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幻象。你用肉身探索这世界,但你并不属于它,只因生命不朽,意识永存。

关注

我的教条是:活下去!那么你才会想再活一次——这是你的责任——因为无论如何你都会又再活一次!” 

——尼采(Nietzsche),德国哲学家(1844-1900)

“ 万物永生不灭,这是世人所不知的秘密,他们只消失在视野之外一会儿,又悄悄地回来。事实上一切依然存在,只是人们误以为自己已经死亡,忍受讣闻及丧礼的愚弄,起身朝窗外望去,自己安然无恙,装扮成某种陌生新奇的模样。”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美国散文家及诗人(1803-1882) 

第二次转世为人比第一次更令人出乎意料。宇宙万物周而复始,重返人间。” 

——伏尔泰(Voltaire),法国作家(1694-1778)

要是一个在前世里自杀过的人,现在他自己正在描绘有关今生际遇的故事,不晓得会多么有趣呀!他现在又会突然发现自己再度碰到上一辈子不晓得如何处理的状况,直到他认识到了自己无论如何都得解决这个难题,因而再度来到世上……前世的行为指示了这一世的方向。” 

 —— 托尔斯泰(Tolstoy),俄国小说家、哲学家(1828-1910) 

请领悟我的思想,读者呀,如果你从书中找到了喜悦 ——因为我到这个世界的次数并不多。”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意大利艺术家、工程师(1452-1519)

我的一生对我来说仿如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我觉得自己是一则历史的片段,一段上下文都已失落的摘录。我的心中经常浮现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在好几世纪前可能活过,在那一世遭遇的难题直到如今我仍无法解答;只得现世重生来完成上天赋予我的艰难使命。” 

——荣格(Carl Jung) 瑞士心理学家(1875-1961)

“ 人类在出生之前就知道很多的事情,又再一次获得强而有力的印证,当他们还只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能以令人骇异的速度,马上轻易地领悟出无数的事情,犹如要显现他们不是第一次接触了解,只是在唤醒记忆而已……” 

——西塞罗(Cicero),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及作家(公元前106-43年)

“ 我知道我是不朽的,无疑地我已死过了千百次。你们所谓的死亡,我一笑置之,因为我知道时间的无限。” 

 ——惠特曼(Walt Whitman),美国诗人(1819-1892)

我绝对相信,如同今生一样,在此之前我已经来过世间一千次,我希望今生之后,仍然能够重返人间一千次。” 

——歌德(Goethe),德国诗人及剧作家(1749-1832)

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于来生的无知,使得我们的环境受到变本加厉的毁灭,正威胁着一切生命。如果人们不深信这一世之后还有来世,必然会创造出一个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的社会。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1947-2019)



下文摘录自各类灵性典籍及高维传讯资料,仅供满足好奇、拓展思维,恳请读者只需接受对你有帮助、有意义、内在有共鸣的部分,抛开其他所有内容,或者当作科幻笔记和童话寓言也无妨。尊重每个个体在当下阶段所追求和认同的真理和真相。

一. 《The Ascension Papers

你现在生活的这一生,只是你正在玩的一个精心制作的游戏的一部分而已。就好像是你正在参演一个巨大的舞台剧,你整个的化身生活是一个角色。这并不意味它不重要,也不意味着它没有巨大的价值和目的。但在「死亡」之后,你才能看清它的本质。在你认为合适的时候,你愿意摆脱对地球生活的依恋。

而至于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和家人,当你「死亡」时,你会看到他们的灵魂形态。看到众生更真实的版本,他们在那里以灵魂形态欢迎你回家。与此同时,你也看到那些存有的三维化身继续着他们的生活,并为你的逝去而哀悼。显然,你会对他们的失落和悲伤感到同情,你会渴望安慰他们,并在他们的痛苦中与他们同在。但他们的困惑不会是你的。

你会明白,只是在他们有限的认知视角中,他们已经失去了你,你已经走了,你已经死了。但你会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你会知道,每一个你所爱的人,都有一个更为永恒有效的,明智的和壮丽的版本,正以灵魂的形态与你同在。

那么,你的决定会是什么呢?立即回到原来那个化身之中,以减轻其他化身的哀悼和损失?或者看清你的死亡的真面目:从一个有限的化身视角转变到不那么受限的视角。即使你的旅程明显已经结束了,你还想急于返回以陪伴他们左右吗?即使你知道了这一切,最终每个人都得经历这个转变,你还会努力延长你的停留时间,仅仅是为了延缓他们的悲伤吗?

如果你知道你会在这里等着他们,直到他们的化身生命死亡,并唤醒到更伟大的现实中。你会选择哪一个?你是否会仅仅为了抚慰别人——即使你早已无法从中学到任何东西——还会继续选择回到化身的生活中去吗?纵然你可以选择返回到死亡事件之前的另一条时间线里。

同时我必须说清楚,身体的死亡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这当然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以至于通常这被认为是唯一的解脱之路。但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方式可以继续前行。如果丧亲者能够真正理解这里所表达的东西,实际上,这可能会带来一点点的治愈。当你了解到逝者其实很好,心里难道不会生出一丝安慰吗?

进一步说,他们的「死亡」是他们的「本体」(更高自我,也称大我,真我)所决定的,并且已经行使的一些选择。难道不是吗?那么,他们就能够具备更广阔的视角,看到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美丽,完美和完整性。

如果悲恸的人能够看清这一点,悲伤才能被正确地看待:你只是在为自己的损失而悲伤。你感到痛苦,实际上是因为你不再拥有与逝者同行的经验。

你的人生有一个缺口,一个洞,一份空虚。当然,这会使你痛苦,你为此感到悲伤也是正确的,因为悲伤本身是疗愈的关键部分。 这就是正确的视角。你没有为他人而悲恸,你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为你自己所失去的而悲伤。当然,这是应对这种境况正常而有效的方式。悲伤是一个过程;这是你的必经之路。

在适当的时候,你会与你以为已经被死神带走的人团聚。当你释放对生命之流的羁绊时,你将与那个曾经「死了」的人再次相遇。当周期结束后,这个团聚充满了无垠的欢乐。


二. 《来自光中的灵讯》(该系列资料20年来一直在不间断地传达高维智慧和内在知识,至今仍在官网更新)。

“死亡”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把那个状态叫作“真正的生命”

我们希望让你们确信死亡并不存在,也希望从你们心中消除与这种分离相关的恐惧、悲伤。这个话题在你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正是对死亡的恐惧,使你们逆流而动

死亡是你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你们绝非注定要在这件肉体外衣中度过全部生命。你们是到这个世界上来游历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这游历有时是危险的,有时会让你们碰上大麻烦。那都是学业的一部分。你们用肉身探索这个世界,但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当亲爱的人离你们而去时,你们会不由自主地悲痛、难过。要是你们能对这种分离有另一种观念,能懂得根本没有任何分离,离去的那位亲人就在你们身边,在对你们讲话,在触摸你们,在爱着你们,那这种痛苦就不会存在了

未来之人将重新获得过去之人所具有的种种能力。很久很久以前,人有能力看见某些无形的层面。那是离人们最近的一些层面,也就是你们所说的“死者”的层面。而你们现在完全陷入了物质身体中,陷入了头脑智力中,已经忘记了这件载具的运作方式。

这就好像你们拥有一辆非常先进的汽车并配有性能极佳的电脑,但却不会使用。你们只有些初步知识能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移动,别处就去不了。但如果恰当使用这部交给你们支配的机器,你们就会看到隐藏着的一切

未来之人将看到那些无形的层面,将看到去世的亲人,会和他们交谈,会爱他们。即使物质将他们分开了,他们通过精神也不会分开。精神没有边界,不受限制。爱也是如此,因为爱在精神之中。我们所说的“精神”是指你们内在神性部分所在之处。

希望地球上所有人都明白根本没有死亡,没有分离,只有存在状态的分化,只有非常短暂的分别。希望你们感知到,自己首先是能量,身体只是你们的载具。

你们如果在失去亲爱之人时太过悲伤,就会妨碍那个人前往他应该前往的学习层面。他会留在你们身边。感觉到你们的惶恐不安会让他非常难过。因此你们要尽量理解,向他发送很多光和爱并让他自由地离开。

你们不必对往生、去世有丝毫恐惧。无论怎样的去世,即便是在“肉体痛苦”中去世,也并没有什么痛苦。只是身体看起来痛苦,其实灵魂已经离开了。灵魂看得见那个身体,但不再感觉到身体的疼痛。所有情感都离开了这个身体。它只是一个仍在经历最后生命颠簸的皮囊罢了。

你们得学会消除“死亡”这个词。它在你们嘴里就像一口铡刀,意味着彻底终结。比它恰当得多的词语是“此生结束后”,但这个词还没出现在你们的词汇中。在你们转生于三维时,显化载具这个外壳向你们掩盖了自己之所是的一大部分。

确实有“灵魂称量”这回事。在(肉体死亡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里,会对你们真正之所是中这极小的生命片段所经历的一切进行总结、分析。

当你们以某种方式经历这与肉体的分离时,每个人都会到达不同的区域。这要看你们曾走过怎样的灵性道路。某些人不需要任何准备就可以前往自己真正的存在层面、自己真正的世界——那个他们属于其中的世界。

从一个世界转移到另一个世界可以飞快地完成。这取决于你们对自己之所是的认识程度,尤其取决于你们离开三维层面时意识上的超脱程度

你们得坚信生命是永恒的。问题是,目前人们认识不到生命的永恒。对他们来说,“死亡”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意味着自己所了解、所热爱的东西的终结。这是个谜,却又是个他们不太想解开的谜。

有些人由于失去了亲爱的人而痛苦。要准确回答这些人的提问是很困难的,因为给他们的回答可能完全不一样。这得看他们领悟了些什么,对亲人的离世有多么不能接受以及是否有灵性上的信仰

最重要的是你们在此生中所做的事,以怎样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最看重哪些东西,如何应对生存问题或人际关系问题,以怎样的方式应对自己的情感表现和恐惧——所有这些在这个三维层面上以及在“此生结束后”的那些层面上都极为重要。

在目前的生活中,你们一定要学会了解自己之所是,学会变得完整,学会实现人性与神性的合一,学会建起一座桥梁以将自己与自己真正之所是连接起来!

通过这种融合所完成的工作非常重要!这样当你们到了另一边,进入到“此生结束后”的状态中时,就完全无需等待,会立刻意识到自己真正之所是,可以非常快速地投入运转。

不要以为离开地球层面后你们就永久地休息了,或是会处于一种有点儿单纯的至福极乐之中!你们将再次为新的使命而活跃起来,将根据自己真正之所是为下一段旅程准备,将雀跃着欢腾着,体验你永无止境的生命

步行街主干道你如何看待死亡奇妙的生命
发布于上海阅读 731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放学后的孩子楼主

· 上海

个人观点,仅供拓展思维,尊重每个人的理解和信念。说到死亡,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此生结束后」,它是生命形式的过渡和切换,是一个永续存在的意识体之「进化」程序的一个环节。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根本没有死亡,没有分离,只有存在状态的分化,只有非常短暂的别离。甚至可以说,死后的存在状态才是「真正的生命」,因为我们在那个层面中拥有更完整的觉知能力和更无拘的行动能力。这里的“我们”是指每个人的「本体」,一个拥有完整累世记忆的存有。有人问为什么我对此一无所知,为什么我不记得自己的前世——这就是三维进化系统的“科学性”所在。如果你知道你是一个永生而前进的意识精髓,你会认真投入这一次课程体验吗?唯有全身心的把当下的这个角色认作你自己,你才能积累真正的智慧——你所有体验感受的情感集合,完成这一段进化旅程后,带着丰富的经验回到“死亡”的过渡阶段进行休整,并计划下一段恢宏的生命旅程。要知道,真正的进化是心灵成长,真正的成功是内在健全,你的心灵跟随你的意识永续存在,无论你曾经是什么性别,什么肤色,什么面孔。真正的你如风无形,如神无影。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放学后的孩子楼主

· 上海

死亡是个谜,却又是个人们不太想解开的谜。本帖将持续更新各类灵性典籍和高维讯息中的“死亡”篇幅。仅供大家拓展或娱乐。🌈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