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标王维尔茨已水?球场上的角色转变或许才是答案

关注

本文翻译搬运自《Total Football Analysis》(TFA),原文发布于2025年9月29日,作者Mustapha Hassan,知名足球数据分析师和商业智能工程师,为巴塞罗那队球迷。本文从多个维度对比了维尔茨上赛季在勒沃库森和本赛季在利物浦的数据,不仅仅关注浅显的进球和助攻等表面数据,从一些深度数据中探索维尔茨如今遇到的困难和经历的改变,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数据分析文。本文相较原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与修改。

弗洛里安-维尔茨加盟利物浦时备受期待,许多人认为这位德国攻击型中场将成为阿尔内-斯洛特新体系的核心基石。在德甲持续闪耀的维尔茨,早已凭借其创造力声名鹊起。他既能在防线间游刃有余地组织进攻,又能在前场危险区域送出致命一击。他的到来被认为将改变利物浦三工兵中场所不能提供的进攻体系。

然而在2025/2026赛季的前八场比赛中,维尔茨的表现却未达预期,至今仍是0球0助攻。维尔茨在斯洛特的战术体系中显然尚未完全展现自己的实力。无论是在站位选择、进攻组织配合,还是适应荷兰教头要求的流畅轮转方面,他都未能像众人期待的那样持续发挥对比赛的影响力。

在本篇弗洛里安-维尔茨数据分析报告中,作者深入剖析了这位德国中场在安菲尔德至今的表现,探究其融入进程,同时从数据中发掘是否存在早期迹象表明他能重拾状态。

勒沃库森与利物浦时期数据初步对比——解析其影响力为什么下滑

在评估维尔茨加盟利物浦初期的表现时,我们首先需要超越简单的进球和助攻数据,从多个维度与他在勒沃库森时期的表现进行对比。(为确保对比的公平性,作者已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每90分钟的平均数据进行比较。

从数据的初步对比表明:维尔茨目前的效率与他在德甲时期的表现存在明显差距。维尔茨在有威胁的持球推进、机会创造和前场组织参与度等关键指标上的数据均明显下滑,这直接反映出他对利物浦进攻环节的实际影响力远不及他在药厂时期。

(图)维尔茨上赛季与本赛季多项数据对比(标红数据分别为过人进攻端的对抗有威胁的跑动次数

究其根源,战术体系的结构性差异或是关键所在。

在勒沃库森时期,阿隆索以维尔茨的技术特点为核心打造进攻体系,赋予他在防线间自由游走并主导整支球队的节奏。而斯洛特的体系则更注重战术的稳定性,要求执行固定的轮转套路和团队配合,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维尔茨的天赋。

对维尔茨来说,尽管六场比赛的样本量尚不足以得出最终结论,但初步数据已凸显出他需要经历一段更长的适应过程。

对利物浦而言,当下的挑战十分明确:需要在这个收敛稳定而非赋予球员自由度的战术体系中,找到释放维尔茨真正实力的方式。

维尔茨进攻端表现下滑:从核心组织者到体系边缘人

上赛季在德甲,维尔茨交出了16球12助攻的亮眼数据,更关键的是其深层进攻指标同样出众。(下述绿色数据表示下滑的,红色数据表示上升的。)

(图)维尔茨在2024-2025赛季勒沃库森和本赛季利物浦进攻端的数据对比

在勒沃库森时期,他每90分钟完成2.69次射门,总预期进球(xG)高达16.12,每90分钟xG达到0.43——这些数据充分印证了他在禁区内外持续制造的威胁。射正率也能达到51.5%

创造力方面同样亮眼。每90分钟送出1.84次能让队友形成射门的传球,以及2.35次准确率达31.8%的传中球。

除了组织输送,他通过个人能力瓦解对手防线的表现同样突出:每90分钟完成6.43次过人(成功率57.7%),同时能够参与13.18次进攻对抗并保持42.9%的成功率。

这些数据勾勒出一位将射门效率、创造力和冲击力完美结合的球员形象,而这也正是为什么他是当之无愧的勒沃库森进攻体系的核心。

然而其在利物浦的初期数据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射门降至1.36次,总预期进球仅0.59(每90分钟0.11)。其射正率骤降至28.6%,既反映出机会质量的下降,也暴露出其射门选择欠佳。

创造力方面同样受限:虽然让队友形成射门的传球微升至2.14次,但传中效率归零——每90分钟1.17次尝试全部未能找到队友。

过人数据更是断崖式下跌至2.14次,成功率仅36.4%,进攻对抗成功率也下滑至34%。就连无球跑动的积极性也出现下滑,威胁性跑动从勒沃库森时期的3.79次减少至2.53次。

这些数据差异极具说服力。在勒沃库森时期,哈维-阿隆索为维尔茨赋予了充分的位置自由,允许他在防线间游弋并冲击对方薄弱的空间。而斯洛特的战术体系则显得更为强调结构性,进攻节奏较慢,这似乎限制了他的天赋,迫使他在更深的位置、更大压力下接球。

统计结果清晰表明:维尔茨不仅未能贡献进球助攻,更难以再现昔日那些标志性的突破与穿透性传球——这些原本是他进攻影响力的核心所在。

维尔茨在利物浦的创造性——组织调度与终结能力的职责变化

在斯洛特麾下效力的最初几个月,维尔茨对利物浦进攻阶段的影响,更多体现在通过有洞察力的传球调度进攻的层次,而非直接制造进球。

虽然零进球零助攻的数据让他的英超开局显得黯淡,但对其创造力指标的战术解读却揭示出更深层的图景:在进攻三区,维尔茨已创造9次得分机会,其中7次来自运动战。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机会中有超过半数以横向短传形式呈现,包括4次给中场队友的传球。

(图)维尔茨在利物浦创造的机会分布

维尔茨显然正在经历对于自己战术责任变化的适应:一位习惯于自由创造的攻击手,正在学习在强调战术稳定性和可控轮转的体系中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维尔茨已贡献13次让队友形成射门的传球,场均2.14次。这一数据较上赛季勒沃库森时期有所提升,某种程度上表明维尔茨正在成为利物浦最稳定的机会创造点之一。

从战术层面看,这表明虽然维尔茨尚未展现出他在德甲联赛时那种决定性的终结能力,但他正通过视野、时机把握和对空间的利用来为队友创造射门机会,以此弥补他在终结端的贡献不足。

斯洛特的战术体系强调耐心推进和纪律性,这或许抑制了维尔茨直接威胁球门的天赋,但也为展现其创造力的更多可能性提供了平台。

维尔茨在斯洛特体系下的热力图分析——集中在中路的结构化站位

维尔茨代表利物浦出战英超的前六场比赛热力图,清晰揭示了斯洛特对其战术角色的重新定位。

维尔茨的触球点仅有7%分布在左边路通道,11%位于较深的半场区域,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他很少被部署在边路单兵作战或担任接近后腰位置的组织核心。而他高达77%的触球活动都集中在中路区域。他与右路的萨拉赫、从左路游弋的加克波共同组成前场攻击群,而埃基蒂克则作为锋线支点突前。

(图)维尔茨在英超的热力图分布

这种位置固定凸显了斯洛特对紧凑的结构化进攻组合的偏好,维尔茨在其中更像体系中的一枚齿轮而非一个自由的策动者。

通过将维尔茨固定在中路,斯洛特确保他能持续参与位置轮转与短传配合,这限制了他曾经在防线间游击寻找机会的踢法。这种做法虽然能在中路形成人数优势,却也限制了维尔茨原本通过不可预测的跑位来破坏对方防线的自由度。

维尔茨的热力图不仅标注了他的活动位置,更象征着他从阿隆索的自由流动体系转向斯洛特缜密战术蓝图所需的适应过程。

维尔茨在斯洛特体系下的射门分布图——受限的开火权

维尔茨在利物浦前六场英超比赛中的射门分布图,清晰展示了他本赛季进攻产出与勒沃库森时期高效表现的显著差距。

(图)维尔茨上赛季在勒沃库森的射门分布图

(图)维尔茨本赛季在利物浦的射门分布

在2024/2025赛季哈维-阿隆索麾下,维尔茨在德甲联赛中完成了101次射门,每90分钟2.69次。这种开火权彰显其在药厂兼任创造者和直接得分威胁的双重角色。

然而在斯洛特的体系下,维尔茨的射门数量急剧下降。他在六场联赛中仅有7次射门,折合每90分钟1.36次。 射门质量数据也大幅度下降(前文已有展示)。

从战术层面看,这些数据本身已经说明了问题。

在勒沃库森时,阿隆索的自由流动体系允许维尔茨冲击禁区周围空当,通过后插上获得射门机会,从而创造高质量的攻门。

而斯洛特的利物浦则高度依赖结构化的中场控制与严格的位置安排。与在德国时担任自由移动的核心角色不同,维尔茨在利物浦的进攻组织阶段往往需要在更深位置站位,或是在拥挤区域进行横向传导,将球从复杂区域转出。这不仅限制了他的起脚机会,也降低了其射门的质量。

因此,射门分布图不仅意味着产出下降,更折射出一项战术转型——斯洛特更希望维尔茨的创造力帮助球队做中场的梳理而非直接威胁对方球门。而未来的挑战在于能否找到平衡点:既能重拾他的进攻锋芒,又能维持斯洛特的战术构想。

维尔茨的传球转型——从阿隆索的流动性到斯洛特的结构化

维尔茨在2024/2025赛季效力勒沃库森时期与本赛季加盟利物浦初期前六场比赛的传球数据对比,不仅体现了统计差异,更揭示出战术体系的根本转变。

(图)维尔茨上赛季与本赛季在传球创造性数据的对比

在勒沃库森时期,维尔茨每90分钟完成55次传球,成功率高达82.8%,这体现了他在药厂相对自由的传控体系中作为持续出球点的核心角色。

而在利物浦,这项数据骤降至37.7次,成功率78.9%,这正体现了维尔茨在斯洛特的体系下触球机会减少,且传球选择更为受限。

传球数量的下降表明,他的角色已从进攻推进的核心转变为体系化进攻中的组成部分。

传球类型的深层次数据进一步凸显了这种变化。

维尔茨的长传准度从勒沃库森时期的61.5%降至利物浦的54.5%,这表明他减少了标志性的大范围转移和斜传,转而侧重于更多的短传、规避风险的配合。

至今直塞数据(勒沃库森时期每90分钟1.31次)极具战术说服力——利物浦控制空间的打法牺牲了维尔茨昔日擅长的纵向空当,使其难以送出撕破对手防线的渗透球。

同样,他的传中从均2.35次(成功率31.8%)降至1.17次(全部失败),印证了斯洛特体系将其锚定在中路而非鼓励其边路游走的战术安排。

在机会创造方面,维尔茨的预期助攻(xA)维持在均0.24左右,但实现路径已然改变。在阿隆索麾下,他的间接助攻(0.13次)和传入禁区次数(均4.94次,成功率50.3%)展现了其进攻中的多层次参与;而在斯洛特治下,这些数据几乎减半,场均传入禁区仅2.33次。即便是向前传球的成功率也从68.2%降至62.75%,这反映出他在接球区域面临更大防守压力,且可利用空间被压缩。

总体而言,数据对比印证了阿隆索的体系如何最大化释放了维尔茨的即兴创造力与向前的冲击力。相比之下,斯洛特更严格的位置框架降低了他进攻的参与度与多样性,现如今更多要求他适应战术框架而非个人发挥。

结论

首先我们应结合具体背景来看待维尔茨在斯洛特麾下于利物浦的初步表现。在英超中仅出战六场,现在就因他缺乏进球或助攻而断言其失败为时过早。

与他在勒沃库森时期的标准相比,表面数据确实不尽如人意,但这些数据并未充分反映真实发生的事:维尔茨已展现出适应迹象,尤其在为队友创造机会方面有所体现。他为队友创造射门机会不降反升,这充分说明尽管他未能亲自完成终结,但仍积极参与到为队友创造威胁进攻的环节中。这凸显了他在斯洛特结构化控球体系中一个更低调却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他目前的确缺失了一些个人的锋芒。他过多地在威胁有限的区域接球,这既限制了他进攻端的产出,也迫使他的传球选择趋于保守而非穿透性尝试。要重拾他对于终结球的作用,维尔茨需优化跑位,更多出现在禁区附近的威胁区域,并相信自己的进攻本能而非一味求稳。

这意味着信心的重建也至关重要。作为重磅引援,每次错失机会都会被放大,重新适应新的比赛节奏和新的战术定义也需要时间。目前数据显示,这位天才组织核心仍在适应一个更强调纪律而非即兴发挥的战术体系。

综上,维尔茨的天赋毋庸置疑;倘若维尔茨能提升自己的跑位威胁性和决断力,从而加强自己在进攻端的贡献,利物浦终将见证他们重金引进的球员成长为决定比赛的关键力量。

写在最后

维尔茨现在所经历的战术体系和个人角色的变化从多维度的数据层面被很好地展示了出来,他显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过早地看衰显然是不够理性的评价。

与此同时,维尔茨在利物浦的挣扎也再度抛出了足坛长期以来的问题:一名优秀的教练究竟是坚持自己的足球哲学,将球员成功改造为适应自己体系的一员;还是应该根据每名球员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将每一名球员的优势最大化的展现在球队之中。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们球迷,相信每位教练都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还是让我们继续期待维尔茨在斯洛特治下的发展吧。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关注、转发,更多精彩的足球战术与足球故事,期待与各位的讨论。

利物浦专区维尔茨8场0球遭嘲讽理性讨论足球战术、数据解析与球探报告#
阅读 888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ThisIsAnfield

· 安徽

“要求执行固定的轮转套路和团队配合,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维尔茨的天赋。”这点不敢苟同,这几场看下来维尔茨应该是全队唯一拥有自由跑动权利的球员,这点连法老都不具有,典型的就是打水晶宫的上半场虽然首发表在左边锋位置,但实际依然是前场自由人且很少在左路出现。他的问题更多是身体对抗能力不行或者是畏惧对抗,导致真正在禁区附近持球机会过少或难以持球,而这一点本是他一切发挥的基础。

亮了(54)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ThisIsAnfield

· 安徽
真实足球世界从热力图数据可以看出,他将近8成时间出现在中路禁区前沿的区域,这与斯洛特的战术安排有关,他在勒沃库森时与边路球员的换位基本上是不被允许的,位置就基本上被锁死在前腰位置了。您说的对水晶宫出任左边,是斯洛特为数不多的尝试,这一套战术也没有明确,可以再观望观望还会不会再出现。收起

然而并非如此,他的热力图范围和药厂是一致的,完全不存在您想象中被固定在前腰的问题。根本原因还是我说的他在英超在进攻三区拿不住球的问题。

亮了(22)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