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一篇分析文,关于马杜埃凯踢左边锋这件事

avatar
关注

关于马杜埃凯踢左边锋这件事

原文链接:https://sliceinterlude.medium.com/making-the-case-noni-madueke-at-lw-bca0636d1a03

这篇在Medium上发布于7月12日,当时马杜埃凯还在准官宣阶段。作者Ashok的关注人数只有24,但写的文章却是很不一般,值得一看。(那阵有不少战术博主po文看好马杜埃凯的前景,这篇可能就被人忽略了)刚好季前热身赛马杜埃凯也被安排踢了左路。

以下是全文翻译,尽量做到还原作者本意。()内是补充信息和少量私货,不是原文内容。

 

人生总有些时刻,在那时,耐心从一种美德变成不切实际的妄想。当觉察到那些时刻来临之际,通常你会有两种选择:要么弃船逃生,躲开将你栓为精神囚徒的锁链;要么坚守阵地,期望收获逃生者们难以企及的回报。

   阿森纳球迷们渴望赢在当下,赢得更多。然而在一些群体眼中,签下马杜埃凯·马杜埃凯则预示了这份雄心壮志的穷途末路。也许我写这篇文章,也等同于给自己栓上了囚徒的锁链。但同样我也拒绝为那些围绕他签约所充斥的消极情绪裹挟。许多人基于一些颇为愚蠢的理由就对马杜埃凯不屑一顾。这反倒促使了我调转方向,一头扎进比赛录像里,亲眼去评估这位在我看来相当有趣的球员。

 

先说点客套话,谈谈我们对马杜埃凯的需求:

    阿森纳围绕空间掌控构建球队阵容的理念,与此前的转会窗并无二致。但如今,球队必须要改进在攻守转换时的推进速率(原文是转换进攻的效率,容易产生歧义)和禁区内射门数量,才能确保在进攻端有持续火力输出。

    因此,宏观来看,马杜埃凯完美符合阿森纳对左边锋的每一项要求。稍后我将详细展开,这里先概括地说:他跑动积极、速度飞快,能够不遗余力地冲击开阔地带;他敢于一对一带球突破,也能在防守时竭尽全力,尝试的射门数量更是遥遥领先。当转会市场上其他目标选项消失后,俱乐部选择这样一位具备上述核心特质,且同时拥有较高上限(和较低下限)的球员,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只要阿森纳能通过其他方式提升中路进攻能力,从阵容构建的角度来看,马杜埃凯这个选择就是合理的。因此我认为这个转会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签下埃贝雷奇·埃泽。他和马杜埃凯的技术特点将会在左路相得益彰。前者在左侧与顺足边锋配合时更能发挥特长,而后者恰好擅长无球外线斜插中路。(马丁内利也是,但他是逆足)此二人都是反击好手,上述两点相结合能成为一套有效的组合拳,用以攻克阿森纳那已广为人知的,面对牢固中位封锁时攻坚困难的顽疾。如果伊森·恩瓦内里能力允许的话,这样的配置也将为他的发展铺平道路。马杜埃凯不会影响到他,因为阿尔特塔明确了恩瓦内里的位置不在边锋,且不会将他视作萨卡的替补。

    那么,说完了客套话,让我们来深入聊聊。

 

认知舞蹈,左>右

    马杜埃凯一直为人诟病的一点是他进入进攻三区后糟糕的认知处理能力。然而,在深入研究他的决策模式后,我认为实际情况与单纯将他定性成认知能力不足存在不少细微差异。

    一对一盘带突破就像是一次协调的双人舞,而带球接近对手则拉开了舞蹈的序幕。从表面上看,马杜埃凯作为领舞者,能够以教科书般的方式冲击对位防守者,如同把玫瑰衔在嘴里般的开场。他总是在对角线方向发起进攻,从而使得自己保持双重威胁(可内切可下底),以此限制对位球员的防守动作,并在最后时刻像预先排练过一样,让对手失去重心。但是,他和其他盘带技巧相似的球员,比如萨卡相比,显得速度有余而身体控制精度不足。萨卡他们能用更细微的触球调整和假动作来衔接后续动作。比如下图,马杜埃凯通过变向下底为自己创造了一次极佳的倒三角传中机会,但他在变向后没能够保持合适的控球距离。开场时衔在口中的玫瑰就这么掉落了:

    虽然这在战术层面是一次值得肯定且应当重复的动作尝试,但我认为踢右边锋的马杜埃凯在应用层面上所暴露的问题,在于他接近对手的速度,以及更重要的,他的平衡感。尽管他选择了正确的带球角度限制对位球员的防守动作,但他较高的重心和不够精准的时机把握意味着他也丧失了本已占据的先机。他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自己无法适应的节奏变化。接着,他也没有充分利用手臂动作隔开对位防守人(保持合适的控球距离),以至于不得不在最后一刻大步趟球或是大幅调整步伐(重新拉开距离)。就像是突然和舞伴跳出了截然不同的节奏。

    在此类情况下,未能与对位防守者保持合适间距影响了他的平衡控制和带球节奏,导致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蒙一脚了事。如下图所示:他过度带球(到禁区线附近的时候,对面左后卫明显有一个收重心防内线的动作,但此时他却选择主动降速带球靠近,错过了走外线的时机也减小了自己内切的角度,对面的协防球员也因此获得了时间补防),使得自己无法通过重心和节奏变化甩开对手,最后被迫用一个夸张的急停内切,在自身失去对身体完全控制后,用一个不规范的拧腰发力动作对着球门方向抡一脚。

这样的舞蹈往往以悲剧收场,看起来支离破碎、丑态毕露:马杜埃凯穿着褴褛的衬衫,狼狈地追赶着节拍,身旁的舞伴则对他一脸鄙夷。

(其实这里作者提到的平衡感、节奏变化还有和防守人的间距,本质上就是球员的步伐调整能力。人球结合水平高的球员,无一例外都具备出色的步伐调整能力。他们可以做到带球踩30次步点,每一步的误差都在5cm以内。因此在盘带时不需要用小碎步或者大步趟球调整,留给对位防守球员的上抢机会自然也就少。包括上面提到的拧腰射门也是同一个道理,步伐调整好就保证了你移动到位,从而能以最规范的方式完成技术动作,成功率也就最高;移动不到位,只能依靠身体天赋做非常规动作,成功率当然低。

用球员用举例,比如本泽马,他拿球时总能在狭小空间里变向摆脱,从容转身突破防守。就是因为防守球员的步伐调整跟不上他,所以看着他慢但却拿他没办法。如果步伐好的同时速度又快,,比如罗本,那么一旦当他带球起速,除了对他犯规外别无他法。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道曼会让那么多人感到兴奋期待的原因吧。)

    带球时多余的调整使得马杜埃凯,包括其他任何球员,陷入认知漩涡(决策困难,错过合理处理球的最佳时机)。加上他在右边锋位置上的高球权占用,短时间内处理这样的复杂局面,往往容易导致让人沮丧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教练们通常更倾向让这类球员踢其惯用脚一侧,以此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能力。(掩盖步伐调整上的短板)我相信马杜埃凯也不例外。

    当马杜埃凯出现在左路时,一对一突破的过程看似相同,但在控制身体平衡和保持带球节奏上有着显著区别。(顺足一侧带球时伴随着更开放的身体姿态)他不再需要挥舞手臂保持重心,而是可以更精准地利用他的步幅控制带球距离,像下图这样拉上三名防守球员跳一曲探戈:

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核心力量,他也能像下图这样,抗住肌肉猛男萨拉赫的身体对抗,且仍有余裕阅读防守,做出富有创造力的向前决策,为球队赢得推进空间。这次马杜埃凯称霸了舞池。

    他在这里展现的身体控制能力,加上有力的步幅和双足处理球的能力,意味着他能以惊人的速度沿着非线性路径带球冲击防线。这让他在一对一和带球杀向禁区时变得更具威胁且不可预测。与马丁内利的直线突破相比,这将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这种让防守球员“坐牢”的能力,即带球推进的同时用强壮的身体把防守球员挡在身后,进一步展现了他出色的核心力量。

    正如我们在上面的片段中所看到的,简化认知使马杜埃凯在接球后得以更多凭借本能自然地处理来球。作为一名左右脚都能处理球的球员,在左路他能施展的动作更多。得益于接球时更开放的身体姿态,以及可内切可下底的双重选择,他可以使出诸如直传、挑传、拉球、克鲁伊夫转身以及一脚出球等技术动作。这会使他变成效率比现在高得多的球员,并有望帮助阿森纳略显滞涩的左路真正焕发活力。

    移到左路还意味着他接球前的跑位将变得更有效率。在右路,我感觉他在接球前有时难以抉择何时拉边、何时内收。而像萨卡这样的顶级边锋则精于此道。在下图的示例中,他的跑动节奏与持球队友脱节,导致了最后以一次不理想的射门尝试终结反击。

    而在左路,他接球时充满创造力。下图中,他用一个斗牛士般的虚晃启动,接球后凭借出色的爆发力从外线高速带球杀进内线。(顺足侧打开的身体姿态更有利于下个动作衔接,从而发挥身体或技术优势)

(说到身体姿态,推荐一篇gradient上的研究文章,很有意思。https://www.gradientsports.com/blog/receiving-on-the-turn,文章研究统计了上赛季截至到今年2月,英超联赛中所有球员接球过程中的身体姿态变化,分为以下三种:打开的姿态,即在传球到接球之间,球员的身体朝向往进攻方向旋转;封闭的姿态,即在传球到接球之间,球员的身体朝向往本方球门方向旋转;面向对手球门的姿态,即在传球到接球之间,球员的身体朝向往对方球门方向旋转。这三项的前三位分别是:帕尔默(有点夸张的244次)、格拉芬贝赫、B费(并列187次);范戴克(187次)、德利赫特、贝德纳雷克(并列175次);帕尔默(127次)、刘易斯霍尔(101次,他的接球技术确实很好)、格拉芬贝赫(93次),托马斯和厄德高在第三项上分别也有82和81次。)

(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在接球前打开身体姿态这一项上,帕尔默一枝独秀,伊萨克、罗杰斯、哈钦森、恩瓦内利、吕特尔也都名列前茅。)

    所以,在左路的马杜埃凯总能让自己处于更具威胁的区域,且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进入这些区域。那么,他到了那里后能做些什么呢?

 

传球、传中、倒三角回传

    如同在右路时一样,马杜埃凯很乐于给从他外侧或内侧插上的队友送出传球(比如上面传给库库雷利亚的那球),而他均衡的双足传带能力则使得这一点更有价值。他似乎在冒险传球上很有分寸,也不介意回传安全球(总传球次数不高,成功率84%)。像这种对高/低价值传球的心理预估机制在他踢左路时甚至更加明显。唯一一项从右路转到左路后没有保留的传球倾向是阿森纳也很少使用的边路长传转移。有人对我说直接原因在于他在切尔西踢左路时球权较少,但同样也没有证据表明他在阿森纳踢左路能获得更多球权,毕竟右路的萨卡才是阿森纳进攻的创造力来源,潜在的引援埃泽也是持球威胁点。

    作为传中手,马杜埃凯在左路显得不那么有侵略性,但这并非是他能力不足。他拥有极佳的脚感,能用任意脚将球传到合适的区域,参见下图:当球反弹到他身前时,他不停球直接低平球快速抽向后点完成助攻。

    在图中的场景里,他选择了倒三角回传的正确方式。即像射门一样大力横扫门前,使队友得以借力完成抢点射门,同时也能形成更多补射和迫使门将脱手的机会。

    接着,在这个片段中,他在身体对抗后迅速调整,用逆足将球恰到好处地吊向后点。

    能用任意脚送出这样的传中是个好迹象。考虑到他在此类场景中展现出的技术能力(尤其是击球的脚感),我认为这一点在他转到左路后能更好地表现出来。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我认为相比右边锋,马杜埃凯在左边锋位置上拥有更多潜力。同时我也相信他会在左边锋位置上发展得很好。上面提到的在左路的认知简化、以及他消化身体对抗的力量、摆脱防守的爆发力还有变速能力,将使他在顺足侧成为巨大的底线威胁,为阿森纳这样惯于掌握控球权并且在禁区里大量堆积抢点人数的球队带来巨大价值。

    而这甚至还没用到他武器库中最强大的那件武器。

 

空间越大,价值越大

作为一名坚定的数据表信徒,我向你们展示马杜埃凯上赛季作为持球推进者的优异数据

·         每90分钟6.82次推进带球,高于99%的球员

·         每90分钟8.15次禁区触球,高于93%的球员

·         每90分钟接到推进性传球10次,高于78%的球员

    上面的数据多少受到切尔西战术风格的影响而被放大了一些,但看看上面的片段吧:马杜埃凯在与防守球员身体对抗的同时,保持了稳定步幅,由慢到快逐渐加速。他冲起来力量感十足,风卷残云般把球推进到对方半场并使得本方攻击阵型以一种理想的方式展开。上赛季的阿森纳极度缺乏这样的进攻线路,常在4对3的大好局面下犹豫不前,给了对手组织防线重新落位的喘息之机,浪费了最宝贵的转换进攻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类失误:阿森纳明明有着最好的压迫能力,但却极少将其利用为进攻组织的发起点。(克洛普名言:世上没有一位进攻组织者能比得上压迫反抢。)

    马杜埃凯,则正与此相反。他就像火炮里炮弹,唯一的目标是轰入禁区摧毁任何胆敢阻拦他的人。尽管承担着大量在转换进攻时因触球不佳导致的丢球风险,马杜埃凯平均每场丢失8.9次球权,少于马丁内利的10.8次、库杜斯的12.9次和多库的12次。况且他还效力于一支踢法大开大合的球队,身旁也欠缺队友稳定的套边支援。上述数据表明了相比同位置的其他球员,马杜埃凯带球推进上水平更好效率更高,这或许会是他加盟阿森纳后能让球队获益最多的地方。这种随心所欲将球从中线带入对方禁区的能力对能在转换进攻时迅速展开进攻阵型的球队来说有着巨大价值。在阿森纳的转换阶段,身后有拉亚、斯凯利和苏维门迪们送出传球,和赖斯、萨卡、哈弗茨以及埃泽这些球员的配合时它的价值更是能进一步放大。

    当然,阿森纳需要辅以中路球员的纵深前插,以确保将这些推进转化为有威胁的射门。我很想看到我们的阵型展开时稍稍错位,使马杜埃凯在半转换阶段得以发挥优势。(这里的半转换作者并没有讲清楚,个人理解是突然改变进攻节奏和方式的阶段,比如我们常见的边路回传后高球打身后的偷袭战术。)当今的战术大环境已经转变,混合和人盯人压迫(关于混合压迫推荐专区里ranamoo发的Jon Mackenzie写的科普文)的盛行要求部分球员在压迫阶段承担极其复杂的职责,而攻击这部分关键球员负责的区域将会有很大机会瓦解对手的阵型结构。

(这个观点很精彩,但是表述很模糊,这里补充一些个人理解:

一般来说,评估球员无球状态下的防守水平,主要看他能否根据场上所处位置正确切换盯人和区域防守,能否提前预判到阵型里可能出现的薄弱区域早对手球员一步补防到位;而评估球队的防守水平,主要看区域协防速度,能否提前预判对手的反跑移动,默契换防。

在一个组织有序的压迫体系下,教练会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教会球员大多数情况下的应对和换防模式,好比给所有学生灌输了几组万能解题公式。但这不等于所有学生都有解题思路。比如强侧的人数堆积、防线上保持人数优势,那势必在弱侧会出现少防多的局面。又或者对手针对你的压迫策略使出训练时没见过的套路,打乱了你的压迫程序,改变了受压迫区域。这些情况下就要求负责对应区域的球员凭借自身阅读防守的能力,在盯人/区域防守间正确切换,维系整体的压迫强度。要是这个球员防守水平不高,那他负责的区域就会成为阵型中的薄弱区域,进而变成对手瓦解压迫和进攻的突破口。)

    看看下图切尔西对阵弗卢米嫩塞的片段:想象一下萨卡回撤,马杜埃凯突前,埃泽在两人之间,中锋压住对方中卫。此时马杜埃凯从对位防守者盲侧空切身后的潜在收益极大。

 

跑轰者

上赛季,没有哪位英超边锋的每90分钟射门尝试(3.54次)比马杜埃凯更多,这些射门中有40%射正目标。不论上一脚射门有多离谱,也不管引来多少嘘声,他总是看到机会就射。这体现了他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即使在阿森纳可能球权会减少,我也会鼓励他保持这样的射门欲望。在他踢左边锋的7场比赛中,尽管他自己和队友都对他踢这个位置不熟悉,他仍然保持了每90分钟2.2次射门和50%的射正率。所以,数据告诉我们马杜埃凯在左路时射门更准,说明平衡感(步伐调整)的问题是他在右路发挥不稳定的关键因素。

    马杜埃凯射门时从不拖泥带水。将他与顶级射手区分开的是他射门动作中的多余部分。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他会失去身体平衡,支撑脚方向错误,射门脚却朝向笔直。一瞬间,在观众席上仿佛有人要起诉他人身伤害:

    与此同时,在他状态最佳时,马杜埃凯能做到头在球的上方,射门腿微曲,而支撑脚坚定指向目标:

    这里也是,他没有给身体多余的压力,用右脚将球轰入上角。

    如果时间允许,他能够精准地找到射门目标并将球射向那里。问题在于,他踢的是英超联赛,十次里有九次在禁区内根本没时间调整。对我来说,这方面动作效率的不足应该是阿尔特塔(如果他真如传闻中所言,是斯特林、萨内、萨卡的边锋导师的话)首要调教的重点。马杜埃凯的射门训练视频缺乏实战应用性。他应当在能模拟比赛对抗的场景下训练,以确保动作的稳定可持续性。他私人教练的自尊心要暂且放在一边了。

  也有人提出马杜埃凯在反越位冲击身后空间方面潜力巨大,这不难理解。他在跑位时展现出的智慧、强烈的进球欲望以及他的运动体格(身高6尺,兼具爆发力、控速能力和长腿优势)能成为真正的威胁。这里,他冲向津琴科,看到前者因打开髋部而暴露出的身后空间,接球后冷静踢出反弹球完成破门。

    他在这里进行了一次更聪明的无球跑动。他假装回撤,用身体姿态欺骗防守者,然后突然反跑身后,在空中调整完成射门。没进球只是运气不够好。

    虽然说与拉菲尼亚的比较最多算是一厢情愿,他的射门量和射门能力却不容小觑。我们没怎么看到他在左路做这些动作,但考虑到他在左路要好得多的身体姿态,我认为他在那里将机会转化为常规进球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尤其是考虑到他在关键区域的射门频率。

 

感想总结

    我真的对马杜埃凯很有信心。尽管身处混乱(对球员和教练都是如此),但他在切尔西展现出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在阿森纳这个稳定的环境里工作训练、和最好的防守者们较量、还有球队里的国家队队友,这些都将帮助他迈向新台阶。虽说有时在进球或助攻后他会有点飘飘然,但他被公认是一个努力的球员(防守时压迫积极)、一名优秀的队友,而且看起来很愿意接受教练的指导。

    他身上确实还蕴藏着未被开发的潜能,而阿森纳似乎正致力于为他的成功创造条件。他只有22岁,我在这里快速把他每90分钟的数据和开窍前的登贝莱和拉菲尼亚做个对比,搏各位看官一笑。

·         2020–21 登贝莱:0.30球,0.15助攻,0.28预期进球,0.21预期助攻,7.11次推进带球,14.6次接到推进传球,4.16次创造射门行为

·         2021–22 拉菲尼亚:0.34球,0.09助攻,0.31预期进球,2.75次推进带球,8.83次接到推进传球,4.20次创造射门行为

·         2024–25 马杜埃凯:0.31球,0.13助攻,0.42预期进球,0.19预期助攻,6.81次推进带球,10.0次接到推进传球,3.5次创造射门行为

    我不是说他需要踢中路或者什么(虽然他的双足盘带和射门能力、大空间下的冲击力、花式技巧和身体对抗能力让这个主意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只是随口一说,也许可以试试。),但一次位置的改变真的有可能让他像上面两位一样迎来爆发。他有着和他们类似的技能包,尽管在细腻程度上目前略逊一筹。他能持续跑到合理的位置,有着强大且坚忍不拔的内心,还有一位在指导身体天赋异禀的边锋“破茧成蝶”方面有许多成功履历的教练。他成为枪手的一员让我欣喜若狂,我无比期待他为我的俱乐部大显身手。希望我身上的锁链用不了多久就能被解开。

 

(至此全文翻译完成,这篇的篇幅不算长,但是信息量不小。感谢看到这里的朋友~也期待塔子哥能再次施展在斯特林身上的魔力)

发布于上海阅读 1220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ranamoo

· 加利福尼亚

我记得见过个图 马杜是少有的那种过人排前几,又能像马丁埃兰加戈登这种跑锋那样冲刺数排前面的。这可能代表了他在立棍单打之外 在弱侧有更多的可能性

亮了(27)
查看回复(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