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最讨厌的篮球明星,就是科比。
在青春里,我曾经最讨厌的球星,就是科比。
我是初一开始喜欢打篮球,那是2007年,在我们黄土高原的小镇,我只听说过两个篮球明星的名字,一个是姚明,一个是乔丹。
第三个名字,是科比。
那时候还不能上网,网线没有村村通,手机还是诺基亚,家里还都装的是座机。
我了解篮球资讯的路径,只有两条。
一是在我们镇子上的文具店,那里卖明星海报,有歌手,演员,还有体育明星。
另一种途径,则是看电视。那会还不是有线电视,中央台收的不全,偏偏没有中央五,导致我只能周末看中央四的《体育世界》节目,每期大概会有十分钟左右的NBA比赛介绍。
青海卫视有一年转播过NBA比赛。但更多时候,我是晚上收看CBA比赛的直播,见证了2008年和2009年广东宏远的两个总冠军。
于是,2008年,我的初二,北京奥运会来的时候,我就已经认识一大批球星了,美国梦八队基本都认识,中国国家队也都认识。
在2008年,我最喜欢的篮球明星,是易建联。年轻的阿联是中国打球最具观赏性的,在和美国队的比赛中,他在安东尼头上完成了隔人补扣;和德国队的比赛,最后时刻他命中准绝杀。
因为姚明和易建联当时都在NBA打球,所以央视很喜欢转播NBA比赛。因为易建联在篮网队的缘故,我认识了球队老大文斯卡特,尽管那已经是32岁开始走下坡路的卡特,但我还是喜欢卡特的比赛气质。
2009年中考之后,我离开小镇,来到西安上高中。自此,每周也开始大量上网,在我们学校周末的微机室里。看比赛更方便。走出校门,马路对面就是报刊亭,可以很方便地买到《篮球先锋报》和《灌篮》等篮球杂志。
那时候,我们班里,打篮球的人很多,大家喜欢的球星也都不一样。
扣子狂热地喜欢麦迪,宿舍里也贴满了麦迪的海报;我喜欢文斯卡特,卡特是麦迪的表哥,所以扣子也得叫我哥。银波本来不会打篮球,但他跟着我们学,悟性巨高,飞速进步,他喜欢史蒂夫纳什。灰灰的气质很沉稳,不争不抢,喜欢为队友做贡献,弹跳惊人喜欢抢篮板,喜欢擦板投篮,我们管他叫邓肯。相铭铭作为一个一米八三的大高个,懒得去内线抢板,就喜欢飘在外面投三分,嘴里还喊着「三井寿」,我们叫他诺维斯基。
班里其他喜欢打球的同学里,桂银也是刚学打球,虽然瘦,但天赋惊人,弹跳好,胳膊长,关键是球感很柔和,喜欢大步突破,进去后左右勾手上篮得分,他个子不算最高,但抢篮板很惊人,那会他还没有练出投篮,靠突破和防守吃饭。他喜欢勒布朗-詹姆斯,注意,那是2009年,是骑士1.0时期的詹姆斯。
班里还有人喜欢雷阿伦,君子雷,而他的打球气质也很像,投篮姿势最为标准。也有人喜欢加内特。
当时罗斯也很受欢迎,风城的的1号玫瑰,突破迅如闪电,很快就拿了MVP。三班有个同学就喜欢罗斯,我和他打过球,被虐的很惨。
当然,喜欢姚明的也很多,毕竟是国人,大家都支持姚明。但对易建联就不一样了,因为大家总是把易建联和姚明去比较,易建联比赛打得不好,就会被嘲笑和批评。
仔细想来,我这群伙伴里,喜欢科比的,似乎就只有一个人——小汪。而他其实平常不怎么打球,打不了比赛。我问他你为啥喜欢科比呢?他说,科比长得帅啊,科比打球好看啊,科比厉害啊,科比是总冠军。我觉得最后一句话才是他的心声——正如我这位同学,有着强烈的愿望,始终想通过拿到好成绩证明自己,想成为大家认可的赢家。
科比是厉害,打球也是好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科比的人气明显比其他球星高一个等级。我们高中前两年,科比就拿了第四冠和第五冠。
他是真正的赢家。
但我就是不喜欢科比。
那时候,我就觉得,科比只是命好,运气好,早年有奥尼尔这样的巨星队友,四大分卫里,给其他人奥尼尔也能三连冠,而且卡特和麦迪,性格还比科比更合适,这哥俩不会抢奥尼尔的风头,反而能相处得更好。
是的,那时候,我们承认科比厉害,也承认科比的荣誉更多,但是那又怎样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而且单论个人能力的话,不见得科比就比四大分卫其他三个能强出多少。
那时候NBA每个球队都有自己的当家球星,王不见王,大家都是一方诸侯,也几乎不可能抱团。很多球队的当家球星个人能力都不差,只是其他队友的配置太差,导致球队战绩不行。
在我眼里,科比也只是厉害一点的一方诸侯,洛杉矶比较家大业大而已。
我们都觉得,2009年季后赛,如果姚明不受伤,如果麦迪没有因伤缺阵,火箭就是可以战胜湖人的,可以打进总决赛,管你东部冠军是骑士还是魔术,哪怕是凯尔特人,火箭的胜算都更大。
我个人不喜欢科比,还因为,我反感科比那时候为了胜利不顾一切的偏执。
就像,为了考试,科比只是疯狂刷题,刷出来的第一名的成绩。
而真正的学霸,不会那么玩命,只是稍微复习了一些,人更放松和优雅,也考了优异的成绩。而这些学霸,就是麦迪、卡特,这些天赋强过科比,但没科比那么用力和刻苦的球星。
我喜欢卡特,就是喜欢他的松弛。卡特高中时拿的是音乐奖学金,他吹萨克斯还是好手,篮球只是他的兴趣之一。所以,2001年东部半决赛与艾佛森的76人抢七比赛当天,卡特还跑回北卡大学参加毕业典礼,导致晚上比赛状态全无,一分惜败。
篮球不是卡特的全部,所以,他喜欢打篮球,更像是艺术家,是单纯的喜欢打篮球而已。所以,卡特的扣篮天下第一,他在猛龙和篮网,经常有很多极具创造性的进球。也因为这种心态,卡特的生涯可以绵延20年,他宁愿去给他打球机会的弱队,也不愿意去勇士这种积极招募他的争冠强队,只因为,他要上场打球,他喜欢打篮球,而不是总冠军。
但科比不一样。科比是个偏执狂,他把球衣号码换成24号,意思是一天24小时要奉献给篮球。他打球就是为了赢,为了总冠军,为了击败对手,不仅是球技上战胜对手,他还追求从信心上击败防守球员,所以,他喜欢投那些不可思议的高难度的进球,因为那种球会让对手感到绝望,信心崩溃。
而我不喜欢这样的科比。
我猜科比没看过《少帅》,不知道老帅的名言——「篮球不是打打杀杀,那篮球是人情世故!」
科比管你这,管你那的。
2004年他深陷鹰郡丑闻,名誉扫地。婚姻遭遇危机。球场上与奥尼尔不欢而散,成为千夫所指。商业合作被撤销,媒体们落井下石。
科比堕入人生最低谷。
于是他创造出「黑曼巴」,他在法院与球场之间奔波大半年,在球场上,他要求自己投入,进入嗜血的黑曼巴状态,用一球一球,去击败对手,愣是用卓越的球场表现,打回球迷对自己的尊重。
在球场外,他公开认错,对妻子瓦妮莎道歉,修复婚姻。
于是才有了,2008年的时候,浪子回头的科比,成为人气无可匹敌的星中之星。因为他的故事性,太过跌宕起伏。
但即便如此,彼时彼刻,我依然不喜欢科比。只是,没那么讨厌而已。
一直到我上大学,我除了喜欢卡特,我还更加喜欢吉诺比利的创造性,喜欢邓肯的人格魅力,喜欢马刺这支球队。
在2013年4月,我的大二,那一天,如往常一样看比赛,看新闻,我见证了科比的跟腱断裂。比赛里他三次龇牙咧嘴,倒地,最后跟腱断了,自己罚了球,自己主动走下了场。
赛后记者采访,问科比生涯是不是结束了。科比眼眶泛着泪花,反问记者你在说什么?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科比的脆弱。
2016年4月14日,我的大四,那一天,从早上起床,我们宿舍就开着比赛直播,那是科比的最后一场比赛。我们宿舍聚集了好些伙伴,我们一起看科比的最后一舞,比赛刚开始,科比打铁,又打铁,终于开始进球了,我们为你欢呼,接着进球,得了20分了,我觉得了不起了……但比赛还在继续,30分,40分,每进一球,我们都惊叹狂呼……直到50分,最后,居然是60分!
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多次受过大伤的,打不动的科比,最后一次在球场上拿出了黑曼巴的样子,得到了震古烁今的告别战60分。
赛后科比笑着说,「Mamba out」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告别了20年的NBA球场,在打完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后,第二天早晨八点,科比就坐在了自己公司的办公室,开启了新的事业生涯——那是一家创作体育故事的文化公司,退役之前,科比就已经想好,自己下一步的事业热情是写小说,创作故事,剧本。
科比说过,「如果20年后,篮球还是我最大的成就,那我就太失败了。」
于是,2018年,退役两年后,科比就凭借《亲爱的篮球》动漫短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他的确告别了篮球场,也很少再去湖人队。
如果不是他的二女儿gigi,疯狂地喜欢上打篮球,科比可能不会再接触篮球。但为了女儿,他主动成为女儿校队的教练,陪着女儿去训练和打比赛。
2020年1月26日,地中海气候的洛杉矶,冬季温暖多雨,清晨多雾,科比陪二女儿gigi参加一场比赛,坐直升机赶时间,不幸失事。
科比的一生结束了,定格在了42岁。
-
我最喜欢科比的一个赛季,是他的退役赛季,也就是2015-2016赛季,也是我的大四。所以,我是几乎看着比赛过来的。
那一年,赛季刚开始,伤愈复出的科比,修正了自己的投篮手型,开始学习库里的投篮,因为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他大幅度干拔和后仰。
但赛季开始打了十来场,科比的状态还是不够好,他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终于,在11月30日,科比下了决心,公开发表声明,打完这个赛季就退役,是时候离开了。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科比的比赛气质变了,和以前19年都不一样,科比不再横眉冷对,不再是嗜血的黑曼巴,而是,把微笑挂在嘴角,杜兰特、库里、威少和他对位打进球后,科比也都是淡然的微笑——是的,他放下了,也放过了自己,他接受了自己无法支撑NBA比赛强度的事实,他接受了自己的身体,接受了自己会被年轻人打爆,接受了自己的力不从心,不敌岁月。
所以,他释然了,他变得松弛了。
这样的科比,让全世界感到陌生。但很快,每一个客场,科比曾经的对手们,都自发为科比欢呼,致敬科比,赠送科比退役纪念品——人们在致敬这位传奇。
这是科比最触动我的地方之一。
他不是一位偶像,而是有真实人格的运动员。
科比从18岁进入联盟,就毫不掩饰自己的自信、自负、胜负欲、勤奋。
他也从不假装。所以好多年和媒体记者的关系剑拔弩张。
参加节目,有主持人问他,你和乔丹单挑谁厉害?科比翻白眼。观众都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科比打球独,狂热地喜欢单挑,在单挑这件事上,他有绝对的自信,哪怕对手是迈克尔。
在2010年,科比拿下第五个冠军,赛后发布会上,记者采访,科比对记者们说,「你们都知道我是什么人,现在我有五个戒指,终于比沙克多一个了!哈哈哈哈!」
这就是科比,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我行我素,但也总是被误解。但他懒得争辩,只会用球场表现打服你。
-
真正让我对科比产生改观,其实是2014年的时候,我看了一部科比的纪录片《Muse》,记录了科比2013年跟腱锻炼后的康复到复出,科比也讲述了多年来自己的很多心声,包括鹰郡事件给瓦妮莎造成的伤害,又一次为妻子道歉。
这部纪录片里,我最喜欢的场景是,凌晨四点,科比的直升机划过洛杉矶的夜空,科比来到球馆,在运动器械室做了一些锻炼后,科比拿着球,一个人,在空荡荡的球馆里,投篮,捡球,再投篮……
科比享受孤独。
-
我发现,我不讨厌科比了。
他打球似乎不是为了击败对手,也不是为了赢,而是,始终是,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
他从刚进联盟,18岁的时候,就立志成为最好的篮球运动员。
为此,他付出了所有的努力。
科比的训练是疯狂的,也是NBA最刻苦的。
他的自信来自于他的训练和付出,来自于他的孤独和决绝。
但科比又是极为谦逊的。
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在全明星比赛期间,向「手套」佩顿学习如何防守;
科比和乔丹在比赛里对位,他居然会直接向乔丹请教,背打的时候如何感知防守,乔丹也不愧是宗师,告诉科比要用屁股。每一次和乔丹交手,赛后科比都会在公牛更衣室门口等乔丹,找他吃饭,请教问题。他们亦师亦友。
后来,哪怕乔丹退役后,科比有问题也会大半夜直接给乔丹电话发短信——这些,是乔丹在科比去世后的悼念仪式上说的,乔丹涕泪纵横,他说,科比偷走了他的一切篮球技术,他说,科比走了,仿佛他身上的一部分也变成碎片飞走了。
2009年,31岁的科比,向奥拉朱旺求教,学习梦幻脚步。于是,我们看到了科比出神入化的美如画背打。
科比不仅向前辈请教。也能放下身段,向同辈和晚辈请教。
2010年总决赛期间,科比发短信请教韦德如何防挡拆,韦德不敢相信,科比居然向自己问问题。
职业生涯最后两三年,科比饱受伤病摧残,于是主动学习库里更先进的投篮技术。
天赋、勤奋、虚心好学……共同造就了,科比是公认的NBA历史上篮球技术最丰富最华丽的集大成者。
退役后,科比对年轻一代球员,也不吝赐教,科比的《Detail》节目至今是篮球技术拆解的教科书,科比为字母哥、欧文、塔图姆、约基奇等新一代年轻球星树立目标,鼓励他们发起挑战。科比的训练营很多球星都报名参加。
这是一代宗师。也是为什么斯人已去,但曼巴门徒至今遍布联盟。
……
众所周知,科比学习乔丹,在球场上,训练场上,对队友非常苛刻。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当奥多姆重病入院,是科比默默为他垫了医药费;
当孙悦作为饮水机球员,在总决赛没有上场而心灰意冷时,是科比主动请孙悦吃饭,并包了一整层餐厅,告诉孙悦,虽然你不能在比赛登场,但你在训练里对我的积极防守,也都是为球队胜利做贡献,你的付出不是毫无价值,至少我认可你的付出,大家在球队只是分工不同,但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贡献力量。
科比有位队友叫亚当-莫里森,喜欢足球明星德罗巴,在他陷入职业低谷的时候,是已经退役的科比,为他寄来了德罗巴的签名球衣,并祝他一切都好。科比通过这种方式激励他。
而这些,都是在科比去世后,当事人主动说出来,大家才知道的事情。
……
我最喜欢的,关于科比的照片,是下面这一张。
那是年轻的8号科比,当时右手受伤,于是科比用左手坚持训练。
2016年,我在大学的图书馆翻阅篮球杂志,看到一篇科比的报道,当时临近生涯末尾的科比,已经在为退役后的方向做准备。这篇杂志的最后一段话,是这样的,让我印象至今:
几多年后,我也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沉浮多年,我渐渐明白:
原来我当初讨厌的并不是科比,不是科比的固执,不是科比的偏执,不是科比的胜负欲,
而是,我讨厌那个不断追逐自我实现、为此付出决绝努力的科比。
因为,这样的科比,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懒惰,以及,映射出了我心里深处那种害怕自己哪怕付出很多努力但却依然没做到,得不到好成就的自卑与怯懦。
很多人虽然口口声声想做自己,要做自己,但实际上,却是害怕做真实的自己——因为他们害怕,万一做了真实的自己,还是很糟糕,怎么办?
于是,反而不去努力,不去全力争取,不去付出,这样,即便失败了,搞砸了,也有理由和借口——反正我又没有拼尽全力。
但是科比,管你这的那的。
他的真实,和勇于真实,他的决绝付出,他的自我实现的人生哲学,都是足以让人尊重和学习的。
科比的成就和传奇,的确与他的天赋是不匹配的。他的天赋很好,但在NBA历史级球星里,他的天赋确实不够看。科比也想做到乔丹那般举重若轻,那般简洁,但天赋不允许。
以凡人之躯,挑战神明,成为真实而卓越的自己。
这就是科比-布莱恩特。
昨天是8月23日,科比生日。
今天是8月24日,8号和24号都是科比的球衣号码,是洛杉矶的科比纪念日。
M
本文由@阿鱼探长 出品。人生海海,有缘相逢。以文会友,平安喜乐。
XPOnY
· 江苏科比说过,「如果20年后,篮球还是我最大的成就,那我就太失败了。」。。。。作为从2000年开始看球的湖人球迷,当时真的觉得科比这个牛逼吹的太大了!毕竟大部分球员在nba打球的时候就是人生最巅峰了,谁知道没过多久科比就搞了一个奥斯卡,简直“离谱”,毕竟大部分演员导演一辈子都拿不到的,科比喜欢JK罗琳,自己也弄了一个系列小说,当时封顶亚马逊榜首,我还买了一套送给自己小侄子,还在电视台关于季后赛的分析细节节目,也是一级棒,投资的饮料也是赚翻了(退役战结束身上批的那条毛巾),还搞了曼巴训练营,不少球员休赛季去训练。。。这些还是兼职做女儿球队教练的基础上取得的成绩,如果没有直升机的意外,我想女篮肯定也会在科比推动下影响力增加很多。后来仔细想想科比好像并没有吹牛逼,他这种偏执的人,做什么事情做什么工作都会做到极致,很难不成功,也许这就是被很多球员信奉还有很多球迷嘲讽的“曼巴精神”吧
Morphinged
· 北京他本人的艺术悟性还挺高,自己写的自传哲学性还很强,初中时候买过一本没咋看懂,讲的都是他对生活训练比赛的感悟,他训练的时候会奉李小龙为榜样。越了解越觉得这个人脑子里确实很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