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湖人队的经典战术:Ram Screen

avatar
关注

当湖人队拥有东契奇、詹姆斯和里夫斯三位持球手,注定是主打挡拆的球队。

随着斯隆教练和犹他双煞(卡尔马龙、斯托克顿)在联盟推广挡拆以来,挡拆已经成为了联盟最主流的战术,并诞生了“挡拆体系”这个专有名词,甚至打传切体系的球队也免不了使用挡拆。

正如泰伦卢所言:“NBA95%的球队在打挡拆。”

当今NBA挡拆理念日新月异,不再局限二人配合,已经衍生出了多种复杂的新型挡拆模式。

下面就是两种经典挡拆模式:

1、RAM Screen(我倾向于翻译为Ram掩护挡拆,因为是先掩护再挡拆)

2、西班牙挡拆(Spain pick and roll/stack)

这两种模式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区别。

西班牙挡拆:

战术如下图所示

该战术因为西班牙国家队频繁使用而得名。

其基本套路是:5号位为1号位提供高位掩护后迅速顺下,同时具备投篮能力的3号位球员背对篮筐为5号位的防守者设立上掩护,随后直线切入至三分线外转身准备接球投篮。

RAM Screen:战术如下图所示

RAM掩护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挡拆战术,首先2号位为即将执行掩护的4号位球员设置一个下掩护,然后4号位球员再与持球者1号位共同完成一次挡拆配合。

我们区分一下西班牙挡拆和ram screen吧:

西班牙挡拆的目的为了给参与三人均创造机会,持球者、顺下者和外弹者,可内可外,可突可投,出手点更多。

Ram screen目标相对单纯,是为了创造一次挡拆机会:第二个掩护人(即第一个被掩护人)跑出来做挡拆时候,由于第一次掩护的作用,防守他的力量较为薄弱,能更好的避免夹击、延误等,创造更强的得分机会(甚至创造短时间的局部多打少)。第一个掩护人掩护后,至少不会是挡拆战术的重点,重点应该是持球人和第二个掩护人。

这儿再来说明一种极易混淆的战术:

为掩护者掩护(screen the screener,又译为连续挡拆),如下图所示:

4号球员先为3号球员做掩护,再由1号位为4号位做掩护,4号位切出来接2号位传球。

ram screen和screen the screener(STS)有什么区别?

Ram screen是第一个掩护人是为了把第二个掩护人掩护出来,第二个掩护人为队友做挡拆。第一个掩护人是为了给队友创造挡拆机会。

STS是第一个掩护人是佯装为另一个队员掩护,再跑出来借第三个队友(第二个掩护人)掩护接球,第一个掩护人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打乱对方布局,便于接球(库里就经常跑这种战术)。

那回到湖人队来,近几赛季以来湖人的ram screen已成了最经典的复合战术了。

尤其是东契奇持球时期,一场比赛都能看出不少ram screen,例如下图。

队友分散落位,里夫斯下顺,同时为艾顿做掩护,艾顿再与东契奇挡拆配合,东契奇得分。 

里夫斯给海斯掩护,海斯再与东契奇挡拆配合,东契奇妙传海斯得分。

大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没?这个战术能把东契奇和里夫斯磨合起来。

不过湖人的ram screen是有缺点的:

湖人执行挡拆战术同时,没有很好的绕掩护弱侧配合,三人转的机会更多,很少看到五人转。

发布于四川阅读 1435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范西迪楼主

· 四川
rigowin118这战术看着也简单。收起

湖人其实战术都蛮简单,因为有东契奇在

亮了(12)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