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30镜头深度解析科林斯季前赛:定位&表现观察,不足之处在哪
终于,快船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首场季前赛。从去年季后赛开始,快船vs掘金便意味着同期最精彩、激烈的对决,而今天这场比赛也可能是赛季目前为止“最不像季前赛的季前赛”。
快船所展现出的势头与专注度与更像“训练赛”的首场季前赛大不相同,双方也都不仅仅把本场比赛当作是一场“热身赛”。
由于被卢在采访中钦定首发的比尔和上场代替其[生态位]出现在首发的博格丹一同缺席,导致快船本场在[2号位得分手]这个“生态位”上是完全真空状态。所以,在球队观察方面:关于新赛季攻防体系的观察,首发阵容攻防逻辑的变化,首发会用科林斯还是琼斯各自的优劣势,科林斯、琼斯两套首发攻防两端的逻辑与变化,轮换阵容的调配。
我都倾向于让一些想法、比赛模型构思和本场观察到的比赛内容继续沉淀,先让子弹再飞一会。
本篇文章我会更倾向于从球员的角度出发,把目光聚焦到新援身上。毕竟他们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在对阵掘金的系列赛进一步暴露出的阵容短板。
同时,因为球员防守端的表现需要更多有价值的样本(不仅是季前赛)评估,需要先清楚他在体系里的定位,再看完成度,然后看体系会帮到他哪些地方(可能会怎么帮球探报告有写)。还需要在过几场比赛后观察一些可能因为默契不足所导致的防守内容有无进步。所以本篇文章会更加倾向观察科林斯进攻端的比赛内容。
科林斯的使用&表现观察
——手递手战术尝试
虽然纵观整个生涯,手递手都不是科林斯的主要进攻手段,且上赛季科林斯少量的手递手尝试存在低效高失误的情况。
但快船在连续两场季前赛,都在开局/刚上场阶段为科林斯设置了手递手战术,并且这两个回合科林斯都有所斩获。展现出了其具备“多面手属性”的特质。
比如本场开局快船的第一个进攻回合,琼斯持球过半场立即抓“早期进攻”(Early Offense)阶段与科林斯发动手递手配合。科林斯要到换防后,抓穆雷换防不及时的间隙出手以及持球中距离。
包括对阵龙狮的季前赛G1科林斯刚上场不久,在龙狮球员无球防守保罗选择“倒扣防守”(Top-Lock)并无球换防阻止保罗与大洛进行手递手配合时,保罗立即转为帮大洛设置无球掩护,随后科林斯上前衔接“Flip”,科林斯接球后直杀篮下得手。
——积极的无球移动
容易被忽视的比赛内容细节是:科林斯在本场比赛中无球端的移动非常积极,即便是空手状态也不会一味的“定点站死”,包括设置无球掩护、45Cut、溜底线空切、无球强弱侧转移走位。这里面应该也有教练组强调的因素。
这个回合登祖弧顶发动挡拆,哈登走左路,而科林斯、伦纳德都处于强侧。此时黄忠已经准备刷卡、封堵哈登突破路线。
于是科林斯立即执行45Cut,从侧翼45°切至篮下,带走了刷卡的黄忠,为哈登清理掉了一个突破路线上的阻碍。
45Cut的一大作用便是能够带走45°协防人起到优化空间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空切也能带来空间”。
再比如这个回合,登祖挡拆行进间哈登走左路,但科林斯与伦纳德都处于强侧,于是科林斯主动为伦纳德设置无球掩护。
哈登祖巴茨发动边路挡拆,弱侧的黄忠、穆雷大幅回收,科林斯沿底线发动“底线空切”试图反制黄忠的回收协防,但哈登传球被约基奇脚踢球破坏,并且这球即便不被约基奇破坏,黄忠也有要兼顾科林斯、封堵传球路线的意识、纪律性。
哈登祖巴茨先边路发起挡拆,祖巴茨外弹接球后再与弱侧底角上提的伦纳德发动后续“芝加哥”(Chicago Action)战术配合,在伦纳德准备走右路突破的同时,科林斯已经完成了溜底线从强侧转移到弱侧的无球移动,帮伦纳德带走了一个强侧防守人,也让伦纳德杀入篮下时弱侧底角能有一名球员接应。
“早期进攻”(Early Offense)阶段为哈登设置掩护后迅速拆开,此前的生涯中科林斯会用这种手段帮助自己要到错位,随后进行后续背身错位惩罚。
这个回合布劳恩确实执行了换防,但在无球追防途中选择放弃科林斯夹击哈登,送给了科林斯一次投篮出手机会。
——科林斯与两位中锋合作的利弊&祖巴茨、科林斯内线搭档需要提升的内容
之前球探报告中提到,理论上最适合科林斯的定位是“攻5防4”,而大洛恰好是能够完美实现科林斯这个定位的球员,这也是大洛天然更适合搭档科林斯的根本原因。但是科林斯与祖巴茨的内线组合又是快船寻找新赛季[最强阵容]答案的“必经之路”(这点会在后续讲首发阵容问题时详细展开)。
所以相比于科林斯、大洛,我对科林斯、祖巴茨这组内线组合的比赛内容期待更多在“默契度”一端,即:两名内线球员之间的短传、内传内、找到空切队友的配合,我心目中当今联盟“默契度”最强的内线二人组是——约基奇与他的攻城锤。
当然,祖巴茨和科林斯的传球能力都算不上同位置中多么出色的存在,这会是制约这方面想象力的因素。但在上赛季以及本场比赛,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一些祖巴茨与小琼斯这样的配合了。
甚至,新秀年的科比布朗都与祖巴茨打出过这样的配合(当然,传球本身就是他的一大卖点):
随着磨合与经验的累积,我会期待看到一些祖巴茨短下顺分空切科林斯、祖巴茨低位分空切科林斯、科林斯突分内传内祖巴茨…配合,下面这个回合是一个好的开始,科林斯突分空切祖巴茨,后者成功制造犯规。
从球队定位、自身发挥两个维度出发,科林斯有哪些可以优化的地方?
本场比赛科林斯在进攻端的最大不足显然在于那些半持球、持球进攻回合,在定点进攻后续处理中尤为明显,包括在G1中科林斯也出现过接到球后,在他这里停球导致进攻不流畅的问题。
比如这个回合,科林斯在混乱局面中接到球后吸引了约基奇、穆雷两名防守人的注意力,此时他可以完全选择传弱侧45°的哈登或是空切的小琼斯。
但他选择了自行后续处理。于是科林斯在攻击穆雷Close out之后在底线位置面对过来协防的约基奇只能无奈拔起中投,打铁。
同样的面对穆雷Close out定点下球进攻,突破过程中没能摆脱穆雷,在油漆区停球想要对抗创造投篮空间,被吹进攻犯规。
暴露出了我球探报告中提到过的护球问题,定点突破途中球被黄忠掏掉。
过去熟悉的进攻节奏:要到小个错位后背身惩罚。
可是这球布朗并没有给科林斯留一丝下球空间,导致在开头科林斯放弃了转面框下球进攻的念头。换回背身对抗又没能抗动布朗,于是选择向惯用手侧转身衔接面框跳投,短。
面框打穆雷错位,过早合球导致只能在近框区域终结,科林斯表示被犯规,裁判并不买账。
面框打黄忠,球直接被“夺走”。
当然,除了自身发挥层面的那些“不完美”之外,快船对于科林斯的使用其实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核心问题在于:没有倾注足够的无球进攻战术成本为科林斯创造终结机会。与此同时,给科林斯半持球、持球进攻自由度又偏高。
也就是说快船太倾向于“让科林斯自己喂自己”了,如果强行去解释:在季前赛这块常规赛开始前最好的“试验田”中教练组想要看看科林斯“能够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
“没有倾注足够的无球进攻战术成本为科林斯创造终结机会”的集中体现在于:掩护终结作为科林斯最擅长的进攻内容之一,在过去两场并没有获得太多使用(与大洛同场时也是如此)。
也很少设计科林斯与中锋搭档一同与持球手发动的多重掩护战术配合,例如下图:
同时,我也会期待看到一些科林斯像上赛季小琼斯那样执行“战术型空切”的画面。以及,与哈登、大洛三人同时在场的机会。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下半场伦纳德不打,科林斯的战术地位还是有所提高,比如下图中“罕见”的为科林斯设计了挡拆进攻战术:
小琼斯执行“UCLA Cut”后跑向弱侧借助巴图姆、祖巴茨的“Stagger”吸引弱侧防守人注意力,科林斯与哈登强侧发动清空一侧的边路挡拆——过去“登卡挡拆”的战术,只不过小卡换成了科林斯,乔治换成了琼斯。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UCLA Cut”、“Hawk Cut”(鹰式切入)衔接后续边路挡拆的配合,也是掘金的常用战术,比如他们会让穆雷、约基奇、布劳恩三人进行这样的配合。
集中体现还在于:科林斯上季在爵士体系下刚开发出的借无球掩护后接球终结,在快船的比赛中并没有看到太多延续的势头。
为数不多的一次同样来自下半场,早期进攻阶段科林斯借祖巴茨“Flare掩护”切至远端接球。
戈登本场依旧勇猛,但据我统计,虽然科林斯赔上1次犯规,但本场在科林斯防守下戈登的出手只有5投2中(三分3中1)。起码在本场比赛科林斯对位到戈登的回合,还是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科林斯球探报告:
https://bbs.hupu.com/634524956.html?is_reflow=pc查克查克楼主
· 山东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价值,还请点点推荐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哈登不是梗
· 北京科林斯眼馋了好久,终于来了,相信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