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咱们扯的是北京鸭队十大后卫,别看现在国安队十六年拿一冠兴奋劲,其实按祖上说,给四九城争面子的,篮球队也不差。1965年的二运会,北京男篮拿到冠军,据说还是四个专业队+三个临时找的人组成的球队,传奇的都可以拍成一部电影;1983年在上海开打的五运会,北京男篮又是虎口拔牙,硬生生的打断解放军篮球一统天下的王朝史,将冠军揽入怀中,那个威武啊,就好比大卫打败歌利亚。那会的八一(或者解放军)就是中国篮球的歌利亚,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武装上铜盔铜甲铜护膝和一把柱子粗的铜戟,吓也吓死一堆人,这个还真不是夸张,匡鲁彬、郭永林、马连宝、张斌,基本上就是国家队班底。相比来说,以下这个名单上“管振刚、胡小刚 、袁永生、董强 、李劲松、田怀新、徐元生、魏伟、刘建立、袁超、于京波、冯维、闵鹿蕾”,您能认识三个以上就是了不起的人物,了解五个以上的可算是京城篮球的超铁杆粉丝,全认识的朋友,我散您卡路里,麻烦写出来给我等指点迷津。
闵鹿蕾:
这拨老北京中,我个人只看过闵鹿蕾打球。闵鹿蕾身高182公分,体重80公斤,出生在北京大兴。打败解放军队拿到五运会冠军的十二个北京爷们中,闵鹿蕾当时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到了六运会,闵鹿蕾成为北京男篮的核心。有人总结闵鹿蕾的特点是运球速度比较快,远投命中率比较差,也曾入选过国家队大名单,连续几年的CBA全明星球员。
闵鹿蕾CBA球员时代是他生涯的最后两年,可人家人老心不老,一双红球鞋可是“骚”的够可以的,是早期CBA赛场中几大潮人之一。
刘宏威:
刘宏威不是北京梯队科班培养的,他和三分手许利民两个人是北部男篮解散后接收的球员,1971年8月出生,还是李楠的师兄。刘宏威的人生其实也满传奇的,铁人三项搞过,足球也踢过,属于从小就身体素质极佳的运动员。他本人也说,要是当年将足球进行到底,没准也混上个球星当当,如今的国足主教练高洪波貌似和他是同一批队友。
个人觉得刘宏威不能算一个纯正的后卫,他好像在外线三个位置上都有过生活体验,属于那种万金油球员。刘宏威能让球迷记住,不是因为他三分投的有多准,或者是抢断的时候灵光一闪。在早期的CBA赛场,刨去王治郅、单涛、巴特尔等七尺长人,敢于时常扣篮的本土锋卫球员,用一个右手就可以数过来,身高188公分的刘宏威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刘宏威扣篮的段子,首先他绰号叫“小弹簧”,其次他那不足190公分的身高可以轻松扣篮,再次曾经在比赛中有过双手背扣,这些足够看过当年比赛的筒子YY一番的了。不过你要问我看过刘宏威的扣篮吗,我还真不好意思往下说,这都是当年央视转播CBA造的孽,一个赛季不是八一的比赛,就是北京的比赛,刘宏威打八一的一个快攻扣篮直接磕框上,现在想来也觉得满囧的。
布兰顿:
1996-97赛季的北京队其实蛮惨的,上赛季还是CBA第三名,转年就成了保级对象。先是单涛想转会CNBA的北京京狮未果,结果泡了一年的病假,让双塔只剩下一个愣头青巴特尔,老古董闵鹿蕾已经到了退役的年龄,接枪的小队员又难堪大任,眼瞅着战绩一天天的每况愈下,后边的桥段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变得的前篇一律,几个英雄从天而降,北京男篮又开始生龙活虎。
马家驿老爷子请来的马健着实厉害,抢尽了风头,这也让那个北京队史上第一个外援布兰顿相形见绌了。小黑孩布兰顿按现在的标准来看是一个推进速度很快的双能卫,组织能力比较平平,不过那会也犯不着组织来组织去,能将球干进去就是好外援。
那个阴霾的岁月过后,布兰顿像大部分外援一样给球队表忠心,套用灰太狼的台词就是:“我还要回来的”。当然这些靠赚血汗钱养家的外援说出来的话是不能轻信的,所以他没有再回到中国赛场就一点不稀奇了。
阿尔斯通:
此阿尔斯通非彼阿尔斯通,虽然都是后卫,但是差别绝不仅仅是一个叫乐万(Levan Alston),一个叫拉夫(Rafer Alston),乐万-阿尔斯通的球风相当的严谨,和混街球场的拉夫-阿尔斯通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乐万-阿尔斯通身高193公分,要按纯控卫的标准,这个身高在十年前的CBA可算是独树一帜,只有郭士强这样的SG转型PG的才能和他比肩一下。阿尔斯通在北京队有个不太响亮的绰号——“丑小鸭”,这外号取的怎么瞧怎么不厚道,不过阿尔斯通有自己豁达的人生。有人问阿尔斯通怎么评价另一名外援拉苏-萨拉哈德,他脱口而出一个地道的“傻X”,众人一边震撼一边捧腹狂笑。后来“请勿使用不良词语”的典故一代一代在北京外援身上延续,到了奥德杰主打内线的时候,言必称“焦健大傻X”、“陈磊是个傻X”。
乐万-阿尔斯通从1997-98赛季开始代表北京打联赛,他在北京队的五个赛季也是球队成绩最鼎盛的时期,填补了闵鹿蕾和张云松之间的空白期。2002年离开北京后,山东队又把他找来补强鞠维松老化的空缺。乐万-阿尔斯通除了控球稳、身体灵活、擅长组织、三分准外,其实也没什么杰出的特点,就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家伙在CBA晃荡了五年,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乐万-阿尔斯通每个夏天都会去挑战一番NBA,新泽西网队在2003年的夏天还曾给他机会。最后一次看到离开中国后乐万-阿尔斯通的名字是在塞浦路斯联赛,今天他也许退役了。
拉苏-萨兰哈德
2000-01赛季的外援拉苏-萨兰哈德在北京鸭历史上是一个传奇人物,快如闪电的切入,疾风骤雨的三分球,闪转腾挪的灌篮,娴熟自信的控球,还有一颗大心脏,身批北京4号球衣,有人说他是CBA版本的迈克尔-芬利,也有人说他是北京首钢的乔丹,不管他的模板是谁,当萨兰哈德出现在球馆里,北京的球迷给予的掌声超过了其他人。
萨兰哈德能来北京,还得从那个NBA大使队开始说起,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的夏季,中国男篮打了不少山寨热身赛,其中就有这支打着NBA名号的大使队,其实就是一些急欲在海外能找份工作谋生的边缘球员的传销队伍。积臣、道宾斯等有着CBA经验的球员也混迹于其中,闵鹿蕾当时一眼相中了这个188公分的黑小子,萨兰哈德也没给闵鹿蕾丢脸。联赛首轮和辽宁的比赛,萨兰哈德就投中一个神乎其神的超远距离压哨三分球逆转比分,输球的李晓勇等人看着疯狂庆祝的萨兰哈德完全傻了眼。
萨兰哈德的实力超群,和广东一战独得49分,还将朱芳雨的单手灌篮一把摁住;最让人难忘的还是他的灌篮,萨兰哈德走的是阴柔诡异的路线,擅长篮下拉杆后的过桥单手扣,姚明曾经中过他的招。
张云松
张云松是闵鹿蕾的正统接班人,翻一翻CBA的数据统计,你会发现张云松出道的时间有点早的可怕,1995-96赛季就有他出场纪录,都说早起鸟儿有虫吃,张云松就没那个命,他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乐万-阿尔斯通一个人就把持了北京主控五个赛季,期间还有拉苏-萨兰哈德搅局,张云松只能在板凳端默默的等待。
巴特尔走后的第二个赛季,张云松找到了感觉,他和焦健成为球队的双核心。很久没有YY的央视也给两人做了一个宣传片,取名《京城二少》,虽然这名字听起来好像是哪本三流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但是配上周杰伦的《龙拳》做背景乐,又添上几个耍COOL的POSE,还真是那么回事。
张云松的球风偏重速度,三分球扔的比较有谱,这点比他的师父闵鹿蕾要好的多;不幸的是,张云松的组织能力就不怎么好了,几个进过国家队的后卫,张云松是最不像控卫的小个子。雅典奥运会上,182公分的张云松甚至可以去打得分后卫。
克里斯
克里斯-赫伦(Chris Herren),一个NBHH的白人后卫外援。克里斯是1999年第二轮33顺位的新秀,身高188公分的他在凯尔特人和掘金队打过球,放在今天的CBA,只能算做是个小角色外援,可搁在七八年前,这等履历的外援就不多见了,那会联赛的主流是NBA大使队这种山寨货。
据说克里斯是在美国波特兰地区混过街球场的,这个事情没有去考证,反正NBA大牌明星夏天去街球场找乐子的人多了去,混一把街球也不是什么新闻。克里斯第一个CBA赛季那是相当的强大,0203赛季和江苏的客场比赛,一人轰下60分,要不是张成那天也像吃了药一样的飚分,克里斯和北京队理应带走一场胜利。
悲剧的是,克里斯栽在CBA的鲍文身上,苑志南大叔的铁膝盖稍稍往上顶了一下,接球突破的克里斯就像发生空难的飞机一头栽倒在地板上,右膝半月板撕裂。到中国淘金的克里斯后来还骑士精神的说:“他们都说那个队员(苑志南)是故意的,但我希望他是无意的。”
克里斯0304赛季在江苏南钢龙复出,后来不入邱大宗的法眼,裁掉走人。
保罗
巴特尔在2004-05赛季中期的回归,让北京队的引援政策也跟着改变,身高211公分的巴西黑人卡洛斯出局,身高183公分的白人小后卫(考虑到巴西人的血统,混血的可能性比较大)保罗-博拉奇尼(Paulo Boracini)顶替。
保罗来CBA的时候只有21岁,那会他是赶上了“好”时候,张云松扭伤后束之高阁,来当替补的保罗突然就变成了主力,主场处子战就贡献了31分。
娄延东
娄延东是CBA有名的“浪人”球员之一,漂泊在江湖上近十年,娄延东也是有几把刷子才安身立命的人。身高196公分(感觉没那么高),PG、SG、SF三个位置可以一肩挑的插件型球员。
在我的印象中,娄延东应该是两次效力北京,第一次是1999-00赛季,第二次2004-05赛季。娄延东擅射,在济部天马队的时候,娄延东是CBA投三分的TOP5球员。
李克
李克的命蛮衰的,八一三个小后卫中,李克本是最早争到主力位置的潜力男,一场重伤以后,主力位置被王中光抢走,就连替补也争不过姚锴夫。2008年休赛期,北京花了60万大洋给李克赎身,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张云松老了,需要有人接班,倒霉的事情又来了,李克又因为伤病缺席了一部分比赛,逼得张云松身兼教练一职还要冲在第一线工作。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算不算史书?有人说“算”,因为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有人说"不算",成书年代久远,富于神话传说的先秦古籍,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不管是什么,码出这堆东西,仅供有兴趣的筒子谈天说地,有记忆出错的地方,感谢您指正;有记忆不全的地方,感谢您查遗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