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解读IG和BLG的二番战:从势均力敌到降维打击,这就是版本真谛的威力
十天前第一次战胜blg时,ig全员狂喜,麦克风中四个人的声音全都兴奋到失控,theshy更是近乎哽咽。
完全可以理解,之前blg给他们的压迫感实在是太强烈了:
连续两个bo5,七个小局,1-6的战绩,想尽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
更重要的是,blg高质量,高密度的进攻回合,让同样以擅长进攻著称的ig显得像是被时代抛弃的遗老。
对于老选手而言,输比赛本身不可怕,这种“我们真的过气了吗”的恐惧感才是最恐怖的。一天不能消除,就会如同魔鬼般多折磨他们一天。
所以ig上下在十八号那天才会有那种近乎失态的狂喜。
以至于赛场上激动完,赛后还要史无前例地尬舞一番。
但仅仅十天之后,blg却在赛场上把看起来永远苦大仇深的gala打笑了。
体现在比赛内容上,就是blg第一把突然间的野区猝死,以及第二局当gala希维尔二十分钟三件套时,blg那个唯一c位是个射箭流维鲁斯的铁桶阵的绝望感。
这其实不意外:blg的老传统了。
blg这个队肌肉量足够,但赛训组多少有点不给力,每次版本变更都要迷茫很长一段时间:
2024年的msi,同年世界赛的瑞士轮,今年第二赛段的波动,以及msi和石油杯的迷茫……本质上都是版本变更前后的阵痛。
而ig呢,丹妮是对版本最敏感的教练。
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丹妮的执教哲学是超越于版本之上的,任何一个版本只要允许他科研,他总能快速找到版本答案。
简而言之,从第三赛段至今,丹妮的排兵布阵始终围绕三个核心概念展开:
第一是角色摇摆。
第二是空间控制。
第三是全员团战。
所谓角色摇摆,指的是在丹妮的体系下,五个选手每个人都至少有三种形态或者功能。
以meiko为例:
丹妮要求meiko拿软辅,并且同时发挥打线,团战,以及野区攻防三个任务。
以gala为例:
gala既要能玩后期大核,也要能玩工具人,还要能玩前中期作为伤害支点的ez飞机卢锡安。
以wei为例:
wei能用波比皇子巨魔这样的重型战士,能用猪妹蝎子这样的坦克工具人,最后终于在对手和丹妮的联手夹击下,用轻装战士猴子和楚雨荨也能凯瑞了。
肉鸡和上路就不用说了,他们作为lpl天赋天花板的两个选手,可以变换的形态数量,一只手已经数不清了。
尤其theshy,上次对决掏纳尔,这次掏铁男,哪一次不是扮演了战略级武器的角色?
当每个选手都如此多才多艺时,教练搭建阵容就不需要提前规划太多了。
完全可以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先判断对手怎么做,然后从数据库里寻找一种最合适的解法回敬。
这就是丹妮的队伍季后赛特别善于红破蓝的原因之一。
………
当然了,丹妮要求每个位置多才多艺,最核心的原因始终是,唯有如此,除了adc之外的所有人,才能同时理解并执行丹妮对空间控制力的硬性需求。
比如说吧,这几场的meiko在使用妮蔻、巴德时,越来越多的开始参与野区拉扯,用卡视野,躲技能,骚扰,给队友开视野等方式,尽可能延缓对手对野区的入侵。
最起码也要确保在关键区域和对手视野五五开。
这样一来,一旦ig五个人聚齐或是形成人数优势,立刻就能对入侵者形成强势反击。
上一次交手时,欧恩的洛屡屡掉点,meiko像侦察机一样,在拉扯中提供的信息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wei就更不用说,作为和丹妮同位置的打野,他对空间控制权的感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
最经典的就是上次交手时,决胜局大逆风下,他的波比看似毫无逻辑地资源团前的压迫和骚扰。
先是在水龙魂团前一分半誓死守卫蓝区入口,击杀猪妹的同时,打出blg的c位关键闪现。之后又在龙坑外e猪妹,骗出泰坦的关键闪现和大招。
这一套连环操作,让ig在空间控制权方面占尽优势的同时,也让blg的团战技能始终是残缺的,最终终于让ig抓住机会一波团灭对手走向胜利。
空间控制权并不是虚的,它意味着远超对手的地图信息知情权,同时也就意味着进攻端的自主选择权:
无论是抓单,打团还是打龙……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虽然还是会出现上次对blg第二场那种,“一波小龙团送出去六千经济”式灾难失误,但只要基数足够大,总归是拥有空间控制权的一方失误更少,决策更优。
我之所以执着使用空间这个概念,而不用信息或者视野之类的字眼,是因为如今的lol比赛,运营已经和打架密不可分了。
而空间控制权这个说法,正是运营和打架两种风格融合之后的核心概念。
最简单而言,在如今这个为了一颗真眼都能打起来的年代,单纯的视野布控意义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资源团周围的空间里。
换言之,这年头重要的不是真眼或者视野,而是能守住或者开拓视野的人。
最早吃透这个底层逻辑的选手无疑是原神哥,而原神哥来自丹妮的白月光战队,巅峰dwg。
在如今的ig,原神哥的这个功能由meiko和theshy分摊,所以他们有时候总是故意和队伍脱节,拉开占位空间,在对手攻击范围内骚来骚去。
对手如果all in他们,meiko的巴德可以挖隧道跑路,theshy的坦克(或者meiko的硬辅)则容错率够高,能够拖到队友感到。
与此同时,他们的选位非常讲究,一旦对手忍不住all in,就一定会集体失去资源团中的有利站位,后续的资源团就接不动了。
甚至哪怕对手没有all in,就只是丢了几个关键技能,结果也是一样的。
如果对他们视而不见,对手的信息就会充分暴露给ig全队,效果还是一样的。
这就是丹妮一直想要meiko学会的东西,很显然,meiko学会了,而且乐在其中。
就这样,当ig大多数时候都在空间争夺中获利,信息和技能优势压倒对手时,他们原本就顶尖的团战,就更是无往不利了。
在这个无比强调五对五团战的版本,可以说是得其所哉。
当然了,上面所说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内容我们借助比赛来说明,不然会很抽象。
………
第一场的ig在蓝色方负责出题,而blg把兰博开出来了。
我之前说过,ig一旦拿兰博,是很容易围绕上中野起节奏,在上半区打出优势,进而控制整个半区的。
更重要的是,以兰博的前期优势,ig至少能拿到两条小龙(这场是三条,比较反常,原因后面说)。
如此一来,一旦控制了上半区,有了小龙,ig就可以规避掉对自己的不利的小龙团,转而玩资源置换养肥自家adc准备后期决战。
敢第一把就放ig兰博的队不多,但blg的想法与众不同。
他们想的是,这版本下的第一把,强势的上中野组合足够多,根本ban不完也抢不完。
哪怕是放出兰博来,无论ig随后怎么bp,他们都能在红色方拿到同等强势的上中野组合,和ig硬碰硬。
很朴实无华的想法,但确实有个人能力支持他们这么想。
当然了,主要也是因为这个队想不了太高深的东西。
果然,阵容敲定后ig的上中野:
兰博安妮猴子,很强很暴力。
blg的上中野则是狼母岩雀潘森,同样不逊色。
无非是一个擅长阵地战灌伤害,一个擅长机动和冲阵。
接下来的下路组合选择,在我看来,可以说完美地体现了blg的傲慢,贪心,以及………对版本理解的混乱。
blg的下路拿了霞洛,ig这边是牛头和芸阿娜。
霞洛组合突出一个blg式的贪心:推线控小龙,野辅联动越塔,五对五团战后期保障,他们全都要。
但问题在于,blg刚刚打定主意和ig比拼上中野强度啊……
要知道,潘森可不是真正的全图流英雄,他的大招就算满级,也不可能从下路直接飞到上路。
全图流英雄只有一个慎,剩下的什么卡牌瑞兹岩雀包括潘森,实际上都是半图流。
shadow又不是什么实力逆天的打野,就算有岩雀配合,他凭什么能够上下兼顾?
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blg第一把就是在这种毫无重点的全图攻防中被拉扯麻了。
最骚的是,blg推线控龙的企图,在线上直接就被ig双人组打破了……牛头两分半钟就抢二打出洛闪现,五分钟出头又准时把洛打回家,wei的猴子轻松控龙。
这并不是说gala和meiko的对线实力突然暴涨,而是牛头这个英雄,面对霞洛组合,以meiko的牛头水平,想要暴力阻止霞洛组合推线简直不要太容易。
只要把霞洛组合顶走一个,对面根本推不动。
就这样,meiko帮ig顶出来了第一条龙。然后没多久就是上野二人联手河道抓潘森,让岩雀的第一个大招用在了上路,为阵亡的打野填坑。
如此一来,blg短时间内失去了夺回下半区视野的可能性,兰博利用大招清线,快速tp小龙团,ig十分钟出头时再拿一龙。
然后一个小小的转折点到来:
ig野辅利用视野渗透能力,在blg红区逮住潘森,随后兰博先一步支援,爆发五对五团战,将gala一波喂饱。
这时候ig在上半区的五对五优势已经彰显,如果选择和blg争夺先锋,成功率其实不低。
但blg凭借回合转换优势已经先一步落位,ig在丹妮的调教下,此时终于没有做硬碰硬的事情……毕竟对面上中野强度确实不差,如果没有先造成减员,胜负是未可知的。
于是ig提前布置小龙团,并在下河道草丛打出完美配合,一波送走blg双c,同时小龙听牌。
这时候时间才走到18分钟。
就这样,我们可以看到ig始终在做取舍,根本不拘泥于阵容:哪怕计划是打上中野,但既然对手上中野强度同样惊人,那就顺势拿龙,当有机会小龙听牌时,宁可不要先锋和绑定先锋的一塔,也要把握机会。
反观blg则是什么都想要,结果得到的却有限:
前期左手压了肉鸡三十刀,shadow入侵野区反了不少野………然后呢,这些并不能转化成上半区五对五团战的胜利。
他们拿到了先锋……但一个抓边阵容缺乏足够的中推威胁,先锋撞一塔后,同样没有后续。
这就说明blg在这个版本的思路是混乱的,开游戏前,计划没有重点什么都想要。游戏开始后,又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完全没有连贯思路。
……
ig在小龙听牌后,问题确实大条了一阵子:ig上中野为主的打法,二十分钟前是必须推一塔的,否则后续节奏就无法展开。
但ig拿听牌龙换了先锋,自己阵容又手短,对面控制又多……导致一塔死活推不掉了。
结果就是肉鸡带着ig众人,在blg中一塔面前连送两波,第二波还送了个大团灭。
但之后ig就迅速调整过来了,当blg四人对肉鸡抓边时,ig在上路打出边路突破,连破blg双塔。
某种意义上,这弥补了拿不到中一塔的损失:推塔是为了压制视野,控制空间,上路两个塔的倒掉,让blg的红区侧后方空间出现了不可弥补的漏洞。
到了这一步,ig实际上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动:上半区他们推掉了上二塔,下半区他们小龙听牌了:
上下半区blg都要管,否则比赛都会结束。
但如前所说,根据峡谷地图规则,半图流英雄是防守不住全图空间的:于是knight频于奔命,先是在下路屡屡贡献关键岩突,夺回下半区控制权,又阻止ig下路推进……随后又试图跑到上半区找机会,阻止红区沦陷,结果在没有二塔掩护时被wei闪现截断退路,一套连招带走。
至此,ig伏笔许久的上半区优势变成了唾手可得的胜势。
ig也激进过,失误过,但背后既然有空间控制权这个核心原则在指引,思路暂时乱了总能回到正轨。
而blg呢,他们的思路先是毫无重点,破碎凌乱,然后又被ig来回调动,最后空门大开……
这就是丹妮的游戏哲学,这种哲学是超越版本的:无论版本怎么变,除非是龙魂级别的巨变,否则空间控制权的优势就是最根本的优势。
把握了这个游戏本源,再加上选手英雄池和赛场功能的多维度拓展,无论什么版本,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握胜利的大门。
这就是lck这几年的游戏理解明显超过我们的地方,如今这种理解已经被丹妮深深植入了ig的打法基因……
而blg作为去年的亚军,对空间控制的理解可谓是肉眼可见的肤浅。
所以他们每次都会因版本变动而迷茫。
……
说到这里,第二把也就不用说太多了。
blg第二把的阵容猛一看很是吓人:塞恩,赵信,加里奥,维鲁斯,卡尔玛。
这是五对五无敌的铁桶阵。
这是中野辅强节奏阵容。
这是blg最爱的四人冲阵。
这是blg曾经让ig溃不成军的下路强打线组合。
真是完美的嵌套啊……只有一点不完美,中期没优势后期就没伤害。
像极了一艘坚不可摧的军舰,结果到了实战中一看,靠,军舰因为钢铁用量超标,一下水就自己沉没了………
很显然,又是第一把那样,没有重点,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要不到。
下路优势开局三分钟就被wei绕后破解,blg基本上失去了快速起节奏的可能。
双方中期互相抓边换塔,地图空间被大大扩展之后,blg再一次被ig深刻的空间理解玩死:
下路双塔没了,blg去打厄塔汗,背后的视野空挡太多,直接被wei一波蹲伏,配合发条大招打崩。
再加上铁男出山之后,在资源团中大招关打野的决定性优势,直接让缺乏伤害的blg失去了火龙魂这一救命稻草。
剩下的就都是wei恩怨情仇和theshy拆基地时的喜剧效果了。
ps:想看更多轩窗的文,某信搜轩窗少年有惊喜哦。
昵称违规已禁止显示
“像极了一艘坚不可摧的军舰,结果到了实战中一看,靠,军舰因为钢铁用量超标,一下水就自己沉没了………”说得好,已转发到“我们要去世界赛IG群”
dallas_cowboy
· 德克萨斯这就是丹尼。 赛季初IG的视野差的一塌糊涂,每次都是人少打人多,BLG永远支援的更快。到今天现在的比赛证明已经完全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