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流言板]媒体人谈李梦将加入的ProjectB联赛:薪资远超于WNBA
虎扑11月23日讯 媒体人付政浩发文谈李梦将加入的ProjectB联赛:将于明年11月在欧洲、亚洲等全球各地巡回举办且最低年薪就高达200万美元,最高可以达到1000万美元或更多,远超WNBA。
原文如下:
没有在WCBA新赛季进行注册的李梦官宣签约仍在筹备中的Project B联赛。据说,Project B的最低年薪就高达200万美元,最高可以达到1000万美元或更多。在全球女子篮球联赛盈利能力普遍薄弱、WNBA上赛季顶薪只有24.9万美元的大背景下,Project B却能给球员开出高出行情数倍之多的天价肥约,难免让人在振奋和惊喜之余有些疑虑:这个赛事靠谱吗?球员们最终能拿到承诺的全额薪水吗?
Project B是一个预计将于明年11月在欧洲、亚洲等全球各地巡回举办,以类似F1分站赛的模式开启的全新女篮职业联赛。联盟由Skype和Facebook前高管打造、德约科维奇、斯隆-斯蒂芬斯、“女飞人”帕克共同投资。赛事设计是6支队、每队11人,目前陆续官宣加盟的球员有中国的李梦、巴西的卡多佐、法国的萨隆、美国的阿丽莎-托马斯和朱厄尔-劳埃德……这些球员分别来自不同的大洲和国家,看得出来,Project B也是希望借助这些球员的国际化背景来在各大洲巡回办赛。全球巡回办赛也是个好创意,但这能从那些具有浓厚主场文化的赛事手中瓜分走多少球迷尚且不好说。
作为初创赛事,Project B想要和WNBA这些现有的成熟赛事竞争、吸引大牌球星加盟,开出溢价合同甚至给球员原始股份都很正常。正所谓“千金买马骨”,Project B开出令人无法拒绝的薪水,确实是抢夺球员资源和球迷市场、提升赛事关注度的最佳策略。赛事这种大手笔让人格外期待,但这种大手笔投入真的可持续吗?
6支球队、每队11名球员,每名球员最低年薪200万美元,单单球员薪水每年最低也得支出1.32亿美元。综观全球女篮赛事,都没有薪水如此高昂的女篮赛事。赛事起步阶段的首要目标是不惜成本扩张,烧的固然都是投资人的钱,但投资人的钱往往最是烫手,投资人都有很高的回报预期和对赌目标,投资人也不可能放任赛事长期赔钱运营。
另外,Project B拟于明年11月举办,距今还有一年,不确定性尚存。就连国际奥委会和沙特曾官宣的电竞奥运会都一再推迟,从2025年推到了2027年,然后今年10月底双方直接宣布分道扬镳,电竞奥运会陷入难产中。
总之,Project B这类用高薪吸引球星的初创赛事值得期待和瞩目,也吊足了外界的胃口和关注度,但未来如何可持续发展,还有待观察。当球员薪资远高于行情、赛事薪水支出背离市场正常价值,赛事是否可持续也是个问号。毕竟,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钱的买卖没人干,任何背离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性活动都很难长期可持续存在。
这些年,我见过很多给运动员开出高薪但很快就无力兑现、直接欠薪毁约的烂尾赛事项目。简单列举一二:
1996年,香港精英集团北上投资中国篮球乙级联赛并将其更名为CNBA联赛(这也是日后甲B的前身),豪言每年至少投资130万美元来运营联赛,同时还给孙军等明星开出了天价合同。但仅仅只过了一个赛季,精英集团发现联赛营收远不及预期,于是宣布撤资,拖欠了不少球队的参赛费和球员薪水,单单联赛的头牌明星孙军就被拖欠了至少50万元的工资,最终也未能讨要回来。
最近一次则是2023年湾区翼龙队突然宣布解散。湾区翼龙队号称总部位于香港,创立之初曾宣传该俱乐部背后的港澳投资人背景很深、财力非凡。从2022年先后高薪引入多位CBA球员,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朱松玮、刘传兴等人,承诺给他们的薪水都远远高于他们在CBA的薪水,湾区翼龙还放话称要撬动更多CBA大腕巨星加盟,业内传闻他们曾接触过周琦和郭艾伦。
但湾区翼龙成立仅仅一年多之后,湾区翼龙就宣布解散。解散时不仅拖欠了球员的薪水,还白白耽误了朱松玮、刘传兴等人在CBA注册的时间窗口期,导致他们那一年无球可打、只能自谋出路。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方面,世人期待有更多新创意、新风格的体育竞赛产品问世,另一方面,那种以高薪为诱饵来挖人但很快就无力为继的烂尾教训频频出现,难免令人有些顾虑,担心球员的职业生涯会被耽误。祝福Project B能开创新局面吧!
来源:微博
norb3rt
· 福建就是开办招投资骗一波钱烧,后续收益不好,疯狂亏钱,没人投资,然后各wnba球星宣布退出哈哈哈

我是一枚好JR
· 江苏看着像是个圈钱的项目,给投资人画大饼的,而且肯定有菠菜介入,但是女篮的热度,菠菜有多大市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