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又双叒叕没钱买鞋了
    天津市加入虎扑3337天5364声望
    虎扑众测 利刃3 一双均衡的团队鞋
      +5
    运动装备
    10
    66
    分享
    匹克新大三角,一份还算令人满意的答卷
      +3
    运动装备
    9
    57
    3
    赛博朋克双开,准高三党毕业前的最后一帖
      +6
    运动装备
    19
    99
    分享
    aj32彩虹佳得乐 亲友限定
      +6
    运动装备
    10
    50
    3
    驭帅13䨻紫金外底对比测评 耐磨抓地
      +2
    运动装备
    11
    43
    1
    LBJ10 elite,十年磨一剑
      +6
    运动装备
    20
    49
    1
    驭帅13䨻孔雀蓝釉 开箱
      +6
    运动装备
    11
    46
    分享
    水晶底不耐磨?橡胶底很耐艹?来聊一聊球鞋外底的那些事
      +6
    运动装备
    157
    11
    9
    闪击6premium 市售版vs球员版 静态对比测评
      +5
    运动装备
    20
    81
    3
    aj28,Nike的巅峰之作
      +6
    运动装备
    114
    267
    12
    驭帅13䨻补测,真正的好鞋,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6
    运动装备
    72
    126
    2
    元年zk5实战测评,印证Nike这几年的“无为而治”
      +4
    运动装备
    72
    166
    1
    再补个驭帅13䨻的测评吧,关于鞋底。
      +5
    运动装备
    63
    129
    6
    驭帅13䨻补测,说说昨没体验出来的缺点(主要是鞋垫)
      +1
    运动装备
    21
    92
    分享
    驭帅13䨻实战测评,我心目中的年度top1
      +6
    运动装备
    144
    440
    61
    驭帅13䨻开箱
      +3
    运动装备
    39
    151
    8
    bad five1实战测评,顺便带点空袭6premium的
      +1
    运动装备
    18
    71
    2
    反伍一代,空袭6premium开箱简评
      +6
    运动装备
    20
    94
    1
    简单聊聊Nike的球员版
      +6
    运动装备
    147
    99
    2
    关于哈登理智讨论,不是洗地。
    湿乎乎的话题
    5
    168
    1
    你从头到尾都没get到我的点,而且你只会找一些网络上的理论来修饰你那受幸存者偏差影响巨大的结论,我从来没说过国产鞋完美,但是问题压根核心问题根本就不是你们所谓的中底“外高内低”,你要说脚在鞋里整体外高内低有问题,那没毛病,但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足弓支撑,甚至应该说足弓填充的高度,而不是外侧支撑过强导致的,不是看起来落地的时候鞋和地面垂直才是绝对没问题,我也不知道我发的视频你究竟看了多少。从头说到尾我根本看不到你的证据有什么实质性的样本支持,也看不到你控制变量,从来都是大多数人怎么说,你怎么觉得,甚至还有经典的既要又要,同一双鞋同一副鞋垫压根不可能同时适配高足弓和扁平足。还有,音速12所谓内扣的因为他前掌步态引导向内侧的斜前方,而且脚尖确实很翘,这玩意设计确实比较激进,穿不惯也没人逼着你不能退,PDD上288的价格都带运费险,但是说破天这双鞋除了鞋垫足弓填充一般以外中后段力线也没问题,而且但凡你穿过詹15low,你就能意识到音速12外侧支撑本身就没得减了,本身就是大圆边,lightfoam又比EVA更软,要是没有那条tpu延伸出来,你穿这鞋都不用变相,重心往外多压点,脚踝力量差的话就已经崴了。如果你依然选择固执己见的话,那你开心就好咯,我只能说很庆幸绝大多数国内品牌厂商里看起来没多少你这种人。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闪击8那是经典的足弓支撑做的不行,你以为把外侧强度降下来你就不得足底筋膜炎了?连核心问题都找不到瞎甩什么锅。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你阅读理解也是超级高水平,我当然不觉得5km30分很牛逼,我是觉得5km跑30分钟还不知道什么叫竞训鞋才是真的牛逼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现在网上纠结的内扣基本可以概括为内高外低,或者也可以说是外侧支撑比内侧强,但是基于人脚踝的构造以及篮球运动的性质来说,篮球鞋结构上的大方向一定是这样,因为脚踝外侧的三角韧带比脚踝内侧一大片密集的韧带要脆弱得多,没有哪个人崴脚会断脚踝内侧的韧带,如果追求内外支撑绝对平衡,那就会面临崴脚的风险,参考LBJ15,还有那几双前掌用zoom pods的鞋,倒霉的话很有可能一个crossover直接嘎巴一声。足弓填充主要也就集中在足弓部分,作为曾经被干出来三次足底筋膜炎的选手,我在分析的时候会把足弓支撑拆分成抗扭和填充两部分,抗扭说白了就是抗弯折的能力,而填充是要保证足弓,鞋垫还有中底这仨是几乎完全贴合的,后一点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平心而论,我足底筋膜炎最后能好全靠螺母鞋垫➕詹12elite顶着,这一点来说aj确实做的不错,不过aj喜欢做硬质填充,像34,35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所以受众性会比较差,但是aj也都会在鞋垫上做足弓上翻,而国产尤其在鞋垫的足弓填充上,做的普遍不咋地,再加上超临界本身对鞋垫就比较挑剔,反正我个人的话,穿超临界中底的鞋配一个海波丽的鞋垫,脚很快就麻了。。。说实话,国产除了某几个鞋款(比如利刃3我觉得确实可以称得上)外侧支撑强度确实过剩以外,剩下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来自于鞋垫,尤其是酸脚,酸足弓,酸膝盖之类的,我最开始穿13䨻和wow8的时候也遇到过,品牌方为了卖货会选一个比较软的原装鞋垫(这个倒也说得过去,纯为了实战的话,新鞋没踩过会很硬,没有脚感没人买账,Nike也干过类似的事,elite系列那个破鞋垫我也是贼无语),来提升试穿时候的脚感,但过于软的鞋垫会直接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中底回弹响应速度变慢,因为回弹被鞋垫吸了,拖沓来拖沓去,没两步膝盖就酸了;还有泄力,突破变相踩不上劲,等等。。。当然类似的问题aj也有,只不过Nike中底用的都是EVA框架,受鞋垫的影响比超临界要小,我之前穿34,35的时候也换鞋垫的了,原装鞋垫搭配气垫确实太肉了。当然这个问题也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标准答案,毕竟大家足弓也不一样高。
    主帖: 关于力线内扣的一些分析(现在跟风党真多)
    好好好,赤兔慢跑通勤,超轻内扣,你说这堆话只会让我怀疑你压根没穿过几双鞋,全靠网上听风就是雨,5km先跑进半个小时再来扯闲吧。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一个产品能满足他适合群体的需求那就够了,不然要什么产品矩阵,要什么产品差异化,一双鞋打天下不好么。至于一大部分人诟病同一个问题,你有考虑过幸存者偏差带来的影响么,觉得没问题的人有多少会发言,无论如何都不在网上发言的人又有多少,你又怎么保证这个问题不会是既定群体的共性问题导致的,比如说扁平足和高足弓必然穿不了一双鞋(这个例子和音速12无关),市场调研怎么可能在网上听风就是雨啊。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我不知道你到底穿没穿过这几双鞋,但说真的,你要那wow10来反证这几双鞋力线不正的话还是歇了吧,穿闪击8,音速12都能感觉力线不正的人不可能踩得动wow10,而且李宁那个鞋垫搭配我没少喷,从我发驭帅13䨻的测评开始我基本上沾李宁鞋就喷鞋垫,不过压根没人关注就是了,而且鞋垫搭配这种事我不否认确实赖品牌方,但也不得不承认品牌方确实要卖货,之前Nike elite配的那个记忆海绵鞋垫更sb,LBJ12elite和hyperdunk2011elite我穿第一次的时候,打了五分钟脚都没知觉了,但问题同样,如果试穿的时候不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明显的脚感的话,买单的人肯定会少。我不是说品牌方没问题,但大多数人纠结力线无非就是为了解决或者避免不适感的问题,但如果问题的源头都不在这个上面的话,关注他又有什么意义。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你这个观点真是典型的既要又要,一件产品即不可能同时完美兼顾运动性能和穿着体验,也不可能同时应对不同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而且从品牌方的角度,产品也永远不可能只出现在合适的人的手里,就像飞电3c,那玩意去年最低也就四张左右,甚至好像还有3开的时候,你怎么控制消费者不买去压马路?你怎么保证小孩不会买来穿着玩?实名制购买?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音速12内扣?你开心就好,要不是刚到手我就真信了。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zk4,zk5还有wow10说到底只是后卫鞋而已,与之定位相当的锋线鞋本来就应该有更强的支撑,尤其是外侧支撑,你不可能要求锋线鞋向后卫鞋兼容,比如说驭帅系列。而且,好多李宁所谓“力线不正”的鞋,问题压根就不体现在力线上,比如说驭帅15,这双鞋给了个直板的tpu抗扭,鞋垫不做足弓填充,珠粒发泡用个贼厚的海波丽鞋垫,同样的鞋垫放到阿迪boost上照样会酸脚酸膝盖酸到炸,这压根就是鞋垫的问题。包括之前被诟病很多的反伍2,全城10,核心问题根本就不在所谓的外侧支撑过强上,同样的配置同样的鞋垫搭配,如果真的为了你们所谓的力线削减外侧支撑的话,只会废的更快。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力线跟足弓支撑根本就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
    主帖: 关于力线内扣的一些分析(现在跟风党真多)
    啥也不懂就多看点科普,别只会在这阴阳怪气,先回应你跑鞋的部分,我跑步确实比较次,但我确实是最先穿厚底碳板鞋的那批人,而且配速和步频上来了,有些东西是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比如说落地姿势。结合我穿过的鞋以及我跑步的感受,这个科普视频我非常赞同:8.74 复制打开抖音,看看【东哥真的很严格的作品】什么是力线? # 跑步 # 力线 https://v.douyin.com/iMaEnUmB/ E@h.OK vfO:/ 06/21至于篮球鞋,我觉得我接触过的样本容量已经足够大了,无论哪个品牌,外侧支撑强于内侧都是常态,尤其前掌,而且前掌内倾也是很常见的设计,而且好多人口中的“内扣”本身就是相对的,大多数人压根不会在意中底内外侧支撑强度的差异究竟有多大,只会简单粗暴的把自己无法驾驭的那些外侧支撑“过强”的鞋所带来的不适感归结于内扣,甚至丝毫不考虑产品本身的受众,就拿wow10举例子,wow10所谓不内扣就是因为他整体支撑强度从头到尾比起之前的产品都降低了,大多数人都踩得动,所以风评也就“不内扣”了,实际上wow10外侧支撑依然是比内侧要强的,真要是那种一百三十斤的瘦子穿,依然还是同样的问题,这就是我身边出现的例子,我当时还劝过他别买,不过人家的理由我也没办法反驳,他就是觉得好看,也不天天穿。抛开受众谈产品本身就是耍流氓,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产品无条件的适应你,既要又要本身就做不到,当然,我也不反对以李宁为典型代表的国产品牌经常做出对于目标群体而言强度过剩的产品,这种东西本身也是双向选择,明确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不容易,13䨻碳板厚,而且延伸的没那么长,别刻意去硌就肯定没问题。
    主帖: 驭帅13䨻碳板
    那估计大概率就是挤得或者撞的,换个薄鞋垫试试吧,或者多穿几次可能也就会松点了
    主帖: 驭帅18打完球这个位置疼,是咋回事,有没有大佬解答一下
    你这说的就好像cut3外侧支撑跟内侧支撑强度是完全持平的一样,本身人脚踝内外侧韧带的强度都不一样,还非要追求中底内外侧强度一致,那在重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脚底必然不稳甚至崴脚,不信你穿詹15做个大幅度变相试试看,好多穿李宁酸脚酸膝盖的根本原因是原装鞋垫软且没有足弓填充,这种事Nike也没少干过,纯粹是为了卖货。至于跑鞋,可以找你身边练长跑的大佬看看,有几个不是前掌外侧最先着地的。
    主帖: gt cut3是不是一双内扣的鞋?
    是侧面疼还是脚掌下面疼,侧面的话可能是鞋面挤得,下面疼的话,换个鞋垫把足弓垫起来
    主帖: 驭帅18打完球这个位置疼,是咋回事,有没有大佬解答一下
    其实换个厚鞋垫反而有很大可能让这俩问题加剧,换个硬一点,有足弓填充(有凸起就行,不需要非得有支撑片)的鞋垫就行,我用的李宁之前赞助的灰螺母,这个倒是确实比原装的要厚一点点(但是比14䨻那破鞋垫薄),但是足弓填充确实很满。
    主帖: 李宁和亚瑟士球鞋内扣的讨论
    你这问题听起来跟内扣没啥关系,换个鞋垫吧,李宁原装鞋垫配的太软了。
    主帖: 李宁和亚瑟士球鞋内扣的讨论
    apl不能说是智商税中的智商税吧,也快配得上智商税这三个字了,将近十年前我想买的时候就被虎扑劝退过,中底脚感澎湃的篮球鞋一般追求的是回弹和缓震的平衡,把回弹拉满的话对膝盖肯定是不好的,而且当时我还特意去买手店试过,没感觉有吹的那么神奇。
    主帖: 娃说要买APL弹簧鞋,这些有缺点吗?
    笑嘻了,詹20作为一双鞋,后跟稳定做的连元年科5一双后卫鞋都不如,还能怪到体重上,真牛逼。
    主帖: 詹20无对抗崴脚,就是后跟太软
    打开虎扑App