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复盘IG第三赛段:被版本和命运选中的正确五人组,以及还在路上的Rookie

avatar
关注

某种意义上,wei和gala属于唯二的,既从rng那里学到了真东西,又没有被rng这个俱乐部自带的体系弱点污染的选手。

一个没什么人提起,但确实客观存在的事实:

rng是lpl唯一擅长围绕核心选手搭建特定体系的俱乐部。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rng的底蕴积累,tabe也无法成长为国产名帅。

要说清楚这个历史问题,同时说清楚wei和gala如今在ig的神仙发挥,轩窗在这里需要插播一段对lol版本的解释。

在许多人的理解里,似乎不同版本之间是孤立的,互相排斥的,但其实不是,lol的版本变化的核心,在于“层累”二字。

层累这个说法最早来自历史学大家顾颉刚:他的意思是儒家学者书写的历史,是一代代儒家学者逐步添加、修正、完善出来的,并非真正的历史时间线。

事实上,游戏设计师对版本的改动也是这样,不是孤立的,互相排斥的,而是围绕若干条主线一点点完善修正出来的。

接下来我展开解释一下。

就算不熟悉rng的比赛,也一定了解过这个俱乐部在21-22年春夏之间巨大的落差,以及世界赛阶段的平庸。

那时候,人们讨论最多的内容之一,就是rng的辅助ming为什么练不出软辅,或者抱怨为什么设计师总是在后半年加强软辅。

在轩窗看来,从硬辅和软辅的全年起落轨迹入手,可以很好地揭开版本变迁的奥秘之一:

位置重构。

简而言之,从春到夏,硬辅并没有消失,而是硬辅的功能被拆解了,被其他位置瓜分了。

新年伊始,设计师对版本的构思还不成熟,版本内容是非常少的:除了若干个op英雄,和一些众所周知的野区机制变化,可以说近乎一无所有。

这时候一支强队只要可以做到野辅联动或是中辅联动,把队内选到版本op英雄的大爹养起来,再让大爹通过资源团反哺全队,就可以迅速建立一套所向无敌的打法。

不要觉得野辅联动或者中辅联动多高级,它其实就是很朴素的“人多打人少”。

这种打法可以完美弥补小虎身手全面但个人压制力不够顶级的缺点,让小虎超越时间线发育,用装备优势来代替操作。

——事实上,今年第二赛段的香克斯也是这样被养起来的。

再有一点,从2020年龙魂出现开始,这个游戏的主线就变成了控龙——听牌龙——龙魂团,一个队伍就算自己不拿龙魂,也要尽力阻止对手拿,小龙坑变成了峡谷主舞台。

如果说拿小龙是为了累积机制和数值优势,最后在龙魂团完成提款。

那么拿峡谷先锋(后来增加巢虫,用来平衡龙魂相当于六千左右经济的强大影响力)就接近于取现金,随时可以撞上路养一个中期大哥,或是撞中路拿一塔进而控制上半区视野。

这时候野辅联动对游戏的影响力,是远超线上英雄的。

这时候硬辅可以帮打野抢河道蟹,入侵,可以配合打野gank线上甚至越塔,还能和上路换线打巢虫、先锋团。

等到大哥位肥起来,打五对五小龙团,硬辅也是开团利器。

无处不在。

所以春天不止是小虎凶猛,Ming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如此以来就会出现一个很畸形的版本问题:

野辅的宰制力远远超过了线上英雄,中路还可以根据需要拿推线支援型工具人,或是中期伤害可观的刺客参与野辅节奏,adc就算不是全队宠儿,也能拿维鲁斯、烬之类的工具人跟着混一混。

但上路呢?

上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像孤岛一样对线都是奢侈,更多的时候他还要被换线折磨,丢失节奏,还要处理兵线随时tp支援。

被折磨出tp就更没有存在感了。

一支真正的强队,必定是各个位置均衡的队伍,设计师的任务,就是要在年底的决战到来之前,把版本不断叠加、增删、完善(所谓层累),让版本能够选出综合能力最强,各个位置最均衡的队伍成为冠军。

这种思路下,硬辅被砍几乎就是必然的……因为它是造成五个位置不平衡的根源。

没有了硬辅的全面存在感,打野的影响力也会回归正常。

——因为软辅除非是巴德妮蔻这种吃手法的特例,否则基本上敢进野区就死,根本没法玩野辅联动。

有人要问了,你砍了硬辅,不打资源团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硬辅在资源团中承担的功能,也就是控制和坦度,完全可以由其他位置提供啊。

中路给控制,上路给坦度,打野战士则什么都能给一点,前中期近战数值尤其突出。

到了这一步,硬辅就算没有退场,风头也被线上英雄抢得差不多了。

这就是所谓的位置重构:

设计师通过拆解掉硬辅的各种功能,并分给其他位置,大大地提升了其他位置的游戏体验。

除了硬辅专精玩家,大多数人都满意。

在硬辅被拆解的同时,设计师也会开始加强线上英雄——之前加强是没用的,面对野辅联动的人数压制,什么数值都不好使。

于是在这个阶段,因为有软辅的加持,再加上数值和装备修正到位,adc的宰制力会猛然提升。

看过昨天骑士之路的亲们一定深有感触。

最极端的案例就是2020年的猫+ez,三件套的ez挂着猫,一个人打三个能全杀了。

但大核型adc有个天然不足,它自己是无法带节奏的:想学滑板鞋、飞机之类的英雄做前期节奏轴心,就要接受后期影响力不足的代价。

所以节奏大多数时候只能交给上中野,尤其是中野。

到了这一步,中单这个位置才会成为真正的游戏天花板:伤害,控制,节奏,大局观集于一身,想不重要都难。

而当中路玩节奏英雄时,为了避免后期伤害全压在adc一个人身上,就要求上路也能玩大核,或者最起码会玩支撑中期的战士。

就这样,越往后半年走,线上选手的重要性就越强,中路更是取代硬辅,成为五个位置中的枢纽。

这样的位置结构分布,显然比简单粗暴的野辅联动时期要合理得多:五个位置都有机会打出高光了,线上和野区对等了,龙魂规划和即时经济平衡了。

综合起来就是游戏内容更丰富,更精彩了。

说到这里,21-22年的rng夏天的困境就清楚了:硬辅被解构,中路的天花板不够高,上路则从来不是合格的凯瑞位。

如此我们就能理解meiko如今的角色:

meiko为什么依然可以玩牛头和芮尔这样的硬辅开团,打野辅联动?

因为上路保护adc的能力绝对顶级(经典案例参考那把调戏潘森的波比),也因为上路双恩的超高水平,可以和硬辅以及打野战士组成资源团无敌的铁桶阵。

还因为当上路选出兰博时,ig的中野节奏足够顶级,完全可以用上半区的突破来置换小龙,同时让adc不用担心吃不到经济。

rng的上路能做到吗?

做不到,所以rng的无敌硬辅只能在夏天退场。

说到这里,真是忍不住吐槽一句,那些因为gala近期表现出色,就能说ig是rng复刻版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在是太离谱了。

还是继续说meiko。

在丹妮的体系下,meiko越来越有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的高手风采了。

他能借助战队的配置和体系,逆版本大量玩硬辅,并且玩得惊艳无比,让ming实名羡慕……也能掏出软辅如妮蔻和巴德,将对线,打团,野区攻防一把抓,丝毫不影响继续打野辅联动,只是联动的方式变了。

虽然细节上还有一点点问题,但无伤大雅。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么说吧,也就是meiko的操作风格偏向于扎实精确,不喜欢秀一些作用有限但吸引眼球的内容,否则早就有人在吹捧,说他已经进入到原神哥,K博士那种神仙境界了。

当然了,事实上不能这么说……

不是meiko的比赛内容有什么硬伤,而是……这支ig暂时还没有达到dwg和t1那种举世无敌的形态。

不过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现在ig的重点是季后赛,我们继续聊wei和gala。

………

这时候就要说到rng体系的缺点。

rng体系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为了适应联赛内容,里面不可避免地加入了很多粗糙的,功利的,经验性的东西。

这些内容大多数是和更高层级的比赛逻辑相违背的。

这一点在小虎身上体现得最明显,那就是所谓的“小虎杀熟”。

xiaohu这名选手,之所以沦为完美副攻手万能胶,而不是顶级核心,是因为他有个巨大的缺陷。

他是一个操作不错,但却极其依赖意识和思路的选手。

他做出操作前必须有过往经验和记忆作为依据,或者提前在脑子里做好规划。一旦需要在巨大的不确定中做瞬间决策,他就会整个人直接宕机,做出种种离谱操作(著名的s9离谱之刺阿卡丽,s12团前偷蓝塞拉斯)。

这体现在他的游戏成绩上,就是所谓的杀熟,在联赛内面对熟悉的多年对手,他面对doinb和rookie这样的顶级选手也不落下风,但在世界赛面对陌生选手,你根本无法想象他会突然被某个无名之辈碾压,面对faker时更是难求一胜。

真正顶级的竞技选手,都是有着近乎本能的瞬间判断和操作能力的,只靠谋定而后动,必定会错失那些转瞬即逝的机会,在绝顶争锋时,这恰恰是关键。

比如s6的faker大战rox,决胜局发条在上路面对三人埋伏夹击,从容开疾跑走出婕拉大招,大招拉断杰斯而逃生,甚至都没用闪现,但凡放错一个技能,他就要交代在那里。

你很难想象这种操作发生在xiaohu身上,反而只会看到他重压下莫名其妙的非受迫性失误。

这就是天赋的差异,faker就好比乔丹,飞在空中发现有可能被封盖,立刻就能换手上篮,留下传世的即兴演出——这在双劫之战中体现得最明显。

而xiaohu引以为傲的谋定后动,在面临精确到毫秒的瞬间操作时,就漏洞百出了。

xiaohu不是没有努力过,但他既然高度依赖意识且无法将意识融入本能,他就始终到不了那个境界。

关键时刻总是不敢操作。

这恰恰也是rng的缺点。

他们能够搭建体系,锤炼战术,但仅仅限于前半年,因为这时候版本“层累”程度很低,研究的难度不算大。

难度不算大则意味着,可以让选手靠着大量的机械训练甚至死记硬背,外加教练的奇思妙想,从而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小虎和几个冠军中单之间的联赛内差距,就是被这样拉近的,哦,不对……联赛内小虎才是优势方。

这就充分说明,小虎的天赋同样顶级,只是他依赖惯了数据和经验,失去了挑战个人极限的勇气。

换言之,如果以版本层累到最高水平的世界冠军标准要求rng成员,他们的脑海中必然残存着大量的看似正确,但换个维度就错得离谱的游戏理解。

就好比中世纪之前的地心说一样。

万幸的是,我前面说了,这个问题在wei和gala身上并不严重。

这首先和他们的位置有关:打野和ad都比较吃基本功,但并不要求高端操作,所以他们也就不需要像小虎那样,走上一条违背操作底层逻辑的道路。

其次则完全是我的个人观点:

wei和gala都是真正的勇者,这一点想必在两次战胜blg的比赛里大家都看出来了。

这样的选手是不会背叛自己的天赋本能的。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wei对打野变奏的理解堪称是天马行空,神鬼莫测……这种能力离开了rng的体系,来到丹妮的空间控制体系之后,非但没有不适应,反而是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天,彻底释放了wei的节奏天赋。

所以,虽然wei在对blg的比赛中多少也有点“杀熟”的意味,但底层逻辑却是扎实的,源自他对丹妮体系的深刻理解,而非刷真题,抄答案。

很简单,那个楚雨荨从比赛第一秒开始的野区绕后,以及厄塔汗团战的断后埋伏,就不是任何做题家所能做到的。

gala也是一样,他那个恐怖的挡下潘森所有控制的希维尔,是任何数据和训练都不能复制的能力。

甚至恰恰相反,gala在拒绝rng体系缺点的同时,把rng体系下的扎实基本功和战术执行力都磨炼到家了。

否则除了大核之外,他就掏不出工具人和前中期adc并打得有模有样。

这方面的反例就是灯皇和希望皇这两个大核癌:离开发育良好的大核就完全不会玩游戏,甚至消极游戏。

……

最后说到肉鸡。

事实上,在wei对丹妮体系的融入乃至反哺超出预期之后,肉鸡的思路转型要比预期中迅速,顺利得多。

否则肉鸡虽然天赋异禀,但也不太可能只挣扎了七个小局就把安妮练出来——我知道,肯定有人要说最近两把安妮合计2-9的事情,这一点我稍后解释。

总的来说,肉鸡第三赛段的前三分之二名场面不断:

对京东,发条提前预判大招,拉断岩雀和潘森。

第一次打微博,绝境永恩拯救ig,拯救theshy1-7的兔子。

对滔博决胜局,一拳八百的超级鸡里奥。

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个版本变化得有些太过出乎意外:中路的大核英雄除了沙皇都不重要了,反而是工具人和支援英雄大行其道。

结果就………我们来看肉鸡的第三赛段英雄池好了:

IG第三赛段一共32个小场,Rookie用了11个英雄。

其中9场安妮,7场发条,加起来已经占了一半的场次……其他9个英雄出场全都不超过三次,塞拉斯、狐狸、永恩、沙皇更是都只有一次。

维克托在第一轮拿了三次之后再也不拿了。

真可谓左手安妮,右手发条。

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这大概是十年来Rookie对游戏版本接受得最彻底的一个赛季,包括他的发条玩法也是紧跟适应版本:

很少埋头刷兵,永远是和野辅一起做事优先。

这就可以说明,rookie的版本理解和操作,大方向是没问题的。

所以,有问题的只是无谓掉点之类的细节吗(最近两场安妮合计2-9,对blg第一把被Knight压了三十刀)?

那也不尽然,这里面的复杂之处非常值得说道说道。

发条作为法师中的常青树英雄,是Rookie招牌中的招牌,很能体现Rookie的游戏偏好:他喜欢那种伤害,控制,主动性三者兼备的英雄,既可以配合队友,又能随时重担一肩挑,一看就是曾经当院长当久了。

过去几年的Rookie身上有一种矛盾之美:

他对全能型刺客法师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执念,只要能拿就一定会拿,2023年甚至出现过拿发条来打中路ad射手的场面。

凭借强悍的对线功底,他确实也打赢了……

只不过赢不赢都没什么用。

因为ad射手走中路最大的奥妙从来不是对线,而是一旦线优或者线上突破之后,ad射手在拆塔速度上的恐怖优势。

到了中期之后,只要给到小炮之类的英雄十秒摸塔机会,防守方掉塔几乎是毫无悬念的。

就算是对线期,小炮对防御塔挂e,也能稳吃镀层。

发条有这种能力吗?显然是没有的。

既然没有,个人的操作再好也弥补不了机制差异:越往后走,不断吃镀层和防御塔的ad射手越来越像核心,而发条则会越来越像工具人,直至游戏影响力彻底拉开差距。

这就是Rookie曾经的固执之处:

他就像是一个达到一剑万法境界的剑客,总想着用全能型法师搞定一切。但许多时候,他眼中的一切往往只是对线和团战……而这个游戏的内容从来不止这些。

边线处理,转线进攻,阵容博弈,资源团规划……这些都很重要。

诚然,Rookie非常善于在对线期结束后蹲草找机会,这在2020年以前非常有用,但之后就每况愈下了。

不是因为操作下滑,Rookie的操作和theshy一样,是现象级的,是彻底吃透了操作的底层逻辑的,就像是武侠世界里的修仙者一样自成维度。

这种级别的操作,就算下滑也永远不会掉出最顶级的行列。

——所以theshy休息一年回来依然是theshy。

真正的原因在于,2020年时,这个游戏新增了龙魂设定。

连拿三条小龙之后,第四条小龙就会变成龙魂团。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设计师强行规定了这个游戏前二十五分钟的博弈主轴,从此之后,任何一个战队,就算自己不拿龙魂,也一定要尽可能阻止对手拿。

这时候一个选手所谓的找机会,就不能是蹲草阴人之类的小技巧了。

因为游戏的主舞台只可能是小龙坑周围,前二十五分钟尤其如此。

主舞台既然固定了,那么控制主舞台周围的视野就是自然而然的,这时候围绕小龙坑的博弈必定是团队行为,个人能力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而如果在主舞台之外的上半区蹲草,就算成功了,意义也十分有限。

对手有很多办法弥补损失,并确保游戏博弈的大方向不被影响。

这就是过去五年在Rookie身上重复上演的诡异戏码,他仿佛被困在时间循环里一样……远古时期就出道的选手,很多都是因此被淘汰的。

所谓思路转不过来。

幸亏这游戏如今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时代,顶级选手稀缺外加新鲜血液不足,以及Rookie的操作确实是天花板级别的,否则他大概也被淘汰了。

这就是丹尼之于Rookie的意义。

丹尼绝对是最熟悉如今游戏生态的教练之一:在2020年那个关键节点上夺冠的战队,正是他率领的巅峰DWG。

有了这样一位教练的言传身教,以及足够适配的队友,才有这赛季与时俱进的Rookie。

但很显然,一个选手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被完全改变的,这一点就连丹妮也要做出妥协……否则Rookie就不会玩这么多把发条。

安妮和发条都是没有位移的脆皮法师,在处理边线时非常容易被抓。

尤其是对面有潘森岩雀这样的全图流英雄的时候。

再者,当惯了前中期核心,经常和打野一起行动的Rookie也确实不太会处理边线……没经验。

如此一层层debuff叠上去,遂有了这几场Rookie恐怖的阵亡率。

放在前两个赛段,或是第三赛段第一轮,IG几乎不可能在他这种阵亡率下赢比赛。

但现在的IG容错率足够高,下半区的Rookie每被抓一次,对手的上半区就会被报复性入侵甚至突破一次:比如对blg第一场,安妮在下路阵亡的同时,blg付出了上路连掉两个塔的代价。

Knight最后的岩雀被wei闪现开死,进而被IG顺势一波,就是失去二塔掩护的结果。

所以问题来了:

Rookie边路频繁掉点的问题,是这个版本下必须支付的代价,还是仍有优化空间?

甚至……IG可能已经有了优化方案,只是常规赛没有拿出来?

我个人觉得,后者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因为这并不是英雄选择问题。

包括chovy、faker都在玩安妮和发条这些英雄……只是没有Rookie这么频繁罢了。

毕竟没有哪个节奏型中路英雄比安妮的一套爆发更稳定,更暴力。

也没有哪个英雄比发条更万金油,无论游走支援还是阵地战都能有贡献。

换言之,这两个英雄以及他们的玩法其实都在Rookie的舒适区。

如此一来,Rookie如果真的有问题,大概就只能从决策和思路上寻找了。

因为……就算把安妮发条的那些阵亡全都归纳为“边路现状”(scout这种最会处理边线的选手也在疯狂阵亡,而且绝不仅仅是状态问题)………Rookie在对blg二番战第一场带领全队硬拆中一塔,结果连送两波大节奏的事实也可以充分说明,他在决策和思路方面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对blg第一局,理论上IG主打上中野,确实有迫切的,在二十分钟前推一塔的需求,否则就无法顺利控制上半区。

但问题在于,当时的IG因为下路对线没有吃亏,以及兰博的TP支援赢团,已经有三条小龙在手了……

没有峡谷先锋时,就算要推中一塔,也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先调动对手,缓缓图之,而不是面对岩雀、潘森、洛、狼母这样的阵容硬上。

换言之,Rookie的转型之路仍然没有走完,IG全队也仍然需要配合他做进一步改变。

在国内联赛里,IG可以承受这种失误,甚至都不影响横扫强敌blg,但面对世界级对手时,显然是弱点越少越好。

只不过……这种程度的改进,已经很难靠训练赛来解决了,只能在未来的征程中边打边改,而未来的版本是不确定的,所以肉鸡真正正确的打法也是不确定的。

指责是没有用的,事实已是如此。

只有最后的胜利可以衡量对错,就像衡量meiko是否真的进入了原神哥和K博士的境界一样。

最后,这一篇复盘还是老规矩,没有聊theshy,因为他是这支ig真正的基石和灵魂,这支ig每个人的表现,都和他有更深层次的联系。

所以还是老规矩,点评ig五人组,但theshy篇单独出。

ps:想看更多轩窗的文,某信搜索轩窗少年,有惊喜哦。

英雄联盟IG 2-0 轻松横扫BLG拿下第三赛段登峰组常规赛第二
发布于河南阅读 10995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Bryant八神

· 上海
虎扑JR0414042735说个暴论,不是被版本和命运选中,是被资本选中。在去年拳头给BLG做版本但是BLG决赛输给T1之后,为了让这个游戏健康发展,必须在今年为LPL定制本土冠军。不同于BLG的LDL都教不明白的big wei教练,IG有Deany + 一众经验丰富的选手,看好今年本土主场作战拿下S冠。收起

大龙砍到25分钟,无法快速运营转推进,已经是对T1巨大削弱了。没想到GENG因此受益,你越刷大超越狠

亮了(650)
查看回复(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0385567126

· 贵州
拉风的狗子46队伍的基石只能是中野,这是这个游戏的位置决定的,ts确实有画面,那也需要别人搭好台啊
收起

我觉得你没理解楼主的意思,或者你不懂ts的作用,ig这个队是需要ts给全队做战术支撑的,你说的仅仅只是中野在这个游戏中的作用,这个作用在每个队都一样,但是每个队实际上的核心,以及赢球文化,底层代码都不一样,就像tes,看似kanavi是节奏发动机,是队伍核心,但实际上真正的核心是jkl,jkl强大的个人能力给了整个队伍战术支撑,你如果只能认识到各个位置在这个游戏中的作用,就完全流于表面了,如果你是水黑,那当我没说,因为水黑是不能正确而客观看待jkl的

亮了(409)
查看回复(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