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解析季后赛版本(15.17)对IG的影响:上中野体系微调时,被考验的是下路
即将到来的季后赛版本(15.17版本),对各大战队游戏内容的影响可以这么描述:
前期影响(八强、六强阶段)比较平缓。
首先是各大战队需要时间,尤其是需要实战磨炼印证。
其次是15.17对之前的游戏内容(主要是战术体系)并不构成颠覆性冲击。
在这个阶段,各大战队的主要打法不会产生根本变化,而是通过有限的尝试来摸索版本可能性。
这种尝试积少成多,再加上各大赛区数据的积累,赛训组对版本具体走向的判断会越来越清晰。
到了这一步,新版本对游戏内容就会产生明显影响。
换言之,当季后赛进行到四强阶段后,差不多就可以形成一些新的套路了。
这些套路一定是在之前的比赛中没见过的。
我们从作为ig战术体系基石的上路说起,五个字:兰博被削了。
兰博对于ig的战术体系有多重要,想必看ig比赛的都知道:
第三赛段ig一共打了32个小局,其中有17局用的是兰博或者双恩(奥恩和塞恩)——其中兰博7场,双恩各五场,堪称是ig体系的重要支柱。
既然如此,轩窗为什么还说影响不大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兰博的已经砍过好几轮了,而且对大招伤害的削弱效果十分明显。但问题在于,一个英雄的强弱是由机制和数值,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体系价值共同定义的。
兰博顶着巨大削弱,依然成为持续大半年的版本热门英雄(严格说都不止今年),是因为他的推线支援能力(现在对于上单来说,推线比对线重要),被gank时的弥补损失能力(经典死之前大招吃兵线),以及大招在前中期团战中的恐怖宰制力。
顺便还有兰博被低估的坦度——相对于它的伤害来说。
但这个版本对兰博的削弱集中在什么地方呢?
答曰:被动红温平a伤害,以及10点q技能的基础伤害。
这种程度的削弱,并不足以否定兰博的战略价值……
甚至在针对性地布置bp之前,兰博的推线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最多是需要一点手法。
shy老师:手法这一块……那年开局让双招反压剑魔四十刀的兰博你们都懂的呀。
还有一点,ig现在并不依赖上路的对线优势。
theshy现在太团队了,需要支援时是可以直接扔掉兵线就走的。
所以只要需要,ig的兰博大概率还能玩,尤其在第一轮面对的是涅槃组对手,试错空间很大(丹妮:好耶)。
大概率ig会一边继续试验兰博的效果,一边尝试寻找替代品……甚至可能微调战术体系。
当然,丹妮的心思不能猜就是了。
……
体系层面,兰博代表的是一种上中野前中期极致进攻的打法,这套打法并非兰博不可,选狼母玩冲阵,选杰斯玩poke,或配合中野辅玩爆杀,都是可以的。
真正的难题在于,兰博的团战大招在野区地形下太过强悍,这版本偏偏又非常强调五对五资源团。
失去兰博之后,兰博大招的远程aoe,大概率就要靠中路来弥补。
或许这就是视界专注加强的意义——这件装备非常利好于长手消耗型法师,同时还有视野价值。
一看就是野区对抗的利器。
当然了,兰博的大招价值不可能被完美替代。
如此以来,五对五资源团会更考验双方的落位水平、视野布控和技能命中率,简而言之就是团前拉扯能力。
而ig在这方面的能力进步非常大,第三赛段末期已经是联赛第一档的水平了,拉扯结束后的团战更是这个战队比赛的最大卖点……
说到这里就可以顺便提一嘴格温。
格温也被明显削弱了,尤其是大招的减速……这和兰博的削弱是一个逻辑,无论是前中期战力,还是后期c位,都越来越讲究操作水平,无脑灌aoe就能赢的比赛,设计师是不提倡的。
同时,格温也和兰博一样,机制摆在那里。
她对后排威胁降低,另一个核心能力还在,甚至加强了:增加了攻速,更适合打坦了。
这个英雄作为后期大核,被削了ig是很难受的,因为太适合theshy发挥了。
虽然也有武器纳尔之类的替代品,但终究很难算平替,想要维系上路的团战宰制力,ig需要额外花一些心思了,尤其是前中期进攻体系,和后期的多核体系,都需要修补。
这就是设计师的思路,拒绝上路低成本猛灌aoe来左右比赛。
尤其是在世界赛临近,急需提升比赛细节和观看体验的时候。
……
说完上路我们说adc。
近一个月来频频五杀、超神的芸阿娜终于被砍了,目测下一个轮到泽丽。
和芸阿娜的被砍相对应,寒冰加强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设计师一定看到了最近一个月的比赛内容:三件套的大核adc太猛了,基本上只要不是滑板鞋这种经典的前中期adc,出到三件套后,ad位有着明显的伤害溢出。
再配合上路的aoe英雄,就会导致对面前排在劣势局完全站不住……
所以上下一起挨刀了。
芸阿娜真正的逆天之处其实不是三件套伤害,而是她在残局的恐怖统治力。
一个大核型adc,三件套后伤害非常稳定……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但是!
你不能同时再让一个伤害稳定的adc像刺客一样灵活,甚至还能像剑圣大招一样无限续杯……这非常不科学,非常弱智。
——此处请自行脑补对blg二番战,gala芸阿娜在龙坑处的逆天发挥。
要知道,残局收割能力在高端局非常重要,非常考验双方的极致拉扯和技能命中率。
而芸阿娜恰好站在了这一理念的对立面:
她的平a伤害你无法躲避,但她跑起来就能拉扯你们所有人。
你说金克丝?特喵的金克丝可没有位移!
所以设计师对着芸阿娜的e技能(加速时长)猛砍一刀,也算是直击要害了……虽然效果如何还需要验证,但残局操作难度无疑是增加了。
这就是过去几年世界赛必砍泽丽的原因:
这玩意儿和芸阿娜一个模子,残局收割太离谱了……完全破坏了残局应有的悬念和戏剧张力。
换言之,还是为了比赛细节和观看体验考虑。
与此同时,设计师对寒冰和塞纳的加强,再联想一下第三赛段的另一个热门adc希维尔……很显然,设计师理想中的ad位大核,应该是前中期功能性和后期凯瑞能力可以平衡的那一类。
但这显然并非这个版本的重点,只是刚开始尝试而已。
因为大把的三件套伤害爆炸型adc还在:泽丽、月男、金克丝,卡莎,霞。
——以至于fpx都ban了三个了,leave在第五局还是能拿到大核金克丝并成功凯瑞。
伤害优势是这款游戏最根本的优势之一,有上面这些大核在,除了机制特殊的希维尔,其他adc所谓的功能性,在这些三件套大核的爆炸伤害面前,根本不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
甚至……希维尔如果没有强大的aoe能力,如果当不了后期大核,她的功能性也会是个笑话。
所以,设计师所能做的,也就只是先把最具颠覆性的芸阿娜砍一刀。
顺便……让泽丽去外面排队?
再多的话,就需要在其他方面动心思了。但哪怕设计师本身对ad位动刀不大,ad位本身的逻辑却被深刻动摇了。
因为三件套adc优势太明显,现在可能是工具人ad、或者打线型ad最难受的时期。
但难受也没用,该拿还是要拿,不可能有队伍bo5全玩后期大核。
看看T1那种级别的下路思路都混乱了,也就可知局面的混乱。
对于ig来说,如果理不清这个思路,那么哪怕是第一轮,大概也会出现一些ad位的迷失场面……ad迷失,辅助也很难独善其身。
当然了,这实际上还是体系问题:
哪怕gala在第三赛段最后三分之一极其惊艳,ig的战术根本也始终是上中野打法,这是丹妮执教理念的根本,是不会动摇的。
如今上路兰博和格温被砍,非但不会让theshy战术地位下滑,反而为了维持上中野强度,丹妮会在相当一部分比赛里,把重心重新调回theshy身上,直到体系修补完成。
如前所述,这时候中路可能需要拿长手法师弥补兰博的aoe,野辅需要重新围绕上半区联动……
也就是说,gala需要重新拿起烬之类的工具人,或是拿飞机、ez这样的中期战力,和上中野的发力期形成重叠。
这非常考验gala的思路切换,尤其是在ig体系的变动期,adc很难有清晰思路。
各大战队下路的迷茫就是由此而来。
ig也不会例外,短时间内,我们要准备好接受下路状态的些许回落。
到了第二轮,这种情况如果没能有效解决,就会直接影响一个小局的胜负……而这种时刻往往没什么好办法,大概双方只能比拼谁能让对面双人组更难受。
换言之,只能靠比拼上中野,同时尽量给下路减负,顶过这段迷茫时间。
具体情形如何,季后赛真打起来再补充。
选edg当对手是对的,这个队战术纪律完全不像是涅槃,ig和版本给出的弱点,这个队一定会尝试攻击。
………
最后说到中野部分,尤其是打野。
我们都已经注意到,公理圆弧和亵渎九头蛇双双降价,再加上小天和kanavi的精彩表演,似乎野区女皇琪亚娜的时代已经呼之欲出。
这的确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动,但事情其实没这么简单。
刺客打野在当前的战术生态里,暂时还只是一个补充性的存在。
因为战士打野最近几年有着近乎绝对的不可替代性:
刷野速度,近战数值,gank能力,野区对抗,前中期团战坦度,残局凯瑞能力……相当全面。
无论是最近屡屡被讨论的ap打野,还是刚刚提到的刺客打野,都不具备这样的全面能力。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ad中路英雄也并没有大量冒头。
如此以来,在这个均衡性做得相对出色:野区对抗,转线推进,五对五资源团都非常重要的当前游戏生态下,战士打野显然仍是最适配大环境的。
无论削不削都是主流玩法。
换言之,刺客打野和ap打野,在这个版本生态下,主要是在细分领域起作用:
ap打野可以弥补中下c位凯瑞能力的不足,刺客打野则可以在上路是个蓝领的情况下提供上中野强度。
九头蛇的加强并不能产生神话装狂风、咳血一样的威力,进而让整个游戏的运营发育逻辑都为之改变。
至于公理圆弧,职业赛场出这个就纯属胡闹了。
我们真正应该注意到的,还是设计师的总体思路和把控:
在后半年的一系列操作中,野辅权重降低,线上重要性加强:兼具伤害,控制,节奏和大局观的中路一如既往地回归游戏皇帝的宝座。
而除了中路,对游戏生态影响最大的就是打野了。
所以我们看到,随着新版本的出现,野区空前多元化:坦克,刺客,战士,ap样样俱全,而且都有上场机会。
设计师的意思很明显,先让野区能够保存各种可能,他才能在下一步拥有足够多的手段来针对性调控野区生态,进而把控整个的版本走向。
之前他就是这么对待中路的……这就是之前说过的,版本的“层累”原理。
但这就是后面两三个版本的故事了,现阶段他只是在走第一步,让野区生态丰富起来,但并不给出标准答案。
对于选手来说,这样做好处是变化曲线平缓。坏处就是……在这种多元化野区,一旦你暴露出某个类型打野的不足,对面针对你也会更容易。
比如几天前jiejie被奶油的豹女刷爆野区的故事。
那wei呢?
wei说不定会在某个时刻感谢教练给他选了那把纳亚菲利。
对于ig全体来说,wei依然会是这段时间里最被考验的位置——其次是中路——没办法,越是靠近世界赛,中野的天花板就越高,cpu也就越容易过载。
季后赛版本下,所有战队需要在战斗中学习:可能wei前一把重新拿起最擅长的皇子、波比,和中辅联动打上半区,下一把就需要掏出猪妹大树保护中路大核。
最恐怖的一点是,现在铁桶阵随时可能废掉——大核adc太猛了——这意味着如果theshy继续拿双恩这样的后期团战保障,wei可能还需要掏出刺客打野来保证上中野的整体强度。
就像kanavi拿劫和琪亚娜那样。
因为上中野体系是ig的根本……无论上路玩的是什么,上中野强度都是要重新确认一遍的……更何况刺客打野作为一种选择,确实也不能忽视。
总的来说,丹妮在常规赛末期给wei选的那把狗子,伏笔深远,我们会越来越意识到那不是恶作剧。
等到上中野体系修补好了,wei又需要回归轻装战士。
轻装战士拥有最高的体系适配度,无论ig打上中野,还是打下路线权,轻装战士都能适配。
这一点和常规赛一致,当wei重新将轻装战士打出效果之后,就意味着ig在新版本下重新回到了最佳状态。
游戏是一种实践,版本标准答案不在设计师那儿,它永远是在实践中确立的……而ig已经用整个常规赛的科研成果证明,他们本就是lpl最优秀的实践者。
大多数时候,这就是版本的真实地位,毕竟游戏是人在玩。
无非是到了世界赛阶段,为了平衡中野天然优越的游戏地位,设计师就会允许上路“武碎虚空”,弄出上路数值怪来对冲中野更高的游戏地位。
或者在中路内部制造细分领域,弄出几个不需要什么大局观,不需要什么综合能力的操作型英雄制造变数。
比如当初的Zeka面对goat时,一手塞拉斯阿卡丽,愣是越过了faker生涯后半段操作上限,迫使t1浪费ban位。
然后上路的剑魔人间体做了什么我们都知道。
又或者是2011年jiejie的皇子:用重型战士逆版本干翻轻装战士和刺客,瞬间就构建了只属于edg的版本生态。
这种时候是版本变化最难以预测的时候,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总的来说,在联赛内打季后赛,说起版本对比赛的影响,四个字也就足够了。
强者运强——全局bp下尤其如此。
对于IG这种有实力的老选手战队来说,他们适应能力不如年轻人,版本没有出现颠覆性变化,就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
只有一点,中路依然是可能性最多的位置,最终其他四个位置的变数,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传导给中路。
上路aoe能力被砍,中路可能要出毛笔人。
ap打野要求中路出ad射手或战士。
上路凯瑞要求中路能出法坦或工具人。
下路如果思路混乱,中路就要出后期大核,而且大概率是沙皇。
诚然,上路足够全能,没有出不了的英雄,可以为ig提供一道顶级安全阀。
但对于ig来说,这道安全阀最好能等到决赛再触发。
ps:想看更多轩窗的文,某信搜索轩窗少年,有惊喜哦。
虎扑JR0638910623
· 北京打完Edg就知道了
没什么了不起啊
· 黑龙江在拳头眼里,ig这几个人都是一堆枯骨了。拳头唯一最喜欢的就是T1,其他都得往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