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会?群英会!——细数片中的电影人
电影【双龙会】的创作构思来源于香港电影导演会。这个于1988年创立至今的组织,是香港电影导演们自发创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在业界中具有很高的威望。1991年,为了支援华东水灾,香港电影导演会发起并筹拍了电影【豪门夜宴】,一大批影视明星和幕后制作人员纷纷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电影所得的收益也全部捐献给了灾区。
香港电影界就像是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时内部规划清晰,根据所属职业的差异,继导演会成立之后,又相继出现了香港武师协会、香港编剧家协会、以及香港演艺人协会等等。这些组织的创立,有利于业内人士的交流与合作,管理上也更加方便,算是工会性质的组织。目前香港影视界除了少数特例之外,基本上都已经加入了自己的组织,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和同仁的尊重。
导演会在1991年已经创立3年有余,但是还没有真正的办公地址。为了让香港电影导演会真正的树立起来,导演会又发起了为筹建会址而拍摄电影【双龙会】的活动,同样获得了影视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本片的创作阵容之豪华,放眼整个香港影史,恐怕也只有【豪门夜宴】等几部电影才能比肩。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甚至是路人甲乙丙,包括走过场的龙套,都是由香港影坛的业内人士担纲。因为是导演会主办,香港的电影导演几乎在片中来了个群星荟萃。老一代如楚原、吴思远;新生代似徐克、林岭东等,不管角色大小与戏份的多寡,都在片中露脸亮相。这种群策群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式的拍摄方式,在当今权利征伐愈发明显的时代背景下,更显得弥足珍贵。
以下的人物介绍以电影的出场顺序为准。由于本人见识有限,片中出场人物有很多都不熟悉,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闲话到此为止,进入正题:
-----------------------------------------------------------------------
1、妇产科医生——许鞍华
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香港影史最为重要的导演之一。不仅是华语电影中最优秀的女导演,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拥有巨大声誉。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平淡、严肃,蕴含着导演那种女人式的婉约,以及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代表作片:女人四十、千言万语、投奔怒海。
2、双胞胎父母——黄霑、张艾嘉
黄霑,“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著名词曲家,语言幽默、文风犀利,外号“不文霑”。霑叔为人潇洒豪迈,正如他的作品一般。同时,他的幽默和敢言也是出了名的。最著名的段子当然是在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的那句“你把我带回家都成”。一生为多部电影创作了配乐和插曲,经典作品无数。最有名的代表作当属在电影【笑傲江湖】中的哪首插曲《沧海一声笑》。
张艾嘉,香港有名的才女,著名演员、电影导演。在音乐方面也很有造诣,贡献颇多。张艾嘉的演员时代喜欢拍摄文艺片,清新脱俗、气质出众,主演的电影入【八两金】、【上海之夜】等都备受好评。尤其是和周润发合作的电影【阿郎的故事】令其风靡全国,成为了大众偶像。转行导演之后,电影【心动】获得香港金像奖多项提名,并摘得最佳编剧小金人儿。
3、狂牛——黄志强
黄志强,香港演员、导演。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参演了多部港片,多以大奸大恶的反派形象出镜。后转行作为导演,拍摄了【重案组这样的卖座影片。
4、探长——姜大卫
姜大卫,香港著名演员、导演。姜大卫童星出道,早年加入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无意中邂逅了当时的大导演张彻。张彻早年在上海期间担任电影的编剧一职,姜大卫的父亲严化是影视明星,当时主演过一部电影正是由张彻担任编剧。巧遇故人之子,张彻在邵氏公司对姜大卫百般照看,后来由其作为主演参演了张彻的多部重要作品,包括【保镖】、【新独臂刀】等等。后期担任电影导演,可惜作品反响平平。邵氏结束电影业务之后,姜大卫加入TVB,当起了重要配角,现在依然活跃在影视一线。
5、舞女——张婉婷
张婉婷,香港著名导演。代表作为“移民三部曲”,和许鞍华一样,以特有的女性视角冷静、客观的描绘香港移民问题的时代变迁。她的丈夫罗启锐也是香港导演,二人后来携手合作,又奉上了【岁月神偷】这样的佳作,延续了优质港片的血脉。
6、马友、玩命——成龙
成龙,香港影视巨星,著名导演,外号“大哥”。上世纪七十年代以龙虎武师身份进入影坛。在七十年代末期逐步确定了自己“功夫喜剧”的个人风格。八十年代开始大红大紫,成为当之无愧的影坛大哥。近年来关注公益事业、提携后辈,仍然为了华语电影四处奔波,代表作品: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亚洲飞鹰系列。
7、泰山——泰迪罗宾
泰迪罗宾,香港著名电影人,新艺城七君子之一。涉猎广泛,于配乐、演员、导演、监制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早年是名音乐人,回港之后加入影视界,不仅作为演员参演了多部电影,多以搞怪、鬼马形象出镜;作为电影导演也拍摄了多部作品,代表作是由许冠杰、王祖贤主演的【卫斯理传奇】。
8、路人甲乙丙——刘伟强、陈可辛
画面中马友父母和他们的朋友在给马友庆祝生日。除了家庭成员之外的其余五人,随时路人形象,但依然可以看出几张熟悉的面孔。
画面中左数第一个,就是戴着红帽子长头发的那个,是香港著名摄影师、著名导演刘伟强。刘伟强以摄影师出道,加入影视界。因为其对手摇摄影的独到掌控闻名香港影坛,是圈内首屈一指的摄影师之一。后来转行担任导演,多以漫画题材的改编电影巨作,如【风云】、【古惑仔】等,2002的作品【无间道】最终摘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多项大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牌导演。
右数第一个,也是长头发、戴眼镜、穿西服的那个,是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陈可辛的电影喜欢以小言大、管中窥豹。作品虽然都是小品类型的居多,喜欢反映普通百姓的起居生活,但是从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时代变迁,这些都被导演有意地隐藏在了画面信息之中,需要仔细揣摩,才能真正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感受导演的良苦用心。代表作:甜蜜蜜、双城故事、中国合伙人。
9、扫墓女——罗卓瑶
罗卓瑶,香港女导演,以描述情爱纠葛为主。和作家李碧华合作的【诱僧】是其代表作之一。丈夫是香港导演方令正。夫妇二人在移民之后依然立志于电影创作,几年前还有新作问世。
10、芭芭拉——张曼玉
张曼玉,华语影坛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戛纳影后、柏林影后、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影后头衔更是十个指头数不过来。整个演绎生涯和诸多华语著名导演都有合作,也创作出了多个经典形象。本片中的张曼玉,正处在演绎生涯的转型阶段。代表作品:阮玲玉、花样年华。
11、大哥荣——张坚庭
张坚庭,香港演员、著名导演。早期大多参演喜剧电影,多以励志的小人物出现,也出演过一些反派角色。后期转行担任导演,其自导自演的电影【表姐,你好嘢!】尤其出色,不仅让郑裕玲戴上了影后桂冠,自己也凭借这部电影在圈内备受赞誉,并拍摄了多部续集。
12、威哥——王龙威
王龙威,香港著名演员、导演,武术指导。王龙威擅长空手道,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大导演张彻赏识,参演了其执导的多部电影。和戚冠军、陈观泰等应该算是一辈。区别是陈观泰等大多是正派角色,王龙威则是反派居多。后期主要担任武术指导。王龙威的反派形象强悍干练,功夫力猛招沉,和冯克安、任世官一起,堪称香港功夫片的经典反派之一。
13、蛤蟆陈——陈友
陈友,七十年代风靡香江的“温拿乐队”鼓手,和谭咏麟、钟镇涛一样踏入影视圈。早期多担任电影的配角,后期转行担任导演,最有名的电影是【不脱袜的人】。
14、唐伯父——楚原
楚原,香港名噪一时的大导演。早期拍摄粤语片为主,后来转入国语片的创作。作品类型、题材多种多样,既有【爱奴】这样的情色片经典;也有【七十二家房客】这样的现实主义喜剧。后来和小说家古龙、功夫明星狄龙一起组成“铁三角”,将古龙笔下的小说人物借助狄龙的个人形象搬上银幕,风靡全港,也带动了古装武侠片的热潮。
15、唐心——利智
利智,香港影坛一代尤物,李连杰的妻子。利智八十年代末期以选美出道,九十年代初期和功夫巨星李连杰结婚后息影,安心在家相夫教子。虽然从影只有短短的的几年,但是凭借着她傲人的身材和姣好的面容,依然受到了观众广泛的追捧和喜爱。
16、蛇头——陈国新
陈国新,八十年代至今的资深演员,多以喜剧形象示人。代表作品不多,是著名演员陈欣健的弟弟。
17、货车司机——董玮
董玮,香港演员、导演、著名武术指导。董玮早期以演员出道,因为英俊的外表得以在功夫片中参演角色,后来还担任过电影导演,可惜没什么优秀的作品问世。他对于香港影坛最大的贡献应该是武术指导方面,并且凭借【神偷谍影】、【特务迷城】等影片四次获得了香港金像奖的最佳武术指导奖。董玮是“粉菊花”的高徒,和林正英属于同门师兄弟。
18、外科大夫——刘家良
刘家良,香港著名演员、导演、武术指导,一代功夫巨星。刘家良的父亲刘湛是黄飞鸿的徒孙、猪肉荣的徒弟。刘家良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一身正宗的南少林功夫。早期和唐佳一起担任邵氏的武术指导,算是武术指导这个行业的祖师之一。和唐佳擅长兵器套路设计不同,刘家良擅长拳脚的动作设计,喜欢硬桥硬马的功夫套路。
19、蒙古大夫、江湖骗子——王晶
王晶,香港著名导演、演员、电影人。王晶的父亲王天林是邵氏公司的大导演,王晶的童年因此是在摄影棚里度过的。长期的耳濡目染让王晶从小就领悟了香港电影的真谛。早期以编剧出道,后来担任电影导演。一生拍过的电影已经过了一百部,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即为香港电影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20、乐队小提琴手——陈嘉上
陈嘉上,香港著名导演,香港导演会前会长。因为其独特的长相,导致即便在影片中惊鸿一瞥似的出现,也能被很多细心的观众认出。陈嘉上擅长电影动作桥段的设计,早期和成龙、李连杰这样的动作明星合作居多。后来和演员黄秋生合作的电影【野兽刑警】令其摘得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殊荣。
21、餐厅招待——胡大为
胡大为,早期是节目主持人,后来加入影视圈。演员、导演、编剧样样信手拈来,均有佳作问世。对他最有印象的作品是和吴宇森导演合作的【纵横四海】。
22、洛基——陆剑明
陆剑明,香港导演,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影视圈,多以配角身份出场,后来担任导演。对此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饰演的配角,导演作品尚未有经典问世。
23、餐厅收银员——张之亮
张之亮,香港重要导演之一。他的导演风格主要偏重文艺路线,早期的文艺片如【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笼民】、【自梳】均是佳作。新世纪后受到拍摄制度的影响,转型拍摄面向大众的电影,可惜票房、口碑不佳,观众对其的评价也有下降趋势。
24、商场销售——高志森
高志森,香港著名喜剧片导演,金牌编剧。高志森在新艺城公司期间和董骠、沈殿霞合作的电影【富贵逼人】,以生动、幽默、富有生活气息的小市民喜剧形式打动了银幕观众,让香港掀起了一阵市井百姓的喜剧风潮。后来自创公司之后的【大富之家】等喜剧作品依然卖座。他的喜剧风格处处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对普通百姓的关心,所谓的“接地气”,即是从高志森的喜剧电影开始的。
25、龙套——曾志伟
曾志伟,香港著名演员。曾志伟早期涉足过足球领域,加入影视圈后以文艺片出道,和陈可辛搭档,拍摄的电影【双城故事】让其获得影帝头衔。接下来主要走喜剧路线,创作出很多经典的喜剧角色,代表作:五福星系列。
26、乐师——刘家荣
刘家荣,香港演员、武术指导,刘家良的弟弟。刘家荣长期活跃在刘家良导演的动作电影中。不过,对比刘家良的另一个干弟弟刘家辉的风光无限,刘家荣这个亲弟弟反而因为造型原因担任影片的配角。早期参演了很多电影,后期作为武术指导,将“刘家班”的风格发扬光大。
27、酒店经理——陈欣健
陈欣健,人称“陈SIR”,香港演员、制片,前导演会会长。陈欣健加入影视圈之前在警局担任警司,是真正的警察。因此,在演绎电影中的警务人员来游刃有余。也由于他饰演了太多的警察角色,大家也昵称其为“陈SIR”,和李修贤的“李SIR”一样,作为香港电影中警察角色最出色的代言人。
28、路人甲乙丙——徐克、林岭东、吴思远
徐克,香港电影“新浪潮”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新武侠电影”的奠基人。导演生涯创作的经典犹如恒河沙数、过江之鲫。由于其长相怪异,并且擅长搞怪,也多在电影中作为龙套出现,增加一点笑料。
林岭东,香港最重要的导演之一,著名的“风云导演”。代表作为“风云三部曲‘,在八十年代叱咤影坛,风头一时无两。
吴思远,香港著名导演、制片人,有“香港电影教父”之称。一生提携过诸多的新人导演,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堪称香港资深导演的楷模,代表作:法外情、鹰爪铁布衫。
29、婚礼主持——吴宇森
吴宇森,八十年代犹如火箭升空一般飞速窜起的重要导演,他的个人风格也和美国的山姆佩金法、法国的梅尔维尔一样,标榜着个性鲜明的“暴力美学”。代表作品: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喋血双雄。
30、婚礼主持助手——徐小明
徐小明,香港著名动作片导演,动作明星。徐小明作为很多家长来说算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但是对于很多90后来说是个很生僻的名字。作为连续剧导演,他执导了风靡全国的连续剧【霍元甲】、【陈真】、【霍东阁】等功夫剧;作为电影导演,他和功夫明星于荣光合作,拍摄了【木棉袈裟】、【海市蜃楼】等合拍片,香港演艺人进军内地,徐小明可谓是先行者,“敢于吃螃蟹”的那代电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