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退役了 1点碎碎念
今天看到书豪退役的抖音,思来想去,想起了很多很多的瞬间。作为一名关注他很多年的篮球爱好者,脑子里一直有很多他的比赛画面在闪回。想了想,还是写一篇流水账,记录一下。
林疯狂时期,其实他的比赛我并没有实时关注。当时在追一本小说,作者是NBA爱好者,当时他发动态林书豪刷屏了,我也是通过这个才知道这个球员。尼克斯时期的大多数比赛,我也是后来补的录像。
真正开始关注他,是他那份“毒药合同”被火箭匹配之后。那时我还在读中学。
后姚明时代的火箭队,突然又来了一位黄种人,这让我重新开始看关注。
说来也巧,按正常情况,林书豪本该成为球队第一或者1.5持球点,好好刷一个赛季。但谁知哈登续约失败被交易到火箭,而哈登的打法明显更占球权——林书豪阴差阳错成了“半个受害者”。那个赛季是他唯一一次全勤,打满82场。你说好跟哈人都喜欢打打挡拆 靠着和他的挡拆,阿西克被喂成了两双中锋,好像还进了最快进步球员候选。没想到之后那个土耳其中锋就没怎么打了。
同时,前一年在尼克斯的“新秀墙”(毕竟算是刚出名、刚被研究)也持续困扰着他:三分不稳、左手终结差、行进间停球易失误……
但整体上,那个赛季的火箭合格地完成了任务,自姚明退役后首次重返季后赛。我记得是靠小奥尼尔的一个干扰球,变相绝杀太阳才搭上末班车。
季后赛首轮打雷霆,火箭0-3后扳成2-3,最后还是2-4出局。林书豪第三场就赛季报销了,整个系列赛没有一场得分上双。对面威少的爆炸表现让他更显黯淡,而贝弗利对威少那次导致对方受伤的冲突,也间接改变了之后那年的冠军归属。总的来说,这赛季对球队是成功的,但对林书豪来说有些难受。
火箭的第二个赛季,休赛期林书豪应该苦练了三分和左手终结,整个体型也壮了一圈。这赛季他打出不少代表作,甚至有一场追平了自己对湖人时的生涯最高分。对猛龙那场,我还记得是用一记左手上篮锁定胜局。当然也有些插曲,比如11月对湖人最后一攻,火箭换人策略失败——贴吧当时吵翻天——最后一防时林书豪被纳什抱住,布雷克绕出来投进三分绝杀。这个习惯后来也害了他们,季后赛对开拓者就是换人防守没交代清楚被利拉德绝杀了
这一年的季后赛和之前相反:原本迎来霍华德是该出成绩的赛季,火箭却首轮再次2-4出局。林书豪这次季后赛发挥亮眼,不仅得分,还传了不少好球。利拉德绝杀前那一回合,正是他抢断后助攻丹尼尔斯投进关键球,扳平比分。
这轮系列赛暴露出火箭对阿尔德里奇准备不足,前两场被他打爆。后来麦克海尔终于想起被DNP很久的阿西克,拿上来扛了扛,效果还行。这轮系列赛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比如泰伦斯·琼斯从此被贴上“欺软怕硬”“虐菜小王子”的标签,把自己未来的合同打没了。
没出成绩,精算师莫雷就开始操作。林书豪几乎被白送到湖人——只换了个海外球员签约权加一个二轮签。钱德勒·帕森斯(这赛季用过几次“杜兰特体验卡”,对马刺圣诞大战还有灰熊队立功)和林书豪双双离队。林书豪合同第三年是“毒药合同”薪资最高点,莫雷也是及时把它抛售掉了。
在湖人的赛季,上个赛季,林书豪吃了增重的福利,湖人赛季有点路政依赖了但是边际效应很明显,增重让它的速度下降,但这个赛季他很煎熬,没把握好平衡。可能也正因为此,赛季末他半月板受伤,报销了。
这年的他非常挣扎,首发后来还被克拉克森抢了——虽然那时克拉克森打得并不好(但他好像抛投绝杀76人过)。教练斯科特纯纯是“老大挂件”,能撑到赛季结束没下课,最大原因就是哄好了科比。这是我看球以来见过最差的教练。对灰熊最后一防,他要求紧逼但不犯规,结果林书豪执行时既不紧逼也不犯规,科比大喊犯规他也不犯。回头看这事一半一半,但斯科特赛后说:“虽然我这么布置,但你们就该听科比的”——纯纯不粘锅。真的太糟糕了。
科比一退役斯科特就下课了。赛季前期一波连败后科比宣布报销,林书豪出场时间也开始下降,大概是要培养新人,毕竟他和老大处得也不太好。
这赛季也有两个名场面:一是对快船,林书豪借科比的挡拆投进三分;另一个是惨败凯尔特人后,他和尼克·杨一群人在嘻嘻哈哈,科比在节目上翻白眼。这赛季增重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影响了他的速度。
离开难受的湖人,林书豪和黄蜂签下1+1合同。他休赛期减了重,作为第六人打得很好。虽然只有一场30+,但效率很高,场均27分钟拿下12.4分。最后抢七惜败热火——没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季后赛有所发挥。
之后他去篮网拿了大合同。但16-17赛季篮网没进季后赛,胜率不到30%,东部十名开外。某种程度上再次证明,他的带队能力确实比哈登差一些。第二年球队来了拉塞尔,本以为适应了一年后该出成绩了,结果第一场有限时间里发挥还行,但输了,林书豪还重伤报销——就那次上篮后滑倒大喊“I’m done”的那场。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他被送到老鹰,给特雷·杨当了几场老师后协商买断,加盟猛龙。但在猛龙他机会不多,范弗里特复出后他彻底跌出轮换。虽然随队拿到总冠军,但赛季后没得到NBA合同,最终来到CBA。
在CBA的第一个赛季,能明显看出他身体机能因大伤严重下滑。赛季前他就说自己扣不了篮,这已经是个明显的信号。但靠防守意识和技巧,他在CBA仍有一席之地——那年他造进攻犯规次数联盟第一,职业态度没得说。但身体跟不上影响太大了,尤其对广东最后一战,最后4 5秒他接球被包夹,已经加不起速。记得他在NBA时哪怕只剩几秒,也能后场推进完成出手,速度不行了 岁月催人老吧。这赛季CBA是四节五人次,又因疫情很多外援没来,其实挺利好北京,没夺冠后面就更难了。
之后他回到发展联盟勇士下属球队,想以此为跳板重返NBA,但没有球队签他。他当时说:“发展联盟得分榜前11除了我,都拿到了NBA合同。”听得让人难受。
再然后他回首钢,但反复感染两次新冠,状态很差。我记得那赛季首钢输给琼斯带队的吉林,被调侃“一外援打4.5个外援”(林书豪、吉布森、光头教练雅尼斯、汉密尔顿和丘天)。最后一防前林书豪对琼斯的切球很漂亮,但绝杀时刻他不在场上。那个赛季北京还签了上赛季总决赛发挥出色的布朗,但他因伤表现不好,没留到季后赛。
最后他加盟广州。其实我觉得他该接受秦晓雯的建议,拿台胞证以港澳台球员身份打CBA,这样不受外援政策影响,上场时间也更稳定。但他没接受。在广州他季前赛状态就不好,但按理说广州不需要成绩,留他卖票也不错,可能和郭士指导有矛盾(后来爆料也确实不太愉快)。郭士强经历过很多“背刺”,可能缺乏安全感,加上林书豪状态不好,最终提前解约。
之后他去台湾联赛,我就只能看集锦了。直到昨天,他正式宣布退役。
长期关注一个非主力球员这么多年,当然不只因为肤色。更多是从他的打拼中,看到一个普通人视角下的追梦过程——拼搏、努力、挫折、摇摆……平凡中带着不平凡。能在NBA打这么久,也算圆满了。
记得某次巴黎奥运会的采访,王义夫还是许海峰说过:“大多数运动员的终点都是失败。可能是生理极限、更强对手、身体下滑……不激流勇退,就必然面对失败的终点。”我觉得这段话很对。敢于挑战并最终直面失败的运动员,他们的精神值得赞许。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尽力之后,失败也算践行了他那句“行我所信”。
很遗憾他在CBA只打三个赛季,又赶上疫情,没能去现场看他打球。也很高兴新赛季又有几个亚洲面孔出现在NBA,只是已经工作的我,可能没法再像以前那样追常规赛了。
流水账写完,回顾林书豪的篮球生涯充满了汗水和奋斗,他的经历也激励了许多亚洲球员去NBA闯荡.也希望新赛季在NBA打拼的几名中国球员能有好的发挥
爱投三分的中锋哈哈
· 上海写的不错,林真的一路走来太坎坷了
籃網領袖林書豪
· 中国香港兄弟 一样的感慨 永远记得那年寒假在家里看直播 林书豪绝杀猛龙那球 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 青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