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曼联相关新闻 9月13日
明天比赛的新闻发布会,转自B站@haibara_v
官推恭喜姆贝乌莫获得八月月度最佳球员
今晚18:00有U18对阵伯恩利的比赛
曼联提交 2025/26 赛季英超阵容名单
曼联已提交 2025/26 赛季的英超阵容名单。
该名单可在1月转会窗口开启时进行调整,但各俱乐部需在周五的截止日期前提交完整阵容。
英超主力阵容最多可申报25人,而曼联此次申报了21人。之所以人数较少,是因为多名一线队常规球员被纳入了U21阵容板块。
曼联U21阵容板块共有59人,包括帕特里克・多尔古、艾登・海文、科比・梅努以及约罗等球员。
该年轻球员阵容中,有12人目前正外租效力,以积累一线队比赛经验。
英超规则明确规定,阵容中不符合 “本土球员标准” 的球员不得超过17人。所谓 “本土球员”,指无论国籍和年龄,需在其21岁生日之前,或在其年满21岁的赛季结束前,已在英格兰足球协会或威尔士足球协会旗下任何俱乐部注册满3个完整赛季的球员。
曼联主力阵容中,符合 “本土球员” 标准的球员包括汤姆・希顿、德莫特・米、贝内特、马奎尔、卢克肖、芒特以及阿玛德。
一线队阵容名单:
门将:
巴因德尔、汤姆・希顿 、塞内・拉门斯、德莫特・米
后卫:
贝内特、达洛特、德利赫特、马奎尔、马拉西亚、利马、马兹拉维、卢克肖
中场:
卡塞米罗、B费、芒特、乌加特
前锋:
阿玛德、库尼亚、姆贝乌莫、塞斯科、齐尔克泽
U21名单如下:
Andy Mitten“故事会”
令我感到遗憾的是,本周日的曼彻斯特德比或许将没有一名曼彻斯特本土球员首发出场。这虽非天大的事——毕竟在4月两队上次交锋时,曼联阵中就没有本土小将,那也是十年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但要知道,大曼彻斯特地区是拥有290万人口的大型都市区,如此规模的区域却连一名能在德比中首发出场的球员都没有,这既折射出当下的时代特征,也与曼城、曼联两家俱乐部的一系列举措息息相关。
曼彻斯特是一座为足球狂热的城市。在现役球员中,帕尔默、菲尔・福登、科比・梅努、维尔贝克、拉什福德、里科・刘易斯、尼科・奥莱利以及塔尔科夫斯基,均在从曼彻斯特宏伟的维多利亚式市政厅出发、乘坐2英镑公交车可达的范围内出生并长大。
从历史角度看,这片土地孕育了 “92黄金一代” 的大部分成员、“巴斯比宝贝” 队长罗杰・伯恩,以及世界杯冠军诺比・斯泰尔斯。仅在曼彻斯特以东10英里的阿什顿安德莱恩,就诞生了三位世界杯冠军——杰夫・赫斯特爵士、吉米・阿姆菲尔德和西蒙尼・佩罗塔。在柯曾阿什顿俱乐部的球场外,矗立着这三位特殊人物的雕像。
布莱恩・基德是个地地道道的曼彻斯特人,他曾说过 “只要越过安科茨区南部,就会浑身不自在”。他不仅曾效力于曼联和曼城,还在这两家俱乐部担任过教练。同为欧冠冠军得主的小约翰・阿斯顿(及其父亲)、谢伊・布伦南,以及威尔夫・麦吉尼斯、“进球机器” 丹尼斯・维奥莱特,也都是曼彻斯特本土人士。
韦斯・布朗、德林克沃特、丹尼・辛普森以及李・迪克森,也都是表现出色的曼彻斯特人。无论身披曼联还是曼城的球衣,从乔・科里根到雷米・摩西,从大卫・普拉特到大卫・怀特,这座城市始终在孕育顶尖足球运动员。
曼城队史最伟大的球员中,迈克・萨默比、尼尔・扬和弗朗西斯・李三人要么出生在曼彻斯特,要么成长于曼彻斯特周边;而在1985年的一场曼彻斯特德比中,曼城阵容里更是有7名球员是本地小将。
但如今,能跻身顶级联赛的本土球员数量正不断减少。足球——尤其是英超联赛——早已走向全球化。如今的球探网络覆盖各大洲,球员输送体系与多俱乐部合作模式也已普及;像都柏林人比利・贝汉那样,从一个小球员群体中发掘出多名足以成为一线队常规主力球员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
不过,足球的全球化也有值得称道之处。2008年莫斯科欧冠决赛前,弗格森爵士的赛前演讲核心,便是他为能将来自世界各地的球员凝聚在一起而感到自豪 —— 这是一支融合了不同文化与语言的冠军之师。赛后,这种多元融合还引发了不少欢乐场景:法国人埃弗拉试图与朴智星的父亲共舞,而不会说英语的塞尔维亚人维迪奇的父亲,则努力尝试与博比・查尔顿爵士交流。
即便如此,当时的曼联阵中仍有本土球员的身影:斯科尔斯、吉格斯(出生于威尔士,却在曼彻斯特长大)、加里・内维尔以及韦斯・布朗。正是这些本土球员,通常负责奠定更衣室的氛围,熟知本地足球圈的门道,还会告诉新加盟的球员哪些地方该去、哪些地方不该去。外籍球员让城市和球迷群体更具国际化色彩:坎通纳的影响力之大,以至于曼联球迷会为他高唱法国国歌;而当老特拉福德球场迎来多位阿根廷球员时,球迷们则会高呼 “阿根廷!”—— 只不过,短期内你恐怕看不到阿根廷球迷会高呼 “英格兰!” 的场景。
曼联球迷群体的广泛分布同样是一大优势。令我惊叹的是,世界各地都有人支持这支球队 —— 他们的主场离我成长的地方如此之近,近到我能听到看台上的欢呼声;而且我在社交媒体上说自己要去德黑兰或东京时,总会有数十名球迷联系我,提出想见面的邀约。
但 “本土属性” 也有其独特价值。我很欣赏托蒂和德罗西对罗马队的深厚归属感,他们几乎成了俱乐部的化身,是这座城市的象征。同样,生于米兰的马尔蒂尼也是如此 —— 他来自这座时尚之都,本身自带沉稳气质,而他所在的球队也曾跻身世界最佳之列。在国际米兰,朱塞佩・贝尔戈米曾是球队二十年的绝对主力。
劳尔作为马德里人效力于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阵中曾拥有哈维、布斯克茨、巴尔德斯等众多加泰罗尼亚球员,这些都是积极的例子。拜仁慕尼黑的贝肯鲍尔与托马斯・穆勒、利物浦的杰拉德与卡拉格、毕尔巴鄂的巴斯克球员、阿森纳的托尼・亚当斯、普雷斯顿北区的汤姆・芬尼、斯托克城的斯坦利・马修斯,皆属此类。我也很喜欢 “西汉姆先生” 马克・诺布尔的气质 —— 他看上去就像能在伦敦东区的市场里,用纸袋给人称水果的普通人。
不过,“本土” 的界限有时也会变得模糊。华金虽与皇家贝蒂斯紧密相连,堪称球队象征,但他实际出生在邻近的加的斯。球王贝利与桑托斯的关系也是如此 —— 这位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并非出生在桑托斯当地。
莫耶斯上个月也和我聊到了类似的话题。“我曾和安多尼(指毕尔巴鄂竞技出身的伯恩茅斯主帅安多尼・伊拉奥拉)讨论过‘本土球员效力本土球队’的理念,” 他说,“比如,只有曼彻斯特人才能为曼联效力 —— 就像毕尔巴鄂竞技推行的模式那样,他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种模式在其他地方尚未真正尝试过。
“优秀球员的成长,离不开天赋、完善的设施和优质的教练指导;而正因为他们是本土球员,身后会有整个社区的支持。我很敬佩这种模式,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球员,能更好地契合球队风格。这和我接手一支球队后说‘我需要一批新球员’完全不同,因为青训营里的球员从小就接受特定风格的培养,浸润着球队的文化与精神认同,心中怀揣着为家乡球队一线队效力的梦想。”
莫耶斯还提到:“格拉斯哥培养出了太多优秀球员,这也让我想到一点:1967年凯尔特人赢得欧冠时,队中所有球员都来自距离格拉斯哥30英里范围内的区域。利物浦这座城市也盛产顶尖球员。我只是觉得这些现象都很有意思。”
确实如此。我们不能目光狭隘,也不应仅仅因为一个人的出生地就对其抱有偏见。事实上,我的家族中就有这样的例子:20世纪30年代末,我的叔叔查理在苏格兰踢球时被曼联发掘,随后举家搬到了曼彻斯特。他原本的梦想是为阿森纳效力,最终却成了曼联的明星球员,也算得偿所愿。
“本土身份” 既是优势,也可能成为负担 —— 身处万众瞩目的环境中,个人空间会受到限制;而且总会有人向你索要球票,时间久了也成了件麻烦事。曼彻斯特的本土乐队往往就不喜欢在曼彻斯特本地演出。
但无论你信不信,曼联和曼城终究都源自曼彻斯特。在两队过去的196场德比中,几乎每场都有本土球员登场,但如今顶级本土球员数量的减少已成为必然趋势。2014年的曼彻斯特德比中,两队阵容36名球员里,没有一名是曼彻斯特本地人;而十年前(2004年左右),大曼彻斯特地区出身的球员还有5人。
现行政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俱乐部比以往更注重本土球探工作,但他们更倾向于出售青训毕业生 —— 这些球员往往以本土人士为主,而且对于他们来说,离开或许也是件好事,毕竟有时主场球迷会因本土球员未能达到预期而对其抱有负面评价,离开便能摆脱这种压力。
minganjiaojia
· 江苏晚上好
minganjiaojia
· 江苏u18对伯恩利比赛看完了,1-0结束。JJ造点,思韦茨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