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哈格62天下课:勒沃库森的急功近利,碾碎了德甲最后的耐心

关注

当《图片报》的“滕哈格最快今日下课”字样跳上屏幕时,德甲球迷的第一反应不是惊讶,而是唏嘘——这位荷兰教头在勒沃库森的执教生涯,终究没能撑过夏天。从7月1日正式接过教鞭,到9月1日大概率被扫地出门,短短62天,滕哈格不仅创下德甲历史“赛季初最快下课纪录”,更成了勒沃库森管理层急功近利的“祭品”,也折射出当代足球世界里,“耐心”二字早已被成绩焦虑碾得粉碎。

勒沃库森的选帅闹剧,从一开始就写满了“敷衍”。阿隆索带着双冠荣耀奔赴皇马后,“药厂”的选帅清单本与滕哈格毫无关联:首选是科莫主帅法布雷加斯,这位西班牙少帅虽执教履历尚浅,却与勒沃库森的技术流风格契合,且已口头答应加盟;次选亦是德甲熟面孔,而非赋闲在家的滕哈格。可当法布雷加斯因持有科莫股份、不愿与老东家撕破脸而拒绝时,勒沃库森的管理层慌了——夏窗临近,转会市场上的核心球员已开始流动,他们不愿在“选帅”上浪费更多时间,便仓促敲定了滕哈格。这份“第三选择”的合同,从签字那一刻起,就没被赋予“长期信任”的底色,更像是管理层为“不耽误引援”而做的权宜之计。

若说选帅的仓促是埋雷,那滕哈格的执教表现,便是亲手点燃了引线。德甲前两轮,勒沃库森的表现堪称“灾难”:首轮主场1-2遭霍芬海姆逆转,暴露出防线调教的混乱;次轮3-1领先且多打一人的情况下,被不莱梅连追两球逼平,更是将战术衔接的漏洞暴露无遗。《图片报》披露的细节更具说服力:训练中,滕哈格坚持照搬在曼联失败的“高位逼抢+边中结合”战术,无视勒沃库森今夏出售维尔茨、弗林蓬等核心后,球员能力已不匹配这套体系的现实;更衣室里,他习惯用荷兰语直接布置战术,与多数德语系球员的沟通障碍,让“战术理解偏差”成了常态。更致命的是,他主导的1.7亿欧元引援(包括两名荷兰老乡),既没填补核心流失的空缺,也没能融入现有战术,反而让球队的磨合周期无限拉长——两场联赛下来,勒沃库森的进攻流畅度较上赛季暴跌40%,防守拦截次数减少25%,这样的落差,让本就对他缺乏信任的管理层彻底失去耐心。

可将所有罪责推给滕哈格,未免太过苛刻。勒沃库森的“冠军后遗症”,才是这场闹剧的根源。阿隆索用两年时间率队终结拜仁垄断、捧起双冠,让俱乐部高层产生了“成功可以复制”的错觉,却忽略了阿隆索接手时,球队核心框架完整、球员默契度已成型的前提。今夏,他们一口气出售7名主力,几乎推翻了阿隆索留下的战术体系,却要求新帅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重建——这本身就是违背足球规律的苛求。要知道,即便是瓜迪奥拉初登德甲时,也用了半个赛季才让拜仁适应其传控哲学;克洛普在多特蒙德的“重金属足球”,更是历经两年打磨才开花结果。而勒沃库森给滕哈格的时间,只有两场德甲。

更荒唐的是,管理层选择在夏窗关闭前一天解雇滕哈格。9月2日转会窗即将关闭,新帅即便火速上任,也没有时间调整阵容——现有球员是滕哈格主导引进的,战术思路与新帅大概率相悖;想补充新援,却已错过最佳引援时机。正如虎扑网友调侃的“夏窗快关了让主教练下课,这谁敢接手”,勒沃库森此举,不仅是对滕哈格的不负责任,更是将球队下赛季的前景拖入泥潭。他们看似在“及时止损”,实则是用一个错误掩盖另一个错误,暴露的是管理层对足球规律的漠视、对长期规划的匮乏。

滕哈格的62天德甲之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代足球的浮躁。当“换帅如换刀”的功利思维取代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耐心,当两场比赛的胜负就能否定一名教练的全部努力,足球便不再是需要沉淀的艺术,而沦为了追求即时快感的商品。勒沃库森或许能在短期内找到新帅,但如果不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下一个“滕哈格”的出现,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足球的成功从不是“速成快餐”,而是需要耐心浇灌的果实。勒沃库森若想重现阿隆索时代的辉煌,首先要学会的,是给足球一点时间,给教练一点信任——这比任何天价引援、闪电换帅,都更为重要。

足球话题区滕哈格想在药厂有更大引援话语权
发布于福建阅读 2024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我还有2022

你这是搬运国外的帖子还是自己的原创?

亮了(4)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