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小跑车——帕克一代 测评

avatar
关注
最近和跑车挺有缘的,刚刚去金港赛道试驾完几辆超跑,兴奋的心情还没有过去。今儿又到了一辆法国超跑——帕克的帕克一代。

匹克头一位真正意义上全明星级别,甚至是名人堂级的球员,当然,也是总冠军成员之一(话说匹克最不缺的就是这个了吧-_-)。上一代的TP9,其实是根据市售款Lightning改造而来的,是一双Team款式的球鞋,帕克自己相中的,轻便、快捷是他看重的最大亮点。





经过上个赛季的准备,帕克和匹克的设计师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双全新的帕克一代(1代啊,上一款TP9理论上应该不算是帕克的第一代战靴,这双才真的是)。先看看鞋盒,外观设计有点像以前的胶片,上下留白,中间由灰渐变至黑,还附上一些亮灰色的蜂巢图案。还有TP的logo再右下角,以及一条横穿鞋盒的心电图。一般的品牌很少会给球星重新设计鞋盒,如果有,那证明这个球星在品牌的地位还是相当牢靠的。


最具马刺特点的一双球鞋,配色简单,黑白2色搭配一点银色点缀,就是马刺球衣最为简单的搭配。

在外形设计上,匹克还是有咱国产品牌的属性在里面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帕克的特点其实稍微看球的人都知道——帅,(地球人也知道),其实是“快”!在NBA速度快,运球好的后卫虽然说不上一抓一大把,但每个阶段总有那么一些速度奇快,控球手感超好的当家后卫在。早些年的奥斯卡罗宾逊快,但更大的特点是全能,单季弄个场均3双不是任何人可以比肩的;AI也快,但他被他桀骜、孤僻的性格给淹没了,以至于后来“斗志”成了他最大的特点;现在的库里也快,但更多的体现在他出手速度上,简直就是球皮刚蹭上手指,他就已经把球扔出去了,还准!而帕克从职业生涯一开始,他给人的印象就是速度快,虽然现在也30+的男人了,但他速度快的印象并没有因为年龄而慢了下来,用个最近很火的词算“逆生长”么?我要是一般品牌,有个速度快成这样的一线代言人,一定不管什么球星喜好、设计感之类的词,丧心病狂的给弄一双“全世界最羽量级”的篮球鞋,还一定是Low cut的。

但匹克没有,还是中规中矩的设计了一双Mid cut的帕克一代,而且鞋帮上细节颇多,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可以随后继续看。

TP1的设计灵感是帕克提供的:钢铁侠。这本疯魔数十年的老漫画被翻拍成电影后,别说我们了,就连NBA的举行也被俘获了。鞋身上的线条都比较直,有种钢铁的味道,略微可惜的是为了配合马刺的配色,只能有黑白银的配色。倒是发过国家队的配色有点超人的味道。摸我 鞋子比起之前一双Lightning略重一点。

摸上去鞋面分不清是塑料的还是皮质的,带点磨砂感。

最近有留意微博或者装备区流言的应该都知道,匹克的外底用了很多水晶底,还不是像nike一样整块的,而是耐磨橡胶在外圈,中间一圈是透明,配合上里面各种彩色缓震胶,我看到最多的回复就是“骚气逼人”。


鞋头帕克的签名印在热熔复合鞋面材料上,如果是皮面的,估计只能镭射或者刺绣了吧,好吧,新面料在外观上的好处就是让配色增多。而在实用性上则能提供和皮面球鞋一样的支撑性已达到保护双脚的目的。

而做工则相当好,可以看见绝少溢胶的情况出现,热熔的也不会有线头出现。

外底一直上翻到鞋头,可以看出帕克打球脚尖还是有拖地的习惯的。

鞋舌上是匹克的logo,要是能刺绣个“9”或者“玖”什么的就更加赞了。下半部分都是网眼的材质,当然也是为了增加透气性能。而鞋带终于换回扁平的了,重量轻了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鞋带不像圆形的一样会时不时的散开。而且为了防止鞋舌在剧烈运动中侧移的现象,这款鞋的鞋舌上用了两个扣来固定住鞋舌。点赞!

鞋舌和内靴是一体设计的,这样鞋和跗面之间的松紧仅需要靠鞋带系的松紧来调节就成了,无需在鞋舌内里塞海绵之类的填充物,这样做降低了鞋舌的厚度以及球鞋的重量。


根部的一个TP的logo,而鞋面上也能见到分布紧密的散气孔

一个大三角的透气网面,大家还记得皮特鲁斯的那双大三角么?现在乔治希尔也在穿着,我拍照的时候就在想如果这里设计的更接近正三角形,外面包边的时候用匹克的logo会怎样呢?会不会有大三角II的效果呢?三角型很稳,放在这个位置,也是为了增加鞋面的支撑性能。


后跟的设计略显复杂,我们拆开来单聊。

在脚踝位置内外对称的是两块大三角,面头的纹路有一点巴蒂尔8的样子在上面,内里应该没用填充物,而是发泡将这块鞋面撑起来的,起到的也是保护脚踝,提供支撑性的作用。

细节上来说,做工很好,溢胶、线头都很少见。

后跟最内一层是黑色人造皮的材质,外面叠加了两层应该也是复合材料的皮面。外形看上去质感强烈,实际的保护作用则相对提高,华丽、实在!

这一块则是为后跟加固的TPU,上面有TP的logo。
(稍微吐槽一下,应该是今年5月份匹克篮球微博上的一个活动#Logo For TP9#,当时有很多热心的甚至是专业的网友为TP设计了logo,除了有网友投票投出来的最佳人气和最佳logo外,还有帕克自己选出来最喜欢的logo,这个logo是帕克自己选出来的,据说他比较喜欢手写体。而这个滑梯的TP大概能表现出法国男人的浪漫吧,但却不是一个很好的个人logo,个人觉得1没有篮球的元素在里面,2没有很好的体现TP作为发过小跑车的速度感在里面,3最重要的是它放在产品上面,有点像时装而非performance的篮球产品。当然,也许这是帕克自己挑选的,设计师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吧,其实那个活动还有几个和篮球产品比较接近的设计。)

帮口黑色边缘做了加厚设计,带来的包裹感还是挺不错的。


中底靠后跟的地方,用PHYLON发泡上翻,在外观上最大的体现的匹克的logo,但同时又不是很突兀,因为它外翻后还提供了一部分稳定性在里面。感觉脚底有一部分就是被这样包裹的。

中底厚实,虽然对于帕克这两小跑车来说牺牲了一点速度,但好帕克是辆超跑,应该不太在意吧。即便法拉利也有牺牲性能来换取安全性的时候,更何况球鞋品牌呢?

鞋底后跟这块一片细长的三角形是模仿埃菲尔铁塔的外形设计的,这又是和帕克有关的故事。内部的FootHold当然是提供抗扭转支撑性的TPU啦。而"塔尖"一部分外露的则是内置在后跟中间位置的缓震胶。

外部这样的造型,以及两边放射扩散的纹路,主要是方便了像帕克这样高速启动后,偶尔用脚后跟刹车的球员。(中间的9我觉得用错方向了,因为如果按照埃菲尔铁塔的方向放着看,这个9就变成6了)当然,外底的纹路很深,提高了球鞋的耐用性。

前掌这块是球鞋最有讲究的地方,匹克官方说法是"梯度双能",以后这样的科技会越来越多的应用至匹克的主流鞋款上面。

外底前掌内侧的那个圆很多篮球鞋产品都会用到这样的设计,为前掌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

至于水晶底里面,我上面的图貌似拍的有些不清楚就去官网截了一张图偷个懒:


红色的那块比较小,集中在大脚趾以及前掌的内侧,是用来提供反弹的,让球员的启动变得更为迅速。而蓝绿色那块在外围包裹的面积稍大的以及后掌的,都是为了提供缓震用的。理论上,这还是两种不同密度或者材质的缓震胶。大家见过缓震胶早期一点的可能想EVA或者PHYLON一样整块的,之后才有了中间塞气垫的。而在adi会有adiprene这样直接用大面积缓震胶的。到了李宁这里,会在前后掌有些变化,例如前B后C这种。而后期,大家可能又会见到全掌的Luanron这样的组合。倒是像匹克这样一块缓震上包含双密度或者双材质的略微少见一点。

我上面说到中底有点厚,这个我不确定是设计师本意或者帕克的意思,当然也有可能是这样在同一块缓震胶上设计似乎只有厚一点才能体现出启动以及缓震的不同。为此我特意脱掉袜子拔掉鞋垫,在水泥地以及木板地上都试过,目的的缓震系数本来就很强,按我的理解,球员包裹的如此之厚,再加上特制的鞋垫,理论上应该感觉不到这样细微的差别了吧。而放在非常硬的水泥地上,又没有了硅胶鞋垫,又不穿袜子,倒是可以将这样双密度材料的和中底一整块缓震材料的做一下对比,有略微的差别。至于帮助多大,非常想找个实验室之类的测试一下。


最后来总结一下吧,上一次的Lightning在小脚趾附近外侧用了网面的设计,导致有不少使用过后网面断裂的现象,这次的帕克一代在材质方面没做改动(网面不是导致破裂的元凶,很多球鞋都是网面设计的),而将原先开裂的位置不用网面,用符合材质代替,这样就不会出现褶皱、弯曲的地方再有网面的设计,也就彻底的避免了开裂的尴尬。至于脚背上的三角虽然还是网面的,但一般、基本上、理论上,你的脚背是不存在弯曲褶皱的可能...

整双鞋的重量比起lightning略微重一点,非常适合我个人的穿鞋重量,太轻的鞋穿起来没有质感我已经不是头一回强调了。太重的鞋子也不符合现在球鞋的设计方向。

鞋子虽然偏瘦点,但穿脱还算容易,我也很喜欢这样高度的鞋帮,因为整体的设计好,所以鞋帮以及帮口这里带来的包裹感真的要点赞!

鞋头略宽,鞋面窄,感觉比较符合咱国人的脚型。前掌外底突出的一部分又多加了一块支撑条,能有效的防止高速运动当中的外翻。

唯一想挑而且能挑出来的一个毛病就是鞋子的设计貌似还是少了点帕克个人的风格在里面,这个当然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至于怎么样才算是有TP这样小跑车的风格呢?我也很难用文字表述出来,如果要举个例子,我会说像TEAM T.R.U.S.T这样的鞋子,本来就是一款大众中低端鞋款,偏生诺维斯基穿上以后就像他代言的一样,也许帕克和匹克合作的日子还不算长,当双方磨合好之后,一定还会有更惊艳的鞋款等着我们,当然这双帕克一代也还是让人非常期待的(球鞋面面观里还没有TP上脚的照片,真心想看看穿上以后是个什么样子)。
发布于广东阅读 5178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liuhuana509a

· 辽宁

匹克这几年一直在进步

亮了(24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ohyeja

· 北京

这是画了一个大嘴猴吗??

亮了(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