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喊什么国产SGA了!廖三宁该学施罗德怎么打球

avatar
关注

廖三宁是美式打法的后卫,有人给他起了绰号,名为“国产SGA”。我不知道谁起的,也不知道有什么根据,但从我看廖三宁的比赛来说,他的打法和SGA几乎不沾边。

在后卫球员中,SGA差不多拥有顶级的静态天赋,身高198cm,臂展202cm,核心力量足。他擅长突破,利用突破制造空间,急停跳投。

SGA进攻端的三分球占比不高,但是24-25赛季,场均出手5.7次三分,达到了职业生涯最高,而且命中率为37.5%。

廖三宁的身体,和SGA没法比。不提他在国际比赛中的对抗是否占优,在CBA级别的比赛中,他的身体也占不到便宜。

尽管亚洲杯的两场比赛中,廖三宁在关键时刻投中过两个中投,但是他的中投水平,远远没有亚历山大那么有杀伤力。

SGA更具有代表性的打法,是他的突破造犯规能力,那可是联盟第一,而且对抗下的得分很多,常常打出2+1。但是,我们很少看到廖三宁能够在突破过程中制造杀伤,并且转化成得分。

三分球,更是比不上亚历山大。廖三宁甚至现在都没有信心出手三分了。亚历山大却是不惧怕投三分。

一般情况下,竞技水准差点,但是打球风格像,叫他“国产SGA”也没什么问题,问题是打球风格迥然不同。

所以,拜托,别喊廖三宁什么SGA了。

从我看廖三宁的比赛风格,以及结合他的身体条件,他更适合重点学习施罗德的打球方式。

施罗德身高185cm,臂展203cm,虽然有点变态的臂展了,但是廖三宁身高192cm,臂展198cm,也相差不是太多。两个人都是偏瘦型的速度型后卫。

但是,施罗德对比廖三宁,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是,施罗德的终结能力,要甩廖三宁八条街。

如果单论突破能力,廖三宁并不输施罗德太多,但是突进去如何终结,才是球员真正要做的。

亚洲杯的比赛,特别是对阵韩国和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廖三宁很多次一对一突破到篮下,获得了出手空间,但是投不进。

上篮不进,

抛投不进,

但是看看施罗德,他在突破到篮下后的终结手段、能力,都是为最终得分服务的。在对抗下得分,才是必须练的。

亚洲杯决赛对阵澳大利亚,郭士强给廖三宁布置了单打战术,但是廖三宁突破进去上不进啊

你再看看施罗德的,突进去的时候就做好了对手封盖和对抗的准备,然后把球打进,这才是顶着压力打球该做的

此外,施罗德虽然三分球并不是长项,整个NBA生涯,三分命中率不过是34.2%,一般水平。但是,他的三分是神经刀属性,越是关键时刻越敢进。

廖三宁在CBA四个赛季的三分命中率分别是25.3%、25.8%、40.3%和36%,24-25赛季场均出手三分最高,达到3.7次。

23-24赛季,廖三宁的三分命中率有显著提升,那是夏天去美国特训的成果,才一年时间,又丢了。

当一个突破型后卫拒投三分,没有外线投篮威胁,又不具备传球能力,他的突破也会大打折扣。

施罗德命中过很多关键的三分,也有很多次关键定生死的突破得分。尽管身体在长人的世界中不占优势,但是施罗德却总能找到方法得分。

施罗德带领德国拿了世界杯冠军,所以,185cm作为球队核心控卫,也是可以带领球队赢球的,问题的重点在于,身高之外,你是否有足够强的技术来弥补缺陷。

学学施罗德是怎么打球的吧,廖三宁需要学会更聪明的打球方式,然后在每次突破时把球放进篮筐,也要敢于多出手三分,让三分成为一种常规得分武器。后卫,还是不要在投篮领域偏科,在NBA投篮偏科的,可能球都打不上了。

我是希望廖三宁可以成长起来,把球练透,给每一次撕裂防守的突破,一个最好的归宿。也希望他能把三分练好,变得更加全面。下一次国家队,仍然希望看到你的身影,加油!

发布于内蒙古阅读 3514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约翰_墙

· 广东

他如果能达到平均线上的投篮水平,绝对国内第一控卫

亮了(232)
查看回复(1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Palkia

· 广东
difuahu想多了 身体素质不够 你像林威突破一加速就进去了 廖三宁还得运半天来个变向才能突破收起

林威能先进一次国家队吗

亮了(154)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