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切洛蒂略施小计就改变比赛,这就是巴西队在明年的一张王牌
南美区世预赛即将结束,但巴西队还需要改善自己的名次。
虽说在积分榜上排名靠前,出线名额已经拿到手中,但最后一个晋级名额的分数和巴西只差三分,在这种情况下,安切洛蒂的球队依然需要尽量努力,让成绩变得更好看一点。
哪怕是对阵这次表现很糟糕的智利队,球队上下也要在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安切洛蒂开翻车的几率还是很小很小的。
而且在这场比赛,老帅再次展现了自己在战术上的老道一面。
由于之前的比赛没有认真观察,所以不好判断安切洛蒂的思路,但是至少在这场比赛,一部分应该是出于防守智利的双前锋,所以安切洛蒂在四后卫思路的基础上,让左后卫在有球时留守后场,形成了清晰的三后卫站位:
而在无球的时候,作为左边锋的马丁内利倒是不会落到左后卫的外侧:
所以并非Zona Mista,而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三、四后卫切换。
对于现在的巴西队来说,尤其是中后场能力普遍一般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而在这个基础上,也可以给前场球员提供更多的空间来冲击对手。
所以在主场作战的情况下,巴西队早早进入状态,也早早地用定位球来威胁到了对手:
在这之后,前场的球员就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进攻尝试。
左后卫不上去,拉边的球员就是马丁内利和右后卫,在这其中,便是拉菲尼亚、若昂-佩德罗和埃斯特旺,三名球员都很灵活,穿插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在体能相对充沛的阶段,这套进攻组合还是可以打出不错的配合和进攻表现:
第一线的进攻被封堵住,二线的球员也会赶上来远射:
所以在上半场前半段,巴西队的进攻打得还算是有声有色。
当然了,大家平时不在一起踢球,多少也缺乏默契,无法像俱乐部那样踢得特别流畅,点位之间的节奏难以打出同频,都影响了进攻效率的最大化,但在国家队赛场,这些倒是可以理解。
唯一一个明显的不足,其实就是前场缺少力量,主要负责接球的若昂-佩德罗也经常会被放倒,而处于中场区域的吉马良斯插上的同时,还需要顾及防守,所以在前半段之后,随着体能逐渐流失,巴西队的进攻衰减情况就很清晰了。
在这段时间,智利队便顺利抬头,从而打出了一次先行越位的身后球进攻:
这是一个很清晰的信号。
对于经验稍有不足,或者思路上比较死板的教练,这个时候可能就只会继续如此坚持下去,如果上半场0-0收场,无非就是下半场再冲15分钟,等到60分钟区间看看换上中锋,或者是新的进攻球员罢了。
这种常规思路倒是无可指摘,但在这种仍有表现压力的情况下,时间拖得越久,球员的心理压力就会越大,对手反而会看到拿一分,甚至拼三分的希望。
所以,巴西队会因为体能下降而失去强度,但此时此刻的智利队一样会因此出现不足,就看教练能不能想出办法来抓住这个宝贵的战机,从而让比赛变得彻底不同。
很显然,安切洛蒂拥有预案,所以进入30分钟区间,此前大部分回合都留守后场的左后卫开始前插:
巴西队就在彻底拉开的宽度里打出了一次进攻:
第38分钟,左后卫再次前插,直接在配合下打开了肋部的进攻局面,从而帮助球队打进了第一球:
此球一进,巴西队的局势便豁然开朗了。
心理压力下降,士气也因为进球而振奋起来,巴西队在上半场末段还打出了两次不错的进攻,可惜没有转化为第二球:
而比分落后,智利队自然着急,所以在上半场临近结束时,通过反击和定位球打出了一些反制:
这就是比分变化带来的区别。
1-0进入更衣室,巴西队在下半场的战术选择就会更为丰富,比如智利队到了下半场一定会抢开局,巴西队便可以利用智利队前压而留下的空间进行第二球的捕捉:
由此顶住智利队的强度之后,到了60分钟区间再行换人,相较于如今实力不足的智利队,巴西队的能力优势就会显现,此后打进两球,其实也就不奇怪了:
严格来说,现在的巴西队战胜现在的智利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尤其是在主场,这是他们本就该拿下的比赛。
然而在上一次与智利队的交锋当中,巴西队就只是绝杀取胜而已,所以教练的优与劣,依然会给比赛带来截然不同的观感。
就像今天这场比赛,首发战术里留守左后卫,从而在防守端首先保证安全,也给进攻端的球员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等到首发球员无力过后,再将左后卫加入到进攻端,给对手带来一点意想不到的变化。
次数不用多,时间不用长,毕竟对手也不强,所以两次前插,打开比分,战术变化就起效了,后续的事情也就不难了。
国家队终归和俱乐部不同,更考验球员的个人能力和主教练的应变能力,在后者这一点上,安切洛蒂依然老道。
KTGFate
· 广东智利2胜11负真没必要这么吹吧
托马斯马赛回旋侧空翻
· 广东这马丁内利改造成左边后卫得了,当年贝尔是从后改造前,马丁内利可以反着来,不然在国家队看不出有啥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