太阳生涯和“太阳三巨头”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作为“咖位”最小的巨头,在杜、布身边降格为副攻手后,无法拿到奇才时期那般多的球权,最擅长的得分无法得到最大化发挥。因自身技术特点和杜、布的一定程度重合,也无法与其他两位核心形成良好的互补。
再加上糟糕的出勤和严重溢价的合同,使得比尔成为了“千夫所指”。
杜兰特被交易至火箭,标志着太阳正式进入“下一阶段”。而比尔也主动放弃部分工资,配合太阳完成买断,离开了这片“伤心之地”。
去寻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港湾,以及一次“重生”的机会。
出生日期、年龄、国籍、身高、臂展、体重综述
布拉德利·比尔出生于1993年6月28日,现年32岁,国籍美国,身高193cm,臂展203cm,体重94kg。
出战场次、基础数据、高阶数据综述
布拉德利·比尔24-25赛季一共为太阳出战53场比赛,其中38场首发出战。
比尔出战时太阳22胜31负,缺阵时太阳14胜15负。
场均32.1分钟,17分,3.3篮板,3.7助攻,1.1抢断,0.5盖帽,1.9失误,投篮命中率49.7%,三分命中率38.6%,罚球命中率80.3%。USG21.9%,TS59.8%。
EPM-1.1,EPM胜场贡献2.3。LEBRON-0.8。BPM-1.1。
比尔出勤&伤病情况综述
比尔曾一度以铁人著称。16-17赛季,比尔的出勤达到了77场。17-18、18-19两个赛季更是连续82场全勤,赛季总出场时间达到3000分钟左右。
然而在此之后,伤病便不断找上比尔。在19-20——24-25赛季,比尔的平均出场次数仅有52场,平均出勤率只有64%。
在太阳的两个赛季,比尔的平均出勤只有53场。
其中在23-24赛季,比尔饱受背伤困扰,背部的伤势让他缺席了19 场比赛。还有10场比赛分别因腿筋伤势和右脚踝扭伤而缺席。
在一次接受采访聊到自己背部伤势时,比尔表示:
“背伤让我很沮丧,恢复的过程也很艰难,我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背部伤病,所以我不知道如何处理它。我不想过于急躁,让自己的伤势变得更加严重,我只能尽量的治疗它。”
在24-25赛季,也就是上赛季,比尔的健康状态也丝毫没有好转。
比尔并没有遭遇过太过严重的伤病——让他连续伤缺最久的伤病是腿筋拉伤的8场,其次是小腿拉伤的5场。但整个赛季都在与各种各样的“小伤”做斗争。
以时间线的方式梳理比尔上赛季遭遇的伤病,括号内表示连续缺战场次:
10.27——右手肘酸痛
11.1——右手肘酸痛
11.14-11.21(5场)——左小腿拉伤
12.1——左小腿伤病管理
12.14、12.16(2场)——右膝肿胀
1.17、1.19(2场)——左脚踝扭伤
1.23——左脚踝扭伤
2.8-2.21(4场)——左大脚趾伤势
2.28、3.1(2场)——左小腿紧张
3.11——左小腿伤病管理
3.18-4.2(8场)——左腿筋拉伤
而频繁的伤病困扰,也势必会对球员的竞技状态、心理进行双重摧残。
比如在对阵凯尔特人的比赛,全场打出7中0的比赛之后,比尔在赛后采访直言:
“是心理上的问题,自己在犹豫要不要全力以赴,但又不想让伤势复发或受到任何影响。这就是个心理关口。我现在应该已经迈过去了。今晚这场比赛就当是一个释放,让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感觉很好,我可以爆发,我可以在场上做得更多。我现在心里有底了。”
诚然,进攻端的降权更有利于比尔对自身效率的维持。但在饱受伤病摧残,降低控球权重和触球次数(更少摸球会影响手感培养)、防守端承担更重的防守任务的情况下,仍然维持了出色的效率(TS59.8%),这本身也是一种本事。
比如在博格丹球探报告中我提到,博格丹在上赛季前半段打出“灾难性”表现,跟频繁遭遇下肢伤病,以及在老鹰控球权的明显降低有很大的关系。
进攻体系中的定位&进攻端技术特点拆解
进攻体系中的定位:有无球结合的后场副攻手,弱侧接应点,第二挡拆发起人
进攻端技术特点拆解
一、无球进攻板块
比尔的无球进攻可细分为两部分,即:“无球开发”和“弱侧接应”。为了能够更直观的感知到现如今的比尔,相较于巅峰期在无球一端打法、定位上的变化,我们先从“无球开发”说起。
(1)无球开发——无球绕掩护
2021.1.7奇才vs76人,比尔先是佯装空切,利用向前的惯性带开丹尼格林,随后立即借助拖布的掩护兜至中距离区域接球,随即出手中投,惩罚恩比德的沉退。
这是比尔在开局帮助球队拿到的第4分,也为他生涯最强单场表演——单场狂砍60分拉开了序幕。
而无球绕掩护,刚好是比尔当赛季最常用的无球进攻手段。
“极具天赋的跳投手,投篮动作流畅自然,出手柔和。必须时刻被防守者重点盯防。无论是绕掩护接球投篮还是定点投篮都极具威胁。”
新秀报告中如此评价道大学时期的比尔。
“有无球结合的后场得分手”是比尔身上的重要标签,其巅峰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便是能够同时兼顾“无球开发手”和“头号持球挡拆核心”两种角色。而无球绕掩护进攻可谓是曾经比尔武器库中最常用的“无球武器”。
奇才时期多个赛季,比尔的无球绕掩护频率都是联盟一流。
以比尔最巅峰的20-21赛季为例——当赛季他把“控球权”更多让渡给威少,在无球方面有所加产,更多通过空手跑动、借助无球掩护寻觅出手机会,而威少在这些回合中则可以为他上球,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配合。这一年他无球绕掩护频率联盟第3,且联盟没人能在无球绕掩护产、效上同时超过比尔:
大瓦扎实的掩护直接撞飞了防守比尔的路威,比尔借掩护兜至左侧肘区附近,迎着贝弗利的回收协防出手中投,稳稳命中。
向前跑的瞬间利用惯性以及手部动作撞开多尔特,随即借助莱恩的掩护进一步延阻多尔特,比尔自己反跑回三分线外时已获得足够的投篮空间,接威少助攻稳稳命中。
连续无球移动、反跑操纵掩护墙,第三次无球反跑成功摆脱范弗利特追防,威少心领神会——人到球到,比尔接到球后直接启动突破,攻击防挡拆的伯奇的横移,攻框得手。在加时赛打进关键进球。
无球发动“Horns Chest”战术,接球后运一步进一步摆脱西蒙斯的防守后,出手持球中距离,惩罚恩比德沉退。
对于快船而言,上面威少和比尔:
一个扮演“无球终结点”通过空手的移动、借助无球掩护,寻觅投篮空间;
一个扮演“大脑”、“发牌手”给其上球,帮助其判断局势、阅读防守。
这样的画面并不陌生。因为在上赛季的快船,经常能够见到鲍威尔和哈登有类似的配合。
在鲍威尔的球探报告中,我提到:
“我喜欢把鲍威尔和哈登的配合比作“大脑”与“利刃”。
哈登主持球、策动,无球是相对短板;鲍威尔以无球乱战为主,主要价值在于终结,不善策动,而哈登刚好是那颗“大脑”。
他可以给无球兜出、快攻跟进的鲍威尔上球。而鲍威尔则可以是哈登的“手足”,为球队提供火力,缓解哈登的得分压力。二者在进攻端能够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互补。
本赛季鲍威尔接到的传球中有31.4%都是来自哈登的传球,哈登场均要助攻鲍威尔1.9次,断档第一(全队助攻鲍威尔第二多的邓恩是0.9)。”
哈登可以通过持球决策,帮助为空手寻觅出得分机会的鲍威尔判断局势、上球,“帮他思考”从而一定程度上掩盖鲍威尔决策能力缺失的短板。
哈登和鲍威尔,威少和比尔,两组后场搭档相互配合、共存,又在技术特点上一定程度上互补的案例,也能够为哈登、比尔的搭档提供很有价值的经验以及一些理论基础。这也是哈登积极招募比尔,比尔愿意投奔快船的重要原因。
但这里有个基础是,这最好建立在球队愿意为他们倾注无球战术权重的前提下。
对于比尔来说,他在太阳的无球战术权重与自己在奇才时期相比,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比尔的绕无球掩护进攻频率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
可以看到,比尔在21-22赛季奇才时期,无球绕掩护进攻就有过一次较为明显的降权,在去往太阳后更是如此。
虽然相较于沃格尔时期,在布登任下的太阳,已经是联盟中绕无球掩护发起频率最高的球队之一(第13-第3),但布克、杜兰特这头两号核心都要优先吃掉队内的无球战术权重,所以比尔在太阳时期无球掩护权重,已经低到“寥寥无几”。
在上赛季比尔的绕无球掩护占比已经掉到4.8%(21赛季是13.6%),登场的1700分钟里,进攻次数仅有41次,而在最巅峰的21赛季,这项数据是237次(总上场时间相差大约400分钟)。
不过好消息是,上赛季原第一无球发起人乔治离队,是鲍威尔无球绕掩护加权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下赛季鲍威尔离队的快船,相比于有布克、杜兰特的太阳,对于无球绕掩护开发的“需求度”理论上会更高。
纵观整个生涯,比尔0.96的无球掩护得分率虽然算不上差,但也称不上很高效。
这也是除了布克、杜兰特都要吃掉无球战术权重之外,比尔降权的另一原因。
综合产效,比尔绕无球掩护进攻表现最佳的赛季,也就是他最巅峰的21赛季。
比尔在太阳仍保持着少量的无球掩护戏份。并且上赛季的得分率与生涯平均相当,仍然能在少量的回合中看到他尚存的无球功底。
比如像下面这些回合,通过无球跑动、借助掩护,直接获得投篮空间。
太阳边路发动清空一侧的“Double Drag”:
比尔先是在泰厄斯琼斯持球发动的“Double Drag”中作为掩护人,随后立即假挡快拆,并且借助普拉姆利的“Exit掩护”移动到底角。
塞克斯顿示意换防,乔治被掩护墙挡住,比尔获得空位出手机会。
边线球回合:
比尔借助弩机的掩护从禁区兜至三分线外,弩机扎实的掩护牢牢挡住追防的卡马拉,比尔接球三分手起刀落。
底角启动,借助普拉姆利的“Pin Down”(下掩护)兜至左侧肘区附近,邓罗没有继续追防而是换防普拉姆利,于是比尔接球后立即出手中投,惩罚阿德巴约的高位沉退。
向上移动接球后迅速衔接回拉,通过对掩护墙的操纵配合普拉姆利的掩护,使得萨格斯被掩护墙牢牢挡住,比尔接球三分稳稳命中。
也可以像下面这些回合这样,借助无球掩护起手式接到球后,再通过后续操作进一步获取投篮空间。
借助弩机的“Pin Down”(下掩护)兜出接球,接到球后比斯利紧追不舍,重新纠缠上比尔。
比尔看到面前的里德站住了护框位置,弩机的“戈塔特掩护”又慢了半拍,不便于直接攻框。比斯利又完全处于自身右侧,于是在用右手支开比斯利的同时迅速衔接向左的撤步,以寻求最大化的投篮空间,出手中距离稳稳命中。
和泰厄斯琼斯配合发起清空一侧的“Horns Chest”获得了身位优势,威少的佯装刷卡造成了比尔的迟疑,失去了直接拔起投篮的机会。
于是比尔顺势借着身位优势向内线突破,把戈登卡在身后的同时,借助内线弩机的“戈塔特掩护”攻框得手。
借助普拉姆利的掩护兜出接球后加速突破,面对换防的米勒,利用对抗和突破的惯性直接抗开米勒,随后使用以及抛投躲避马威的起跳护框干扰。
借助伊戈达罗的下掩护兜至右侧肘区附近接球,威金斯直接换防。
于是比尔炸球启动突破,对抗之后,使用自己在中距离区域操作时,最常用的招式之一“刺探急停”,扩大圆柱体。
随后迅速衔接向左后方的撤步,以寻求投篮空间最大化。完成撤步动作顺便也完成了“脚步重置”,直接出手中距离,稳稳命中。
一、无球进攻板块
(2)无球开发——手递手发起、空切
我最喜欢的上赛季比尔的无球进攻回合,来自12.22太阳vs活塞的比赛中一组连续的镜头——比尔在比赛的第2节连续通过无球“戏耍”坎宁安。
这个回合太阳发起他们上赛季较为常用的手递手战术“ANGLE POP”:
由于坎宁安的防守注意力一开始被强侧的挡拆吸引,反应到要兼顾对位人时比尔已经空切抢出身位优势,里德也一定程度上被上线的弩机调度。
比尔按照战术环节照常执行“45°Cut”直接摆脱了坎宁安,扣篮得手。
将球交给弩机后进入与中锋衔接手递手/空切篮下的”二选一猜拳游戏“,连续的小幅度晃动跟坎宁安“心理博弈”。
在坎宁安以为比尔会上前衔接手递手,不断向弩机移动并观察弩机位置的瞬间,比尔立即切入篮下。
弩机站在高位也帮助比尔调离了对方中锋里德,比尔接到球后躲过霍兰德的回收协防上篮命中。
这个回合比尔倒是真的上前与弩机发生了手递手,坎宁安也迅速挤过掩护,但这个回合的巧妙之处在于:比尔这里并没有走掩护墙一侧,而是接到球后迅速回拉、炸球,随即出手持球三分。
比尔一直有着较为不错的空切嗅觉(与其他后场主、副攻手横向对比)和出色的空切效率,其中在最巅峰的21季,比尔每36分钟空切频率达到了1.9次。
对于一些球员而言,空切更像是无球“接应”的手段,而非“开发”。但对于比尔而言,空切不仅可以是接应手段,也可以是一种“无球开发手段”。
在小琼斯的球探报告中,我提到,小琼斯上赛季的空切可细分为“自发型空切”和“战术型空切”。其中通过战术设计,为小琼斯制造空切袭框机会的“战术型空切”,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种“无球开发”手段。
回到比尔,上赛季的比尔有不少空切,都是来自与防守人“斗智斗勇”的手递手/空切的“二选一猜拳游戏”:
先是佯装上提和中锋打手递手,实际空切反跑骗过防守人后袭框得手。这也是我把比尔的手递手和空切放到一起讲的原因。
这当然不是比尔第一天习得的“把戏”,20-21赛季奇才时期案例:
再比如无论是在奇才时期,还是在太阳时期都有发起案例的:
发动“Iverson Cut”(艾弗森空切)后直接切入篮下取分。
相比于较少空切的鲍威尔,这是比尔在无球一端能够打出的更多样的技战术配合。
来到手递手部分。
和绕无球掩护一样,比尔的手递手发起戏份在来到太阳后也有较为明显的降权。但在太阳比尔完成了手递手进攻的“减产增效”,最近3个赛季手递手进攻效率都十分可观。
手递手可谓是上赛季比尔最高效的进攻手段之一,甚至要高过定点,仅次于空切。上赛季的比尔也是联盟中手递手进攻最高效的的球员(剔除每36分钟产量不足1的球员)。
奇才时期,为了更利于比尔展开手递手进攻,布鲁克斯教练会为其设置一些手递手战术。
比如下图中Postol(手枪)系列的“Miami”战术:
虽然在太阳,比尔的手递手战术权限有所降低。但布登还是会为比尔设计一些手递手战术,例如“ANGLE POP”。
上赛季赛场案例:
半转换进攻与普拉姆利发动手递手配合,点到科内克特。
突破衔接急停变向回拉,注意看比尔的动作和蹬地角度,在完成的一瞬间其实比尔下意识想要使用“拜佛”随即衔接二次突破,加速攻框。
但在上一步,急停变向回拉的环节,比尔就已经把科内克特“晃飞”,制造了足够的投篮空间。
在阅读到这一点后,比尔迅速调整下一步进攻环节,把原本的“拜佛”之后衔接二次突破,更改为了炸球、撤步,进一步拉开投篮空间。随后中投稳稳命中。
与普拉姆利手递手,随即衔接“Stack”(西班牙挡拆),波杰没有管外拆的阿伦,而是选择直接夹击持球突破的比尔。
于是比尔在波杰下手掏球时,直接完成合球并且撩起手臂造成波杰犯规。随后一记近框挑篮把球打进,打成2加1。
过半场后立即和弩机发起Pistol战术配合:
弩机扎实的掩护完全挂住了追防的贾斯汀·爱德华兹。比尔接到球后在炸球的同时使用“刺探步”,一定程度上逼退博纳。
随后迅速衔接向左后方的撤步,进一步拉开自己与防守人的距离,创造投篮空间,随即出手持球三分。
和弩机在上线发动手递手进攻,弩机使用“Flip”传给比尔,随即设置非常扎实的掩护直接挂住了文森特。海斯也没有过于上前延误,而是选择高位沉退。
比尔在阅读到这两点信息之后,直接出手持球三分,稳稳命中。
和上一个回合情况类似:约基奇采取GAP位沉退/高位沉退,布劳恩则是选择从掩护下方绕过,于是比尔接到球后直接炸球随即出手三分,惩罚了掘金的防守。
对于比尔来说,手递手也可以是“第一波进攻”发起不利时,“随机应变”发起“第二波进攻”的手段:
比尔和普拉姆利超高位发起挡拆,拉尔松走下线绕过后紧跟,阿德巴约也延误至三分线附近,二者形成了短暂的“局部二防一”,造成比尔停球。
于是比尔迅速回球给普拉姆利,随即衔接后续手递手进攻,普拉姆利的掩护完全挂住了拉尔松,比尔则是使用一记中投惩罚了阿德巴约的沉退。
底线绕杜兰特、弩机两道掩护兜出接球,准备在肘区附近出手中投,但很快被布劳恩重新贴防。
于是比尔迅速把球回给弩机,衔接“第二波进攻”。利用弩机的掩护延阻布劳恩,约基奇也没有上提干扰,于是比尔直接出手持球中投,命中。
一、无球进攻板块
(3)无球接应——弱侧接应、定点进攻
加盟太阳之后,比尔的进攻角色显然不可能超过杜兰特和布克,降格为副攻手。在奇才的最后一季,比尔的回合占有率还有28.8%,本季则是21.9%。
除了降权之外,比尔也在渐渐接受着“配角化”的角色调整。巅峰时期的比尔能够同时驾驭“头号挡拆持球核心”和“无球开发手”的角色定位,现如今在太阳,比尔的主要定位则是“第二挡拆手”和“弱侧接应点"。
在持球一端,比尔的持球开发权限是生涯最低,前场触球次数断崖式下降,“控球权”相较于自己的前几个赛季也有明显的降低。
随着配角化的角色调整、持球的降权,比尔的无球进攻比重已经来到了(有统计以来)生涯最高。
但正如上文所述,比尔在来到太阳后无论是在绕无球掩护,还是手递手发起方面都有明显降权。
所以比尔无球进攻比重的增加,不是因为球队为他提供了更多无球战术支持、发起权限的“无球开发”方面的加权,而是更多是来自“弱侧接应”、定点进攻。这也是比尔在太阳经历“配角化”角色调整的重要依据。
从下图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比尔两个时期无球进攻的区别。
在奇才担任头号进攻箭头时,球队会为他倾注大量无球战术成本,以便于比尔在无球一端更好的开发进攻。所以当赛季比尔最主要的无球进攻手段,是绕无球掩护。
而在太阳,由于“配角化”的角色调整,比尔的无球已经大量集中于定点进攻。
因此,近2季在太阳,比尔的定点进攻频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
所以,摆在太阳时期比尔面前的一大问题便是,做为“定点攻击手”完成度如何?
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关乎着他担任更小角色时的“兼容性”,无球进攻的表现(因为在太阳比尔的无球进攻已大量集中于定点),以及“配角化”改造的完成度。
比尔生涯的接球三分效率一直相当出色,生涯接球三分效率能够达到40.1%,并且只有一个赛季低于36%。
比尔生涯部分赛季整体三分不准,很大的原因是被持球三分拖累了效率。高效的接球三分功底和生涯一贯出色的定点进攻表现,也给了比尔在定点加产同时还能维持高效的”能力支撑“。
所以,比尔在太阳定点进攻大幅加产的同时,还维持了生涯一贯出色的定点得分率,完成了增产保效。如下图:
25.2.23太阳vs公牛,比尔关键三分锁定胜局。
除了三分之外,比尔也能在对手上扑时,通过后续突破攻击防守人的Close out。
比如这个回合,鲍威尔上扑时站位过于侧向,“让出”了一条沿底线的“突破通道”,于是比尔在投篮虚晃吸引鲍威尔上扑后迅速启动突破,攻框得手。
弩机低位背打阿德巴约,吸引希罗协防,回球给强侧接应的比尔。比尔接球后阅读到希罗上扑,并且站位过于自身右侧。
于是立即向左路突破摆脱希罗。躲过海史密斯的刷卡后,使用一记近框的挑篮躲避篮下的阿德巴约,成功造成干扰球。
接球后立即启动突破,摆脱墨菲后使用近框的挑篮躲避米西护框。
接球后晃飞扑防的格莱姆斯,衔接后续突破。
由于禁区内有加福德、东契奇两人,所以比尔启动突破后的自己终结选择,除了突到油漆区的抛投,就是运一步中投,最终比尔选择了后者。
接球后迅速衔接突破,上前协防的内姆和油漆区的特纳直接和马瑟琳一起,形成了一道防线。于是比尔果断选择炸球衔接撤步创造投篮空间后的中投。
随着比尔在太阳降格为副攻手,不再是球队的头号进攻箭头;自身竞技状态下滑;无球开发权限、战术权重的明显削弱;持球三分的降权。
对手对于比尔无球进攻的“警惕度”和比尔自身的“无球牵制力”相较于巅峰也有所下滑。因此,在太阳的两季也是比尔三分出手环境最好的两季。
现如今比尔的三分已大量集中于大空位:
所以,比尔的三分射术以及无球牵制力,相较于鲍威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并且纵观整个生涯,比尔的大空位三分虽十分精准42.3%。哪怕是三分效率崩坏的最严重的21-22赛季(当赛季整体三分效率仅有30.1%)大空位也有40%的命中率。
但非大空位三分效率并不够出色,生涯平均只有33.9%。不过这个问题在来到太阳后有所改善,太阳时期这项数据达到了40.1%,23-24赛季更是逆天的46.6%。
二、持球进攻板块
(1)挡拆进攻履历、技术全方位拆解
持球挡拆是比尔最主要的进攻手段之一,也是比尔最常发起的持球进攻手段。
自沃尔报销、离队后,一直到加盟太阳前,比尔也一直在担任球队“头号挡拆进攻核心”的角色。
早年间比尔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便在于能够同时兼顾:大量挡拆发起的“挡拆持球核心”,和“无球开发手”两种角色。也就是开头所说的“有无球兼具的后场得分手”。
曾经的比尔在挡拆个人终结方面,兼具攻框侵略性(以及出色的篮下终结技巧、效率)、造犯规杀伤力(行进间有撩起手臂….制造犯规的习惯)、持球投能力(擅用比如“刺探急停”、撤步..技术动作创造投篮空间),“三重进攻威胁”。同时还具备同位置中不错的挡拆出球能力。
除了持球三分效率不够出色之外,持球进攻没有太过明显的短板。
比如这个回合,比尔和小洛发起高位挡拆,TT延误至三分线附近。
比尔持球推进到三分线后,炸球衔接二次突破,随后使用自己在中距离操作时的招牌技——“刺探急停”。
然后在衔接后撤步的同时也顺带完成了“脚步重置”,随即出手中投稳稳命中。
再比如这个回合,比尔和加福德边路发起挡拆,小萨外出强延误,结果直接被比尔变向后加速过掉。
随后比尔大步流星杀向篮下,躲过麦克德莫特的护框,上篮得手。
变向把球拉到左手后,佯装使用“Crossover”要走掩护墙一侧,实则是佯攻——“拒绝掩护”走掩护墙另一侧。
骗过领防的丹尼格林后,突破至中距离区域,面对恩比德的高位沉退,使用“刺探急停”随即衔接撤步中投命中。
但上赛季,比尔的挡拆进攻无论是从产量还是效率层面,完成度都有所下滑。
其实比尔的挡拆进攻权限变化,也能一定程度的反应出他生涯不同阶段的球队地位。
从沃尔整赛季报销的19-20开始,比尔扛起了更多的持球开发权限,挡拆进攻频率增长了50%以上。
而在加盟太阳后,比尔的挡拆权限“断崖式下降”,开始担任比尔身边的“第二挡拆发起点”。
效率方面:
在太阳的首个赛季(23-24),比尔完成了持球的“减产增效”,挡拆每回合得分来到了生涯最佳的1.02分。
一方面是因为,他生涯多数赛季不够准的持球三分突然爆种(39%);另一方面比尔仍然维持着可观的攻框产效;近框、中距离区域的效率,也在同位置中上游。
称得上是能够在篮下、中距离、三分线外,都能高效终结的“三层次得分手”。
所以23-24赛季比尔挡拆投篮命中率达到了53.5%,甚至要明显好过自己巅峰赛季的47.8%。
到了24-25赛季,虽然比尔打出了生涯最佳的近框效率。近些年还在不断打磨着篮下终结技巧,如今篮下终结“已入化境“效率达到了生涯最佳,中锋级别的73.7%。
但攻框侵略性、造罚球杀伤力,早已和以前的自己不可同日而语(也有更多降权打无球的因素),攻框受助攻率也达到了生涯第4。当然,比尔的攻框频率还是有同位置平均线水平,算不上差。
爆种的持球三分没能维持(跌至32.4%)的同时,长两分效率也有所下滑(42.7%)。
所以,虽然本赛季比尔挡拆行进间控制失误能力,相较前几个赛季有所提升。但挡拆投篮效率从上赛季的53.5%雪崩式下滑至42%,所以每回合得分已经只有0.85。
不过比尔好歹曾经长期担任过“头号挡拆核心”,还是能从上赛季的一些回合中,看出他持球挡拆进攻的底蕴。
除了常见的中锋单挡掩护之外,太阳还会为比尔设计一些西班牙挡拆(Stack)战术发起。
比如这个回合,比尔持球发起西班牙挡拆。
行进至中距离区域时使用自己的招牌技“刺探急停”,不仅逼退了守平延误的唐斯,还与追防的小麦拉开了身位差距,可谓“一石二鸟”。
随后立即衔接“脚步重置”,出手中投。
佯装给布克设置“Stagger”实则是比尔持球发动的西班牙挡拆,普拉姆利的掩护和布克的背掩护分别挡住了追防的西蒙斯和对方中锋艾顿。
比尔在突破行进间阅读到卡马拉的刷卡后,迅速合球撩起手臂,逼退的卡马拉的假刷卡。随后面对阿夫迪亚起步上篮命中。
发起西班牙挡拆,突破途中面对威尔斯的刷卡,迅速合球撩起手臂试图制造犯规,威尔斯连忙高举双手“放弃抵抗”。
比尔起步、起跳之后短暂滞空躲避伊迪护框后上篮打进。
我最喜欢的上赛季比尔挡拆进攻回合之一,利用假动作“戏耍”两名防挡拆球员的回合:
这个回合的精髓在于比尔对“Crossover”的运用。
在比尔完成Crossover的第一步,佯装向右侧突破时,防挡拆的八村、雷迪什都误以为比尔会走惯用手(右)侧。
而当比尔完成“Crossover”动作时,八村和雷迪什已经完全失去身位。
比尔加速突破直杀篮下,面对回收护框的浓眉,滞空的同时使用小幅度的拉杆躲过协防,上篮打进。
持球过半场和伊戈达罗发起挡拆,菲利采取高位沉退,比尔挡拆行进间观察防守阵型,发现由于菲利采取高位沉退,并且马卡没有进行大范围回收。
所以顺下的伊戈达罗和弱侧底角的奥科吉都没有终结机会。
于是选择自行终结,一记假空接真抛投,使得菲利不敢过度上前干扰,稳稳命中。
借助弩机的掩护摆脱出第一拍身位优势之后,再借助弩机在内线设置的“戈塔特掩护”攻框得手。
和伊戈达罗在LOGO位置发起超高位挡拆,面对延误至三分线的TJD一记“Crossover”后加速攻框。顶着两人协防上篮打进
偶尔也能命中挡拆持球三分——比如这个回合惩罚祖巴茨的高位沉退。
挡拆行进间走Z字形的同时变向把球换到左手,随后左手合球直接出手持球中投,惩罚伊迪的沉退。
边路发起挡拆,穆雷完全被普拉姆利的掩护挂住,比尔直接一记挡拆持球中投惩罚约基奇的沉退。
比尔也可以像下图这样,先利用无球技术兜出接球(比如与外线队友交叉、借中锋掩护兜出接球)随即衔接持球挡拆。
二、持球进攻板块
(2)单打技术解析
奇才生涯后期,比尔的单打频率达到生涯顶峰。威少的离队释放出大量“控球权”,比尔的控球时间也达到生涯最高。
相比巅峰21赛季,奇才后两季的比尔也减少了无球开发的权重,增加了持球单打戏份。
纵观多个赛季,比尔的单打效率虽算不上差,但也称不上高效。
随着太阳生涯的降权,比尔24-25赛季的单打频率也来到了近年来断崖最低。且有不少单打都是来自要到对方内线换防后的错位惩罚。
在单打减产的同时,比尔也相对应的做到了增效。
其实上赛季比尔的单打投篮效率相当出色,48.8%的单打投篮效率能排在联盟第12(默认剔除掉出场不足20,场均单打不足1的球员)。
每回合得分(PPP)之所以没那么出色,主要还是被较高的单打失误率(15.8%,联盟第9高)所拖累。
我认为比尔上赛季最潇洒的单打回合之一:
交叉步启动右路突破,随即使用“背胯拉回”后迅速衔接“Crossover”随后立即出手投篮。在完成技术环节的同时还伴随着大幅度的重心晃动,晃得哈特找不到北。
要到小卡特换防,和上面这个回合采取的同样的技术动作:
“背胯拉回”后迅速衔接“Crossover”,伴随大幅重心晃动。这个回合为了进一步寻求投篮空间,在投篮出手前还使用了撤步。
“转髋加速”后迅速启动突破,选择带有弧度的突破路线,直接利用速度抢出身位优势。随后用右肘卡住多特的腹部,进一步抢出身位优势,直至完全摆脱。随后一记拉杆躲避杰林的协防。
左路突破观察的米西的位置后变向转而向中路突破。突破途中看到内线回收的琼斯后,使用一记抛投躲避协防。
要到米罗错位,在其尝试下球切球的瞬间立即使用变向启动突破,躲过小麦的协防后,为了防止追防的米罗封盖,换到左手上篮终结。
三、比尔传控水平解析
从下图中能清晰看出,比尔助攻表现最出色的是19-20、21-22、22-23三个赛季,在这3季,比尔场均能送出6次助攻,助攻占有率也是同位置(双能卫)顶尖水平。
在22.1.2奇才vs公牛的比赛,比尔客串首发控卫,甚至还交出过单场17助攻的表演。
而这三个赛季,恰恰是奇才控卫位置发生较大变动节点的赛季——沃尔整季报销、威少离队。
不过比尔生涯一直存在控制失误较为一般的问题,所以生涯真实助失比一直不够好看。并且在季后赛级别的比赛当中,比尔的传控表现通常会出现“缩水”的现象。
传控水平距离真正的“组织核心”还存在一定差距。
可以明确的是,比尔的传控水平显然要比鲍威尔强出档次。且传控履历要强过博格丹。
比尔毕竟有过长期担任球队“头号挡拆核心”的经历,也有过交出同位置(双能卫)顶尖助攻表现的赛季。这都是博格丹、鲍威尔未曾担任、做到过的。
比尔的“控球需求”也要高过极少摸球(与后场攻击手横向对比)的鲍威尔。
但考虑到上赛季的“第二控卫”邓恩可能不会继续留在首发阵容,从上赛季的安排来看,快船教练组也并不想给哈登施加过高的控球压力。所以比尔比鲍威尔有更高的“控球需求”未必是件坏事。
并且从图中也能清晰看出,比尔在与威少配合的20-21赛季中,也展现出了不错的“控球权伸缩性”。当赛季的比尔,证明了自己可以更多把“控球权”让渡给控卫核心的情况下,仍然能打出优秀的表现。
到了本赛季,比尔的传控表现相较自己以往赛季有明显走低。
除了进攻威胁相比巅峰有一定程度下滑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太阳对比尔“配角化”的角色改造:
在太阳比尔的前场触球次数断崖下滑;降权为副攻手后,持球、无球的开发权限下滑明显以及本赛季的控球时间,相比前几个赛季也有明显降低。
但这也带来了一项好处,那便是失误控制的提升(生涯第4低)。因此比尔上赛季的真实助失比也达到了生涯第3。
虽然太阳时期助攻表现不如奇才后期,但上赛季的比尔跟同位置(侧翼)球员横向对比,助攻表现仍能排在上游。且控制失误表现和真实助失比也有平均线以上水平。
通过我逐195个助攻回合的精细化统计抓取,比尔上赛季的助攻分布大致如下:
比尔毕竟曾有过长期担任奇才“头号挡拆核心”的履历(详见持球进攻板块),所以他还是具备一定的挡拆支配球、吸引协防后阅读防守出球的能力。从上图精细化抓取也能看出,挡拆出球也是比尔上赛季最主要的助攻来源。
比如这个回合,和普拉姆利发起边路挡拆:
科林斯守平延误,弱侧底角的乔治没有及时回收垫防,于是比尔直接一记“勾手高吊”连线普拉姆利,打穿科林斯身后。
和弩机发起挡拆,庄神平延误,马克西弱侧45°回收垫防顺下弩机。
比尔挡拆行进间阅读防守后先是佯装传给外线的琼斯,吸引马克西迅速回扑。
并且抓住马克西回扑外线,同时庄神没能及时回退篮下的“时间差”,直塞篮下的弩机。
挡拆突破攻击延误的亚当斯,没能直接摆脱于是准备通过急停撤步来获得投篮空间。但此时由于比尔先前的突破形成了亚当斯的被迫换防,格林也没有换防普拉姆利而是选择继续追防比尔,弱侧底角的贾巴里也没有回收护框。
所以比尔在撤步之后发现篮下无人防守的普拉姆利直接使用一记小跳传,使得后者获得一次上空篮机会。
再比如下面这两个回合,挡拆行进间吸引弱侧协防人回收,随即直塞出现机会的队友:
突破吸引协防后的分球:
在太阳,比尔还会承担一些“发牌手”的角色,为通过战术跑动寻觅终结机会的杜兰特、布克上球:
接到球后的中转、传导:
四、比尔进攻端的缺点与不足
——攻框侵略性和造罚球杀伤力有所退化(详见挡拆进攻板块)
——生涯季后赛传控表现普遍存在缩水现象
——三分射术不够拔尖&持球投射程不够远&牵制力下滑
纵观比尔整个生涯,能够兼顾出色三分产量和效率的赛季并不够多。三分称得上高产高效的赛季只有16-17赛季。虽然生涯接球投效率一贯出色,但不够高产。
并且存在持球投射程不够远的问题(详见挡拆进攻板块),生涯大多数赛季存在持球投不够精准,从而拖累整体三分效率的问题。所以相较于联盟一流射手鲍威尔,比尔的三分射术还是与其有一定差距。
现如今比尔虽然已经大幅减少持球三分出手,并且继续维持着出色的接球三分效率,从而打出出色的整体三分效率。但比尔近2季的三分产量已经只有4.7、5.6(每36分钟)。
再加上“无球开发”的降权、自身下滑、不再是头号进攻箭头…比尔的无球牵制力也有下滑,三分已经主要集中于大空位(详见弱侧接应板块)。
——并没有一项特别拔尖的“开发方式”
比尔巅峰时期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能够兼顾“头号挡拆核心”和“无球开发手”的角色。用33%回合占有率和60%左右的真实命中率,场均砍下30+的名副其实的”得分机器“。
并且作为得分手具备不错的“全面性”。有无球兼具,巅峰时期既具备攻框、造罚球的侵略性,也不乏持球投能力。也交出过出色传控表现的赛季。
但催毛求疵的讲,比尔并没有一项特别拔尖的“开发方式”。不同于哈登以单打闻名联盟,细分比尔的每项方式能够发现,比尔大多数持球/无球“开发手段”,每回合得分都没有超过1。
防守端的定位&防守端技术特点解析
防守端技术特点解析
一、太阳时期防守端定位综述
在太阳的两个赛季,比尔单防任务相较奇才时期显著提升。这两季当中,比尔都是球队优先级最高的后场防守人之一。
在刚加盟太阳的23-24赛季,比尔的对位难度排队内第3,对位难度超同位置63%的球员。
在当年季后赛首轮,比尔也是被安排在一整轮系列赛中主防爱德华兹:
到了25赛季,比尔的单防任务丝毫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布登口中的:“让他成为太阳的霍勒迪。”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24-25赛季比尔对位难度排队内第2,仅次于瑞安邓恩,对位难度超同位置91%的球员。如果与上赛季快船队内横向对比,比尔96的对位难度能够超过所有人——包括邓恩和琼斯的95。
从下图中也能清晰看出,比尔上赛季对位最多的球员中,大多是这些球队的外线核心。
比尔24-25防守端总对位时间最多的8名球员
同时要注意的是,这是比尔在进攻端担任副攻手戏份的前提下,还要承担的防守任务。
上赛季进攻端回合占有率和防守端对位难度,同时超过比尔的双能卫、侧翼,只有卡斯尔1人。
如果以回合占有率超过20%,对位难度超过85做为“指标”。根据我的统计,上赛季所有双能卫、侧翼中,只有6人能够同时达到。
过去我们见到过因球队环境,导致防守职责大于防守能力的球员——比如23-24赛季的格雷森阿伦、比斯利,因球队环境都“被迫”承担了高过自身防守能力的单防任务。
而本赛季像巴图姆这种球员,因为球队充足的领防资源也不必再大量承担领防任务,转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协防一端。
所以我想说的是,诚然联盟中大量承担领防任务的,通常都是各个球队的“防守王牌”,但“防守定位、戏份”显然不能和“防守能力”直接画等号。
因此,在明确了比尔在太阳防守定位的前提下,剩下的问题则是:单防水平如何、做为领防人的完成度。
并且不同于来到快船后,防守端都受到更高程度“保护”的鲍威尔、博格丹,比尔下赛季在快船仍有继续承担后场领防任务的可能性。所以比尔的单防水平是很重要的指标。
二、比尔单防能力“抽丝剥茧”式解析(一对一跟防、干扰投篮、处理掩护能力评估)
注:由于比尔25赛季的主要工作是“后场领防”,相比24赛季也要更多对位后卫球员(对位控卫、双能卫的比例明显提高,对位侧翼、内线比例有所降低)。
本赛季比尔大量对位的锋线核心(总对位时间超5分钟)也只有詹姆斯,而詹姆斯面对比尔时也主要是凭借下文中会提到的比尔会“放掉一定距离”的“防守起手式”和自身体型优势,出手远投。因此,在单防端着重分析的是比尔领防“后场核心”时的表现,以及展现出的优缺点。
在评估一名球员防守端的表现时,其所在球队竞争力、防守体系、队友给球员带来的影响、支持,显然是不能忽视的因素。
邓恩在防守起点本就很高(联盟一流外线防守人)的情况下,从爵士来到防守体系更出色、更强调防守的快船之后,进化成了联盟金字塔尖、Top级外线防守人。
联盟也不乏一些在较弱竞争力球队防守端“摆烂”的球员案例。
上赛季太阳的防守相较沃格尔时期有非常明显的退步(24赛季百回合失分113.7,联盟12;25赛季117.7,倒数第4)。对于大量一线领防的比尔来说,还有个很不利的消息是:弩机与太阳的不欢而散。因此25季太阳的中锋轮换时间要更多被普拉姆利、伊戈达罗、理查兹吃掉,三人都是完成度比较差的中锋协防核心,与弩机的协防、护框能力有明显差距。因此25季比尔所受到的内线屏障支撑也要更少。
而下赛季祖巴茨、大洛能够做到48分钟覆盖的快船,显然能给予比尔“天差地别”的内线屏障支撑。
在领防时,比尔常用的“防守起手式”并不是很有侵略性的类型,他通常习惯张开双臂在大腿两侧(但张开的角度并不大),然后放给持球手一定距离。
这样的“防守起手式”优缺点并存:
——好处能够给自己的反应能力以及横移、跟防留出更多“容错空间”。
——缺点则是会牺牲掉一部分“防守侵略性”。
前两张为23-24赛季,后两张为24-25:
实话说,比尔在单防端的一部分内容中,确实有一些超出我对他的预期——他的横移能力、防守脚步,比我预期中要更出色一些。比尔具备不错的横移、行进间转髋能力,在跟防过程中擅用交叉步追防(交叉步在跟防中使用频率高达大约90%),再加上相对保守的“防守姿态”。这共同也使得比尔在一对一跟防环节中,相较于被摆脱、失去防守位置,更多情况下是能够跟住对方持球手。
看这个回合:“放掉一定距离”(这种防法也使得莫兰特这场在比尔面前出手了大量远投)加上在莫兰特启动突破的瞬间完成转髋,并且将转髋前的“滑步”切换成“交叉步”跟防。
使得他跟住了上赛季攻框频率顶尖的后场——莫兰特的加速突破,并且通过身体接触成功逼停。
加上普拉姆利内线的协防,也使得莫兰特选择撤步中投妥协,比尔也是连忙上前干扰。
与上面这个回合“异曲同工”:“放掉一定距离”,并且在莫兰特启动加速的瞬间完成转髋,随后使用“交叉步”紧跟,随后通过身位接触逼停(虽然这个回合莫兰特最终打进了抛投)。
仍然采取“放掉一定距离”的防守站位,给自己后续的横移留出更多“容错空间”:施罗德佯装左路找人,实则变向走右路加速突破,在施罗德突破的瞬间比尔先是使用滑步跟住,在完成滑步的同时也完成了转髋,随后将防守脚步变换为交叉步跟防。
一直紧跟保持身位,最终成功将施罗德逼到底线,出球给空切接应的库里。
西蒙斯不要掩护直接“生突”比尔,由于比尔先前保持了一定距离,也留出了“缓冲空间”。在西蒙斯启动突破之后,比尔先是使用一个“小滑步”跟上,随即立马完成转髋后衔接“交叉步”追防。西蒙斯见没有摆脱掉比尔,突破路线上还有布克协防,于是选择急停跳投,比尔见状连忙起跳上扑,成功干扰。
西蒙斯见比尔左脚上步并尝试掏球,直接启动右路突破攻击前脚。比尔为了防止被直接过掉,迅速完成“补救”:迅速完成调转方向、扭转身位,随后迅速衔接自己擅长的交叉步追防。并在西蒙斯起跳终结的同时完成起跳干扰,和弩机合力防下这一回合。
通过滑步跟住西蒙斯并观察其下一步动向,在西蒙斯启动突破的瞬间完成转髋,随后纵向大迈一步后迅速衔接交叉步追防。身体接触逼停对手后,见到西蒙斯使用撤步中投,迅速上前完成干扰。
穆雷底角单打比尔:因为普拉姆利、杜兰特都有可能驰援禁区协防,所有对穆雷而言,将球交给约基奇随后衔接手递手去往上线,会是更好的选择。但他没有这么做,先是向左后方撤步,比尔立即上前紧逼。于是穆雷向右路突破攻击比尔前脚,并衔接撤步跳投,但被比尔迅速使用一次交叉步跟上,导致只能尴尬强投。
看到库里准备右路突破,立马先使用一个小滑步跟上,随后完成转髋准备追防。但库里实际是要佯装突破,衔接背后拉回出手三分。于是比尔迅速完成急停,随即上前扑防成功干扰。
哈利接球后第一反应是吊内线要到错位的特纳,但布克绕前,于是自己启动突破单打比尔。于是比尔使用滑步后完成转髋,身位转为纵向,直线奔跑跟防。由于突破禁区的路线被特纳、布克堵住,特纳背后的“缝隙”也不够宽敞,于是选择撤步跳投。被比尔急停之后成功干扰。
23-24赛季案例:
比尔在一对一单防中也有下手切球的习惯。
我统计了比尔上赛季所有抢断、盖帽,比尔上赛季所有断帽中有大约37%来自单防(抢断、切球、封盖投篮),换算成场均数据,是场均0.6次单防断帽——当然,这还算不上出色。
这样相对保守的防守站位,也难免偶尔被持球手远投惩罚。
比尔这种放给对手一定距离,给自己的反应以及横移、脚步留出更多“容错空间”的防守站位会让我想起巴图姆。但就像巴图姆单防端的缺点一样,这样“防守起手式”的劣势是侵略性不足。巴图姆能够靠着长臂做到哪怕放出半步距离仍然能干扰到对手,从而形成“逻辑自洽”。
但比尔的臂展(哪怕比身高长10cm)跟双能卫、侧翼横向对比,并没有那么出色(203cm)。
因为缺乏侵略性、臂展并没有很出色——毕竟臂展是最重要的“防守端静态天赋”之一、并且部分回合手部干扰动作、起跳干扰投篮环节存在优化空间。
所以比尔在整体的“干扰投篮环节”仍需拿出更出色的比赛内容。
在“防挡拆”环节:
先说部分结论,整体来看,比尔的“处理掩护”的能力算不上出色。(当然,除了“处理掩护”能力之外,评估领防人“防挡拆”能力还有另一项重要的指标,这点在下文有详细介绍。)
虽然在一些回合中,他能够处理这种,掩护质量并没有很高且简单的单挡掩护:
但也会有被进攻球员借助掩护墙摆脱的情况:
被巴恩斯第一道掩护延阻后,45度的布克和深度沉退的理查兹也没能帮比尔争取出回追、二次纠缠的“时间差”。被完全摆脱。
防守普尔无球发起“Stagger”战术时被掩护墙完全摆脱。
被约基奇的掩护摆脱在穆雷身后。
虽说比尔不会“死脑筋”的一直选择挤掩护,一些回合会选择从掩护下方穿过(并且使用频率并不低)。但其“下线穿、绕掩护技术”也还不够纯熟。
且偶尔也会出现处理掩护方式选择错误的问题——比如根据进攻球员技术特点,理论上该选择上线挤过的回合,比尔选择走下线穿过:
不过,几乎没有球员能保证一直不被掩护墙延阻,“防挡拆”也从来不是“领防人”1个人的工作。所以,更准确的讲,评估一名球员“处理掩护”能力时,可以细分为两个指标:
——“处理掩护的能力”
——“被掩护延阻后的回追、干扰能力”。
所以,比尔在“防挡拆”方面比较可喜的点在于,他的“被掩护延阻后回追”并尝试干扰投篮的“意愿度”还不错。起码会在被掩护墙延阻后积极进行回追、尝试干扰,而不是原地“放弃防守”。
23-24赛季案例
单防能力小结:
总的来说,用“优缺点并存”一词来形容比尔的单防能力、细节,相当恰当——既有积极的内容,但也存在问题。
相对保守的“防守起手式”配合不错的横移能力、交叉步跟防技巧,使得比尔更多情况下能够在一对一跟防中跟住进攻球员。但缺乏侵略性、臂展并没有特别出色、一些干扰投篮回合仍有优化空间,导致比尔在一些回合(尤其是单防回合)中的“干扰投篮环节”仍需拿出更出色的比赛内容。在单防中断帽、造失误能力不够出色,但在单防中具备一定下手掏球、切球的意识。不会“死脑筋”的一直选择挤掩护,一些回合会选择从掩护下方穿过。但整体“走下线绕、穿掩护”的技术还不够纯熟,且偶尔会出现“处理掩护方式”选择错误。比尔整体的“处理掩护”能力算不上出色,但“被掩护延阻后回追、干扰”的积极性、意愿度还不错。
综上所述,如果以“曾经的自己”为参照对象,我会认为上赛季比尔防守端的投入度是生涯最好的赛季之一,这当然是值得称赞、认可的地方(除了在防守端最开头说的大量承担一线领防任务之外,一些能够佐证的数据:干扰投篮数生涯第2,仅次于24赛季;抢断率生涯第4;干扰活球次数有统计以来生涯最高)。与联盟外线横向对比,经过多维度综合评估,我会认为比尔的防守有联盟中游稍稍偏上的水平。
(目前还不知道范甘迪是否会调整快船下赛季的防守体系、细节,就上赛季防守体系来看)
积极的角度——快船防守体系能够给比尔带来的“支援”:祖巴茨上赛季主守的防挡拆策略是高位沉退/GAP位沉退和弱延误,而非时刻深度沉退,相比之下这还是能够给领防人提供相对多的支援。快船上赛季防守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强调外线收缩协防(并且,比一般球队更加强调上线的协防和强侧协防)。这理论上能够给比尔“被掩护延阻后的回追”争取更多的“时间差”,也会给比尔的防挡拆工作带来更多的“支援”。相比太阳上赛季的中锋轮换,下赛季快船的中锋轮换协防、护框能力要明显强出档次,因此比尔会受到更多的“内线屏障支撑”。
假设后场领防人从邓恩变为比尔,对快船防守体系的“打击”:上赛季快船防守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项在上线与下线两块区域“分工明确”,两块区域都有联盟顶级的防守强点坐镇——相互反哺,彼此呼应。邓恩的一线领防撕咬、施压,以及挤掩护能力能够降低祖巴茨的防挡拆压力。就算抛开天差地别的协防、造失误能力不谈,单防一端比尔的防守侵略性和挤掩护能力,也要明显弱于邓恩。这会降低快船防守体系的“自洽程度”,也会增加祖巴茨的防守压力。
比尔领防与邓恩领防在“战略目的”和意义上还是存在一定区别。仅就单防一端而言,邓恩领防意义在于最大程度上限制对方持球手;相较于邓恩,比尔领防更大的意义可能在于,尽可能的消耗对方持球手(相较于邓恩,比尔领防的意义更接近曼恩)。
三、抄截表现相较以往有所进步
虽然整体协防表现不够出色,但无论是录像、数据都能够看出,比尔还是存在一定协防意识。
在相较以往出现在上线承担更多领防任务——更少出现在弱侧的前提下,比尔的抄截表现还有所提升。
根据我的统计抓取,比尔上赛季所有断帽有大约6成来自协防一端,占比最多的是抄截传球,其次是地板球。虽然表现有所提升,但比尔抢断率、干扰活球仍分别只有同位置平均线和中上游水平。不过这已经要强于上赛季以及以往每个赛季的曼恩了(曼恩上赛季两项数据是1.4;2.7)。
并且,虽然护框效果不够出色,且护框频率也不过是同位置平均水平,但生涯第2的护框尝试,还是能侧面看出比尔的投入度。
四、比尔防守端的缺点与不足
注:比尔在单防端的缺点已在上面板块有过非常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虽然协防,以及抄截表现算不上出色,但跟自己相比还是有一定进步,所以放在了上一板块。
因此本板块主要表述“除此之外比尔还有哪些不足”。
——“摘篮板”表现较差。比尔上赛季的防守篮板率仅有同位置中下游。但考虑到其大量一线领防的定位,对这一点不足的“容忍度”本身就要更高。况且比尔是影响力颇为正面的防守篮板球员,其太阳生涯在场时球队后场篮板率会提高2.2%。
——犯规控制退步。上赛季比尔的犯规数是生涯最高,但考虑其承担了更重的领防任务,相对能够理解。
结语
人的一生总得证明些什么。
证明自己还能达到巅峰时和库里一较高下(得分王)、三阵、全明星的高度,恐怕还是有些难度。那试着在快船“焕发第二春”呢?
抱着“老男孩们”再冲一把的信念,再次向总冠军发起冲击呢——我想,这也是他在当初加盟太阳甘愿辅佐杜、布,担任3当家时的最大愿景。
哪怕(假设)随着岁月和伤病的摧残,比尔被磨平了棱角,再也没有了“那股心气”。
那在32岁这年,像乔治、鲍威尔曾经做到的那样——打出生涯年。然后在休赛期为自己谋求一份“养老合同”。也应该是比尔追求的目标。
为证明、为夺冠、为合同,于情、于理,他都有充足的理由,在即将开启的快船生涯中“拼尽全力”。
比尔,准备好了吗?
比尔球探报告发布宣告着“25-26赛季快船新援球探报告”系列的正式启动。后续我还会更新:科林斯、保罗、大洛,三位新援非常详细的球探报告。
这里是国内外全网最全面、最具深度的“25-26赛季快船新援球探报告”系列。希望能够帮助快船球迷对4位新援的攻防两端优缺点、技术特点,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查克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价值,还请点点推荐和关注,感谢大家!
查克查克楼主
· 山东这里是国内外全网最全面、最具深度的“25-26赛季快船新援球探报告”系列。希望能够帮助快船球迷对4位新援的攻防两端优缺点、技术特点,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查克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价值,还请点点推荐和关注,感谢大家!
稀里糊涂l叽里咕噜
· 广东这tmd才是篮球论坛,不是比较乔科詹库谁厉害,谁是goat地方,也不是搞男女对立满屏嘴炮的地方,楼主辛苦了!送你一根大香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